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基辛格《論中國》:從世界視角解讀中國,對比東西方文化差異

作者:由 讀書少年強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2-12-24

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化

前言

美國有一位跨世紀的風雲人物——亨利·基辛格,他曾經洋洋灑灑地發表過33萬字來闡述中國,這本書就是《論中國》,書中的觀點相對客觀理性。

在以黃禍論、威脅論為主流的西方社會,基辛格的觀點算是西方文化界的一股清流。但基辛格畢竟是個美國人,血液裡流淌的是猶太文化,他對中國的一些分析與論述也或多或少有牽強附會的成分,特別是對東西方文明的定義,存在較大差異。

第一,世界觀的差異

首先,西方人認為,歷史走向近代化的過程,就是先進文明戰勝落後文明的過程,人可以征服自然並最終主宰一切。而中國人的歷史觀則強調興衰起落的週期變化,在這過程中,人可以認識自然卻不能完全主宰它,最佳結果就是與之融為一體,因為人類本身就屬於自然界的一部分。

基辛格《論中國》:從世界視角解讀中國,對比東西方文化差異

第二,強弱的思維博弈

西方人強調個人主義的英雄壯舉,推崇決戰決勝。而中國人則強調巧用計謀及迂迴策略,耐心累積相對優勢。書中說到,兩種文明差異反映在兩種棋類上,即國際象棋和圍棋——如果說國際象棋是決戰決勝,那麼圍棋就是持久戰。國際象棋的規則是零和博弈,其目的是透過消滅對手從而大獲全勝。而圍棋更看重勢力的積累過程,積小成勢,最終以強制弱,在動態平衡中形成互相制約的共進局面。

在國際象棋博弈中,開局即開戰。棋手需要掌握克勞塞維茨的“重心”和“關鍵點”,透過一系列的正面交鋒吃掉對手的棋子,敵我雙方的實力都明擺在棋盤上。而圍棋的對弈更講究如何造勢,透過在棋盤上

“空”,逐漸抵消掉對手棋子的戰略潛力。要求雙方不僅要觀察局面棋子的眾寡,還要考慮到對方的後手攻勢,一旦成勢,往往很難翻盤,除非佈局戰略隱藏得極深,尚有可能出其不意的扭轉勢面。

國際象棋注重目標專一,而圍棋則更傾向於戰略靈活性。

基辛格《論中國》:從世界視角解讀中國,對比東西方文化差異

第三,文明標杆

自近代以來,西方人在“文化優勢”方面相對主動。他們佔領了許多戰略制高點,比如把自己標榜成科學與文明的標杆:

他們掌控全球的媒體資源,左右世界的輿論風向,指鹿為馬;

他們熱衷於對外傳播價值觀,樹立良好人設,掩飾其資本發家的血淚史;

他們喜歡向其他國家推行所謂的民主制度,企圖透過顏色GM以實現自己的目標;

他們喜歡“援助”其他國家,明幫暗搶;

當我們認可了西方的標杆身份之後,就容易忽略了其背後邪惡的資本動機。如果不小心跳上了他們這趟列車,那就等同於被他們綁架了。

今天的美國,經歷了2個多世紀的發展,其資本體制存在的諸多問題已暴露無遺。但它為什麼依舊堅挺?主要是得益於其軍事和美元的雙霸權體系,透過這套霸權系統可以輕而易舉地把內部矛盾轉移出去。

基辛格《論中國》:從世界視角解讀中國,對比東西方文化差異

結束語

基辛格用世界視角來解讀中國,讓世界認識了中國,也使得我們可以透過第三視覺重新審視了自己的過去和未來。雖然基辛格的論述夾帶了不少西方價值觀,但總的來說,值得我們反思:

建立文化自信,是走向強大的第一步!

基辛格《論中國》:從世界視角解讀中國,對比東西方文化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