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官員大吃大喝,康熙憑啥要再廢太子胤礽?最奇葩,事發2年才追究

作者:由 常棣tandy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3-01-03

魏晉南北朝存在嗎

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四十七年(1708)十一月十四日,康熙在暢春園召開滿漢文武大臣擴大會議,中心議題是民主推薦太子人選。

這是一次民主的大會、團結的大會,卻不是一個勝利的大會。

官員大吃大喝,康熙憑啥要再廢太子胤礽?最奇葩,事發2年才追究

原因很簡單,康熙提出的等額推薦的人員名單,大大出乎與會人員的意料,而與會人員不理會當今天子的暗示,聯名推翻候選人名單,提出了另外一名人選,也讓康熙憤怒而驚詫。

康熙提出的唯一一名候選人是胤礽。

1、康熙的提名為何是胤礽?

此時帝國的政壇過於詭秘,地下活動和矛盾衝突多頭並進,令人眼花繚亂。

為了保證情節的順暢,不妨礙讀者的閱讀,這裡不得不放棄懸念設定,採用單一角度的敘事方式。

康熙提名胤礽看似突兀,仔細分析後就不難理解。

廢黜太子在情感上對康熙打擊很大。有一次他對大臣說,我夢見太皇太后,她隔遠默坐,臉色很難看,不願意理我;孩子他媽也因為太子被冤,對我有意見。

康熙是性情中人,在他看來,廢黜太子,既對不起奶奶,也有負於老婆。赫舍里氏難產去世後四年內,日理萬機的康熙竟然去京郊拜祭了80次。用情之深,連閒人雅士都感覺汗顏。

赫舍里氏去世後,他又冊立了兩位皇后,這兩位皇后都未生育,並在康熙三十六歲前去世。為維護胤礽唯一嫡子的地位,康熙終生再也未立皇后。

可以說在胤礽身上,凝結著康熙、孝莊和皇后的全部期望和感情。

十月二十三日,康熙因為思念胤礽,病倒在南苑。當天晚上,他匆忙回官召見胤礽。“召見一次,胸中疏快一次”,經常和胤礽見面,竟成為康熙治病的良藥。

官員大吃大喝,康熙憑啥要再廢太子胤礽?最奇葩,事發2年才追究

胤礽曾委託皇九子胤禟向康熙表明心跡:

“皇父若說我別樣的不是,事事都有,只弒逆的事,我實無此心。”

經過康熙查證,胤礽謀逆之事確屬子虛烏有。

康熙這麼快原諒胤礽,還有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廢黜太子不但沒有解決所有矛盾,反而讓所有問題浮出水面,廢掉了一個胤礽,冒出來好幾個胤礽。

這種身陷政治糾葛無法逃脫的狀況,讓康熙“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真正體會到孤家寡人的蒼涼感。

東宮儲君職位空置後,對權力的爭奪由地下轉入地上,由暗鬥轉入明爭,由秘密轉入公開,由溫吞轉入白熱。皇子們與康熙的矛盾加劇,相互之間也結黨攻擊。

眼看康熙步入老齡,大臣們紛紛尋找新的靠山。

整個朝廷無心正常工作,因為人事問題攪成一鍋亂粥。

2、康熙為何要搞民主推薦?

其實,康熙沒必要搞民主推薦,這本不是專制帝王的特長。

康熙在家是老爸,於國是君主,誰繼承財產,誰來做皇帝,他這個君父完全可以搞一言堂,任何人都插不上嘴。

那麼他為什麼偏偏要民主不要專制呢?

