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大師,這般氣定神閒

作者:由 北晚線上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3-01-10

詩中有畫 畫中有詩指誰

大師,這般氣定神閒

著名作家林語堂在《大城北京》一書中描寫北京生活的寧靜悠閒,曾經這樣寫道:“悠閒,一種對於過去的認識,對歷史的評價,一種時間飛逝的感覺和對生活的超然看法油然而生。中國文學、藝術的精華可能就是這樣產生的。這不是自然狀態下的現實存在,而是一種人們頭腦中幻化出的生活,它使現實的生活帶上了一種夢幻般的性質。”

寧靜悠閒,這是北京古都除了大氣磅礴之外的另一種氣韻,融入在百姓日常的生活之中,一餐一飯,一花一木,一物一景,都可令人怡然自得。

其實真正悠閒的人是很少的,尤其是在這樣的年末,但即便緊張忙碌也並不影響人們去欣賞藝術發現美好,因為藝術正是撫慰人心的良藥,讓那顆因緊張而焦躁的心恢復平靜。2022年12月12日中國嘉德秋拍正式開槌,將有5800餘件藝術珍品薈聚一堂,融匯古今、跨越中外,這樣一場龐大陣容的藝術盛宴對於熱愛藝術的朋友來說不容錯過。此次我們從海量的拍品中選出幾件精湛的作品與大家分享,品味名家那份底蘊豐厚、觸景生情、詠物意趣、揮灑自如的逸氣與心境。

張大千 擬小李將軍海岸圖

《擬小李將軍海岸圖》是張大千為天津著名實業家、金融家範竹齋創作的“擬唐宋元名家十二屏”之一,也是張大千一生里程碑式的作品。1937年,大千於天津永安飯店舉辦畫展,結識了當地著名實業家、紗布業大亨範竹齋。範氏雅好書畫,家藏豐厚。大千即應邀前往觀賞所藏。範氏當即鄭重向大千許以重金,求購十二條屏山水畫,以備自己七十壽辰懸掛。

在頤和園昆明湖畔,大千歷時半年,將他臨摹各家的全套本領次遞展現出來,完成了仿唐、宋、元諸家的臨古山水。1938年3月,大千傾心繪成煌煌十二巨屏,甫一問世,即轟動津沽,往觀者絡繹不絕。今年秋拍上的這幅拍品《擬小李將軍海岸圖》正是其中最為雍容華貴的一件。

大師,這般氣定神閒

張大千 擬小李將軍海岸圖 1938年作 立軸 設色紙本 180×49 cm

畫中山川高聳,海面潾潾,紅樹與奇松之下,高仕立於江渚之上,從容慣看秋月春風。畫作意境壯闊、氣勢磅礴,顯示出張大千回溯千古、昭示當代的浩然之氣,金碧山水再現大唐青綠盛景,瑰麗無比,從而亦展現出張大千對於藝術追求的勃勃雄心。

齊白石 松鶴延年一堂賀黎氏父子壽誕

齊白石與黎松庵、黎錦熙父子是同鄉世交,均醉心藝術,情誼篤厚。這一巨幅中堂《松鶴延年一堂》拍品是1948年齊白石為黎氏父子八十、六十雙壽所做的賀禮。

大師,這般氣定神閒

齊白石 松鶴延年一堂賀黎氏父子壽誕 設色紙本、水墨紙本 鏡心 畫:175x80。5 cm 聯:132x40 cmx2

松鶴是中國傳統花鳥畫中的常見畫題,表現蒼勁堅貞、嫻雅清逸的文化品格。白石老人喜畫松,圖中一株凜然老松從畫幅右下方破石而生,粗筆壯碩,枯渴交錯,刻畫樹幹力度飽滿而不失空靈。一尊仙鶴穩佇松下,目光炯炯,曲頸引首。兩側篆書一聯“持松作壽,與鶴同儕”,筆力與松鶴相得益彰,工筆傳神,揮灑自如。《松鶴延年一堂》是白石老人晚年的經典代表力作,其中不僅蘊藏著其豪健的筆墨氣度,更見證了白石老人對老友的綿邈深情。

傅抱石 滿身蒼翠驚高風

“滿身翠影驚高風,採芝採實何從容。”傅抱石這幅赫赫有名《滿身蒼翠驚高風》出自石濤在南京一枝閣避暑作畫題詩,傅抱石沉醉於石濤的精神情境,對石濤的內心世界有獨到的領悟。“滿身蒼翠驚高風”其晚年自娛遣興慣用的畫題,而此次出現在中國嘉德秋拍上的這幅拍品是最為精彩的一幅。

大師,這般氣定神閒

傅抱石 滿身蒼翠驚高風 立軸 設色紙本 1962年作 102。5×71。5 cm

畫作中,一上一下兩組瀑布群由一塊巨石連線,巨石上三個點景高士反襯瀑布宏大氣勢,筆墨輕鬆,看似不經意,實則內蘊章法,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作為“畫眼”的三位高士沉迷山水、忘卻塵囂,一派超然的心境與情思躍然紙上。整幅畫作“畫中有詩”“詩中有畫”,妙筆生花,清韻雅趣。

王時敏、楊文驄、張學曾、惲向

四賢山水合卷

這是一件充滿傳奇色彩的作品,由四位畫家王時敏、楊文驄、張學曾、惲嚮應楊補之邀合作完成。王時敏、惲向被《桐蔭畫論》列為神品級畫家,楊文驄、張學曾被列為逸品級畫家,四位明末清初著名畫家合作作畫極為難得,而能讓四人攜手的便是書畫家楊補。1638年夏秋之際,王時敏、楊文驄、惲向、張學曾與楊補 “意中之人”的“意外之遇”成就了美術史上的山水名篇《四賢山水合卷》。又因此畫蘊藏山雨欲來,兵革擾攘之際的不期而遇而更加彌足珍貴。

