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大宋末年”有那些“抗金英雄”與“議和人物”?(上)

作者:由 浪浪有多浪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10-09

拓拔耶烏歷史上有嗎

“靖康之難”後,面對著金兵的凌厲攻勢,不願意淪為亡國奴的宋人奮起反擊,湧現出了岳飛、韓世忠等一大批能征慣戰的將領,但是朝中有投降派秦檜掌權,又有宋高宗給他撐腰,使得抗金志士的一切努力全都付之東流。至於後來有人說秦檜議和是識時務之舉,既然宋人打不過金人,岳飛他們實在是多此一舉。照此說來,只要強敵入侵,就應該高舉白旗才對。

“大宋末年”有那些“抗金英雄”與“議和人物”?(上)

鎮守開封

北宋滅亡後,康王趙構逃到了南京(今河南商丘)。當時,皇室成員幾乎全被金人擄走,只有趙構得以倖免。金人搬走後,張邦昌這個傀儡皇帝就當不下去了,他只好派人把玉璽送給趙構,擁立他為帝。於是,趙構就在建炎元年(1127)五月即位稱帝,就是宋高宗。

宋高宗即位後,為當時的形勢和輿論所迫。不得不把主張堅決抗戰的李綱召間朝廷,出任宰相。李綱向高宗提出了許多抗金的主張,還向他推薦已經 69 歲的老將宗澤。他對宋高宗說:“要收復東京,非用宗澤不可。”

宋高宗早就瞭解宗澤的勇敢善戰。又有李綱的推薦,他馬上派宗澤擔任開封府尹兼東京留守。

一代名都開封經過金兵的兩次洗劫,已經變得殘破不堪,社會秩序更是混亂。宗澤到任後,一面誅除地痞,惡韞,肅清敵人奸細,一面大力修建防禦設施,在城外建立起24 所堅固的壁壘,沿著黃河岸邊築起連珠寨,把開封佈置得銅牆鐵壁一般。

宗澤還總結出與金兵作戰失利的順因,即宋軍步率經不住金人騎兵的衝突,往往是一衝即潰。於是,他命人制造出了 1200 輛“決勝車”,每輛戰車跟著 55 名士卒,有的持盾牌,有的特長槍,有的持神臂弓,專門用來對付敵人騎兵的進攻。

當時,河北人民忍受不了金兵的掠奪燒殺,紛紛組織義軍。李綱竭力主張依靠義軍力量,組織新的抗金隊伍。宗澤積極貫徹李綱的主張,到處聯絡義軍。河北各地義軍聽到宗澤的威名,都自願接受他的指揮。

河東有個義軍首領名叫王善,聚集了 70 萬人馬,想要襲擊開封。宗澤得知這個。訊息後,單人獨騎去見王養。他流著眼淚對王善說:“現在正是國家危急的時候,如果能有像您這樣的幾個英雄,同心協力抗戰,金人還敢侵犯我們嗎?”王善被他說得流下了眼淚,當即表示願意聽從宗澤的指揮。

在宗澤的努力下,近 200 萬義軍聚集在宋軍的大旗下。宗澤把他們部署在京郊16 縣,與金兵隔著黃河對峙。

岳飛投軍

趙構稱帝后,表面上重用李綱,實際上他所信任的卻是黃潛善和汪伯彥這兩個親信。他倆害怕金人打過來,極力鼓動趙構南逃。李綱反對南逃,竟被宋高宗撤了職。黃潛善的軍中有一位武將名叫岳飛,他雖然位卑官小,卻滿懷憂國之情,竟上書皇帝,指責黃潛善,汪伯彥,要求趙構親自率軍跟金人決戰。黃汪二人見到岳飛的上書,給他加了個越職上書的罪名,革掉官職,削除軍籍。

岳飛是相州湯陰(今河南湯陰)人,從小就愛讀兵書,力氣很大,不到 20歲時就能拉開300 斤的大弓,後來拜周同為師學藝,練成一身高超的武藝。周同死後,岳飛每月的月初月底,都要到師傅的墓上祭奠。父親對他的期望很高,對他說:“你如果能為時世所用,大可以為國盡忠。”

北宋宣和四年(1122)冬,19 歲的岳飛投身軍中,不久因父親病故,回到家鄉。宣和六年(1124),岳飛再度從軍。被削除軍籍後,岳飛來到河北招討使張所軍中。張所很賞識岳飛,提升他擔任統制,由都統制王彥指揮,前去收復衛州等地。