原因只有一個:他是個好皇帝。

好皇帝是注重名節的。康熙一輩子沒幹過窩囊事。繼位以來,擒鏊拜,平三藩,收臺灣,定藏疆,治國以仁,理政以德,侍親以孝,待人以誠,持節以禮,文治武功不讓秦皇漢武,遑論唐宗宋祖。

但他發現在胤礽這件事上,他被毀了。太子沒有培養好,他成了失敗的爸爸;兒黨欺騙了他,他成了窩囊的皇帝。這種失敗讓他痛心疾首,也有苦難言。

在太子這件事上他本可以一言九鼎,然而名不正則言不順。匆匆忙忙廢太子,又匆匆忙忙平反昭雪,無異於自打嘴巴。皇帝的手再大,也無法堵天下悠悠之口。

正式提名胤礽之前,在不同場合,康熙多次提起胤礽,一是替胤礽吹風,一是為自己開脫。

十一月初八,康熙告訴群臣,胤礽身體恢復得差不多了,關於立太子一事,他自己有主意了。

官員大吃大喝,康熙憑啥要再廢太子胤礽?最奇葩,事發2年才追究

初九,新任左都御史勞之辨揣摩聖意提立胤礽。勞之辨拍馬屁的手,捅破了遮遮掩掩的窗戶紙,讓康熙很不高興,一氣之下把他遣回原籍。

做好所有準備工作後,康熙召開推薦太子會議。為表示公開、公平、公正,他提前為會議定了調子。康熙說,大家議一議,從除胤禔之外的皇子中,推選一位做太子吧。

大臣說,這事關係重大,非人臣所能定,我們不能越權啊。康熙說,沒有關係,你們不用擔心,無論推薦誰,我都按大家的意思辦。

在開會之前,康熙問胤礽的老師李光地,胤礽的病怎麼醫治,才能痊癒啊。康熙的意思是,你要多多做工作啊。這位備受寵信的大臣回答說,徐徐調治,天下之福。

李光地沒有理解或者誤解了康熙的意思。

但是,有兩個人理解了康熙的意思,也貫徹了民主的理念,只是這種理解與貫徹,更多的是利用旨意,實現自己的政治企圖。這兩個人就是國舅佟國維和大學士馬齊。

已退休的佟國維並沒有參加推薦會議。

在眾位大臣揣摩康熙的心思,上書保舉胤礽的時候,佟國維捨命陳奏,請康熙不要再立胤礽。馬齊聽到即將召開民主推薦會議的風聲後,與大學士張玉書一起,到處串聯。會議開始後,康熙可能聽到了議論,取消了馬齊的推薦權利,然後退入內堂,讓大臣們充分醞釀。

3、為何康熙說話不算數?

內大臣阿靈阿、散佚大臣鄂倫岱、工部尚書王泓緒、侍郎揆敘,各在自己手心裡寫了一個數字,暗中傳示。

無記名投票結束,內侍梁九功、李玉呈上推薦結果。

康熙大吃一驚,皇八子胤禩全票當選為新一屆太子。康熙所屬意的人選,竟然獲得零票。

阿靈阿等手裡寫的,竟然是一個“八”字。

胤禩是什麼人?

不過是閒散宗室。一個多月前,因為胤禩有結黨傾向,被削去爵位。康熙當即傳下旨意:“立皇太子之事關係甚大,爾等各宜盡心詳議。八阿哥未曾更事,近又罹罪,且其母家亦甚微賤,爾等其再思之。”

否決了大臣的提議。

康熙當場指責李光地:

“前召爾入內,曾有陳奏,今日何無一言。”

對他不能理解領導的意圖,深表失望。

這一推薦結果,氣得康熙兩天沒吃下飯去。

官員大吃大喝,康熙憑啥要再廢太子胤礽?最奇葩,事發2年才追究

佟國維是康熙的二舅,馬齊是“能令漢大臣心服者”的滿族大學士,張玉書是內閣大學士,阿靈阿是遏必隆之子兼康熙皇后的親弟弟,鄂倫岱是康熙大舅佟國綱之子,王泓緒是漢族官員中的翹楚,揆敘是明珠之子。

在康熙看來,立誰為太子倒在其次,關鍵是這些宗室貴胄、滿漢權臣的壓倒性意見,讓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事後,康熙非常坦白地說,我聽政四十九年,包容之處甚多,只有民主推薦風波,讓我睡不著覺,以至憂憤成疾。

