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男子假期要吃23臺酒席,別讓“份子錢”把喜事變成負擔

作者:由 中國青年報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5-17

湖北隨禮一般多少錢

男子假期要吃23臺酒席,別讓“份子錢”把喜事變成負擔

一個“雙節”假期最多可以吃幾臺酒席?答案也許是23臺。日前,貴州畢節的雷先生國慶中秋前後10天,需要趕場“吃酒”23場次,送出去禮金高達4800元的新聞“火”了。他的女兒稱,僅僅10月1日就扎堆了8臺宴席,一邊是外甥女結婚,一邊是侄兒子結婚,他的家人只能分工,有的去這家捧場,有的赴那家應酬。以至於,長假期間他們家都用不著開火做飯,因為家人幾乎都在外面“趕場子”。排滿的檔期讓雷先生很困擾,一個月的工資完全不夠要隨禮的份子錢。

這種現象在近年來的廣大鄉村地區司空見慣。城鎮化背景下,鄉村空心化狀況比較普遍,只有等到過節尤其是春節、國慶和五一等長假,鄉村的常住人口才恢復到正常水準,很多人便借節日人多之便籌辦紅事。在筆者的老家湖北黃岡,不少人把老人的壽辰提前在春節期間舉行,也是這個理。舉辦宴席和隨禮,是維繫和鞏固鄉村人際關係的重要渠道,大辦特辦酒席有特定的社會與文化邏輯,可以彰顯家族顯赫、財力雄厚與人丁興旺;也有基於經濟學視角的成本收益考量,藉此拿回之前送出去的“隨禮金”。其更廣泛的意義在於,辦酒可以融洽鄰里關係,拓展社會資源,有無血緣關係不重要,重要的是透過酒席搞好鄰里關係,日後辦事行個方便。

某種程度上,辦酒席成為一種社會資本的炫耀工具,而愛面子、講排場、崇尚攀比很大程度助長了辦酒席的風氣。以至於,辦酒席的理由五花八門:升官了要辦,發財了要辦,兒子進了重點小學要辦,女兒十歲生日要辦,母親五十歲生日要辦,結婚十週年要辦,凡此種種。而辦酒席必然要隨禮,但這對於經濟條件一般的家庭而言無疑是沉重的負擔。

筆者對湖北黃岡老家的調查發現,辦酒成風,吃喝成風,隨禮成風,這種陋習十分猖獗,“隨禮”佔據絕大部分村民一年支出中的最大份額。赴宴,得掏不菲的禮金,還擔心禮金微薄,面子上過不去;推辭,人家說你不給面子,有得罪人家和關係破裂的風險。很多人都向我傾訴了這樣的糾結與苦衷:其一,中國農村世世代代講的是人情關係,而維繫關係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辦酒吃飯喝酒;其二,隨禮已是大形勢,大家都這樣子隨禮,你不隨或禮金太單薄,怎麼辦?不是你想攀比,而是形勢所迫。換言之,辦酒、隨禮,具有相當的文化根基,想徹底治癒根子上的毛病,並非一日之功。

在美麗鄉村計劃和鄉村振興戰略新時代背景下,要真正做到“鄉風文明”,就要求我們在發展鄉村經濟、振興鄉村產業、讓村民的腰包鼓起來的同時,更需要追求精神交往上的愉悅,而不是一味地攀比與顯擺。碰到喜事,邀請好友親朋齊聚一堂聚個餐聊個天,無可厚非,但沒必要大吃大喝,沒有必要動輒配置昂貴名酒與珍稀佳餚,更加沒有必要動輒成千上萬的隨禮。殊不知,禮金不在於多少,而在於心意。每個人或許都可以從自身做起,小事不擺酒,或只選擇小範圍聚聚,提倡不隨禮、不收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