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禁止電動車上路:歐洲已經開始,中國人沒這煩惱?

作者:由 路咖汽車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3-02-05

助力車還車後怎麼鎖車

禁止電動車上路:歐洲已經開始,中國人沒這煩惱?

當歐洲不讓電動車上路的時候,我們是不是要反思一下,新能源的發展太快了。

歐洲,在我們的認知當中似乎有幾個國家是最適合電動車“生存”的環境,好多國內車企的第一站也都指向歐洲;而且歐洲的新能源轉型策略也喊得非常激進,例如2035年不再售賣燃油車等。

但最近,能源有限的歐洲,開始琢磨讓新能源車降降溫。

歐洲的能源危機到了冬天就開始會愈加嚴重,法國、瑞士、德國,這些歐洲國家正面臨著能源危機帶來的供電不足。然而新能源車這種重度依賴電能的產品,可能會在使用層面受到嚴重的影響。

在能源危機面前,新能源車是不是發展的過快了?國內會有同樣情況麼?

今年歐洲的冬天,新能源不能上路?

禁止電動車上路:歐洲已經開始,中國人沒這煩惱?

歐洲市場的消費者,從今年底到明年一季度,大機率都愛不起來新能源車了。原因很簡單,有可能連路都上不了,瑞士很有可能成為全球第一個對電動車上路頒發“限制令”的國家。只能說,俄烏局勢的原因,這個冬天可能讓歐洲各國都不太好過。

聊回瑞士電動車限制令。

禁止電動車上路:歐洲已經開始,中國人沒這煩惱?

這項限制令目前還處於起草階段,並沒有真正的實施(但大機率會真的實施,後面會講)。起草這份限制令,是為了應對入冬以來的能源系統壓力,包括了對電動車的使用限制。根據計劃,瑞士可能將禁止除“絕對必要行程”外的電動汽車使用,也就是說“非必要,不上路”,這可能是能源危機以來,頭一次對電動車產生了一定影響。

禁止電動車上路:歐洲已經開始,中國人沒這煩惱?

瑞士這個人口只有870萬的國家,電動車保有量在2022年的資料是11萬臺左右,其實普及力度並不算大,而且電力消耗佔全國總體消耗的比重非常小,約為0。5%。但電動車的充電時的峰值高,所以削它也沒有問題。

那麼,歐洲都在承受能源危機,為什麼瑞士先對新能源車動手了?

從能源結構上來看,瑞士其實不是能源小國,全國的60%左右的能源依靠的是水利發電,在阿爾卑斯山附近有數百座水力發電站,例如跨越河流的水壩、胡泊附近的發電機,基本上能滿足全國三分之二的用電需求。剩餘的三分之一,依靠法國、德國等周邊國家的進口能源來發電,包括傳統化石燃料發電。

禁止電動車上路:歐洲已經開始,中國人沒這煩惱?

也正是因為大量電力依靠水力發電,所以春夏季節的發電量會處於高峰,甚至還有機會向鄰國出口一部分電力;反而到了秋冬季節,一方面是能源需求加大,另一方面是水力發電減少。這麼一來,瑞士就開始缺電了,往常的基本操作是找法國(核電)、德國(天然氣)買能源。

不過,今年冬天的法國和德國也同樣有能源危機。一個是關閉了大部分核電站,要面臨12月5日停電風險可能影響60%法國人口正常用電;一個是要停止採購俄天然氣的德國,電費已經增長了數十倍。

禁止電動車上路:歐洲已經開始,中國人沒這煩惱?

法國、德國沒電,瑞士肯定也不好過,畢竟原來的能源缺口是靠這兩個國家填滿的。再放眼整個歐洲,奧地利、匈牙利都開始對冬季用電做出了應急方案。其他歐洲國家,很有可能也會在這個冬天陸續起草、推出各種對電動車的限制。

國內市場,還能否充電自由?

