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讀書 | 人人可讀的心學讀本,將王陽明的智慧融入普通日常

作者:由 文匯網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3-02-06

讀書貼是什麼

讀書 | 人人可讀的心學讀本,將王陽明的智慧融入普通日常

《王陽明的智慧》

吳 震 孫欽香 著

浦睿文化 | 嶽麓書社出版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極為重要的思想家,他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萬物一體”等主張,不僅影響了曾國藩、梁啟超、梁漱溟、錢穆等名家,更是對我們普通人的生活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傳習錄》是王陽明講學以及與弟子對話的語錄集,記載了他“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萬物一體”等核心思想。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吳震教授和學者孫欽香潛心研究陽明心學多年,從《傳習錄》中提煉出99個最能體現王陽明思想精神的經典章句,並做了詳盡的註解和評析,以提綱挈領的方式、簡明通俗的語言,深入剖析《傳習錄》的哲學核心,讓我們瞭解王陽明的為人,領悟心學的智慧精髓。

>>內文選讀

“心即理”是陽明學的第一命題,是陽明心學的標誌性命題。陽明在《象山文集序》中提出“聖人之學,心學也”,對世儒之支離提出批評,認為“世儒之支離,外索於刑名器數之末,以求明其所謂物理者。而不知吾心即物理,初無假於外”。當時朱子學說流行已久,且為官方科舉考試的標準文字,對陽明此類說法,即便是陽明弟子,初聞之下,也頗難理解,徐愛、鄭朝朔等紛紛請教,陽明為之答疑解惑,關於師生之間的問答詳見此篇所錄條目。

“心即理”說在當時乃至以後引發了不少討論。與陽明同時代的朱子學代表人物羅欽順對“心即理”“心外無物”等說法大加批評,羅欽順自言“僕與王(陽明)、湛(甘泉)二子皆相知,蓋嘗深服其才,而不能不惜其學術之誤”,批評他們“但求之於心,而於事物上通不理會”,認為“心也者,人之神明而理之存主處也,豈可謂心即理,而以窮理為窮此心哉”。(《困知記》)

明末清初之際,王船山對“心一理”說也提出批評,他指出所謂“心一理”說可分兩種情況,一是“心外無理”,二是“理外無心”。他同時指出,“心外無理”雖然可以講通,卻與佛教“三界唯心”之說相同,如“父慈子孝,理也”,假使有人沒有孩子,則雖然可以說慈之理不能生於此人之心,但不可據此推斷天下無慈理。而“理外無心”則更不準確,按照舜“道心惟微,人心惟危”的說法,船山問“人心者其能一於理哉”,如此不就是“隨所知能以逐於妄”?因此他說:“心之未即理。”(《讀四書大全說》)

愛問:“至善只求諸心,恐於天下事理有不能盡。”

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愛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間有許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

先生嘆曰:“此說之蔽久矣。豈一語所能悟?今姑就所問者言之。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個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個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個信與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無私慾之蔽,即是天理,不須外面添一分。以此純乎天理之心,發之事父便是孝。發之事君便是忠。發之交友治民便是信與仁。只在此心去人慾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愛曰:“聞先生如此說,愛已覺有省悟處。但舊說纏於胸中,尚有未脫然者。如事父一事,其間溫、凊、定、省之類,有許多節目,不知亦須講求否?”

先生曰:“如何不講求?只是有個頭腦,只是就此心去人慾存天理上講求。就如講求冬溫,也只是要盡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慾間雜。講求夏凊,也只是要盡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慾間雜,只是講求得此心。此心若無人慾,純是天理,是個誠於孝親的心,冬時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去求個溫的道理。夏時自然思量父母的熱,便自要去求個凊的道理,這都是那誠孝的心發出來的條件。卻是須有這誠孝的心,然後有這條件發出來。譬之樹木,這誠孝的心便是根,許多條件便是枝葉,須先有根,然後有枝葉,不是先尋了枝葉,然後去種根。《禮記》言:‘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須是有個深愛做根,便自然如此。”(《集評》本第3條)

讀書 | 人人可讀的心學讀本,將王陽明的智慧融入普通日常

▲中國貴州貴陽市修文縣陽明文化園,王陽明雕像(圖源:視覺中國)

【譯文】

徐愛問:“至善如果只從心中尋求,恐怕不能窮盡天下所有事物之理吧?”

