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從清末到民國,十六張老照片看一百年多前的湖北荊州古城

作者:由 風吹草語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3-01-01

深圳大梅沙海灘坐地鐵怎麼去

湖北荊州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座城,《三國演義》“大意失荊州”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荊州以原境內蜿蜒高聳的荊山而得名,別名江陵、郢都,為古九州之一。

然而,小編在整理歷史圖片資料發現,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在清末和民國時期留下的照片並不多,小編有幸扒到一批洋牧師在一百多年前拍攝的荊州老照片,時間跨度從清末至民國早期。經過本人整理上色後,在此與大家分享。

從清末到民國,十六張老照片看一百年多前的湖北荊州古城

荊州古城

荊州城始建於東漢,原為土城,南宋始建磚城,元初時拆除,明初再建,至明末又被毀。現在的城牆為清順治三年(1646年)在舊基礎上重新建築的。圖為上世紀20年代拍攝的荊州古城角樓,在晚霞的映照下,壯麗多姿。

從清末到民國,十六張老照片看一百年多前的湖北荊州古城

護城河

荊州城牆宛若一條巨龍蜿蜒通向遠方。其城牆高近九米,寬十米,周長二十餘里,至今儲存完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從清末到民國,十六張老照片看一百年多前的湖北荊州古城

城下民居

荊州護城河又稱水域,寬三十餘米,西通太湖,南連長湖,與古運河相連線,駕著木船便能直通武漢三鎮。從圖中看,當年的護城河兩岸蓋滿了民居建築,河岸邊停泊著很多大大小小運客載貨的木船。

從清末到民國,十六張老照片看一百年多前的湖北荊州古城

義冢塔

荊州城牆外的一片墓地,在低矮的墳塋當中,樹立著一座高大的磚塔,上面題有“南無阿彌陀佛”的字樣,說明這裡是一片義冢之地,埋葬的都是一些無主或沒有親屬的孤苦伶仃者。

從清末到民國,十六張老照片看一百年多前的湖北荊州古城

荊州街市

荊州城內的一條街道,道路很窄,街道兩邊是鱗次櫛比的店鋪和民居。路面鋪著青石板,有一些行人正在街頭走動。在右側的涼棚下,坐著一名看街景的男子。

從清末到民國,十六張老照片看一百年多前的湖北荊州古城

看照相

這是清末時期的荊州街景,同樣是石板鋪成的地面,非常平整。在道路邊上,有幾名男子正在好奇地注視著拍照的攝影師,說明在當時照相機還是一件比較稀罕的東西。

從清末到民國,十六張老照片看一百年多前的湖北荊州古城

商鋪門前

荊州街頭的劉興順號。這是一家買賣商鋪,從招牌上看,這家店鋪不但出售金漆嫁妝,還經營回收業務。店鋪旁邊是店鋪的作業場地,有個小夥計正在裡面忙碌。

從清末到民國,十六張老照片看一百年多前的湖北荊州古城

城外民居

荊州城外的民居建築,房屋建的看似凌亂,卻也賞心悅目。房屋為清一色的青磚青瓦,說明當地百姓的生活相對比較富足。

從清末到民國,十六張老照片看一百年多前的湖北荊州古城

教會門前

這張照片是從荊州教會大院樓上拍攝的,近景可以看到大院的門柱,門前不遠便是比較密集的居民區,百姓院落裡晾曬著床單,屋簷下豎起的梯子以及地上扔著的凌亂草蓆都清晰可見。

從清末到民國,十六張老照片看一百年多前的湖北荊州古城

福音堂

1868,美國聖公會傳教士開始在荊州城及沙市活動。為了吸引更多的人,這些洋牧師穿著中國衣服,留著長辮,操著一口生硬漢語進行傳教活動。圖中的這座福音堂地處民居之旁,三開間,面積不是很大,門前栽著一些綠色植物,有幾名當地教眾正站在門前。

從清末到民國,十六張老照片看一百年多前的湖北荊州古城

神學院

為了培養更多的本土牧師,1909年冬,荊州神學院成立,位置在惠城街(今荊中路荊州軍分割槽),建築面積兩千一百多平方米。第二年即開班授課,首任校長為瑞典籍牧師斐美德。

從清末到民國,十六張老照片看一百年多前的湖北荊州古城

學校之外

神學院旁邊的當地民居,屋頂的瓦片部分損毀,旁邊是茅草屋頂,與高大的西式建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從清末到民國,十六張老照片看一百年多前的湖北荊州古城

清末學員

神學院首屆學員正在聽洋教師授課,腦袋後面的大辮子特別醒目。前面黑板上寫著漢字,字型瀟灑。黑板旁邊掛著世界地圖,當時叫“坤輿萬國全圖” 。

從清末到民國,十六張老照片看一百年多前的湖北荊州古城

民國學員

這是民國時期學生上課的情景,已經改朝換代,學生們的辮子剪掉了,但頭頂的燈還是那一盞,黑板還是那一塊。從這張圖我們可以瞭解當時上課的情景,洋牧師講課的時候,旁邊有翻譯協助授課。

從清末到民國,十六張老照片看一百年多前的湖北荊州古城

演說比賽

牧師以話語遊說人們入教,口才訓練必不可少,這是神學院的學生正在進行演講比賽,演講比賽的主題是:我是荊州人。

從清末到民國,十六張老照片看一百年多前的湖北荊州古城

荊州城門

最後再放一張荊州的城門圖,城門臨水建立在一座高臺之上,你能認出是哪一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