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唐高宗為什麼將妹妹以皇后禮下葬?是在為自己的行為贖罪

作者:由 鮮花暢談歷史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6-30

武承嗣是如何死的

唐高宗此舉,既是一種補償,更是在為自己的行為贖罪。

唐高宗為什麼將妹妹以皇后禮下葬?是在為自己的行為贖罪

唐高宗李治的這個妹妹,是衡山郡公主。

雖然唐太宗李世民有三十五個子女,但是最受寵的要屬衡山郡公主了。

這大概是因為在衡山郡公主兩歲的時候,其生母長孫皇后便去世了。李世民便將對妻子的愛全部都傾注到了這個孩子身上(畢竟其他子女都長大了)。

就在小公主八歲的時候,李世民便封他為衡山郡公主。並將衡山郡作為其湯沐邑。

這個封號就很能說明問題,據《唐六典》記載,在唐朝,凡是名山大川都不能用來當做封號。而衡山也屬於名山大川之列,自然不能用來當做小公主的封號。

於是李世民採取了變通之法,由於衡山地處衡山郡,他便用衡山郡當做小公主的封號。由此可以看出,李世民對於衡山郡公主是多麼疼愛。

除此之外。衡山郡公主得到湯沐邑也不符合當時的規矩。

所謂湯沐邑,可以理解為給皇族公主的封地。當地的稅賦可以由公主自行支配,相當於給了公主們一個小金庫,保證他們衣食無憂。

在當時,只有出嫁的公主才有資格得到湯沐邑。

而衡山君公主當時還年幼,遠沒有到談婚論嫁的年齡。李世民此舉明顯有壞了規矩的嫌疑,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李世民對於衡山郡公主是多麼的疼愛。

可惜,無論李世民多麼疼愛這個女兒,既然生在帝王家,她的命運早已註定,那就是用來聯姻、鞏固皇權。

可以說,衡山郡公主的不幸,全都源於婚姻。

衡山郡公主的第一次聯姻,無疾而終。

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最倚重的臣子魏徵身患重病,明顯時日不多了。

唐高宗為什麼將妹妹以皇后禮下葬?是在為自己的行為贖罪

為此,李世民特意替魏徵尋醫問藥,希望能救回自己的“明鏡”。

可惜什麼方法都試盡了,魏徵的病情仍然不見好轉。

2月10日,李世民帶著太子李承乾,以及親近之人,再次駕臨魏徵府上。

當時魏徵已經氣若游絲,李世民詢問魏徵還有什麼事情要說的,其實已經在讓魏徵交代後事了。

魏徵表示,自己的生死無所謂,就是擔心自己家族的興衰。

為了讓自己最看重的臣子放心,李世民指著一旁的衡山郡公主說,這就是魏徵的兒媳婦。

世人皆知李世民對衡山郡公主的寵愛程度,一旦魏徵的兒子娶了她,李世民自然不會虧待自己女婿家。

得到了李世民的保證,魏徵也了無牽掛了,第二天便離世了。

然而,事情的後續發展卻出乎人們的想象。

同年四月,太子李承乾夥同侯君集,意圖謀反,而杜正倫也牽扯其中。

原本,把涉案人員全都抓起來治罪,這事情也就了結了。

但是李世民後來聽說,魏徵經常把勸諫自己的內容私下給史官看,這就不對勁了。

李世民這樣的君王,最看重的便是權與名。魏徵此舉是什麼意思?要和皇帝爭名?還是要抹黑皇帝?

