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楊勇:幕後閱片20年,造就影像醫生的發現之眼 判斷之力

作者:由 陽光報陽光網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2-05-17

磁共振大概要多少錢

陽光訊(李鋒華 記者 鄭亞雷)有這樣一群醫生,他們既不開藥,也不手術,而是和醫學影像打交道,工作圍繞著“片子”,“片子”就是現在尋醫問診最重要的資料——CT、核磁、X線片、B超,沒有“片子”,即沒有依據,對於循證醫學來說,影像學資料就是治病的基礎。

影像醫生跟患者的交集自然不比臨床醫生多,所以大家感覺這行存在感較低,不像是醫院的主力軍,楊勇主任在進入這行前也經歷過這樣的內心掙扎。

楊勇:幕後閱片20年,造就影像醫生的發現之眼 判斷之力

1993年考上空軍軍醫大學(原第四軍醫大學),1998年讀碩士就面臨著選擇專業的困惑。大概每個學醫的男孩都幻想過自己握手術刀的樣子,憧憬自己能成為奇異博士(斯特蘭奇博士),擁有過人的頭腦,高明的醫術,優雅嚴肅的握著手術刀,解決醫學難題,創造生命奇蹟,以此獲得成就感和挑戰感。楊勇主任也有一顆“外科夢”,規培期都在外科學習,重點研修泌尿外科,而在碩士這個選擇關頭,他卻在機緣巧合下入了影像行。後來三次考博都成功,香港中文大學、唐都醫院,最終他還是選擇了西京醫院影像學博士,至此才在影像這一行紮了根。

楊勇主任說,真正潛心投入到影像科之後,才感受到了這門學科的博大精深,無邊無際的知識、奧秘亟待挖掘。影像醫生是預言家、還是軍師。

  影像之廣博如浩瀚汪洋

在其他學科,研究透這一領域的疾病,掌握治療方法,就可以開展工作。而影像科涵蓋人體每一個部位,每一個病種,X線、核磁共振、CT,醫生要挨個學習掌握,各個系統的疾病都要知曉、瞭解,這樣才能看準,能診斷。做出正確診斷需要的知識量、技術支撐何其廣泛,沒有10年以上的成長曆練,都不敢說自己“行”。大眾熟知的拍片子,只是影像科醫生掌握的一門規範操作醫療器械的手上技術,他們真正的價值在他們的“眼力”和“智力”。

骨科會看骨折,不一定會看胃腸;神外會看顱內,不一定會看腺體;普外能看整個腹腔,卻可能忽視顱內一個小小的出血灶。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能用眾力,則無敵於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於聖人矣。影像科醫生無疑是眾智的集大成者。看片子也是有三重境界的,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以吾之眼,予君真實

楊勇主任是西安市中醫醫院影像科主任,平時的工作主要就是在幕後“閱片”,X線片、CT、核磁等醫學影像經過他的“慧眼”,作出診斷報告,為臨床醫生提供精準可靠的診療依據。“不是簡單的看圖說話,必須透過影象一些細微的變化去分析,甚至還要結合患者的病史、症狀、生活區域和生活習慣等臨床相關資料。”楊勇主任說。

楊勇:幕後閱片20年,造就影像醫生的發現之眼 判斷之力

影像檢查診斷不僅是臨床醫師的“眼睛”,更是臨床治療和手術離不開的“路標”。影像醫生依靠深厚的影像學和醫學知識,在細微差異中尋找“蛛絲馬跡”,在無聲黑白影象中讀出“味道”。

前不久,一位年輕的女孩就在楊勇主任的一次診斷中改變了人生。

小雨(化名)年紀輕輕就被查出患了直腸癌,她心灰意冷,面對即將到來的手術,她不報一絲希望,偶然來西安市中醫醫院做核磁檢查,遇上了楊勇主任,楊勇主任拿到“片子”仔細端詳,卻發現了有些不對勁,仔細辨別後發現它並不是直腸癌,而是子宮內膜異位到直腸位置,被醫生誤看成是直腸癌。楊勇主任將這個訊息告訴小雨,女孩有種劫後重生的喜悅,最終,楊勇主任的診斷是正確的,她免除了這場不必要的手術。

“用我的眼睛,給你展示疾病最真實的情況。發現疾病,指導臨床。”這是楊勇主任工作的核心。幹影像這行20年,楊勇主任救了無數人的命,他的眼力之“毒”,不僅在於疾病經他一看就能一錘定音,更在於他能看到別人沒看到的細節,從而預言疾病的到來、病變的實質、術後的未來,診斷早癌是他的一項絕活。

“早發現、早治療”是醫學界的順口溜,但癌症一經發現大多數還是晚期,為什麼?因為早癌難診斷。

楊勇主任解釋說,單要做出正確的診斷已經很不容易,要觀察病變的邊界、形狀、大小、密度、周圍情況,還要結合症狀、生活習慣、病史、家族史,再判斷它是炎症、腫瘤、畸形、外傷、還是血管病。醫生經常說,三分影像,七分臨床,指的是影像特點要跟臨床資料緊密結合,不能憑空猜測。

