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搬出山溝溝 就業家門口

作者:由 北京日報客戶端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6-04

大棚怎麼上塑膠布

搬出山溝溝 就業家門口

每座大棚裡吊著2萬個白色木耳菌棒,一串串一排排,像是巨型風鈴陣。前些天,最後一茬木耳收穫了,日夜守護大棚的田春學也終於能歇口氣兒了。

這裡是內蒙古赤峰敖漢旗金廠溝梁鎮的段木樑村。去年(2019),田春學一家從山溝溝裡搬出來,住上了政府蓋的新房,還在村口海淀區援建的木耳扶貧產業園就業。家裡收入翻了好幾番,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跟隨老田去家裡看看。一株大樹籠住簇新的小院,兩室一廳寬敞明亮,院外頭還搭了牛棚。52歲的老田瘦高個,還沒開口說話,臉上就露出燦爛的笑容。“從前,我們是想致富、沒門路;有力氣,沒活兒幹。”說起脫貧的事兒,田春學打開了話匣子。

搬出山溝溝 就業家門口

晴空朗照,順著他的指引眺望,努魯爾虎山的北麓餘脈在平坦大地上褶了幾道深溝,四五公里外的西溝,就是老田住了幾輩人的家。

五畝耕地零星散落在山溝裡,一家人靠天吃飯,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地薄而少雨,他只能種些玉米、穀子,若是風調雨順,每畝能掙600元,可要碰上災荒,人力、肥料錢都得摺進去。“還得供孩子上學呢。兩間土房快塌了,我都拖著沒修。”老田說,牆不擋風、房不遮雨的日子一過就是好多年,他一年到頭地裡刨食,農閒時出去打工,也只能勉強度日。

房子破,日子苦,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直到盼來了異地搬遷的好政策,生活才有了轉機。去年初,一家三口牽著毛驢、扛著鐵鍋、卷著炕蓆搬出了山溝,一分錢沒花,住進了75平方米的新房。

異地搬遷,不但要搬得出,還得穩得住、能致富。金廠溝梁鎮的相關負責人陳樹偉介紹,北京海淀區在附近三個村子援建了3處木耳扶貧產業園,總佔地面積360畝,共有150棟大棚,老田兩口子從此成了園區的“上班族”。此外,政府還給貧困戶按人頭配了基礎母牛。

田春學格外珍惜產業園的新工作。2019年3月17日,這個日子清晰刻在他的腦海裡,那是他頭一天去園區上班的日子。專家進村教技術,他寸步不離地跟著學,光是用來記錄的小本子就用了倆。幾個月時間,他累瘦了整整12斤,也把好技術學到了手。

木耳嬌貴,冷不得也熱不得,一旦溫溼度不合適,立馬打蔫。老田一點兒不敢怠慢,木耳出芽和生長的日子裡,他幾乎24小時守著大棚,就連一日三餐也是家人做好了送去。“瞅著日頭猛了,就得‘打邊風’,把大棚四周的塑膠布掀開,通風降溫。”田春學說,晚上他就睡在棚裡,還不敢睡太“死”,碰上颳風就趕緊起床蓋塑膠布。“他那寶貝勁兒啊,就像夜裡給娃掖被角似的。”媳婦兒笑,他也笑。

勤勞不負人。小心翼翼呵護著的寶貝木耳,給老田一家帶來了不菲的收入。如今,田春學已經是遠近知名的木耳養殖技術能手,別人管八九個大棚,他能同時管12個。夏秋種植季,產業園每月給他開3600元工資,媳婦兒也在園子裡靈活務工,負責木耳的採摘、分揀和晾曬,勞動強度不大,每天能掙80元。就業不離村,兩口子還能抽空照顧家裡的牛和玉米地。

不久前,精心養了一年的母牛終於下了崽,有人找上門問:小牛犢五千塊賣不?田春學連忙擺手:不賣不賣,這是我家的“銀行”,再辛苦也得好好伺候。讀醫科的兒子馬上要大學畢業,正在北京的醫院實習。老田家熱氣騰騰的好日子,才緊鑼密鼓剛開始。

在金廠溝梁鎮,像田春學一樣異地搬遷,並在家門口就業的人還有很多。去年,全鎮實現木耳產值2400萬元、經濟效益350萬元,帶動150戶、370人穩定脫貧,每年為相關村集體增收達10萬元以上。

生活就像小牛犢,歡脫向前奔。田春學把新家收拾得乾淨利落,桌上的相框裡,一家三口笑得燦爛,背後是兩間灰撲撲的山間土房。

搬出來多好啊,為啥還留著老房的照片?“這是搬家那天特意照的。”老田說:“這張照片我要一直留著,以後給兒子、給孫輩。我們會永遠感謝黨和政府,永遠記得家裡是怎麼過上了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