王彥和岳飛率領一支 7000 人的部隊挺進到衛州新鄉縣(今河南新鄉市)的石門山,因為金軍勢大,就沒有繼續前進。時年 24 歲的岳飛年輕氣盛,他獨自帶領部下與金兵鏖戰,奪下對方的大旗迎風揮舞,各軍備受鼓舞,奮勇爭先,一舉攻佔了新鄉。第二天,岳飛在侯兆川作戰,身上受了十幾處傷,仍然率領將士們拼死戰鬥,又把敵人打敗了。

當天夜裡,宋軍駐在石門山下。不知什麼人傳話說,金兵又打來了,全軍都驚動了,岳飛卻躺在那裡紋絲不動。金兵到底沒有來。

沒過多久,岳飛的隊伍就斷糧了,岳飛向王彥求援,王彥沒有給。岳飛就帶領部下孤軍突進,一直打到太行山下,活捉了金將拓跋耶烏。在一次遭遇戰中,岳飛單人獨騎,手提丈八鐵槍,刺殺金將黑風大王,金兵狼狽逃竄。

再說王彥的部隊遭到了數萬金兵的重重包圍,寡不敵眾,只得突圍,部下潰散。王彥收拾殘部,退守到衛州共城縣(今河南輝縣)西山。他和他的部屬們都在臉部刺上“赤心報國,誓殺金賊”八個字,由此被稱為“八字軍”“八字軍”很快就發展壯大起來。收復了數百里的地方。

岳飛脫離主力後,雖然打了不少勝仗,但畢竟勢單力孤,只得帶著這支小部隊一邊戰鬥,一邊向南轉移。這年冬天,他轉戰到了汴京,投奔到鎮守汴京的宗澤手下。第二年春天,金軍進犯孟州汜水關(今河南汜水縣),岳飛奉宗澤之命帶兵渡河,接連獲勝。岳飛得勝歸來,宗澤非常高興,立刻將他提拔為統領,不久又提升為統制。

“大宋末年”有那些“抗金英雄”與“議和人物”?(上)

三呼“過河”

建炎二年(1128)正月,金兵大舉分路進攻。金太宗派大將兀朮(名宗弼)進攻開封。宗澤事先派部將分別駐守洛陽和鄭州,當金兵接近開封時,宗澤派出幾千精兵繞到敵人後方,截斷了金兵的退路,然後前後夾擊,把兀朮打得狼狽逃走。

不久,金將宗翰率軍攻佔了洛陽,宗澤派部將郭振民帶兵襲擊宗翰,結果吃了敗仗,郭振民投降了金軍。宗翰派了一名金將跟郭振民一起來到開封,想勸宗澤投降。宗澤一聲大喝,令兵士把郭振民推出斬首,又冷笑著對那個金將說:“你是金朝將領,沒能耐在戰場上打仗,卻想用花言巧語來誘騙我!”那金將嚇得面無人色,只聽得宗澤吆喝一聲,幾個兵士衝上來,把他拉下去殺了。

宗澤此舉表達了他抗金的堅定決心,大大地激勵了宋軍士氣。在他的指揮下,宋軍多次打敗金民,威名越來越大。金軍將士對親澤又害怕又欽佩,提到他時,都管他叫“宗爺爺”。

建炎二年四月以後,天氣開始炎熱、金軍撤退,這正是收復失地的大好時機,宗澤準備北伐,徹底擊潰金軍。自建炎元年七月開始,宗澤一連上疏 24次,力勸來高宗回到開封,主持抗金。但是奏章到了黃潛善等人手裡,他們竟把他的奏章扣了下來,還取笑說宗澤是個狂人。

年已古稀的宗澤日夜盼望著朝廷批准他的渡河作戰計劃,但左等右等卻杳無音訊,他又氣義急,背上生了毒瘡病倒了、部下們前來問候他,宗澤睜開眼睛激動地說:“我因為國仇不能報,心裡憂憤,才得了這個病。只要你們努力殺敵,我死了也沒有遺憾了。”

臨終前一天,宗澤念著唐朝詩人杜甫的兩句詩:“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臨終時,他沒有一句話提及家事,只是大聲疾呼:“過河!過河!過河!”

