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德化瓷胎竹編:匠心在指尖上傳承

作者:由 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1-07-15

瓷胎竹編用的什麼竹子

福建日報APP-新福建5月27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魏桂蓮 通訊員 林清鍛 莊詩瑩 文/圖 )早上8時,記者來到位於德化縣城中心的藤鐵工藝品基地,這裡不像一般製造車間的喧囂和混亂,反而顯得異常寧靜。

走進手工編織間,幾位手工技師正忙得不亦樂乎,一根根粗細各異的竹條在他們的手指間翻飛,竹與竹之間摩擦發出細微噝噝聲清晰可聞。年近80的老師傅陳清河穿著整潔的白襯衫,圍著大圍兜,深邃的眼神透著匠人歷經歲月磨練後特有的堅毅。常年與竹子打交道的雙手,覆著又厚又硬的老繭……

德化瓷胎竹編:匠心在指尖上傳承

現在有很多年輕人願意學習竹編,陳清河就手把手教。

一個匠人托起一方產業

“我這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竹藤編。”陳清河放下手中正編著的器皿,頗為自豪地向記者一一展示他和夥伴們的傑作。

陳清河上世紀70年代開始從事竹編工藝,1972年北京舉辦第二屆全國工藝美術展覽,他和妻子設計製作瓶、罐、籃、盤、掛屏等8件展品送到省裡參加遴選,結果全部選上赴京參展。當年建竹編廠,陳清河招收當地農民學徒,手把手教授技法,生產熱水瓶外殼。對熱水瓶外殼的不斷創新,催生了其他藤編產品,並進一步催生了安溪的藤鐵工藝產業。上世紀90年代,陳清河又將藤藝與鐵藝結合,創出藤鐵工藝新藝種。

安溪縣被譽為“中國藤鐵工藝之鄉”。 如今,竹藤鐵藝企業遍佈安溪各地,經營規模上千萬元的企業達到500多個,銷售總額超過百億元。

近幾年來,陳清河和安溪的工匠們除了創新竹藤鐵藝、瓷胎竹編技藝外,開始研究漢字的編制技法,把竹藤編這門傳統技藝融入到漢字編制當中。“計劃跟軟體開發專家合作,開發研究設計軟體,設計圖稿,讓人們依圖而編,並在全國普及推廣。這是宣傳中華文化的一種很好形式,也是我們傳承竹藤編技藝的很好探索。”陳清河說。

德化瓷胎竹編:匠心在指尖上傳承

破篾的時候也會用到嘴。

多年磨鍊方能練就功力

一雙有力的手拿著篾刀開邊,嗞嗞的聲音非常滑順,遇到竹節,稍微用勁,啪的一聲就過了,再用薄刀修邊,嘩啦嘩啦一陣響後,竹片基本上薄如蟬翼,竹條細入頭髮絲。“刮青完畢之後,要進行分塊、分層、啟篾、分絲等處理。”陳清河的徒弟陳永河介紹,安溪的藤鐵工匠們,幾乎每天都在重複一樣的步驟,但即使這樣,因為每一位匠人手心的溫度,和心頭湧動著的靈感,每一件藝術品都因此顯得獨一無二。

“篾胚到手,就得把他們加工成篾絲、篾片和花篾等需要的材料。首先刮皮,分蔑,抽絲。從竹子製成薄如蟬翼的竹皮,把竹皮分成1釐米寬的竹線,每一根竹線還要再分成48根甚至64根比頭髮絲兒還細的竹絲,難度和工程量可想而知。成品後,一件竹編藝術品可賣至上萬美元,因此在安溪有著“竹絲貴過金”的說法。”幹了30多年竹匠的陳永河一邊做著蔑絲一邊介紹,製作花蔑和拉絲是製作竹編工藝品最重要的部分。