而影像科醫生的眼力只有經過時間和實踐的淬鍊才能做到十拿九穩。練好影像基本功,擴充套件更多的臨床知識,這是真正的學無止境。要進一步做出更加精確的定性診斷,則必須對腫塊的部位、大小、邊界、周圍組織器官侵犯情況、周圍血供、周圍淋巴結、區域淋巴結、遠處淋巴結受累情況、侵犯粘膜層、黏膜下層、肌肉層、漿膜層結構情況,給出TNM分期(惡性腫瘤分期系統:“T”是腫瘤一詞英文“Tumor”的首字母,指腫瘤原發灶的情況,隨著腫瘤體積的增加和鄰近組織受累範圍的增加,依次用T1~T4來表示。“N”是淋巴結一詞英文“Node”的首字母,指區域淋巴結受累情況。淋巴結未受累時,用N0表示,隨著淋巴結受累程度和範圍的增加,依次用N1~N3表示。“M”是轉移一詞英文“metastasis”的首字母,指遠處轉移,沒有遠處轉移者用M0表示,有遠處轉移者用M1表示。在此基礎上,用TNM三個指標的組合劃出特定的分期)。

精準依靠於知識的積累、病灶特徵的分析、臨床資料的把握。

  以吾之力,保駕護航

在多學科會診的急危重症病例中,影像科醫生是頭號發言人,分析患者的影像資料,總結術中風險,規劃手術路徑,這是制定手術方案的關鍵一環。楊勇主任曾經會診過一名鋼筋穿顱患者,患者危在旦夕,手術風險重重,鋼筋有沒有碰到大血管、大動脈、重要神經,取鋼筋的過程中會不會造成腦組織損傷,這需要影像科醫生給出準確的評估和建議,配合外科醫生專業的操作才有可能成功,稍有差池,就會危及患者生命。

  進步離不開印證和總結

楊勇主任在西京醫院工作的16年期間,全世界所有的病,基本上見的七七八八,他做了幾十本筆記,上面記錄著這20年來遇到的特殊、疑難病例,以及自己的診斷和病理結果的對照和印證。“如果影像科醫生的診斷和病理結果對不上,那就要反思究竟是哪個地方出了差錯,有哪個細節沒有觀察到,哪些資料忽略了。這樣的總結、比對、覆盤和積累,能加速影像科醫生的進步和成長,顯著提高診斷水平。”楊勇主任說。

近日,有位因黃疸來做檢查的老年人,楊勇主任為他做了CT增強檢查後給出的診斷是:壺腹癌或壺腹周圍癌。即生長在壺腹、十二指腸乳頭、膽總管下端、胰管開口處、十二指腸內側壁的癌。可以引起膽總管和主胰管的梗阻,因此黃疸症狀可能出現早。發病年齡多在40~70歲,男性居多。

老人和家屬拿到報告後又去別的醫院檢查治療,接受經內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ERCP)檢查後,發現確實是壺腹癌,看著西安市中醫醫院給出的診斷,不由驚歎“這檢查太精確了”。後來,老人又回到西安市中醫醫院調理治療,如今精神飽滿,身體狀態非常好,還特意為楊勇主任送來了感謝信。

楊勇主任說,影像是從病變的影子來間接推理病變的真實狀況,就像“鏡中花,水中月”,易受風吹草動的影響,有時確實難以看清本質。診斷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個推理過程,診斷報告單上那短短的幾行字,其實是我們根據影象、患者資訊等演繹歸納、綜合分析得出的結論。所謂“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也不外乎如此了。

楊勇:幕後閱片20年,造就影像醫生的發現之眼 判斷之力

  中醫下的影像 任重道遠

如今,在中西醫結合特色的醫院定位下,楊勇主任除了給出準確診斷,輔助臨床,為患者服務,他還想用西醫的方法、直觀的影像學來證實中醫是一門偉大的科學。他的目標又多了一個:將西醫的理論和技巧,融入中醫的世界,證實中醫的科學性。

他分享了他與中醫的淵源。

他10歲時得了慢性支氣管炎,咳嗽斷斷續續,各種藥都吃過,這個病就像個頑疾纏上他,治不好。而終結這個病的人就是村裡的“赤腳醫生”,這位老中醫讓他把夏枯草、茅草根熬水喝,兩副藥加起來不到5毛錢,喝了一段時間後,這個病徹底好了,再也沒有發作過。他感嘆,中醫藥文化作為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結晶,總在人們意想不到的地方發揮了作用。在楊勇主任心裡,中醫經過了五千年的時間、實踐檢驗,證明了自己的科學性。它值得被學習、被認可、被髮揚,西醫側重基於資料的科學性,中醫則用效果來驗證它的科學性。

楊勇主任提到目前最流行的腦成像技術:血氧飽和度水平檢測(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BOLD)。簡單解釋就是當人體的面板、肌肉、骨骼在做某些動作時,負責控制這一行為的大腦區域的血流量及氧含量就會增加。比如,人體在動手指頭的時候,是大腦的中央前回在指揮它,此時,大腦中央前回的血流就會增加,血氧水平增高,這種現象在磁共振下就能看到。

在西安市中醫醫院,曾經有過醫術高明的老中醫透過中醫針灸等方法使植物人醒轉、癱瘓患者恢復行走能力的先例。楊勇主任想,穴位的刺激也許就會引起大腦相關區域的變化,透過BOLD這種成像技術,也許可以尋找到中醫治療植物人、癱瘓患者的一些依據,或尋找腦幹上行網狀啟用系統的刺激穴位,為疑難雜症的治療提供資料支援。

楊勇主任認為,未來的醫學定將走向精準醫學,這對影像醫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準定位、準確定性,準確分期,對於影像醫生來說,多少個十年都無法窮盡影像學的極限,能做的,唯有努力當下,跟隨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