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寫出“粒粒皆辛苦”的李紳一頓飯殺三百隻雞?冤枉!

作者:由 北京日報客戶端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6-10

憫農的潮州話怎麼讀

談起節約糧食,“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最常被引用,以此來說明糧食來之不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不少公號文章披露,寫此《憫農》詩的李紳乃窮奢極欲之人,最為直接的證據是說他愛吃雞舌湯,一頓飯要殺三百隻雞。

一頓飯三百雞,成為網紅話題,李紳成了人前憫農人後暴食的“兩面派”,大家紛紛指斥他揮霍浪費、表裡不一。話題反轉本來就是如今吸流量的一大利器,落在這一詩文入選教科書的國民詩人身上,想不轟動都難。

歷史上的李紳果真如此嗎?李紳吃雞是當代人挖掘的歷史真相還是歷史發明?

寫出“粒粒皆辛苦”的李紳一頓飯殺三百隻雞?冤枉!

▌華三川繪古風李紳

國民詩人:詩號“短李” 洞察時弊

李紳應該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在文學創作與政治作為上都有建樹的人之一,描述李白、孟浩然等人的所謂“官場失意出文豪”的定律在他身上是失靈的。

李紳出身山東李家,是唐朝士族之一。李紳六歲喪父,九歲喪母,一個人在童年時期先後失怙失恃,這是巨大的心理創痛,要麼讓人一蹶不振,要麼讓人奮發圖強。好在,李紳屬於後者。青年時期的李紳就展露文采,名動鄉里,《唐才子傳》裡面說:紳為人短小精悍,於詩特有名,號“短李”。

李紳曾多次應試不第,直到三十五歲才終於中第,“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這個年齡在唐代科舉來看也算是春風得意。在中進士前,李紳曾四處遊歷,飽覽秀美河山,結識不少知交,更體察到了民間的疾苦。

在三十歲左右的時候,李紳創作出了流傳千古的《憫農》詩兩首: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因為唐朝科舉不僅靠考試成績,還可以參考他們平時的作品和才氣,考生將自己比較得意的詩文收整合冊,用漂亮字型寫成卷軸,考試前送給當時文壇上有名氣、政治上有聲望的人,或者是與主考官關係密切的人,以求得推薦,這種行為被稱為“行卷”。據考證,這兩首詩曾經作為行卷向當時已是名動一方的文壇顯貴韓愈、呂渭投遞過,備受讚譽。《憫農》兩詩以白描式的手法勾勒了農人之苦:《鋤禾》從個體角度入手,以農人耕作之辛勞起興,告誡每一個人要珍惜糧食。《春種》則從宏觀角度著眼,前三句描繪了農業生產的繁茂,最後一句陡轉直下,道出了農民豐產不豐收的慘痛現實,響鼓重捶驚心動魄。《憫農》兩詩有著很強的文學、現實意義,精闢地揭示了皇權治下,農民辛勞一年都難以果腹的人間悲劇。

學者王旋伯考證,《憫農》作於公元802年左右,在這之前的780年,唐德宗廢除了施行一百多年的租庸調製,改用兩稅法。將實物稅換成財產稅,這是我國稅制的一次重大變革。在貧富對立的封建社會,稅收成本最終還是轉嫁到了農民頭上。農民只能靠變賣家產和糧食來繳稅,由此出現“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的“飢餓的盛世”。

“憫農詩”自從杜甫復興以來,在中唐的德宗時期進入全盛階段,李紳、白居易、王建等人創作了大量類似題材的作品,興亡皆是百姓苦的封建王朝悲劇被全景式地呈現出來。箇中成就最高者,李紳堪稱佼佼。年輕的詩人,在膾炙人口的詩中洞察政策弊病,也讓其政治才能展露崢嶸。

