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讀陽明心學心得:龍場瘞旅,陽明先生“致良知”的一次生動實踐

作者:由 齊魯壹點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1-12-29

瘞旅文有多少字

讀陽明心學心得:

龍場瘞旅,陽明先生一次致良知的生動實踐

王陽明先生的心學思想,同孔子的《論語》一樣,全部是由其弟子們收集整編在《傳習錄》中。《傳習錄》主要是陽明先生與徐愛等弟子對話以及與朋友的書信往來,集中闡述心學的核心內容——-致良知。致良知是王陽明一生的孜孜追求,龍場悟道後即開始了一生篳路藍縷的實踐,為此,他還寫下了許多這一思想的賦論,其中《瘞旅文》就是記載他實踐自己心學思想的一次生動實踐,這篇文章對其後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讓我們更加認識了真實的王陽明及其他的心學思想。

《瘞旅文》這篇文章選入了《王文成公全書》。同時也是《古文觀止》收入的王陽明三篇文章中最有名的一篇。該文作於公元1509年即明正德四年,這時候的作者被貶於龍場驛已是第三個年頭了。龍場悟道,他的心學思想理論體系已基本上形成,今後的主要任務是佈道講學,傳授實踐。這一年,王陽明開始在龍場設立龍場書院,開壇講學。這年七月,他作為龍場驛站的站長,接待了來自京城的被貶或派往邊疆任職的一名官吏。七月的貴州,天氣炎熱,酷溼瘴氣蔓延,惡劣的自然環境必會導致來自北方的外地人,因水土不服繼而生病甚至死亡。王陽明還沒有來得及安撫、告誡過驛的官吏一家,第二天黎明前,他們一行三人就離開驛站匆匆趕路了。到了中午時分,便傳來了官吏一行先後死去的訊息。聽此後,王陽明悲痛不已,第二天便帶領手下及弟子們下山分別尋找到病死的官吏及兒子、僕人,親手埋葬了他們。埋葬了三個客死在外的異鄉人之後,心情沉痛的王陽明想起了自己的未來命運,不由傷感寫下了這篇哀祭文。這三個異鄉人僅僅是為了微薄的薪俸而奔走萬里嗎?他們最後沒能到達目的地就暴死異鄉了。王陽明與他們素昧平生,但祭文的感情卻寫得相當深切。自三年前,被驅逐逃離京城,又被奸臣追殺到錢塘江邊,差點丟掉性命,其後自己被貶西南邊疆荒山森林中的龍場驛後,其景況略如客死之人。悲客死之人。也是藉以抒發自己被貶異域的悽苦哀傷之情,聯想到自己今後一生命運未卜,志向是否能實現,不由感慨而歌。但陽明先生能發現原本心,達觀隨寓,終於生活下來了,並且完成了“立德、立功、立言”之志。這既是他心學思想的力量,也是他的一生“事上練”,“知行合一”實踐成果。

讓我們一起走進“龍場講壇”,來聆聽陽明先生的這篇心學教學現場實踐課吧——:

正德四年(1509年)七月三日,一個不知姓名的吏目(掌管官府文書的低階官吏),帶著一個兒子和一個僕人,自京城赴任,經過龍場,在當地苗人家投宿。我透過院子的籬笆望見他們,本來想前往拜訪,詢問北方的情況,當時陰雨不絕,天色愈顯昏黑,也就算了。第二天一早,派人前去探望他們,他們卻已上路。

將近中午時,有人從蜈蚣坡來,說:“蜈蚣坡下面死了位老人,身邊有兩個人哀哀地哭泣。”我說:“這一定是那個吏目死了。可悲呀!”

黃昏時分,又有人來說:“蜈蚣坡下面死了兩個人,一個人坐在屍體旁邊痛哭。”探問三人的情形,知道是那個吏目的兒子又死了。

隔了一天,又有人從蜈蚣坡來說,看見坡下堆積了三具屍體,那麼,他的僕人又死了。唉,令人何其悲哀啊!