宗澤去世後,朝廷派杜充擔當東京留守。杜充一到開封,就把宗澤的一切防守措施都廢除了。沒過多久,中原地區再一次落在金軍手裡。

苗劉之變

建炎二年八月,宋高宗從南京逃往揚州。第二年二月,宗翰派兵奔襲揚州,前鋒距離揚州城僅有數十里。高宗乍聞戰報,慌忙帶領少數隨從乘馬出城,急馳到瓜洲渡過長江,逃到臨安(今杭州)。

遭此驚嚇,宋高宗把賬算到黃潛善和汪伯彥頭上,把這二人罷相,任命朱勝非為右相,王淵為籤書樞密院事兼御營都統制。

從揚州敗退之際,王淵不派人用大船運兵,反而用十多艘大船運載私人財物,浩浩蕩蕩地駛進杭州灣,引起百姓一片怒罵。宋高宗寵信的太監康履等人在兵荒馬亂之時,仍然搶奪民房,肆行暴虐,作威作福,大講排場,在錢塘江邊觀賞大潮,帳幕遮斷道路,惹得民怨沸騰。

像王淵這樣的人卻能青雲直上,而護衛有功的禁衛軍將領苗傅、劉正彥等人卻只得到很少的賞賜,還受到宦官的凌辱,自然心中不忿,就準備趁機起事,除掉王淵和宦官。

建炎三年(1129)三月五日,苗傅、劉正彥派兵埋伏在城北橋下。王淵事先得到密報,頭天晚上就派出一名將官率領 500 名精兵埋伏在天竺寺旁。王淵退朝從城北橋上經過時,橋下的伏兵一擁而上,王淵雖是武將出身,但事起倉促,結果束手就擒。劉正彥大步上前,抽刀砍下他的腦袋。隨後,苗,劉二人指揮禁衛軍闖進行宮,捕殺宦官一百多人,就連那些沒有長鬍須的官員也糊里糊塗地丟了性命。

聽說發生了兵變,宋高宗驚恐萬分,急忙躲到宮城內的城樓上。苗,劉二人來到

城樓前,厲聲叫道:“如今王淵已斬,望皇上下旨殺掉康履,藍珪,曾擇三個宦官,以謝三軍!”

趙構為了保全自己,只好把康履交出去,當場被苗、劉腰斬。趙構又下令,將藍珪、曾擇流放到廣南,正式任命苗傅為承宣使,御營都統制,劉正彥為觀察使,副都統制。

苗,劉二人的要求全都得到了滿足,但他們並沒有率將士回營,又進一步提出讓高宗讓位,由高宗三歲的兒子趙勢即位,請隆祐太后(孟氏)垂簾聽政。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也由不得趙構做主。當天晚上,他被軟禁在顯忠寺中,只留下 15個內侍供他差遣。苗、劉二人又以孟太后的名義大赦天下,改年號為“明曼”。這次事變在歷史上稱做“苗劉之變”,又稱“明受兵變”。

“大宋末年”有那些“抗金英雄”與“議和人物”?(上)

韓世忠救駕

改元的詔書下到各地後,許多人都猜想朝中發生了政變。駐守在江寧、平江兩府的大臣昌頤浩和張浚,聯絡韓世忠、劉光世等將領興師討伐。韓世忠立即響應,整頓兵馬,一路殺到秀州(今浙江嘉興)。

苗、劉二人聽說韓世忠帶兵殺來了,立刻把他夫人梁紅玉和兒子韓亮扣押起來當做人質。

當年方臘起義之初,官軍屢次征討失利,朝廷震怒,殺了不少戰敗的軍官,其中有一對梁家父子。梁家世代武將,就連他家的女子梁紅玉也自幼跟隨父兄練就了一身好功夫。梁紅玉又天生神力,能挽強弓,每發必中。梁紅玉的祖父和父親被殺後,梁家由此中落,梁紅玉也淪落為京口營妓。

童貫平定方臘後,班師回朝,來到京口,大擺酒宴,還招來營妓勸酒助興,梁紅玉也在其中。梁紅玉發現,在那幫大呼小叫的將領中間,有一個人不聲不響,顯得悶悶不樂。這個人名叫韓世忠,只是個小校,但他生得虎背熊腰,一身是膽,方臘就是被他捉住的。