於是李世民開始懷疑其魏徵的用心。

唐高宗為什麼將妹妹以皇后禮下葬?是在為自己的行為贖罪

再聯想魏徵此前舉薦過侯君集和杜正倫,稱他們有宰相之才,結果此二人都牽扯進謀逆事件中,李世民懷疑魏徵也是李承乾的一派的,開始對魏徵進行清算。

李世民不僅推倒了魏徵的墓碑,還解除了衡山郡公主和魏徵兒子的婚約。

其實,對於此事,還有另一種解讀。那就是,治魏徵的罪只是藉口,解除衡山郡公主的婚約才是李世民的目的。

畢竟,過了兩年,李世民原諒了魏徵,重新封賞其後人,併為魏徵重新立碑。當時衡山長公主並無婚約,但是李世民卻不再提及她和魏徵兒子的婚事了。

實際上,李世民當初許下婚約,純屬一時衝動。事後冷靜下來一想,魏徵的兒子比衡山長公主足足大了十幾歲,他自然想悔婚了。

但是皇帝說的話乃金口玉言,是不容反悔的。他只好找個理由給魏徵治罪了。

由此也看出,李世民對這個女兒有多疼愛。

而衡山郡公主的第二次聯姻,是一切悲劇的源頭。

相比第一次聯姻的草率,李世民第二次為衡山長公主選擇的聯姻物件,可謂是費盡心機。

唐高宗為什麼將妹妹以皇后禮下葬?是在為自己的行為贖罪

李世民此生最愛的是長孫皇后,而長孫無忌也是他最信任的臣子之一。

為了使兩家親上加親,李世民將衡山郡公主許配給長孫皇后的堂弟長孫詮。

這下好了,原本長孫詮見了李世民應該叫堂姐夫的,這以後要改叫岳父了,也不知道李世民對此有何感想。

當時李世民年事已高,為了自己的人生不留下遺憾,在定下婚約後,他便開始操辦衡山郡公主的婚事。

也許是因為李世民太疼愛這個女兒了,想把她的婚事搞得隆重些,以至於整個婚禮各個步驟都非常繁瑣。

繁瑣到直到李世民去世,衡山郡公主也沒有嫁出去。

皇帝去世,身為女兒的衡山郡公主必須守孝,這婚事自然就耽擱下來了。

好在新繼位的皇帝唐高宗李治,和李世民一樣疼愛自己的這個妹妹,因此對於衡山郡公主的婚事,唐高宗非常上心。

當李世民的喪期剛過,唐高宗便下令重新準備衡山郡公主的婚事,打算讓她在守孝一年後舉辦婚禮。

而他的行為實際上違背當時的禮法。在當時,子女應該為父母守孝三年,衡山郡公主身為皇族,更是應該以身作則。

唐高宗為什麼將妹妹以皇后禮下葬?是在為自己的行為贖罪

唐高宗為了妹妹的婚事,竟然不顧禮法,也是夠拼的。

可惜他不是李世民,大臣們根本不買他的賬,以王志寧為首的一批官員,對此表示堅決反對。

萬般無奈之下,唐高宗只得暫停計劃,等衡山郡公主守孝滿三年再說。

好在衡山郡公主這三年過得並不寂寞,因為他的未婚夫長孫詮會隔三差五去看望她,陪她散散心、聊聊天。

經過這三年的時間,使得二人的感情迅速升溫。

至此,這場婚姻已經不是什麼聯姻了,而是一場自由戀愛,這在古代,尤其是皇族中,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當三年之期一滿,唐高宗便將衡山郡公主改封為新城長公主,同時開始繼續籌備其婚事。

不久,新城長公主和長孫詮便完婚了。婚後的二人恩愛有加、生活美滿,是當時有名的神仙眷侶。

可惜好景不長,幾年後長孫詮出事了,而此事的始作俑者便是唐高宗李治。

唐高宗李治登基之初,由於素無威望,朝中大事多由長孫無忌、諸遂良等開國功臣說了算。唐高宗這個皇帝有些名不副實。

當時唐高宗非常寵信武則天,意圖廢掉王皇后,改立武則天為皇后。

唐高宗為什麼將妹妹以皇后禮下葬?是在為自己的行為贖罪

此事想要成功,關鍵在於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的意見,如果得到他們二人的支援,此事必成。

為此,唐高宗不僅派人前去遊說,甚至自己親自前往二人府上暗示此事。

說實話,皇帝都做到這個份上了,做臣子應該識趣點,畢竟這廢立皇后,也不算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沒必要和皇帝對著幹。