想到他們暴屍荒野,沒人收葬,我就叫了兩名童僕,帶上畚箕、鐵鍬前去蜈蚣坡埋屍。起初兩名童僕露出為難的神色,我說:“唉,我和你們,正像他們三人,彼此都是一回事啊!”兩名童僕聽了傷心落淚,自願前往。於是我們就在屍體旁邊的山腳下挖了三個土坑,埋葬他們。又用一隻雞、三碗飯當作祭奠,長嘆流淚祝告他們說:

“唉,令人何其悲哀啊!你是什麼人?你是什麼人啊?在這祭奠你的,是龍場驛丞、餘姚人王守仁。我和你,都是出生在北方文明之地,但是我不知道你的故鄉在哪個州哪個縣,不知道你為什麼來當這荒蠻山野的鬼魂?古人不輕易離開家鄉,就算外出做官,也不超過千里之遙。我是因為得罪朝廷,被流放到這裡,說來是理所當然;你又有什麼罪過?

聽說你的官職只是吏目,論俸祿不到五斗米。你帶著妻子兒女,親自耕作,能得到同樣的收入,為什麼以你七尺之軀換這區區五斗米的俸祿?這還不夠,又加上你的兒子與僕人?唉,令人何其悲哀啊!

你假如真的是貪戀五斗米的俸祿而來,就應該歡歡喜喜地踏上長途,為什麼那一天我看見你的面容,愁眉不展,好像是不勝愁苦的樣子?

想你頂著風霜雨露,攀越懸崖峭壁,奔走在萬峰之巔,時飢時渴,辛勞困頓,筋骨疲憊,再加上山間的瘴癘之氣從外面侵入,憂鬱的情緒在內心煎熬,這還能夠不死嗎?

我本知道你必死無疑,卻沒曾想到這麼快,又沒曾想到你的兒子、僕人也匆匆化作異物!說來這也是你自招不幸,我又有什麼可說的?

我顧念你們三個人的屍骨無依無靠,所以前來埋葬,卻讓我產生了無窮的悲愴!

唉,令人何其悲哀啊!就算我不收葬你,那幽暗的山崖下面有成群的野狐,陰晦的山溝裡有滾滾的毒蟲,也會把你吞在腹中,不致讓你長久暴露在荒野。你對這一切當然已無知覺,但是我又怎麼能忍心不問呢?自從我離開父母與家鄉來到這裡已經有三年了,經受瘴氣的毒害卻還可以苟且保全,是由於我未嘗有一天悽悽慼慼。現在我這樣悲傷,是為你的緣故多,為自己的緣故少,我不應該再為你悲傷了!讓我為你唱一首歌,你聽著吧!”

歌詞是:“山峰連綿與天相接啊,飛鳥難通;遊子四望懷念家鄉啊,不辨西東。不辨西東啊,高高的天空卻是相同;異鄉邊地啊,也總在大海環繞當中。達觀的人隨遇而安啊,不必固守家園,遊魂啊遊魂啊,不要哀傷,不要悲痛!”

再唱一首歌勸慰說:“你我都遠離了家鄉啊,聽不懂蠻人的言語。生死無法預知啊,可能我也會送命此地,那時你就帶著兒子、僕人,在我身旁跟隨吧。我和你遊玩嬉戲啊,駕著紫彪與文螭,讓我們登高遙望家鄉,發出長長的嘆息。如果我有幸生還啊,還有兒子、僕人跟隨著你;路邊累累的墳墓啊,大多是北方流離之士,不妨與他們結伴呼嘯,在此徘徊吧!有風露為飲食,不會讓你忍渴受飢。你就安居吧,早晨和麇鹿結友,夜間隨猿猴棲息。莫要懷恨當了厲鬼,在這村落裡作祟!”

我們偉大的思想家王陽明就是這樣的偉大而平凡,並且自帶人格與道德魅力。他是真實的人生楷模與道德典範,絕不是道貌岸然的君子。公元1509年7月3日王陽明發表了這篇文章,今天是2021年7月3日,至今天正好是512年週年。512這組數字是現代社會中對愛的一種表達方式。值此日子,紀念我們鍾愛的心學思想家王陽明先生——他開創的心學必將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注入強有力的文化基因。

心學必將生生不息。

張工讀心學所感 2021。7。3

壹點號清河學士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