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如何打造組織的工匠精神

作者:由 新易諮詢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3-01-18

匠組詞怎麼組

日本作家鹽田米松寫了一本書,叫《工匠精神》。包含了大概30個左右的故事,講述了近代日本社會中匠人們的辛酸,勤勉,堅持。近兩年,中國國家層面提出了『工匠精神』或者『匠人精神』,也提出了供給側改革。二者雖然名字不同,其實是一回事。有匠人精神,有科技創新,就有了日本的電飯鍋、馬桶蓋,就有了一群群中國人樂此不疲的從日本想方設法買回電飯鍋、馬桶蓋。當然,還有110V的變壓器。但從商業組織力純粹談工匠精神是沒有意義的,關鍵是工匠精神的社會產出。

如何打造組織的工匠精神

1、工匠精神的社會產出

在我小時候,還能看到的木匠、漆匠、補鍋匠、篾匠、現在都一一消失在『數理化』的大潮裡了。那一代雕龍繡鳳的匠人的後代,或許都已經忘掉了祖輩作為匠人的自豪與尊嚴,只不過看做維持清貧生活的一門手藝罷了。這個手藝的產出,顯然是不如上大學再入仕的產出來的快的,甚至是不如去工廠打工賺的多。他們辛辛苦苦的努力,就是為了改變祖輩是一個貧苦的匠人的事實。

於是這一代經濟的發展,終於使得匠人發生了斷代。直到大眾回過神來,終於發現精緻手工產品要好於機器產品的事後,為時已晚,因為匠人沒了。文革時期廣大男女青年爭先恐後要的確良而不要棉布的現象,在近幾十年不斷地重演。首先有匠人,其次才有匠人精神,這是過去歷史的總結;首先有匠人精神,其次才有匠人,這是現在需要重建工匠精神的總結

2、匠人精神本質—投入產出比

如上文所說,匠人精神本質是投入產出比的遊戲,是一種文化,甚至可以是一種生產要素。今天看國產品牌的興起,國人消費結構裡對個性化經典化的追求,已經開始提供『匠人』精神的土壤。譬如受人尊重的格力提出中國自己的電飯鍋,讓世界愛上中國造。但光有格力是遠遠不夠的。今天所提的匠人精神,應該不再是把所有人當做『XXXX匠』,不能說光改變過去說老師是『教書匠』那樣的貶義就夠了,而是要重新認識什麼是匠人,什麼是匠人精神。

如何打造組織的工匠精神

3、重新認識什麼是匠人,什麼是匠人精神

對組織來說,首先是一種投資的精神。

企業在匠人精神的投資裡,除了抱怨,期望,甚至是口號上的模仿,還需要做些什麼?這個投資不僅僅是學習,還有機制和組織文化。我們對待匠人的態度是什麼?匠人大多是執拗的,甚至是木訥的。高奏凱歌突飛猛進的這麼多年,領導者是不是要學會首先改變自己的對匠人的喜好,從而建立起匠人的環境。而不是我喜歡匠人的產品,卻不喜歡匠人那牛脾氣。

對於個人來說,是一種文化和心態。

國家層面一面在講創新,一面在講恪守本職堅持到底,兩者並不是矛盾的。新時代的匠人精神,不是要回到過去的清貧的木匠,而是要做有尊嚴和品牌的【魯班】!新常態下的不確定,價格結構的失衡,使得職業市場變得無比浮躁,需要職業者重新樹立職業的信仰,這也是匠人精神的基礎部分。

匠人精神是新時代的組織互動模式。

匠人精神是新時代的組織互動模式。除了總結什麼是匠人精神外,還更應該總結什麼不是匠人精神,怎麼消除這些不良的精神。功利主義絕對培養不了匠人精神。一味放任放縱組織,也形成不了匠人精神。在製造業裡講匠人精神,或許好理解一些。但在其他行業何嘗不是如此。辦公室文員使得自己的文稿沒有錯別字,提升自己的速度,何嘗不是匠人精神。餐館裡的服務,不斷地精益求精,學到海底撈那個層次,何嘗不是匠人精神。所以,需要提出匠人精神的目標。

如何打造組織的工匠精神

4、匠人精神的目標是什麼?

這個目標是思維方式、理想、精神、信念層面的。譬如西岡老師絕不放棄作為宮殿木匠的尊嚴,即便再困難,寧可賣土地來養活家庭,也絕不接別的木匠的活兒。這種『傻勁兒』澆灌出來的,才是真正的匠人精神。正如《壽司之神》裡面那個做煎雞蛋的小徒弟,辛辛苦苦幹了十年,最後被小野二郎稱呼為『職人』時,竟然那樣的喜極而泣。這裡的秘密,還在於領導者對此的不遺餘力的投入,讓現地現物的精神充滿整個組織。簡單講就是自己要正三觀,再讓別人正三觀。領導者需要從對結果的激勵,慢慢轉到對精神的激勵與呵護上來。從對結果的激勵到對精神激勵,不是一次跨越,不是二選一。結果是底線,但過了這個底線,就需要在結果背後體現出來的精神,細緻而敏銳地發現,不遺餘力地呵護。這樣的精神才能存在,才能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