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暴漲暴跌基金的“角色扮演”

作者:由 維基揭秘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2-12-24

均為和都是有區別嗎

暴漲暴跌基金的“角色扮演”

這是某基金2014年成立以來的淨值走勢圖,非常的極端:

短暫的“天上人間”之後,轉身掉進“人間地獄”。最終,數年的持有後,很可能最後所得的累計收益,和該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滬深300指數×40%+中債綜合財富(總值)指數×50%+銀行活期存款利率(稅後)× 10%)相差無幾。

拋開幅度差別,實際上類似的基金並不少見,有些還是網紅基金。

而在這個波瀾壯闊、驚心動魄的淨值表現舞臺中,相關角色有著各自的戲份,以下言行,如有雷同,應屬巧合。

基金相關方

市場向上業績突出:挖掘到了牛股,配對了行業板塊,踩準了市場節奏,既體現了基金經理個人的投資能力,同時也展現了公司整體投研的綜合實力。

市場低迷業績遇阻:各類指數下跌,市場整體沒有機會。

點評:

以上兩種場景,簡單總結,基金淨值大漲的歸因分析,主要談個人投資能力、公司投研平臺的支援;淨值表現不佳的時候,話題的重點則是市場整體表現不佳,受到拖累。

投資者ABC

買入出發點:追逐最熱的基金,希望買到漲得最快的基金,獲得最多的收益。因此,按照基金淨值漲幅表去下單基金……

實際的結局:沒想到買到的是跌得最快的基金,高位站崗了……

點評:

老子在道德經裡面說,飄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

看到基金短時間暴漲的時候,總是能令人興奮而衝動,但遺憾的是,由此決定追逐而下單的時候,往往遭遇的是,落日的餘暉和隨之而來的漫長黑夜。。。

業績比較基準

我始終是我,永遠不變。無論你是巨佬,或者網紅,還是無名小卒,無論你有什麼樣的投資理念,或者管理什麼樣的資金,作為業績比較基準都不會受你影響,我會一直按照我自己的內在價值和規律,走出上上下下的K線,有的階段是單邊向上,稱之牛市;有的階段單邊向下,稱之熊市;還有的階段上下波動,稱之震盪市。

點評:

業績比較準有著特別的意義,一方面,它展現了投資者可能承受的風險以及收益;另一方面,是一把衡量基金經理表現的尺子,相對穩健的在業績比較基準基礎上,長時間的做出超額收益,才真正體現了主動管理的正向價值。

總結

實際上,投資書籍反反覆覆在強調,收益和風險是對等的,當你看到階段性高收益的時候,你不一定知道,他究竟冒了多大的風險。而這種高風險,很可能在隨後的時間裡走上舞臺,給你帶來可怕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