後來在金陵的一段遭遇,則可以看出來李紳敏感的政治頭腦。李紳剛及第以後,被選拔做國子監助教,不遂心願,就繼續遊歷四方。到了金陵,很受浙西觀察使李錡賞識,做了他的幕僚。當時李錡已經有謀反的心思,拒不接受朝廷的回撥令,殺了傳旨的欽差和太監,然後讓李紳起草造反檄文。李紳故作醜態,連續廢了幾十張紙也寫不成一個字,被李錡以死相威脅,李紳說“生未嘗見金革,今得死為幸。”後來換了別人很快寫好檄文,李紳被關了起來。李錡很快兵敗被殺,李紳得以逃過一劫。

寫出“粒粒皆辛苦”的李紳一頓飯殺三百隻雞?冤枉!

▌李紳撰並書《龍宮寺碑》,晚清拓本

神奇人生:談玄論道 自我美化

李紳喜歡談論玄學,對神仙故事瞭然於心,在他的人生經歷中,也一直有一些神異之事發生在他身上。

《太平廣記》第四十八卷記載了一次李紳青年時期的遇仙記。

李紳與兩個朋友同遊華山,他偶感頭暈就沒去觀看一場祭祀活動,正在休息的時候有個老人帶著一個青衣童子來躲雨。李紳看他仙風道骨,詢問之下,是住在北海的仙人唐若山。唐若山自稱是李紳故人,邀請李紳一起去南海參加飯局。到了以後,很多人都驚奇李紳怎麼會出現在這裡,“異哉!公垂果能來。人世凡濁,苦海非淺,自非名系仙錄,何路得來?”於是都挽留他留在南海一起做神仙,快樂又逍遙。

李紳以擔心像黃初平那樣被兄長牽掛為由婉言拒絕。黃初平就是民間廣為崇拜的黃大仙,十幾歲放羊時候遇到仙人指點修煉成仙,他的哥哥找尋了幾十年才在華山找到他,然後二人一起做了神仙。李紳自小被哥哥撫養成人,這麼一說還是很有道理的。於是飯局上的神仙們也就不再挽留,並以長輩的口吻對其諄諄教導,“子雖仙錄有名,而俗塵尚重,此生猶沉幻界耳。美名崇官,外皆得之,守正修靜,來生既冠,遂居此矣。勉之勉之!”意思是將來你還是要位列仙班的,但是現在在凡間的事務很重,還要紅塵沉浮幾十年,一定要堅持正能量,淡泊心志,我們等你載譽歸來。

他在康州也就是今天的廣東德慶縣一帶任職期間,當地的水路很艱險,每年只能在當地的雨季漲水的時候自由通航。於是李紳就給當地的媼龍祠為文祭拜,果然就漲水通航了。

真有那麼神嗎?這些事蹟不過是愚民之術。以康州的事情來說,唐朝中後期經濟中心南移,南方水利工程數量增加迅速,李紳、白居易等人注重民生,在任上都有過興修水利的舉動,白居易就曾疏浚西湖。李紳在康州的神蹟,很有可能是疏通水道之時的配套措施,就像韓愈在潮州治理鱷魚之患的時候,寫下《祭鱷魚文》一樣。

民間好神道,對於難以解釋的事情,經常會對其進行神化,統治者順應民意,再進行二次神化,也是治理的需要。

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唐朝時期全社會的氛圍。唐朝以道教為國教,道家創始人李耳就成了他們的祖先。從李淵開始,就編造神話說自己是李耳指定的皇帝。以後歷代帝王更是不遺餘力的神化朝廷和自己,唐玄宗年間的神話是最多的,什麼張果老見皇帝、月夜遊月宮。幾乎皇帝和重要的大臣,都會有一些神蹟伴隨左右。這些事情,除去後人附會的以外,大部分可能都是臣子在投皇帝所好,這算是一種側面的政治獻媚。

