首頁 > 書法

北京48個小區垃圾分類調查 被調查小區均要求垃圾分類

作者:由 中原新聞網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5-02

陶然北岸韻竹園好嗎

城六區48個小區垃圾分類調查 所有被調查小區均要求垃圾分類

北京48個小區垃圾分類調查 被調查小區均要求垃圾分類

4月21日,豐臺區太平橋東里小區垃圾桶附近設定了感應式音箱。新京報記者 徐美慧 攝

北京48個小區垃圾分類調查 被調查小區均要求垃圾分類

5月6日,朝陽區廣泉小區,再生資源回收車。

北京48個小區垃圾分類調查 被調查小區均要求垃圾分類

4月20日,豐臺區政馨園三區一處垃圾桶站配備了洗手池。新京報記者 黃哲程 攝

北京48個小區垃圾分類調查 被調查小區均要求垃圾分類

去年5月1日,北京新版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對垃圾分類提出了更高要求。

條例實施後,北京各個小區都開始了垃圾分類工作。變化很明顯,比如,有的小區配上了新的分類垃圾桶,桶站旁邊還多了戴紅袖章值守的分類志願者。北京市的廚餘垃圾分出率持續增加,垃圾減量相當於兩個阿蘇衛垃圾填埋場。但一些小區也被爆出廚餘垃圾滲液、有異味、混投混運等問題。

為了解近一年來的北京垃圾分類和減量的真實情況,新京報記者選取了北京城六區24個垃圾分類示範小區和24個普通小區進行了調查。

所有被調查的小區都要求垃圾分類,96%的小區都可以明顯看到垃圾分類的宣傳標語貼畫。垃圾桶配置基本齊全,只有豐臺區太平橋東里小區沒有發現有害垃圾桶。

但是垃圾混投現象還是比較嚴重,48個小區中,有一半小區存在明顯的混投現象;有14個小區存在輕微的混投現象,比如,朝陽區聚福苑部分其他垃圾桶中有山楂、菜葉、帶著食物的烤串籤子;只有10個小區沒有發現混投現象。

48個小區中,記者在其中的24個小區直接看到有居民破袋投放垃圾,其中,部分小區廚餘垃圾分出率非常高,沒有雜物,比如綠景苑社群。但是,二次分揀的情況依然存在,記者在一些小區看到有垃圾分類指導員對廚餘垃圾內的塑膠袋進行二次分揀。

各個小區垃圾桶站距離設定合理,只有7個小區的垃圾桶站距離樓門口設定超過100米,居民扔垃圾相對方便。

在記者檢視的所有垃圾桶中,有42個小區的垃圾桶桶蓋完整,其餘小區存在桶蓋部分殘缺。絕大多數桶身標識無汙損,少數桶有汙漬,但基本不影響辨識。

48個小區中,有3個小區的垃圾桶站存在明顯異味,有7個小區靠近時能聞到一些廚餘異味。西城區建功東里和車公莊北里37-38號院兩個小區目前沒有桶站防雨棚,但後者正在建設中。