禁止電動車上路:歐洲已經開始,中國人沒這煩惱?

和瑞士的供電不足相似的事,我們其實也已經經歷過了,今年夏天的川渝地區。四川重慶兩地,夏季遇到了幾十年難遇的高溫天氣,高溫導致了水位下降、乾旱等情況的出現,而這兩個省市又主要依靠水力發電。隨之而來的,部分城市開始了“限電”。

之後這兩個地區的電動車主,陷入無電可充的尷尬境地。

一個是歐洲能源危機、一個是國內發生在身邊的“限電”,兩件事,無疑都給我們這個新能源車最大產銷國提了個醒。當全球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時,我們有沒有做好準備。去年,我國純電車型銷量291。6萬輛;今年,1-10月份的純電車型銷量突破了400萬輛。2022年結束之後,我國的純電車型保有量將會超過千萬臺。

禁止電動車上路:歐洲已經開始,中國人沒這煩惱?

面對電動車的暴增,電網受得了嗎?

國內的大城市,一般能承載數百萬千瓦的負荷。例如北方的天津市,1616萬千瓦;哈爾濱最高負荷3000多萬千瓦;重慶最高負荷2188萬千瓦。可能各位還不太直觀的能感受到,每個城市的負荷,跟電動車有什麼直接聯絡。

舉個例子,一臺新能源車電池容量為18kWh,使用慢充充電5-6小時,那麼這臺新能源車的每小時配置3-4kW左右。那麼,如果大城市車型陸續增多之後,兩百萬臺車同一高峰期內充電,每臺車分走3kW,那最終帶來的是600萬千瓦的負荷一起衝擊電網,這肯定會有一定的影響。

那現在為什麼還沒有出現這種情況,有幾種原因,第一是電動車的保有量分攤到各個城市來看,還都不夠集中,全國也才僅有1000萬臺,而這1000萬臺還不一定全部都在使用,會有閒置、二手車市場、常年不開等狀態,或許實際常年使用的新能源車保有量還不能給電網帶來衝擊。

禁止電動車上路:歐洲已經開始,中國人沒這煩惱?

另一方面,大部分電動車充電時間基本處於夜間,此時整體負荷低,大批次的電動車接入電網開始充電,雖然會提高負荷,但其實對電網的影響在承受範圍之內。還有充電樁較少也讓電網的壓力沒有那麼大,截至今年7月份,我國共用+私人充電樁也才超過了400萬個,這與千萬量級的電動車保有量對比,還有較大差距。

目前雖然電網能夠承擔大批次電動車充電的能力,但之後的發展可不一定。

例如配電網這個環節,大部分城市各個區域的配電網能滿足現用,可能在未來幾年裡會陸續的看到身邊有電網公司在搞擴建之類的。而這就說明,你所在區域的配電網有一定的壓力了,現有的電纜輸送的功率不夠用了。

禁止電動車上路:歐洲已經開始,中國人沒這煩惱?

其實近年來,除了今年的川渝地區限電(因極端氣候導致)之外,基本上沒有遇到過頻繁的限電操作。電動車使用者,主要面對的還是充電時間過長、充電樁少這些問題。

以上我們所討論的主要原因,是“當電網遇到壓力時,會不會影響電動車的用車”,這裡可能有人認為要參考電動車的佔比大與小,其實不然,是看電動車在社會生活中是否重要,是不是優先用電行列,與佔比無關。

有什麼解決辦法麼?

加快儲能的應用,在鈉電池商業化落地後,儲能會更具有價效比(價格低、壽命長)。換電模式其實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用大規模集中充電;或者,降低電動車電耗,充一次電可以使用更久(相較以上兩種,這個最有難度)。

禁止電動車上路:歐洲已經開始,中國人沒這煩惱?

以上提到的解決方案,都無法在短時間內實現大面積普及,所以在這之前,電動車車主都要面對的一件事,做好階段性充電不方便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