這些神化自己的事情,也證明了他的歷史侷限性,不過要理解李紳,也得從他的角度出發,來還原在當時的社會情境下所作所為的合理性。那麼,下面就要說說“雞舌”事件了。

“吃雞”司空:宋人野史 捕風捉影

唐代皇家、官員奢靡成風在史書的記載不絕如縷,但並不見李紳吃雞舌湯一事。

李德裕不僅“每食一杯羹,費錢約三萬,雜寶貝、珠玉、雄黃、硃砂,煎汁為之。至三煎,即棄其滓於溝中。”朔方節度使李進賢宴請賓客之地更是“室宇華麗,楹柱皆設錦繡;列筵甚廣,器用悉是黃金”。誠如杜甫所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生於唐時、出身士族的李紳,日子過得好吃得好是肯定的。劉禹錫那首“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蘇州刺史腸”側面描寫了時任司空的李紳的家宴排場,給了後世一個“司空見慣”的成語。不過此詩的主旨並非是嘲諷李紳窮奢極欲的,只是題贈給李紳家妓的應景之作。劉禹錫再正直,也斷然不會公然諷刺盛情招待自己的好友。人類學家克洛德·斯特拉斯說:“人們選擇食物是因為他們看中了食物所負載的資訊而非它們所含有的熱量和蛋白質。一切文化都無意識地傳遞著在食物媒介和製作食物的方式中譯成的密碼資訊。”中晚唐政治形勢波詭雲譎,有些人放浪形骸往往是順應時勢,如傳世名畫《韓熙載夜宴圖》中描繪的豪奢場景就是做戲給刺探情報的人,以求自保的。

寫出“粒粒皆辛苦”的李紳一頓飯殺三百隻雞?冤枉!

▌劉禹錫描寫李紳家宴的詩成為李紳豪奢的一個佐證,李紳有詩“十載長安得一第,何須空腹用高心”,其行止或別有深意。古時宴會多故事,如《韓熙載夜宴圖》中描繪的場景就是做戲給刺探情報的人看的,以求自保。

李紳吃雞這事兒,最早應出自《百家講壇》雜誌在2007年一篇缺乏史料佐證的小文章,此後被演繹成各種版本,在網路上廣泛流傳。

史料上有吃雞舌記載的,是清朝褚人獲的《堅瓠集》。書中記宋人呂蒙正,發跡以後每天早上要喝一碗雞舌湯,一天看到後花園裡有一座小山,以為是新景點,問了下被告知小山是每天殺的雞毛堆積而成的。此則故事明顯是誇大的小說家言。《堅瓠集》中很多內容都是野史傳說,比如還有秦檜死後每天受鐵鞭之刑的記載。

古人吃的雞舌亦有可能指的是古代口香糖——“雞舌香”。這種西域傳來的香料,個頭小,有點辛辣味,清除口中異味很有效果。東漢桓帝曾經賞賜給侍中,嚇得迺存憂心忡忡地以為得罪了皇帝,被賞了毒藥,成為一時笑談。《清異錄》裡也有記載:“荊南判官劉彧,棄官遊秦隴閩粵。篋中收大竹十餘顆,每有客,則斫取少許煎飲,其辛香如雞舌湯。人堅叩其名,曰:‘丁香竹,非中國所產也。’”雞舌香,在唐代也是權貴階層的餐飲必備,白居易就寫過“對秉鵝毛筆,俱含雞舌香。” 另外,元朝耶律楚材駐紮西域的時候,寫過“飽噉雞舌肉,分餐馬首瓜”,應該也是雞舌香,吃完正餐清清口,然後吃水果,也符合現在的進餐禮儀。貴為宰相的李紳,相比家裡高朋滿座,一頓飯吃完,再分發雞舌香集體清口,倒也是不無可能。

解讀歷史人物,除了借鑑現代的觀點以外,也要回到歷史情境,去理解當時人物的行動合理性。不然很容易陷入將歷史人物臉譜化的怪圈,影響後人對歷史的解讀。李紳在自己也寫過,“假金方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十載長安得一第,何須空腹用高心。”(責編 沈灃)

編輯:白杏珏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