梁紅玉精通翰墨,颯爽英姿,毫無娼家氣息,也引起了韓世忠的注意。席間,他們兩個人各通心曲,互生憐惜之意。梁紅玉對韓世忠以身相許,可是當時韓世忠只是一名小軍官,不敢接納她。後來韓世忠升為將軍,才正式迎娶梁紅玉為妻。兩人成親後,一直相伴著轉戰各地,這次是因為梁紅玉有了身孕,才留在臨安,想不到被苗,劉扣押。韓世忠作戰勇敢,苗、劉等人對他頗為忌憚,所以對梁紅玉母子相當客氣。

梁紅玉母子被扣押後,宰相朱勝非哄騙苗、劉二人說:“你們這樣做只會激怒韓世忠,應該稟報太后,命梁紅玉去招撫韓世患。這樣,各路兵馬就不會發生懷疑了。”

苗、劉不知是計,居然接受了他的意見。太后召梁紅玉入宮,封她為安國夫人,緊握著她的手說:“如今國家內憂外患,岌岌可危。韓將軍首來救駕,大功在即。望你趕到秀州後,讓他速速趕來,以救國家危急。”梁紅玉出城後快馬加鞭,一天一夜的工夫就趕到了秀州。

梁紅玉見到韓世忠,把臨安城中發生的事情一五——地向他講了一遍,又和他一起商量對策。這時候,他們的兒子韓亮仍在苗、劉的手中,但梁紅玉以國事為重。仍然要丈夫繼續進軍。這時候,韓世忠收到苗、劉二人以皇帝名義發出的詔書,立刻撕碎說:“我只知道有建炎,不知道有明受!”說完就下令把來使殺掉。不久,討伐叛逆的大軍迅速彙集到一起,在韓世忠的率領下,浩浩蕩蕩地開到臨平,和苗、劉的部下交戰。江南道路泥濘,馬不能行,韓世忠下馬執矛率兵衝鋒。但是敵勢強盛,討逆軍頂不住,稍有退卻。韓世忠號令將士說:“今天我們要以死報國,臉上不中幾箭的全都斬首!”將士們全都拼命進攻,把苗、劉的軍隊打得大敗而逃。

朱勝非利用這個機會,迫使苗、劉二人同意趙構復辟。苗、劉二人從宋高宗手裡接過誓書鐵券,這才帶兵連夜逃走。但沒過多久,他二人就相繼被生擒,押解到建康處死。

苗、劉二人發動的這場政變,歷時不到兩個月便宣告結束。在這段時間裡,宋高宗擔驚受怕,吃了不少苦頭。當他走出宮門,握住韓世忠的手時,已是泣不成聲。他對韓世忠說:“中軍吳湛附和賤人,最為兇惡,現在還留在我身邊,你能先殺了他嗎?”韓世忠立即去見吳湛,兩人握手時,韓世忠一使勁,竟把吳湛的中指握斷了,隨即吳湛就被押到市上處死了。

擂鼓戰金山

南宋內亂,正好給了金軍可乘之機。建炎(1129)三年十月,金軍在金兀朮的率領下長驅直入,攻佔了江寧。宋高宗就像是一隻被獵鷹追逐的兔子,只恨沒有藏身之地。他先是逃到明州(今浙江寧波),又從明州經海上逃到溫州。這時金軍已經孤軍深入五個多月,一路上不斷遭到百姓組織起來的義軍的襲擊,金兀朮帶領金兵搶掠了一陣以後,就向北方退兵。

建炎四年三月,金兀朮在北撤途中路過鎮江,遇到了韓世忠的攔擊。當時金兵有10 萬人,而韓世忠手下的宋軍總共才 8000 人,雙方的兵力相差很大。有勇有謀的梁紅玉給丈夫提了個建議:“交戰那天,我在中軍堅守,用強弓重炮壓住陣腳。你率領前後兩隊水軍,以我舉旗為號,敵軍往東,你就往東面截擊:敵軍往西,你就向西面截擊。”

韓世忠認為這個建議很好,又召集部特商量,說:“這一帶地勢,要數北例山(在鎮江東北長江南岸)上的龍王廟地勢最高,我估計金兀朮一定會到那裡居高臨下觀察城中動靜。”於是,他挑選了 200 名精兵,在龍王廟內外設下了埋伏。

果然不出韓世忠所料,過了一天,有五個金人騎馬上了北固山。等金人靠近,伏兵一齊殺出,當場擒獲了兩人,另外三人伏在馬背上沒命地逃跑,其中有個身穿紅色戰袍的人,慌里慌張從馬上摔了下來,又急忙跳上馬背逃走了。韓世患審問了俘虜,得知那個穿紅袍的就是金軍主帥金兀朮,十分惋惜。

