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薛訥名將薛仁貴之子,大破吐蕃數十萬大軍為父親雪恥

作者:由 琳謙愛娛樂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12-20

薛仁貴的父親是幹什麼的

薛仁貴是唐朝的一代名將,他征戰數十年,大敗九姓鐵勒,擊破突厥,降服高句麗,威震天下。然而,薛仁貴卻有一次倍感恥辱的戰敗,那就是大非川之戰。這一敗,唐朝失去了吐谷渾,薛仁貴也被釘在了恥辱柱上,他過往的輝煌功績,沾染上了這個抹不去的汙點。

薛訥名將薛仁貴之子,大破吐蕃數十萬大軍為父親雪恥

而薛訥,正是成長於這個環境中。薛仁貴一生戰功赫赫,臨死前仍是朝廷重臣,深受皇帝的信任,但不論是薛家,還是唐人,都無法忘卻那一次慘敗。薛訥心中也立下了目標,一定要為父親雪恥。

俗話說將門生虎子,薛訥性格耿直,不懼權臣。薛訥就職藍田縣令時,一位富商賄賂中丞來俊臣,來俊臣私自挪用數千石糧食給富商。當時來俊臣是唐朝最有權勢的酷吏,很少有人敢招惹他,但還是小小縣令的薛訥卻和來俊臣爭鋒相對,堅持不給。來俊臣將薛訥下獄,後來他因犯事下獄,薛訥才被釋放。

薛訥名將薛仁貴之子,大破吐蕃數十萬大軍為父親雪恥

武則天認為薛訥是名將薛仁貴的兒子,所以提拔他為左武威衛將軍,讓他去鎮守邊疆。薛訥到任後,整頓軍備,積極備戰,將後突厥人的威脅擋在帝國的邊疆外,武則天大為欣賞薛訥,將他升為幽州都督,兼任安西都護。將近十年的邊疆生涯,將薛訥磨練成父親的樣子,這位將門虎子,成為唐帝國赫赫有名的將軍。

薛訥十分善於練兵,他的部隊是當時唐軍軍紀最為嚴明的。唐玄宗在新豐講武時,視察唐軍,數年沒有大戰讓唐軍變得十分散漫,唐玄宗一見下面的部隊隊形散亂,軍容不整,頓時盛怒,流放了兵部尚書郭元振,處死了給事中、知禮儀事唐紹。

皇帝震怒,大官被殺,將士們嚇得膽戰心驚,巨大的壓力下隊形更加散亂,只有薛訥和朔方道大總管解琬二人的兵馬巍然不動。玄宗十分高興,派遣使者去宣召薛訥。使者覺得自己手上有聖旨,便想直接進入軍營,但薛訥治軍嚴明,下令軍營守衛不得放使者隨意進入。就這樣,代表皇帝的使者吃了一個閉門羹,但是唐玄宗不怒反喜,因為這正說明薛訥治軍有道。

薛訥名將薛仁貴之子,大破吐蕃數十萬大軍為父親雪恥

唐玄宗十分欣賞薛訥,想給這個後起之秀立功的機會。正好這個時候契丹人和突厥人聯合起來作亂,薛訥又請擊契丹,唐玄宗便準了薛訥的請戰,讓他和左監門將軍杜賓客率領兩萬精兵攻打契丹。

杜賓客認為正值酷暑,天氣炎熱,大軍又是勞師遠征,需要穿著厚重的鎧甲攜帶輜重長途跋涉到荒漠,很難取勝,建議薛訥另擇出戰的時間。然而薛訥立功心切,堅持要出征。群臣們商議後認為杜賓客有道理,但是唐玄宗也是剛剛即位,想要幹出功績,所以採納了薛訥的建議。

然而戰事正如杜賓客所預料的那樣,天氣炎熱,唐軍長途跋涉,疲敝不堪,艱難來到敵境後戰鬥力已折損很多,再加上薛訥指揮不力,不熟悉地形,中了契丹人的埋伏,唐軍大敗。最後,薛訥只率數十騎突圍,其餘人全部戰死。契丹人自此嘲笑薛訥是“薛婆”,以示其猶豫膽怯如婆。薛訥這一敗,不僅讓唐軍損失慘重,還在唐玄宗的臉上扇了一個大大的耳光。

為了活命,薛訥開始不擇手段,他將罪責全部推給隨軍的崔宣道、李思敬等八人。唐玄宗顧忌到薛訥畢竟是名將薛仁貴的兒子,心裡又有對人才的惋惜,所以將其餘八人全部處死,卻免了薛訥的死罪。

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這一戰後,薛訥被削官為民,他不僅沒能光宗耀祖,還把薛家的臉都丟盡了。薛訥其實要感謝吐蕃,因為不是吐蕃大舉進攻,可能就沒有他薛訥的出頭之日了。

薛訥剛丟官還沒一個月,唐玄宗就重新啟用他,以對抗吐蕃的攻勢。

薛訥名將薛仁貴之子,大破吐蕃數十萬大軍為父親雪恥

唐玄宗給了薛訥十萬大軍,四萬匹馬,可謂是下了血本,薛訥深知這一戰自己只能勝不能敗。幸運的是,這一次薛訥還有太僕少卿王晙的協助。大軍抵達後,王晙率領兩千兵馬奔襲吐蕃駐地。吐蕃在這裡駐紮有十萬大軍,當他們看到唐軍竟敢向自己主動進攻的時候,自然認為是唐軍主力已到。被夜襲打慌了神的吐蕃軍分不清敵我,自相殘殺踩踏,死傷一萬餘人。

薛訥則趁勝追擊,率領大軍殺到,和王晙前後夾擊,大敗吐蕃軍。吐蕃主力後撤,薛訥誓要為父親雪恥,率軍緊追不捨,激戰於長城堡,再斬敵人首級一萬七千餘人。

吐蕃軍無路可退,決定背水一戰。薛訥見狀,深知此戰最為關鍵,他鼓舞士兵,率領軍隊猛攻吐蕃軍。最終,唐軍大勝吐蕃軍,盡俘其羊馬,主將也成了階下囚。這一戰,是唐朝十幾年來對吐蕃的最大勝利,薛訥擊破吐蕃,也為父親薛仁貴當年的大非川之敗報了仇。

擊敗吐蕃後,玄宗又授他為涼州鎮軍大總管,防備後突厥人。後突厥默啜可汗進攻投降唐朝的西突厥各部落,朝廷遣薛訥為主帥率軍救援。在薛訥的威懾下,突厥陷入內亂,默啜被殺,各部落紛紛來降。

收復突厥是薛訥的落幕戰,儘管從戰績來看,薛訥比不上父親薛仁貴,但他也算得上一位猛將。他在經歷人生最低谷的時候沒有絕望,抓住機會完成了救贖,為自己,也為薛家洗刷了恥辱。

參考資料:

《舊唐書》

《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