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師法·研法·取法——探黎雄才先生花鳥畫之道(一)

作者:由 藝境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2-12-07

成為書聖的是誰

源於傳統的積澱

關於黎雄才先生早年入讀春睡畫院的經歷,詳見其年譜。從黎雄才先生留日前的花鳥作品可看出,他早期在肇慶受到廣東著名花鳥畫家居廉(1828-1904)的弟子陳鑑的傳授,以及入春睡畫院後師從高劍父(1879-1951)並在其指導下精臨宋元繪畫所打下的根基。從開始學畫到留學日本之前的階段屬於紮根傳統期,這一時期的學習成為先生一生藝術事業的堅實基礎。一方面他廣採博擷,從花鳥畫入手領悟傳統,透過大量臨摹宋元畫集和名家原作“師古人”,如摹宋徽宗的課稿,細到各部分的註釋亦一一摹寫,這都清楚表明黎雄才刻苦、認真、嚴格的學習態度;另一方面,這時期的臨摹作品如《留得殘荷聽雨聲》、《寒夜啼猿》、《春晴雀戲圖》,勾花點葉,狀物精微,處處帶有高氏影響的顯著痕跡。

師法·研法·取法——探黎雄才先生花鳥畫之道(一)

臨摹宋徽宗的課稿

師法·研法·取法——探黎雄才先生花鳥畫之道(一)

臨摹作品《留得殘荷聽雨聲》31×43cm 1930年

師法·研法·取法——探黎雄才先生花鳥畫之道(一)

臨摹作品《寒夜啼猿》109×33cm 1931年

師法·研法·取法——探黎雄才先生花鳥畫之道(一)

臨摹作品《春晴雀戲圖》129×59cm 1931年

從黎先生的早期作品中,筆者挑選了幾幀請教於當代嶺南畫家。其中,廣東畫院畫家李國華先生和當代著名嶺南花鳥畫家、廣州美術學院國畫系教授方楚雄先生,都不約而同選取了黎先生1931年所作的《寒汀圖》作為早期的代表作。李國華先生評論道:“《寒汀圖》為1931年在春睡畫院時的習作。蘆葦的勾勒、交搭,後面意筆的鴛鴦,是比較完整和傳神的。”方楚雄先生認為:“這幀畫的用筆勾線輕鬆、具有結構,屬於宋畫的風格。他的早期作品都有宋畫的特點。”筆者就此檢閱資料作進一步查證,找到王貴忱先生曾在《黎雄才畫集·序》中評述:“1931年所作《寒汀圖》,意象蕭疏,筆法清雋洗練而景物生動,給人以志趣清遠的感受,是為早年寫花鳥得意之作。”從這件初具規模的花鳥作品,我們可以看到黎先生精臨宋元名畫所獲得的功力,這種功力也在日後的愈發錘鍊中逐漸顯現。由此可以判斷,黎先生時年21歲所作《寒汀圖》,是目前所看到的作品中較為完整的能夠代表其早期花鳥畫面貌的典型之作。目前掌握的同時期作品諸如《初春》、《游魚逐落花》、《絡緯墨竹》等,這些畫作筆墨雖略顯幼稚,但卻恰恰印證了黎先生是如何一步步踏實地遵循高師的教導,以花鳥畫為基礎,循序漸進的求藝歷程。

師法·研法·取法——探黎雄才先生花鳥畫之道(一)

《寒汀圖》40×29cm 1931年

師法·研法·取法——探黎雄才先生花鳥畫之道(一)

《初春》97×32。5cm 1931年

師法·研法·取法——探黎雄才先生花鳥畫之道(一)

《游魚逐落花》42×53cm 1931年

師法·研法·取法——探黎雄才先生花鳥畫之道(一)

《絡緯墨竹》46×25cm 1932年

1931年,高劍父遠赴國外寫生考察前,特送黎雄才到私立列風美術學校學習素描及西洋繪畫。在春睡畫院,雖然素描已被列為必修課之一,但有關文獻顯示,由於高氏自身學習素描的時間較短,而讓黎雄才到列風美術學校繼續學習素描,可以說是高氏對自身基礎缺陷的一種彌補。這一時期,黎雄才在研習傳統筆墨的同時,結合寫生,受到較為系統的素描訓練,造型能力得到有效鍛鍊和提高。這成為他整個學畫過程中相對集中學習素描的階段,為他在日本進一步深造打下一定的基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