對於不能接受民主推薦的結果,我們可以從康熙的有關談話中找出蛛絲馬跡。

康熙曾批評胤禩:

“凡朕所寬宥者及所施恩澤處,俱歸於己,人皆稱之,朕何為之”。對眾位大臣,他也直言不諱地予以批評,認為“立太子事,皆由於爾諸臣,不由於朕”,“倘得立彼,則在爾等掌握中,可以多方巔弄”。

一句話,胤禩的風頭蓋過了康熙,他感覺自己被架空了。這是絕對無法接受的。

康熙不可能允許威信幾超自己的繼承人存在,相較之下,他寧願選擇已喪失人心的胤礽作為儲君。十一月十六日,康熙釋放胤礽,宣佈立他為太子。

爾後,他大肆追查申聯一事,痛斥佟國維,令王鴻緒退休,監禁馬齊,罷免參與其事的李榮保及馬齊之弟馬武。

無論胤禩是否結黨,他能以閒散宗室成為贏家,獲得廣泛的民意支援,肯定不是等閒之人。

清朝歷史上唯一一次由皇帝主持的民主推薦國家領導人會議,用打擊報復畫上了一個沉重的句號。

4、一場大吃大喝引發的康熙猜疑

安郡王嶽樂去世後,幾個兒子為爭奪王位,打得頭破血流。

馬爾渾奉詔襲爵,景熙只得了個公爵,心裡很是憋屈。

康熙四十八年(1709)十一月,馬爾渾因病去世,景熙又來了勁。

沒想到人家兒子華玘接班,景熙空歡喜了一場。看著馬爾渾一家人丁興旺,景熙一百二十個不舒服,總想找點碴兒,出口惡氣。

即便是隻鐵皮的雞蛋,有景熙這樣的蒼蠅盯著,也能等到裂縫的時候。馬爾渾治喪期間,一些滿族官員聚在一起大吃大喝,犯了禁忌,景熙趕緊跑到康熙那裡告了一狀。

官員大吃大喝,康熙憑啥要再廢太子胤礽?最奇葩,事發2年才追究

就是這一狀,揭開了二次廢太子的序幕。

喝酒的官員裡面,有馬爾渾的都統迓圖。

從表面上看,景熙的本意是想整治迓圖,藉此曝曝馬爾渾的家醜。實際上,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這與景熙的身份有關。論資排輩,他是胤禩的妻舅,和胤禩同屬正藍旗。

而被告是些什麼人呢?都是太子胤礽的朋友。

即使是太子的朋友,喪期會飲只能說有損風化,也治不了大罪。

問題出在這些人的職務上。

參加宴會的人員名單,讓康熙脖子後直冒涼氣。

喝酒的分別是步軍統領託合齊、兵部尚書耿額、刑部尚書齊世武,另外還包括十幾名八旗都統、副都統,全都是手握重兵之人。

託合齊是太子乳母丈夫凌普的朋友,耿額是索額圖的家奴。尤其是託合齊,擔任步軍統領近十年,負責京城治安和康熙安全。

這樣一幫子與太子來往密切的人,在都統鄂繕家吃吃喝喝,鬼知道他們要幹什麼。景熙告其“結黨會飲”,康熙不相信都難。

狀告到這個程度,就由生活問題轉向政治問題,其意圖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為了把罪名做實,景熙還告他們不法。

生活作風、經濟、政治問題三管齊下,託合齊等人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5、驚天大案不了了之

康熙立即下令調查,結果是沒有真憑實據,案件暫時擱置。這是一個政治謊言。

這麼多人一起聚餐,別說是找當事人,就是隨便找個僕人審一下,也能查個八九不離十。康熙派要員調查取證,竟然“訪尋未得其實”,而且此事還不了了之,肯定有人動了手腳。歷史上沒有記載,誰敢在如此驚天大案上玩貓膩。

