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由“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漫談神奇的漢字“河”字!

作者:由 漢字乾坤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3-01-25

為什麼要簡化繁體字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漢字乾坤

“河”字屬於“形聲字”,根據已知的考古證據,其最早見於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例如,《甲骨文合集》 5225中,寫道:“壬辰;王其涉河。”根據考古學家的觀點,甲骨文中“河”字的本義,是特指“黃河”。

對此,

筆者將其,總結為漢字“河”字的1.0版本。

只要稍加觀察,我們便大致可知,甲骨文“河”字,大多是左邊部分,表示水屬性,大致有了一個水流之形狀;該字右邊,則作為聲部,並經過漫長演變,有了hé音。當然,也有相反的情況,即右邊表示水屬性,左邊表示聲部,但大同小異。

由“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漫談神奇的漢字“河”字!

據傳,是孔子等先秦儒家,整理而成的集大成之作《易·繫辭·上》中,寫道:“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不用多說,這句話足夠久遠!且該句中“河”字為首字,可謂意義非凡。

也因此,我們可以說:“一句‘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完整地遵循了甲骨文‘河’字的最初內涵。漢字‘河’字的1.0版本,算是得到了,有效傳承。

”在筆者看來,“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這句話對漢字“河”字的內涵,乃至外形的演變,是有著極其深遠地影響的!

由“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漫談神奇的漢字“河”字!

西周之後,東周之春秋戰國時期,“河”字除了繼承之前的,本義之“黃河”,還演變出了“河流”、“河伯”等意。

也因此,

漢字“河”字的2.0版本,逐漸形成!

春秋時期,《呂氏春秋·慎行論》中,寫道:“三豕涉河。”顯然,這裡的“河”,是指黃河。相傳是春秋孔子編輯的《詩·周南·關雎》中,寫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顯然,這裡的“河”,是“河流”的統稱。春秋時期左丘明所著的《左傳·文公十三年》中,寫道:“秦伯曰:‘若背其言,所不歸爾帑者,有如河!’”顯然,此處“河”,是指“河伯”。戰國時期的《莊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灌河。”顯然,這裡的“河”,也是“河流”的統稱。大致成書於在戰國前後的《爾雅·釋水》中,寫道:“河,出崑崙虛,色白;所渠並千七百一川,色黃;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 顯然,這裡的“河”是“黃河”之意。

由“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漫談神奇的漢字“河”字!

需要說明的是,在春秋戰國時期,乃至秦朝初期,“河”在的外形,明顯比之前的甲骨文時期的“河”字,更加具象化。換言之,也就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們看到了非常接近現代簡體“河”字的,一脈相承的金文“河”字、楚系簡帛中“河”字、秦系簡牘中“河”字。不用多說,隨著“河”字的內涵,在春秋戰國時期,不斷地發展和豐富,“河”字的外形,也漸趨完善!

由“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漫談神奇的漢字“河”字!

由“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漫談神奇的漢字“河”字!

秦朝之後的漢朝及三國時期,“河”字無論是在含義,還是在外形上,基本算是繼承了秦朝時期的“河”字。例如,西漢學者伏生口述的《尚書·禹貢》中,寫道:“島夷皮服,夾右碣石入於河。”顯然,此處的“河”,是古代對黃河的專稱。在《尚書·說命下》中,則寫道:“既乃遯於荒野,入宅於河。”顯然,此處“河”是指河洲,河濱。東漢的《說文解字》中,寫道:“河,水。出焞(敦)煌塞外崑崙山,發原注海。” 顯然,這裡的“河”,還是指黃河之意。東漢班固編撰的《漢書·司馬相如傳上》中,寫道:“罷池陂陀,下屬江河。”;還寫道:“南方無河也,冀州凡水大小皆謂之河。”顯然,這兩處“河”,是古代人對河流的通稱。三國時期,《李康·文選》內的《運命論》中,寫道:“昔者聖人受命河洛。”顯然,此處“河”是指河圖。

由“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漫談神奇的漢字“河”字!

需要注意的是,在漢代,乃至三國時期,因為文化的不斷髮展和繁榮,“河”字內涵的不斷豐富。最終,“河”字外形,由之前的金文、小篆形式,還逐漸發展出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之形態。只不過,在漢代最出名的,當屬漢隸。也因此,不少人就認為,漢代之漢字僅有篆體和隸體。顯然,這種觀點,有失偏頗!此外,需留意,漢代以後,還出現了一些,在文人間傳抄的先秦古文字“河”字。大家瞭解一下便好,權當是參考。

由“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漫談神奇的漢字“河”字!

由“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漫談神奇的漢字“河”字!

應該說,在漢朝,“河”字無論是內涵,還是外形,基本都是比較成熟了。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漢代之後,“河”字的演變就停滯不前了。例如,南朝時期,《謝朓·文選》內的《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中,寫道:“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蒼蒼。”顯然,這裡的“河”是指“銀河”。也就是說,漢代以後,“河”字又發展出了新的內涵。

漢字“河”字的3.0版本,基本形成!

自此以後,漢字“河”字,在大的內涵及外形方面,基本定型!

南北朝之後的隋唐宋等時期,漢字“河”字,雖說也還在繼續發展,只不過彼時的發展,基本都是集中在了,“河”字的外形變化上面,而不涉及內涵的變化。

對此,我們可以將這些變化,視作為漢字“河”字3.0版本的,進一步完善!

也大致就是在隋唐宋時期,在總結秦篆和漢隸的基礎上,漢字“河”字的楷書、行書、草書這三種體裁,逐漸成熟和完善。最終,我們便看到了,許多名家書寫的,“河”字的楷書、行書、草書之書法作品。

由“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漫談神奇的漢字“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