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紅橋區曬民計民生“成績單”

作者: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12-04

民生民計是什麼意思

「本文來源:今晚報」

天津北方網訊:

“紅橋區大力實施生態立區、教育興區、土地強區發展舉措,堅持在發展中改善民生,努力在‘衣食住行、業教保醫’上下功夫,人民群眾生活實現質的飛躍。2020年,全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7542元,近五年來年均增長6。86%,居民期望壽命提高到81。89歲。”在昨天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紅橋區區長何智慧對該區保障、改善民生情況進行了介紹。

搬離“三級跳坑”的棚戶區,搬進嶄新的高層社群、寬敞房屋,棚戶區改造全面報捷讓西於莊居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累計完成徵收73。77萬平方米,涉及居民3。33萬戶,佔全區總戶籍人口近1/3,超過15萬群眾實現了安居夢。”何智慧表示,紅橋區還精心組織實施“十大工程”,土地資源有序釋放,包括三條石小學在內的27個重點專案建設步伐加快;風順公寓等4個老舊小區改造專案全部開工,總改造建築面積18。81萬平方米,受益居民達2331戶;交通路網加速佈局,本溪路、保康路、保康中路等提前完工通車。

“一老一小”是民生關切重點。在“小”的方面,紅橋區累計投入20多億元加快教育載體建設,建成新五中、紅橋第二實驗小學、天津三中附屬小學等一批學校;組建3個優質小學辦學集團、3箇中小銜接辦學集團和1個大中小一體化辦學集團;為落實“雙減”政策,河北工業大學遴選14位專家學者在課後服務階段面向全區中學生開展講座、培訓;啟動紅橋區第七屆“名校長”“名班主任”“名教師”評選活動,開展“領航”“築基”“培苗”三大工程,讓教育資源佈局更加最佳化。在“老”的方面,構建以居家為基礎、以社群為依託、以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目前已建成養老院29家,現有床位3180張,在全市率先達到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機構床位35張;全區9個街道建成一級老人家食堂10個、二級老人家食堂104個,實現老年人配餐服務全覆蓋;建設日間照料中心95家,形成養老院、老人家食堂、日間照料中心“三駕馬車”協調聯動,極大提升區域為老服務水平。

在城市精細化管理方面,區內10個佔路市場和7個自發市場全部清撤,轄區112座旱廁全部消除,違規鴿舍徹底整治,解決了南大寺周邊環境死角、鈴鐺閣宰牛點等長期難以解決的問題。深入實施園林綠化工程,昔日“漁村”變身14萬平方米的子牙河濱河公園,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9。93%、綠地率達33。48%、人均公園綠地面積6。89平方米。“對民計民生和社會事業的財政投入比重始終保持在80%以上。每年累計發放各類社會救助資金2億元以上,實現應保盡保;10個歷史遺留房地產專案全部具備發證條件;新建、改建17座標準化菜市場;精心打造10個醫聯體,提前一年半在全市率先建成全部7個急救站點。”何智慧說。

何智慧介紹,紅橋區將全力推動重點專案建設,補齊老舊住房使用功能短板;計劃至2035年改擴建各類學校98所;積極打造十五分鐘養老服務圈,建設區、街兩級老年服務中心,計劃新建養老院5家,不斷提升老人家食堂菜品質量和服務水平;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大運河資源,著力打造綠色宜居城區。(津雲新聞編輯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