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中國古代大工程之鄭白渠(上篇)

作者:由 蒲陽隨筆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3-01-18

白渠是什麼時候修建的

《鄭白渠歌》

民歌

田於何所,池陽穀口。

鄭國在前,白渠起後。

舉臿為雲,決渠為雨。

水流灶下,魚躍入釜。

涇水一石,其泥數鬥。

且溉且糞,長我禾黍。

衣食京師,億萬之口。

中國古代大工程之鄭白渠(上篇)

鄭白渠示意圖

鄭白渠,為秦代鄭國渠和漢代白渠的合稱,均位於渭河北岸,兩者相輔相成,構成了關中平原最早的大型水利灌溉網路。

鄭國渠,戰國末期秦國所建,為有壩引水灌溉工程,西引自涇水,向東匯入洛河,全長約150公里,用以灌溉渭河北岸農田,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之一。

白渠,西漢時期所建,西引自涇河,東南方向匯入渭水,全長約100公里,位於鄭國渠南部,與鄭國渠合稱為鄭白渠。

白渠在歷史上長期發揮著水利灌溉作用,大約唐朝時期,鄭國渠基本淤塞廢棄,白渠遂成為關中主要灌溉渠道,一直持續到清朝初年,之後由於水量減少,逐漸被廢棄。

1930年,為緩解關中旱情,解決灌溉問題,中國近現代著名水利專家李儀祉主持修建涇惠渠,工程部分地複用了鄭白渠渠道舊址,歷時兩年建成放水。鄭白渠得以轉換身份,繼續造福著關中的百姓。

壹 歷史背景

中國古代大工程之鄭白渠(上篇)

戰國時局圖(公元前246年)

公元前247年,十三歲的嬴政被立為秦王,尊呂不韋為仲父,由其主持國政。此時的秦國,一家獨大,國力強盛,意欲東出,吞併六國,一統天下。

東鄰的韓國,處在秦國東出的必經之路上,早已被其蠶食的只剩下三分之一左右的國土,隨時有被吞併的可能。韓桓王在走投無路下,打算採用“疲秦”策略。

公元前246年,韓桓王派遣著名水利工鄭國入秦,以開發渭河北岸農業為由,遊說秦國在涇水和洛水之間修建水利灌溉渠道,想以此消耗秦國人力和財力,進而延緩其東出的步伐。秦國原本就想對渭河北岸成片荒蕪的鹽鹼地進行治理,但一直苦於無良策,此時正值呂不韋剛剛主持政府,需要政績支撐,鄭國的提議正中下懷,於是任命鄭國主持渠道修建工程。

鄭國規劃:利用關中平原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形地勢特點,西起涇河開築渠道,沿著山腳向東延伸,最大限度地擴大灌溉面積,直至洛河。

在工程修建過半時,韓國“疲秦”陰謀曝光,鄭國間諜身份被識破,秦王嬴政欲殺鄭國。鄭國回道:“始臣為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為韓延數歲之命,而為秦建萬世之功”。在權衡利弊之後,秦王嬴政依舊任命鄭國繼續主持修築工程。

歷時十餘年,一條自西向東的灌溉乾渠和密佈的灌溉網路建成了,這不僅有效地解決了渭河北岸農田的灌溉用水問題,更是由於使用了含沙量大的涇水灌溉農田,增加了土質肥力,將渭北四萬餘頃鹽鹼地改造成了良田,極大地發展了關中農業,使其成為天府之國,為秦國一統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史記》中記載道:“溉澤鹵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

為紀念鄭國的突出功績,同時彰顯秦王嬴政“一天下”的氣度,遂將該渠道命名為“鄭國渠”。

公元前230年,秦軍在充足糧食的保障下,一舉攻克韓國首府新鄭。韓國在苟延殘喘十餘年後,成為第一個被秦國滅國的國家。

中國古代大工程之鄭白渠(上篇)

白渠示意圖

以含沙量高的涇河為水源,進行泥水灌溉,使得渭河北岸大片鹽鹼地變為良田,短期增效十分顯著。然而,鄭國渠所流經的地區,地勢比降小,即高度差小,導致水流較慢,泥沙容易沉積,渠道更易淤塞,中長期來看沙害會越積越重,需要持續不斷地維護。由於泥沙淤積,渠道抬高,致使涇水水流不能順利入渠,故而歷史上涇水的入渠處在不斷地變化著。

公元前95年,即西漢年間,大夫白公向漢武帝上書建議:在鄭國渠南部,修築一條西起涇水,東南向注入渭河的灌溉渠道,獲得批准,遂命名為白渠。

白渠同樣使用涇河為引水水源,其灌溉面積較鄭國渠要少,但是其比降,即地勢高度差,較鄭國渠大,故而水流較快,泥沙不容易沉積,渠道也就不易被淤塞,故而在歷史上長期發揮著灌溉水利作用。大約在唐朝時期,鄭國渠由於渠道淤塞被完全廢棄,白渠遂成為關中平原灌溉的主要河渠。

宣告:本文所用底圖均來自網路,如有侵犯,敬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