官員大吃大喝,康熙憑啥要再廢太子胤礽?最奇葩,事發2年才追究

最合理的解釋,動手腳的就是康熙本人。

可以懷疑康熙的政品,但千萬不要懷疑康熙的智商。康熙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把戲。

作為帝國的一把手兼愛新覺羅氏的家長,他對這種裙帶關係瞭如指掌。四十七年(1708)十月,康熙在指責胤禩被老婆控制時,特意提到馬爾渾、景熙等是其妻舅。

考慮到上月二十九日,胤禩因“柔奸成性,妄蓄大志”被鎖拿,康熙點明胤禩與景熙等的關係,恐怕別有深意。

康熙認為,景熙出面首告託合齊等結黨會飲與貪贓不法,肯定是派性作怪,受了胤禩的指使。太子因謀逆被廢,又因無實據復立,儲君之位很不牢固,難免有人別有用心,背後放冷箭。

胤禩圖謀太子雖在情理,但託合齊等不法又不能不查。調查結果表明,託合齊等確實喝酒了,也確實拿了千把兩銀子,但結黨謀逆則屬誣告。

戶部尚書沈天生等在包攬湖灘河朔事例時收受紅包,分給託合齊2400兩、耿額1000兩、齊世武3000兩。這麼點小數目,如果不認真追究,一閉眼也就過去了;如果認真追究,足以將這幾個人拉下馬。是否予以追究,則取決於政治需要。

這個案子牽涉到胤礽。

康熙在立廢太子時,完全受了環境影響,考慮失之周密。

第一次立太子是戰時的應急之策,第一次廢太子是神傷時的倉促之舉,第二次立太子則迫於黨爭的壓力。幾次折騰下來,動了國家的根本,也傷了康熙的元氣,損了皇帝的威嚴。

胤礽是帝國的二把手,大臣有所依附完全正常。

如果以此來追究責任,勢必釀成政治運動,影響穩定團結。

康熙悄悄將案件壓了下來。

6、不成器的太子

要怪就只能怪胤礽不爭氣。

政治和情感一樣,都是非常脆弱的,需要小心經營,認真呵護。世界上沒有永遠不變的政治關係,也沒有恆固久甜的情感關係。

當擁有的時候,必須小心呵護,一旦失去,就別想從頭再來。

官員大吃大喝,康熙憑啥要再廢太子胤礽?最奇葩,事發2年才追究

即使勉強再走到一起,也會留下敏感而易裂的傷疤,輕輕一碰,就會流血。胤礽似乎並不懂得這一點。這是一塊典型的不可雕琢的爛木頭。

他在政治的地獄中轉了一圈,又重新回到了快樂的天堂。這

段刻骨銘心的經歷,本來可以讓他長長記性,只可惜白白混了這麼多年。

康熙的寬宥縱容,讓他產生了一個致命的錯覺,這個國家少不了他,太子之位是私有財產,誰也別想染指。

胤礽錯了。

康熙復立他為太子,完全是不得已而為之,如果忘了教訓,不獨善其身,就很難兼濟天下。

因串聯推薦胤禩被迫退休的王鴻緒說:

“京中常有密信來,東宮目下雖然復位,聖心猶在未定。”

在籍丁憂的東平州知州範溥則預言:“東宮雖復,將來恐也難定。”

阿靈阿推舉胤禩失敗後,氣得尋死覓活,差點上了吊。他和揆敘“合謀買囑優童下賤,每於官民燕會之所,將二阿哥肆行誣衊”,到處說壞話,製造不利於胤礽的輿論。

康熙希望胤礽可以重新做人,胤礽卻不理會老爸的苦心。

重新走上二把手崗位後,他重萌舊態,不僅糾集了一批黨羽,成為獨立於康熙之外的政治核心,而且大擺二把手派頭,飲食服御陳設超過了皇帝。

他還經常派家奴到地方上去,蒐集美女,索要貢物,得不到滿足,就肆行誣告打擊。

對於胤礽的拙劣表現,康熙一忍再忍,只是擔心患生肘腋,“使不得須臾離側”,不讓他單獨活動。

然而,康熙的這種隱忍,不但讓胤礽變本加厲,而且讓朝臣無從適應。

在大臣們看來,如果不跟著太子,將來就要遭殃;如果不跟著皇帝,立馬就會招來禍害。

康熙對這種狀況看得很清楚:

“至於臣庶不安之處,朕無不知。今眾人有兩處總是一死之言。”

7、驚天大案何以兩年後事發?

康熙坐不住了。

康熙五十年(1711)十月二十日,康熙任命隆科多為步軍統領,以患病為由革職託合齊。

二十七日,康熙在暢春園逐個指責耿額、齊世武、鄂繕等,你們都是我提拔的,受恩五十年,現在卻跟在太子屁股後面,打算幹什麼?

發了一陣火後,將所有參與喝酒的人羈押候審。另外,將託合齊交宗人府。

五十一年(1712)四月二十日,康熙將戶部貪汙案抖摟出來,判耿額、齊世武絞監候,秋後處決;判託合齊凌遲處死。

還沒有等到凌遲,託合齊病死。康熙連死人也不放過,命將其剁屍揚灰,不準收葬。還有材料說,齊世武是被鐵釘釘在牆上,呼號數日才閉眼。

官員大吃大喝,康熙憑啥要再廢太子胤礽?最奇葩,事發2年才追究

放在歷朝歷代帝王中看,康熙都算是個仁慈之主。鰲拜和索額圖專權擅行,康熙只是將他們拘禁而已。

在處置託合齊等人時,康熙手段之狠辣,為本朝處置大臣所僅見。我們今天查遍歷史典籍,除了發現耿額、齊世武、託合齊依附太子外,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他們有叛逆行為。

退一萬步講,即使他們會飲結黨,存心謀逆,康熙也絕不會讓腹患滋長近兩年。

所以,託合齊等人謀逆,極有可能子虛烏有。

康熙為什麼會以如此殘忍的手法對待大臣呢?

這裡只有一種解釋:康熙對胤礽徹底失望,他已經動了再廢太子之心。

四年之內三次廢立同一人,在歷史上找不出第二個記錄。

康熙是一個事業型的帝王,他絕對不可能將江山託付給胤礽這樣的人。

再廢太子的想法,肯定深深灼傷了康熙的尊嚴。為了合理合法合情地廢儲,罪名必須紮實,不能留下遺患。

因此,他重提會飲結黨案,並重查貪贓枉法案,以莫須有的謀逆罪名和輕微的經濟問題,嚴厲處治耿額、齊世武、託合齊,完全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目的想做實胤礽的罪名,使再廢之舉有充分的理由。

8、滅火還是縱火?

同時,他也打定主意不再冊立儲君,為維護政局穩定,殺雞儆猴,打擊皇子和權臣結黨之風。

經過深思熟慮和認真準備後,五十一年(1712)九月三十日,康熙在暢春園宣佈將胤礽拘禁。

十月初一,親筆寫了硃諭,坦陳了拘禁理由:

“(胤礽)數年以來,狂易之疾仍然未除,是非莫辨,大失人心。朕久隱忍,不即發露者,因向有望其悛改之言耳。今觀其行事,即每日教訓亦斷非能改者。”

正式宣佈廢黜太子,並明確表示,今後不再冊立太子。

康熙第一次廢太子時,連續六天沒睡好覺,天天抹眼淚。此次廢太子,康熙說自己“毫不介意,談笑處之”。

官員大吃大喝,康熙憑啥要再廢太子胤礽?最奇葩,事發2年才追究

康熙可以掩抑自己內心的痛苦,卻無法掩抑皇子們內心的瘋狂。

慾望的魔鬼一旦放出來,就不會主動鑽回良知的瓶子。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於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