大師,這般氣定神閒

王時敏、楊文驄、張學曾、惲向 清初 四賢山水合卷 手卷水墨紙本 楊:22。5x102。5 cm;王:22。5x127 cm; 張:22。5x102 cm; 惲:22。5x84。5 cm; 跋1:22。5x61。5 cm; 跋2:22。5x150 cm

楊補之後,四段山水流轉於蘇州、上海、嶺南,經過清初學者徐乾學,吳中吳雲、潘遵祁、顧文彬,海上張大千、吳湖帆、吳芳生、錢鏡塘、錢亞傑,嶺南何冠五、梁慧吾、譚敬鑒藏,所遇之人皆是慧眼名家。清初康熙間,楊文驄一段與後面三幅失散,有幸於1949年被吳湖帆發現,自此四段山水珠還合浦,劍合延津。卷後顧文彬、吳湖帆數段長跋,敘述了近300年的傳奇經歷。自1871年以來,《四賢山水合卷》出版著錄40餘次,在探討山水畫史以及畫學思想的發展演變方面有著特別的意義。

關良 繁花吐豔

關良的油畫創作多是風景與靜物,他筆下的靜物造型十分生動,筆法縱橫恣肆,用色明麗,以帶有拙趣的筆調匠心獨運地表達對事物的觀察,為當時的中國畫壇注入新的生氣。

大師,這般氣定神閒

關良 繁花吐豔 1960年代 布面油畫 71×50 cm

關良的花卉靜物具有鮮明的個人風格,野獸派的藝術理念對其頗具影響,粗獷與細膩兼備,稚拙與鮮明並存,他擅長以西方之形寫東方之韻。這件《繁花吐豔》是關良靜物題材的集大成之作,既有西方表現主義的肆意豪放,又有東方水墨的審美情趣。

清康熙 仿嘉靖青花雲龍紋經筒

經筒作為盛放經卷的容器,常見以木、漆、銅等材質製作,瓷質極為罕見。此次中國嘉德秋拍的這件清康熙仿嘉靖青花雲龍紋經筒,存世僅此一例。

大師,這般氣定神閒

清康熙 仿嘉靖青花雲龍紋經筒 “大清康熙年制”款 H 26。5cm

經筒呈直筒形,腹部主體繪青花雲龍趕珠紋,翻騰於海水江崖之上,脛部飾一週蓮瓣紋,器底青花書“大清康熙年制”楷書款。查閱資料可知,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有一件“明嘉靖 剔紅雲龍紋漆筒”不僅高度與本品一致,且造型及紋飾與本品極為相似,由此推測,本件瓷質經筒極有可能以此嘉靖時期的漆筒為母本而燒製。本品不僅所繪海水江崖紋極具明代特徵,主體龍紋亦仿明式又兼康熙時期龍之氣韻。

清中期 陳曼生銘楊彭年制段泥飛鴻延年井欄壺

陳曼生(1768-1822),名鴻壽,號曼生,以精於篆刻聞名當世,他擅長書法,尤以隸書、行書最佳。然而真正使他揚名後世的,則是其參與宜興紫砂壺的設計與創作。清嘉慶十六年至十八年,陳曼生任溧陽縣宰期間,與宜興紫砂名匠楊彭年合作制壺,據說他畫十八壺式(事實上不止十八式)與之,陳曼生的壺式與造型設計,融合了文學、書法與篆刻藝術,汲古創新,典雅雋永,成為文人壺的經典,影響後世深遠。

大師,這般氣定神閒

清中期 陳曼生銘楊彭年制段泥飛鴻延年井欄壺 W 15。8cm

此次這件拍品砂色偏黃泛紅,器表砂粒隱然若現,砂質略顯鬆柔。壺身造型簡潔,井欄式,取井養不窮。嵌蓋平緩合體,柱鈕與壺身合諧,把圈寬,裡圓潤,底圓而大。這是陳曼生壺式之一,取材於秦代鴻臺觀宇瓦,瓦為圓形,已殘。上有“延年”兩字,字型處於篆隸之間,下為一仲頸展翅的飛鴻,因而有了這飛鴻延年壺式。

清雍正 黃花梨夾頭榫黑漆面大畫案

畫案是古代文人雅士研磨揮毫必不可少的書房重器。黃花梨在明清時代非常盛行,其紋理細密,文雅大氣。這件清早期的黃花梨大書案,畫案寬一米,十分難得,四腿八挓,沉穩健碩。

大師,這般氣定神閒

清早期 黃花梨夾頭榫黑漆面大畫案 200×100×85 cm

桌面統一髹厚實的黑漆,斷紋和使用痕跡自然,圓格角相交,底有四根穿帶支承,亦披麻灰,工藝考究。從整體來看,畫案氣息敦厚,又不失磅礴的氣勢,設計者和製作者對所有細節的考量,盡顯大案載道的理念。

“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誰能安逸作閒人,

其實心中只要留一份愜意與安然,

或許一件怡情雅意之作便能令人一展眉頭,

樂賞美好。

中國嘉德 2022秋季拍賣會12月9日啟幕

第一階段:中國書畫、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古籍善本、珠寶腕錶 預展時間:12月9日至11日 拍賣時間:12月12日至15日

第二階段:瓷器及古董珍玩、古典傢俱及工藝品、郵品錢幣、佳釀珍茗 預展時間:12月22日至24日 拍賣時間:12月25日至28日

預展及拍賣地點均為嘉德藝術中心 秋拍全部專場可透過網路參與拍賣 可透過PC登入中國嘉德官網或使用中國嘉德APP參與競拍

流程編輯:u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