然而這二位明顯有些飄了,根本不領情,當唐高宗公開提及此事的時候,他們很乾脆地表示反對。

這下子,君臣之間的矛盾徹底浮出水面了,一時間君臣關係非常緊張。

而此事也不再只是廢立皇后這麼簡單了,更是關乎這朝堂上以後到底誰說了算。

就在此時,武則天出手了。

她精於權謀,加上唐高宗李治的全力支援,逐漸挽回了局面。不僅騎牆黨都站在了唐高宗這邊,就連一些原本反對廢立皇后的大臣,也紛紛改變態度,支援唐高宗。

最終,唐高宗成功廢掉王皇后,改立武則天為皇后。

但是事情還沒完,因為長孫無忌和褚遂良還在朝中為官,有他們在一日,唐高宗就無法大權獨攬,必須受到節制。

唐高宗為什麼將妹妹以皇后禮下葬?是在為自己的行為贖罪

因此,唐高宗和武則天接下來就要想辦法對付他們,此事最終導致了新城長公主的悲慘結局。

首先倒黴的是褚遂良,他先是被排擠出長安城,出任潭州都督。此舉使得長孫無忌失去最大的外援。

接著,武則天夥同許敬宗捏造褚遂良與韓瑗意圖謀反,將二人皆貶官。

值得一提的是,這韓瑗是長孫詮的姐夫。

再後來,武則天和許敬宗如法炮製,誣陷長孫無忌與韓瑗意圖謀反。

謀反無論在什麼時代都是重罪,是要誅九族的。而長孫詮受到長孫無忌和韓瑗的牽連,被流放巂州,最終被賜死。

事實上,倒不是唐高宗不想看在自己妹妹的面子上,放長孫詮一馬。

然而很多事情一旦開始,就無法停止下來了。這場朝堂爭鬥,必須以一方的覆滅來結束,即使唐高宗想放了長孫詮,但是武則天和那些支援唐高宗的朝臣也不會同意的。

到了此時,唐高宗其實已經被裹挾了。

長孫詮的死,對於新城長公主的打擊非常的大,他對自己的哥哥,唐高宗李治充滿了怨言。

據新城長公主的墓誌銘來看,她在此後不再梳妝打扮,以此來進行無聲的抗議。

唐高宗對此也很內疚,他沒想到新城長公主的反應如此激烈,於是想著給他再安排一個婚事,希望他的妹妹能夠藉此忘記過去。

於是,新城長公主便有了第三次聯姻。

這次她的聯姻物件是京兆韋氏的韋正矩。

唐高宗為什麼將妹妹以皇后禮下葬?是在為自己的行為贖罪

這韋正矩雖然也是名門之後,不過他在朝堂上的地位並不高,之所以能被唐高宗相中,還是多虧東陽公主的舉薦。

而韋正矩更是因為要迎娶公主,才得以連升八級,擔任正三品的殿中監。

可惜,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在新城長公主心裡,一百個韋正矩也抵不上一個長孫詮。

他們的婚後生活非常淒涼,新城長公主對於韋正矩非常冷淡,也許在長孫詮去世的那一刻,她的心就已經死了。

然而更尷尬的是,韋正矩不敢招惹新城長公主。畢竟她有唐高宗李治為其撐腰。

人的忍耐是有限的,長期遭受新城長公主的冷暴力,韋正矩自然也是積累了許多壓力與不滿。

當這些不滿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後,最終爆發了出來。

因此當時坊間傳言,韋正矩失禮於新城長公主,此事有可能是真的。

公元663年,新城長公主由於過度思念前夫長孫詮,得了心病,最後鬱鬱而終。

唐高宗對此悲憤不已,加上坊間傳聞,於是他下旨將韋正矩治罪,最終將其賜死。

其實,韋正矩只不過是替罪羊罷了。

唐高宗很明白,自己妹妹的死全怪自己,如果他能放長孫詮一馬,自己的妹妹就不會落得如此下場了。

然而人的本性是逃避問題,他不願面對自己害死妹妹這個事實,因此必須遷怒於人。

於是,韋正矩便成了唐高宗的背鍋俠,被其賜死。

也只有這麼做,唐高宗心裡才能好過一些。

唐高宗為什麼將妹妹以皇后禮下葬?是在為自己的行為贖罪

當然,這麼做只是自欺欺人罷了。唐高宗心裡明白,自己對不起妹妹,他想要對妹妹做出補償,為自己的行為贖罪。

很顯然,賜死韋正矩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在悲憤交加中,唐高宗終於想到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既然無法在妹妹生前給其補償,那麼就在身後之事上儘量補償好了。於是唐高宗下旨,新城長公主的葬禮規格,全部按照皇后的標準來。

此事其實也是不合禮法的,然而此時的唐高宗已經收回了屬於自己的權利,武則天及其手下的大臣們,也不會去觸這個眉頭,因此這事順利的通過了。

也正是因為想通了這些,在新城長公主下葬的時候,韋正矩也與其埋葬在了一起。這足以說明,唐高宗心裡明白韋正矩是無辜的。

值得一提的是,後來新城長公主的墓被髮掘出來。考古人員發現,墓裡壁畫上的人物,全都被颳去了面部,實在是令人費解。

一些人認為這是唐高宗所為,為的是掩蓋什麼不光彩的事情。

其實,此時大機率與唐高宗無關。破壞壁畫,表示對逝者的不尊重,以唐高宗當時的心態,不可能做出這種事情。

更何況,只颳去壁畫的面部,能掩蓋什麼?

其實,這些應該是盜墓者所為。一些盜墓者相信,被墓中壁畫上的人物看到,會倒黴,於是他們會毀去壁畫上人物的面部。

新城公主,雖然受到兩代皇帝的寵愛,但是依然無法掌握自己的幸福,即使死後都無法安寧。而唐高宗李治,身為皇帝,卻無法讓自己寵愛的妹妹獲得幸福。

他們的人生看似光鮮,卻有著不為人知的痛苦。也許,生在帝王家並非什麼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