據記者調查和居民發現,幾乎全部的小區都設有垃圾分類指導員。指導員也會將桶內的混投垃圾進行分揀。

【調查動因】

今年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滿一週年,此次調查旨在探訪新版條例的實施效果。

【樣本選擇】

選取了北京城六區24個垃圾分類示範小區和24個普通小區進行調查。其中,東城區和海淀區各佔8個,西城區和朝陽區各佔11個,豐臺區佔7個,石景山區佔3個。

【初步結論】

●所有被調查的小區都要求垃圾分類

●垃圾混投現象仍比較嚴重

●垃圾桶站距離設定合理

●幾乎全部小區都設有垃圾分類指導員

調查的48個小區名單

●東城區本家潤園c區

●東城區天嬌園小區

●東城區光明西里

●東城區崇文街道新怡家園

●東城區清水苑社群

●東城區龍潭街道綠景苑

●東城區新景家園

●東城區花市棗苑

●西城區車公莊北里37-38號院

●西城區汽南小區

●西城區花園村第一社群

●西城區西便門東里社群

●西城區新風街一號院

●西城區灣子街社群

●西城區高家寨衚衕小區

●西城區陶然北岸韻竹園

●西城區白紙坊街道榮寧園

●西城區建功東里

●西城區富卓花園小區

●海淀區田村街道蘭德華庭

●海淀區遠大園六區

●海淀區上地東里小區

●海淀區暢茜園雪芳裡3號樓

●海淀區中關村街道東南小區

●海淀區萬泉莊小區

●海淀區蘇州橋西社群

●海淀區雙榆樹西里小區

●朝陽區蘋果派

●朝陽區建東苑北區

●朝陽區聚福苑

●朝陽區廣泉小區

●朝陽區首城國際小區

●朝陽區廣渠門外大街26號院

●朝陽區潘家園松榆裡第六小區

●朝陽區首創·愛這城

●朝陽區連心園小區

●朝陽區紫薇天悅小區

●朝陽區寶星國際小區

●豐臺區紫芳園四區

●豐臺區政馨園三區

●豐臺區芳星園三區

●豐臺區馬家堡東路29號院

●豐臺區芳古園一區

●豐臺區芳城園一區

●豐臺區太平橋東里小區

●石景山區西路北社群

●石景山區詩景長安東區

●石景山區雙錦園小區

亮點1 智慧

智慧化裝置被廣泛應用

記者調查發現,智慧化的裝置被廣泛用於垃圾分類的宣傳和實踐中。

豐臺區太平橋東里小區垃圾桶附近設定有感應式音箱,有人靠近時會播放宣傳語。石景山區西路北社群、朝陽區常營蘋果派小區都有類似的裝置。

各種智慧分類垃圾桶也被投入使用。

在東城區崇外街道新怡家園內有大型分類回收箱,設有衣物、書包等織物分類回收箱。大型分類回收箱上設有液晶屏,全天迴圈播放垃圾分類的影片動畫等。“這個影片更簡單易懂,有時候遛彎,我也會帶著孩子一起來學習,小區的桶站做得挺好的,而且旁邊也設定了智慧積分兌換一體機,我們可積分兌換雨傘、垃圾袋等。”一居民說道。

海淀區東昇觀景園小區作為資訊化建設試點小區,建立垃圾分類智慧管理平臺,安裝人形識別攝像頭、語音提醒、智慧稱重、刷卡/掃碼智慧開蓋等科技裝置實現對桶站全天候監管。

亮點2 便民

部分小區設有洗手池

很多居民的廚餘垃圾都是上班時隨手扔,有的小區會要求破袋,這讓很多人為難。

記者發現,幾乎所有小區的垃圾桶都設有踏板或者拉環裝置。

豐臺區政馨園三區一共有7棟居民樓,每棟居民樓距離最近垃圾桶站的距離均在50米以內。記者注意到,每個垃圾桶上方裝有用於拉開桶蓋的拉環,垃圾產量較多的其他垃圾桶和廚餘垃圾桶增設了開蓋腳踏板。在一處桶站附近,還設定了一個洗手池。海淀區遠大園六區也設有洗手水龍頭,豐臺區紫芳園四區則放置了免洗洗手液。

不過,部分小區垃圾桶的拉環或者踏板裝置已經損壞,比如豐臺區馬家堡東路29號院垃圾桶的所有拉環基本都壞了。

亮點3 回收

因地制宜設定回收方式

城市環衛系統和再生資源系統兩網融合一直是北京市著力推動的舉措之一,新版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則提出,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可以採取固定站點回收、定時定點回收、上門回收等方式,開展回收服務,方便單位和個人交售可回收物品。

各小區在實踐中,選擇了各種因地制宜的方式,促進可回收物的回收。

朝陽區廣泉小區是垃圾分類示範小區,小區內有一輛再生資源回收車,居民家中廢棄的紙箱、硬紙板、飲料瓶都可以交給他們回收處理,他們也將支付給居民一定的錢款。

學院路街道學清苑社群在社群內各桶站點位配備了可再生回收筐。由於可回收垃圾桶容量有限,在精準投放時,很多快遞包裝體積過大,經過拆解處理後放入可回收垃圾桶仍存在一定困難,可再生回收筐可以解決一部分清運壓力,防止可回收垃圾桶滿冒現象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