第二天,兩軍約戰的日子到了。金兀朮整隊向宋軍江邊的水寨殺來,還沒到近前,就看見一員身穿戎裝的女將在指揮作戰,心中暗暗吃驚。等到金兵接近宋賽時,忽然方箭齊發,炮石如雨,剎那間金兵死傷無數。金兀朮見這裡佔不到便宜,就繞開宋寨,指揮金兵分批渡江。剛剛離岸,就有一隊宋軍戰船如飛梭一般殺來,為首一員大將正是能征慣戰的韓世忠。金兀朮不敢迎戰,慌忙掉轉船頭撤回來,轉到西邊渡江。站在高處的梁紅玉看得清清楚楚,急忙揣起戰鼓,令旗指向西邊。韓世忠見了,急忙率領戰船向西邊殺去。金兀朮滿以為可以躲過宋軍,沒想到宋軍戰船飛快地趕到,船頭站立的還是韓世忠。一場戰鬥下來,金兵傷亡慘重,連金兀朮的女婿龍虎大王也被活提了。

“大宋末年”有那些“抗金英雄”與“議和人物”?(上)

被困黃天蕩

高處有梁紅玉指揮若定,江面上有韓世忠英勇截擊,金兵幾次渡江都被擊退了,金兀朮實在無計可施,只好派出使者到宋營,情願把從江南搶來的財物全部還給宋軍,只求放他們渡江。金兀朮又提出把他帶來的一匹名馬獻給韓世忠。韓世忠堅定地回答:“只有答應歸還兩位皇帝,把佔領的北方領土全部還給我朝,才可以放你全生!”

金兀朮沒法過江,只好帶著金兵乘船退到一個叫黃天蕩的地方。誰承想這個黃天蕩是個死港,船進得去卻找不到出路,急得金兀朮像熱鍋上的螞蟻。金兀朮沒有辦法,只得出重賞向當地人求助。有人貪圖好處,就指點他挖開日久淤塞的老鸛河故道。好在金兵人多,挖了一個通宵,挖出一條 30 里長的水道。金兵剛出老鸛河,就在牛頭山遇到岳飛的部隊,又像被趕的鴨子一樣退入黃天蕩。

金兵在黃天蕩被宋軍圍困了 48 天,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金兀朮十分焦急,親自乘船來到陣前,向韓世忠苦苦求情。韓世忠還是那句斬釘截鐵的話:“還我半壁山河!”

金兀朮愁眉苦臉地回到金營,跟手下商量辦法。有人給他出主意:“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如果多出賞錢,也許還有希望。”

這一招還真管用,金兀朮的懸賞牌一掛出去,就有個漢人跑來獻計,他告訴金兀朮,宋軍的大海船是靠風帆行駛的,如果能挑個沒風的日子逃跑,宋軍就追不上了。

過了幾天,正遇到個大晴天,江面上風平浪靜,金兵偷偷登上小船,分批渡江。朝世忠得知後,立即駕著大船來攔截,可是因為沒有風,大船駛得慢,一時趕不上小船。金兀朮趁機下令向朱軍的大船發射火箭。宋軍的每條大船上都有五組巨帆,中了火箭後立即燃燒起來,引起宋軍大亂,結果讓金兵逃到了江北。黃天蕩一戰打得金軍膽戰心驚,從此再也不敢隨便過長江南侵了。

金兀朮僥倖擺脫了韓世忠的阻擊,帶兵回到建康,準備繼續北撤,又遭到了岳飛的襲擊,被殺得狼狽逃竄。岳飛趕走金兵後,乘勝收復了建康。

秦檜歸來

建炎四年(1130),金兵正在圍攻宋朝的淮北重鎮楚州,北宋靖康朝的御史中丞秦檜突然出現在宋軍營中。據他自己說,他是隨金兵南下途中,殺死敵人的看守,奪了一條船逃出來的。其實,他是被金人放回來當內奸的。