陽明說:“心就是理。天下難道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嗎?”

徐愛又問:“比如事父的孝、事君的忠、交朋友的信、治理百姓的仁,其中有許多節目儀式需要講求,恐怕也不能不考察吧?”

陽明說:“世人被這個說法矇蔽很久了,不是一兩句話能解釋明白的,今天暫就你所提的問題來談一談。比如事父這件事,總不成要在父親那裡尋求個孝的理?事君,總不成在君主那裡尋求個忠的理?交友、治理百姓,總不成也要在朋友和百姓那裡尋個信和仁的道理?孝、忠、信、仁都只是在此心尋求即得,所以我說‘心即理’。如果此心沒有絲毫被私慾遮蔽,就是天理,不用到心外新增一分一毫。如果此心全是天理,那麼表現在事父上自然就是孝,表現在事君上自然就是忠,表現在交友和治理百姓上自然就是信和仁。因此只須在此心上做去人慾、存天理的工夫即可。”

徐愛問:“聽了老師您這番解釋,我已覺得有所醒悟。但是舊說依然縈繞心間,我還不能完全看破。比如事父這件事,其間早晚請安問候、噓寒問暖等生活細節條目,難道不需要講求嗎?”

陽明說:“怎麼不講求?只是要有個頭腦,在此心去人慾、存天理上講求。比如講求寒冬保暖,也只是要講求儘自己的孝心,不使有一毫人慾夾雜其間;講求炎夏避暑,也是要講求儘自己的孝心,不使有絲毫人慾夾雜其間。如果此心沒有人慾,全是孝心,那麼冬天自然會思量父母的寒冷,自然會去採取保暖的方法;夏天自然會思量父母的炎熱,自然會去了解消暑的辦法。防寒消暑都是那純孝的心發出來的,必須先有純孝的心,人才會思量講求這些防寒消暑的方法。比如就一棵樹來說,樹根就是那顆誠懇孝敬的心,枝葉就是盡孝的許多細節條目。樹必須先有根,然後才能長出樹葉,而不是先講求樹葉,再去栽培其根。《禮記》上說‘孝子心中有深愛者,心中必定是和氣的,其臉色必定是歡愉的,歡愉必然展現為溫婉的面容’。必須先有深愛父母的心為其根本,自然會有和氣、歡愉、溫婉的表現。”

【點評】

按照徐愛的理解,“至善是心之本體”就是追求“至善”只從自己的內心出發,那麼,就有可能導致對天下眾多事物之“理”的講求。對徐愛此問,陽明用“心即理”命題作了直截了當的回答。如就“事父”“事君”“交友”“治民”等倫理政治實踐活動來看,這些行為的倫理準則都存在於行為者的心中,而不能向行為的物件上去尋求。這說明作為“理”的倫理規範不在行為者的心外而在行為者心中。此即陽明“心外無理”。既然一切倫理行為源自每個人內在的本心,只從“純乎天理之心”的本心發動去做,便可使行為真正符合“孝”“忠”“信”“仁”等道德準則。若本心受到矇蔽,則需要做一番“去人慾,存天理”的工夫。

陽明用“樹木”作為比喻,將“誠孝之心”(理)比作“根”,“許多條件”(行孝節目)比作“枝葉”,強調倫理實踐須建立在善良本心的基礎上,由此出發,使得人心“無一毫人慾間雜”,那麼,人的行為必然合乎道德規範。至於“枝葉”等各種知識“條件”,則只有外緣性的助益作用。

作者:

吳 震 孫欽香

編輯:金久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