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精讀朱熹《四書集註·論語》「11」忠信主於心者,無一念之不誠

作者:由 徐徐讀古書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2-07-01

怎的韻母是什麼

精讀明朝

古籍「

朱熹《四書集註》《論語》」學文言文系列「11」。

我之所以選擇讀古籍,就是想給自己設定閱讀障礙,慢慢讀、細細品,同時也能透過查閱資料來獲取更多的歷史知識,提高文化涵養,增強古文閱讀能力,為以後的深入學習鋪平道路。

閱讀建議:

先讀圖片中古文,試著認識繁體字,嘗試斷句,揣摩大致意思,最後再看下面的簡體原文。

所讀古籍為

朱熹《四書集註》明成化十六年吉府翻正統經

現藏於日本內閣文庫

精讀朱熹《四書集註·論語》「11」忠信主於心者,無一念之不誠

【圖為《論語》部分第21頁】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省,悉井反。為,去聲。傳,平聲。

【徐徐直譯白話】

曾子說:“我每日從三個方面反省自己。給人出主意、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與朋友、同事(可以理解為任何人)交往,說過的話、答應的事辦到了沒有?老師傳授的知識、技能是不是複習、實踐了呢?”

省,悉井反

。是告訴讀者“省”在這裡讀[xǐng]。這是古時的注音方法,有時單稱反或切。就是在給“省”字注音。取“悉”字的聲母“X”,“井”字的韻母“ing”。

為[wèi],

去聲為普通話的四聲。

傳[chuán],平聲為普通話的一聲或二聲。

【徐徐自說】

“忠”在當今社會可以理解為個人對待事業的態度。在其位謀其事,哪怕我們是生產一線員工,只要對待工作的態度端正,做事一絲不苟,兢兢業業。能把自己當主人,能經常反省自己對待工作是不是盡心盡力了,那方面做得還不夠好,沒有做好怎麼改進?如果能常常這樣反省自己,我想要不了多久我們就會成為別人學習的榜樣。

“信”就是誠信,做人的首要條件。沒有一個人喜歡和不講信用的人打交道。我們和人交往過程中,承諾的東西要一定要能兌現。

子一言駟馬難追”

,“

出去的話

潑出去的水

”這些話我們從小聽到大,

說明信

用是人際關係

首要條件,一個謊言要用十個謊言來自圓其說,尤其是現代社會徵信系統日趨完善,不講誠信會付出很大代價。

“習”習就是學習,是上進的表現,人要有上進心,如何上進就要透過學習。跟著老師學、跟著他人學、跟著書本學,在書上學在事上練。要把學習當作持續一生的事業來對待。

自我反省,實際上就學習的能力。把上述三點

掛在嘴邊說人人都會,

但在實踐中嚴於律己、忠心敬業、誠實守信、秉公辦事、堅持學習執行起來有很大的難度。

聖人之所以是聖人,就是在這些方面嚴格要求自己,透過不斷學習、反省、完善成就了自己,贏得了大家的尊敬與信任,成為楷模,萬人景仰。

我們普通人和聖人的區別就在於此,和社會精英的區別也在於此。

所以說要進步先從自我反省開始。

精讀朱熹《四書集註·論語》「11」忠信主於心者,無一念之不誠

《易經》《乾卦》忠信,所以進德也。忠信主於心者,無一念之不誠也。

朱子曰:

“忠信,只是實其心之發。然從知上來,吾心知得是非端的是如此,此心便實,實便忠信。吾心以為實然,從此做去,即是進德處。”

朱熹大意是說:

“忠信,只是實踐內心良知,要從認知上來,明辨是非,知道什麼是該做的,我心便實在,實在了自然就是忠是信。按此心來要求自己處理事務,心中的道和人的德行便又進步了。”

朱子曰:

”忠信只是實,若無實,如何會進。如播種相似,須是實有種子在泥中,方會日日見發生。若把個空殼下在裡面,如何會發生。即是空道理,須是實見得。

若徒將耳聽過,將口說過,濟甚事

。忠信所以為實者,且如孝,須實是孝,方始那孝之德一日進一日;如弟,須實是弟,方始那弟之德一日進一日。若不實,卻自無根了,如何會進。

今日覺見恁地去,明日便漸能熟。明日方見一二分,後日便見有三四分,意思自然覺得不同。“

這段不譯了,能看明白。

精讀朱熹《四書集註·論語》「11」忠信主於心者,無一念之不誠

【圖為《論語》部分第22

頁】

【原文】

曾子,孔子弟子,名參,字子輿。盡己之謂忠。以實之謂信。傳,謂受之於 師。習,謂熟之於己。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其自治誠切如此,可謂得為學之本矣。而三者之序,則又以忠信為傳習之本也。

尹氏曰:“曾子守約,故動必求諸身。”

謝氏曰:“諸子之學,皆出於聖人,其後愈遠而愈失其真。獨曾子之學,專用心於內,故傳之無弊,觀於子思孟子可見矣。惜乎!其嘉言善行,不盡傳於世也。其倖存而未泯者,學者其可不盡心乎!”

【徐徐直譯白話】

曾子,孔子的弟子,名參,

字子輿。

儘自己所能就是忠,誠實、守約就是信。傳,跟著老師(師父)學習。習,自己練習並熟練掌握。曾子每天從忠、信、習三個方面來反省自己,有沒有做到或者做的不好的地方就加以改更,沒有就繼續保持並提醒自己不要出現這樣的問題,其對自己要求如此嚴格,可以說是掌握了學習、做人、做事的根本。忠、信、習三者排序的話,忠、信為學習、做人的根本。

尹焞說:“曾子遵守約定注重信用,如果有事必定先從自身找原因。”

謝良佐說:“諸子(指孔子的學生,泛指儒學學有所成的人)之學,都是來自於孔聖人,傳得越遠越失真。唯獨曾子所學,專用心於內(於內我理解為向自己的內心尋求),看看子思和孟子就可以知道了。可惜啊!曾子的嘉言善行好多都失傳了,倖存保留後世的,讀的人一定要盡心竭力去學習啊!”

精讀朱熹《四書集註·論語》「11」忠信主於心者,無一念之不誠

【徐徐自說】

曾子可以說是得了孔子的真傳。

孔子思想由曾子傳給孔子的孫子子思,子思的門人再傳於孟子。

曾子參與編寫了《論語》、撰寫《大學》、《孝經》、《曾子十篇》等;

子思上承孔子中庸之學,下開孟子心性之論;

孟子的言論著作收錄於《孟子》。

儒家學說也被稱為孔孟之道,由此可見曾子的學識地位。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記載一個曾子殺豬教子的故事,大意是曾子的夫人要上街,孩子非要跟著,夫人就哄孩子說:“你別去了,媽回來了給你殺豬,咱們吃肉。”小孩一聽高興壞了,就乖乖在家等媽媽回來。結果曾夫人回來後看到曾子在磨刀準備殺豬,趕緊阻擋解釋說自己是哄小孩子呢,結果曾子告訴妻子孩子什麼都不懂,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欺騙孩子,孩子也會學會欺騙別人,言而無信,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妻子也覺得自己做法欠妥,最後夫妻合力將豬殺了煮肉吃。

可見曾子一生都在踐行謀而忠、交而信、傳而習。

我們也不可只當故事看,學聖賢就要實踐,要不學有何用?

【徐徐自說】

此篇結束,待續。

徐徐自學古籍,

順便做個記錄。

敬請大家欣賞原書內容。

最重要的是分享古籍,以便朋友們閱之賞之。

感謝您閱讀到這裡!如果您覺得有用,敬請關注,因為話題過於冷門,系統推薦量低,

重要宣告:

。歡迎分享、點贊、收藏。

不足之處敬請

為了您能看到後續更新,強烈建議關注

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