“這道工序需要用到五把刀:篾刀、薄刀、劍門刀、過圓刀、三角刀。篾刀開邊;薄刀修邊;劍門刀拉絲;過圓刀修幅度;三角刀挑縫隙。堅硬的毛竹篾胚,經過五把刀的輪番上陣,一根竹子已經化為繞指柔。”上了年紀的陳清河抄起篾刀,刷刷刷連續三次,竹片就已經很薄,軟塌塌的,再過一次薄刀,“你看,就像一張紙,受不起稍微大一點的力”。

“就拿拉竹絲這樣的精細活來說,那是60年功力,機器無法替代,要把竹子削得這麼細、這麼薄,只能用手工。試過用機器,全斷了,沒法用,主要是毛竹都有竹節,機器沒有辦法隨時調整。”刀和竹,已經和陳清河融為一體,“手動刀動,大腦想著會做成什麼樣的,東西就從手裡出來了,一氣呵成!”

記者好奇心使然,嘗試對竹片進行修邊卻發現很難。遇到竹節時,小刀就被卡住,使勁往下拉,竹片在手上晃了一下,頓時鮮血湧出。記者不服輸,用紙巾包了手指,繼續操刀,結果沒有磨出光滑的竹面,反而折斷了竹篾。

“學手藝,三年是學徒,第四年才頂半個工,要學七年才能出師。”陳清河介紹說。

編織需要耐心和專注

“現在的藤鐵編織方法有很多種,不同花紋就要用不同的編織法,花的時間和精力不一樣,銷售的價格自然也不同,我們的工藝品現在買到上萬美元。”陳清河自豪地告訴記者,安溪除了藤鐵編織外,還有立體竹編和平面竹編兩類製品,而銷量最好的當屬瓷胎竹編。

陳清河介紹,立體竹編是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的包括籮筐、燈具、菜籃、果盤等生活器具,實用性強。而平面竹編一般指竹編畫,是手藝人按照字畫的內容用竹絲編出來,每一幅作品都色澤鮮豔,輪廓分明。但是目前兩類竹編制品都存在著一些問題,“立體竹編雖然接地氣,但缺乏創新的設計,單一的審美讓它們在繁多的塑膠製品衝擊下與日常生活逐漸脫節。而竹編字畫每一幅的價格都非常高,不能匹配多數人的消費實力。所以權衡利弊,我把藤鐵工藝和創新瓷胎竹編作為了這些年的專攻方向。”

陳清河邊說,邊給記者示範。他在眾多的瓷瓶中拿出一個較小的遞給記者,記者頓時感覺到手上的那份沉重。“瓷瓶胎體堅實厚重,瓷質優良,拿在手上具有厚重感,客人非常喜歡。”陳清河拿回瓷瓶,在一堆篾絲、篾片和花篾等材料中坐定下來,捧著瓷瓶思考了幾分鐘,再將瓷瓶放在腿上,拿起竹絲開始編織。細細的竹絲像絲線一樣,在他的手指間柔滑聽話地上下翻飛,經緯交錯。

陳清河自豪地說:“竹編之美,在於造型的質樸和紋理的精細,更在於一絲一縷間透出的秩序感。” 匠人在製作過程中全憑雙手的感覺,讓根根竹絲依胎成形,緊貼瓷面,所有接頭之處都做到藏而不露,宛如天然生成、渾然一體。

“編織竹條是一件很艱辛的工作,操作過程中不能帶手套,因為編織時需要用手指的壓感來把握器皿的鬆緊度。還得經常保持手指上的溼潤,太乾燥的話,竹條就無法編織出花樣來。夏天還好一點,冬天冷,沾水的手指凍得僵硬,觸感會差許多,也容易受傷。”今年51歲的黃梅香伸出傷痕累累的雙手給記者看。

“一名好的工匠,要耐得起寂寞,經得起磨練。”陳清河指著一個大小中等的花瓶說,“這個最少要半年以上才能完成。”

隨著時代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市場需求、人們審美情趣也在不斷髮生變化。安溪這些堅守老手藝的工匠們也在不斷嘗試,與現代審美觀相結合,與綠色環保理念相結合,為傳承傳統文化而編織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