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三次文弱書生單刀赴會,手起刀落穩、準、狠

作者:由 葭明通半瓶歷史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5-19

範姓是什麼世家

三次文弱書生單刀赴會,手起刀落穩、準、狠

過去的中國,統治者們的統治技術並不怎麼樣,常常,高坐龍椅之上的皇帝們之金口玉言傳到地方,一句屁話而已,沒有多少人當真,皇帝們遇到這種狀況多數時候也就假裝沒有看見地方勢力的不恭敬。

能怎麼樣呢?混混也就過去了,難不成派兵去打嗎?打不勝打哎,日子還是要過的。每遇到這種狀況,就需要有關工作人員個人努力了,組織是靠不上的。

建安年間,河東郡(今山西夏縣)太守王邑接到命令,要把他調回朝廷。卻遭到了部下衛固、範先二人的阻攔。

為什麼呢?原來這兩個傢伙暗中已和幷州(太原)的高斡聯絡多時了,正準備割據造反。於是,王邑一介書生,獨自一人,也沒有辦法,也就只好留下了,繼續做衛固、範先的上級。

建安年間嘛!知道三國故事的都知道,朝廷是曹操說了算,有名的老奸巨猾的曹操能做的也只是派一個人去接替王邑。衛固、範先兩人不撕破臉,曹操也就忍著裝作不知道他們要造反,曹操覺得我再派一個新上級去,你們好意思不放舊上級嗎?

派了誰去呢?杜畿。杜畿接到任命,即時上路,到了陝縣(河南三門峽)黃河邊,卻被衛固的軍隊擋住了,不準渡過黃河。看來衛固、範先也不傻,準備搞個不見,不殺,不接觸三不政策,就一個字“耗”!絕不讓新領導有蒞臨河東郡的機會,同時也不願意這麼早撕破臉皮,畢竟還不到時候。

這一“耗”,耗了好幾個月,奇葩不,曹操哪裡不說什麼,衛固哪裡也不說什麼,雙方就這樣耗了幾個月。

當然,肯定會有各種暗自打探,收買爭取啥的。這個不去說他,還是說杜畿,經過了這幾個月,杜畿心說:“看來衛固這個傢伙做事拖泥帶水,並不果斷呀,不如我單騎闖進去,來個出其不意,不信河東郡三萬戶人家人人皆是準備叛亂的人,衛固這個傢伙優柔寡斷的,見了我必然假裝接受,我只要進去一個月,就足以可以見機行事了”。

杜畿也就撥轉碼頭“回去”了,衛固以為得計,放鬆了警惕。

不幾天,忽然杜畿出現在了另一個黃河渡口之上,搖船如飛過了黃河,快馬加鞭又到了郡守衙門。

果然不如所料,衛固接受了他。 杜畿使了一個欲擒故縱的計策,誇獎衛固、範先說:“衛姓和範姓都是河東的大族,很有名望呀!我雖然是什麼太守,實際上很願意仰仗你們,還是你們管理河東好了,我也就騙騙朝廷的俸祿罷了”。

衛固等人聽信了他的話,也不由他們不聽,當時之世,地方上確實是大家族治理,朝廷的管理機器能做的也只是:“與世家共治天下”。衛固等人很是得意,以為穩矣!

豈不知,杜畿此人不是個好人 ,早就從衛家族中,范家族中重新尋找了代理人,幾十天的功夫而已,萬事停當了,杜畿派兵砍下了兩個人腦袋,河東郡又算還是曹操的地盤了。

後來,到了大唐年間,也還是有這種毛病,不過不是世家了,是軍人,是職業軍人們掌控了地方。

《安史之亂》後,死了安綠山,更多的大小安祿山出現了。那些領兵帶將的藩鎮強大了,不聽招呼,自行其是倒也罷了,藩鎮的將領們遇到手下計程車兵強大了,也會被驅殺,哪兒說理去!

確實沒有地方說理,那些悍兵皆是本鄉本土,成團結夥,當兵為得是“保衛家族,服務桑梓”,很有群眾基礎的。

這不,唐德宗貞元初年,陝虢節度使張權被部下“達奚抱暉”殺了,對,達奚抱暉是個人名,這個人上書唐德宗,要求封他做陝虢節度使。

唐德宗派李泌處理此事,李泌拒絕了德宗的神策軍保護,又遣走了半路追上來的三千軍馬。

李泌知道,打仗不是好辦法,他要單刀赴會。

與達奚抱暉見面之後,李泌當面好一頓誇獎達奚抱暉:“你在危難之時,臨時站出來主持軍中事務,為國家保住了這塊地盤,安定了地方,保護了生產,很有功勞,皇上叫我表揚你!”達奚抱暉欣然接受了表揚。

不幾天,李泌做好了一切準備,把達奚抱暉招來,訓道:“你殺了朝廷命官,按罪當處死,不過今兒饒你一命,並不是我李泌關照你,一則是你的軍隊兄弟們感念你保全地方的恩情,替你求命;二則是朝廷恐怕今後再有此種事情發生,以至於朝廷威令不行,朝廷也照顧軍隊情緒,你拿點錢逃命去吧,不殺你”。

還有一個叫做董晉的,也是被派往前節度使被部下所殺的——開封城,去坐節度使的位子。只帶了十幾個僕人,一個士兵也沒有。

很多人勸他先不要去,不安全,等等再看,一概不聽,快馬加鞭進了開封城。

殺上級造反的鄧惟恭沒有想到董晉這麼快就來了,來不及想出對策只好把董晉迎入了城。

董晉什麼也沒有做,宣佈“舞照跳、馬照跑”。又“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殺過上級造過反的鄧惟恭現在就”小人長慼慼”!他看到大家按部就班的生活,誰的利益也沒有受損,明白自己被眾人拋棄了。只得鋌而走險,也不管董晉並沒有怎麼他,他又策劃作亂了,這一次自然沒有人支援他了,因為董晉並沒有做什麼改變他們日子什麼舉動,過的好好的日子,搗什麼亂呢!

董晉也就順應民意把他綁縛送往長安去了。

事情就是這樣,杜畿、李泌、董晉這三個人也不是什麼神勇武將,一個打一群的武林高手,然而他選擇了單身入危城,皆順利掌握住了局勢,控制權力。

為什麼呢?本來呢,那些造反的人訴求就是不要改變,這三個人進去危城之後做的也是一切照舊,保證了大家繼續生產,繼續過原來的日子。朝廷要求的只是換一個官員而已,張三李四王二麻子誰也可以。

如此一來,那些領頭造反者也就失去了群眾基礎,變成了匹夫一枚,兩個獄卒弄死他們可矣!

所以說,三個文弱書生單刀赴會,手起刀落保護了地方安定團結,穩、準、狠的“順應民意”砍死了作亂者。

葭明通在這裡一個小時而已,就找出了這三個案例,是一個嘴炮。很多厲害的人瞧不起葭明通在這裡叨叨胡說的。

因為有些老闆在平時的工作中,在公司治理中,這種套路他們一而再再而三的使用過了,還要繼續使用下去。

所有老闆的意願裡面,是不希望我們這些打工仔懂這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