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平常只便秘 一查就腸癌中期?

作者:由 湖北身邊的事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10-25

便秘檢查要做立位腹平片嗎

大洋網訊 一位69歲的阿伯,平時患有便秘,近期出現腹痛,在家人陪同下到醫院就診,醫生建議做腸鏡檢查。檢查結果發現,阿伯的大腸長出了腫物,長度大約5釐米,進一步病理檢查確診為結腸癌中期。家人很疑惑,“平常只有便秘啊,並沒有別的症狀,為什麼一檢查就是腸癌中期呢?”專家表示,腸癌的發生一般需要7-15年的時間,但是因為老伯之前從未做過腸鏡檢查,導致本來很好處理的息肉成了漏網之魚,最後變成了癌症。

腸癌形成緩慢

關鍵在早診

2020年中國癌症新發病例457萬例,其中結直腸癌55。55萬例,佔12。2%,排名第二。2020年中國癌症死亡病例300萬例,其中結直腸癌28。62萬例,佔9。5%,排名第五。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脾胃科康宜兵主任中醫師介紹,結直腸癌的病因尚不明確,遺傳、環境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都可導致腸癌。近90%的結直腸癌是由息肉演變而來。此外,炎症性腸病相關的異型增生也會導致結直腸癌。

腸癌的形成緩慢,腸癌的發生一般需要7-15年的時間,經歷以下幾個階段:正常黏膜→增生→腺瘤形成→腺瘤癌變的過程。如果在息肉,包括腺瘤和高級別上皮內瘤變階段進行治療,5年的存活率可達100%;如果在Ⅰ期腸癌階段進行治療,5年的存活率可達94%;如果在Ⅳ期腸癌階段進行治療,5年的存活率只有11%。

所以,早期結直腸癌的最佳早診階段在息肉階段,包括腺瘤和高級別上皮內瘤變。

康宜兵表示,結腸鏡是篩查結直腸癌的“金標準”。其他的篩查還包括糞便潛血試驗、結腸CT成像技術、多靶點糞便FIT-DNA檢測等。糞便潛血試驗靈敏度低、容易受飲食和藥物影響;結腸CT成像技術無創傷、靈敏度較高,但是需要嚴格的腸道準備、放射線輻射風險等;多靶點糞便FIT-DNA檢測成本較高,應用尚不成熟。

哪些人群

需要進行檢查呢?

康宜兵表示,符合下列任意一條都需要定期篩查:年齡50歲以上;糞便潛血試驗陽性;一級親屬有結直腸癌病史;既往患有結直腸腺瘤性息肉;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癌前疾病;本人有癌症史;排便習慣突然改變等。

符合以下任意2項也需要篩查:慢性腹瀉、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闌尾炎或闌尾切除史、慢性膽囊炎或膽囊切除史等。

康宜兵建議50歲以上的人群都應該做一次腸鏡檢查,若沒發現問題,以後可以每10年左右進行一次腸鏡檢查。若檢查時發現有息肉,切除後的前3年應該堅持每年複查一次。

克服認知誤區

腸鏡變輕鬆

要提高篩查率,除了醫生必須重視篩查,患者也要克服認知誤區:

1。認為腸鏡沒必要做,糞便檢測、腫瘤標誌物能代替胃腸鏡。其實,糞便潛血、腫瘤標誌物陽性也不一定有腫瘤,陰性也不是肯定沒有腫瘤。

2。認為做腸鏡很痛苦。腸鏡檢查過程中,可能有腹痛、腹脹等症狀,但大部分患者只要配合好醫生操作,不舒服的表現一般較輕。

3。認為腸鏡會損傷腸黏膜。其實,只要是熟練的內鏡醫生操作,一般對黏膜不會造成損傷。

康宜兵表示,對疼痛比較敏感的人群,可以選擇無痛腸鏡,其優點是睡一大覺就可以完成檢查,醫生看得仔細,操作風險也會降得更低。其缺點是做完之後會有點頭暈,此外,價格也會稍貴一點。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梁譯尹)

【來源:大洋網】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