秦檜的突然返還有很多可疑之處,但是他和當時的宰相範宗尹是老朋友,範竭力在宋高宗面前幫秦檜說話,並把秦檜代高宗草擬的一封向完顏昌議和的國書送給皇帝看。宋高宗看過這封國書後,喜出望外,認為終於找到了解決宋金爭端的好辦法。宋高宗曾說:“秦檜的誠樸忠心超過眾人,得到這個人才我高興得睡不著覺。”第二天就封他為禮部尚書,第二年又把他提拔為右相兼樞密院事,全面負責對金朝的“解仇議和”。

秦檜勸說趙構與金人講和,宋高宗並不反對議和,但對於秦檜提出的那個“南人歸南,北人歸北”的主張卻難以全盤接受。所謂“北人歸北”,就是把黃河以北的人都遭送給金朝,所謂“南人歸南”,就是把中原人都遣送給劉豫的齊朝(金人扶持下的一個傀儡政權)。如果照這個策略辦理,不光南宋的許多文臣武將要接受金人的統治,就連宋高宗本人也將無所歸屬,因為他們都是“北人”。儘管宋高宗議和心切,這樣的辦法他也實在無法接受。

秦檜的主張一傳開,立即引起了朝野上下的強烈不滿。結果,秦檜只當了 10個月宰相,就被罷免了。

岳家軍

紹興四年(1134),岳飛主動出擊,收復了由劉豫控制的襄陽等六個郡的土地,這是南宋開國以來第一次收復了大片失地。劉豫受攻時,曾不斷向金國火急求援,金人也派來了援軍,但被宋軍打退了。

由於戰功卓著,岳飛被授予節度使的頭銜,這一年他才 32 歲,手下已經統領了近10萬大軍。岳飛統率的軍隊紀律嚴明,士氣旺盛,作戰勇猛,打起仗來每戰必勝,從來沒有打過敗仗,人稱“岳家軍”。金軍入侵中原最怕遇到岳家軍,竟發出這樣的哀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岳飛還是個有名的孝子。他母親患有慢性病,每次吃藥他都要親自動手。母親去世後,他一連三天水米不進。大將吳玠一向鐵佩岳飛,想跟他變個朋友,又知他家中沒有侍妾,就用重金聘來一位出名的美女,打扮裝飾一新送給他。岳飛卻沒有接受,他說:“主上日夜操勞國事,豈是大將安樂的時候?”這一來吳玠對他更加欽敬。

岳飛從小就能豪飲,高宗告誡他說:“您將來打到了河朔之地,才可以放懷暢飲。”從此岳飛再也不喝酒了。

高宗曾打算給岳飛興建宅第,岳飛堅決推辭道:“強敵沒有消滅,怎麼能顧自己的家庭呢?”

有人問岳飛天下什麼時候能得到太平,岳飛說:“文臣不貪愛錢財,武將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

“大宋末年”有那些“抗金英雄”與“議和人物”?(上)

跪拜稱臣

隨著戰場上金兵失去了戰爭初期的優勢,金朝內部議和派的聲音也就佔了上風。他們以送還原先由劉豫佔據的河南、陝西兩省為條件,又不斷以送還徽,欽二帝誘使宋朝講和。徽、欽二帝不管回來哪一個,宋高宗的皇位就保不住了。為了保住皇位,他再次起用秦檜為宰相,負責對金議和。

紹興八年(1138)十二月,秦檜代表宋高宗接受了金朝的議和條件:南宋皇帝向金朝稱臣,每年進貢銀子 25 萬兩、絹 25 萬匹;金朝退還河南、陝西地區,歸還剛剛死去的宋徽宗的棺木。

既然向金稱臣,就得行臣子之禮。但是,讓宋高宗給金朝使節下跪,那實在是一件大丟面子的事情。給事中樓焰引經據典,給秦檜出了個主意,以皇帝正在守喪為理由,由宰相代替皇上去跪拜金使,接受“國書”。

這一天,秦檜率領宰執大臣前往金使下榻的左僕射館,跪接了金熙宗給宋朝皇帝的詔書。按照金使的要求,接受了詔書後,要把它安置在玉輅當中,然後送往南宋朝廷收藏起來。秦檜對這樣的要求全都照辦不誤,他讓三省中的一些吏員分別穿上緋色的或綠色的朝服,腰間各佩銀魚,裝扮成一般官員模樣;讓樞密院的一些吏員穿上紫色服裝,腰間佩金魚,裝扮成更高階官員的模樣。在玉輅被送往朝廷的途中,這些人一部分在前邊引路,另一部分在後邊護從。

“大宋末年”有那些“抗金英雄”與“議和人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