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山西壽陽石佛寺石窟

作者:由 考古快遞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3-01-22

蜜蠟的產地是哪裡

《文物》 2012年02期

李裕群(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石佛寺石窟位於山西省壽陽縣南35公里白雲鄉闊郊村西約800米的東南向的崖壁上,北緯37P34‘75“,東經113°05′73”(圖一)。

山西壽陽石佛寺石窟

石窟所在崖壁大致呈東西走向,岩石屬於灰黃色砂岩。山勢不高,海拔1299米。窟前有外前河流過。石窟開鑿在長度約70米的崖壁上,距地面高10餘米。現存洞窟2座,小龕8個。洞窟分為東、西、中3個部分。西部崖面略向南突出,崖面開鑿有第1窟及第1、2龕。明清時期,在洞窟和小龕前建有5個圓拱券頂的石構建築(圖二)。石條砌築十分規整,中間券洞內為第1窟,券洞上方刻有“石佛寺”3字(圖四)。中部與西部相連,但崖面略靠後,共雕造8個小龕,編號3~8龕(圖三)。明清時期,在佛龕前用條石砌築了面寬三間的建築,中間闢門樓,有石築門柱、斗拱和屋簷,雕刻十分精細。門上懸石匾,其上鐫刻“清壽軒”3字(圖六)。兩側開窗戶。在西區和中區前有高6~7米的石砌平臺,平臺東部為石砌漫道,可供上下(圖五)。東部距離中部約有50米,只有第2窟1個洞窟。窟外砌築單孔券頂建築。

山西壽陽石佛寺石窟

山西壽陽石佛寺石窟

山西壽陽石佛寺石窟

1997年,石窟曾遭盜擾,第1窟窟內三尊主尊佛像頭部被盜割,北壁和西壁佛頭現已被追回,藏於壽陽縣文管所。2006年出版的《山西省文物地圖集》曾有簡單介紹,並將石佛寺石窟的年代籠統地定為北朝“。2007年9月中旬筆者進行了實地勘察甲,發現該石窟主要洞窟造像儲存尚好,且具顯著的北齊至隋代特徵,是一處重要的石窟寺遺址。

山西壽陽石佛寺石窟

第1窟

窟口東南向,方位北偏東32°。平面方形,覆鬥頂。面寬、進深均2。62、通高2。47米。窟門因明清時期依崖面修建石券洞而鑿毀,從窟內前壁東側殘留寬0。54米的壁面,可以推知原窟門寬約1。52、高約1。84、深0。45米。北壁和東、西壁前設低壇基,北壁壇基寬0。5、高0。16米(圖七)。壇上雕像,造像都經後代彩繪重樁。

北壁(正壁) 壇基上依壁雕一佛二弟子像。

佛像身高(至肩)0。58米。頭頸部為現代重塑,原佛頭與頸部通高0。32米,故而佛像原高應為0。9米。佛頭高0。27、面寬0。2米。頭頂有寬大的肉髻,髮髻中分,素面。面相豐圓,眉呈彎月,用突起的尖稜來表現。眼睛細長,且合成一條縫。窄鼻,鼻尖殘,小嘴,雙唇呈臥弓形。雙耳短,頸部粗細適中(圖一三)。雙肩略寬,身體健壯,上身內著僧祗支,外披雙領下垂式袈裟。袈裟單薄,衣紋簡潔疏朗,緊裹身體,裙襬短,覆於座上。雙手置於腹前,施禪定印,露左足,結珈趺坐於束腰仰覆蓮座上。蓮座高0。61、寬0。94、深0。48米。蓮座上層仰蓮為單瓣式,下層覆蓮為寶裝蓮瓣。束腰處雕刻一圈環形連珠,連珠間以3個豎立的小圓珠作為分隔,刻工精細。

山西壽陽石佛寺石窟

左側為弟子迦葉,高1。05米。頭部比例稍大,鼻子以上部分已被鑿毀,下頜方圓,小嘴,下巴微翹,長耳。頸部粗細適中,雕出豎向的頸肌,頸下為突起的鎖骨,雙肩圓潤,身體健壯。身著雙領下垂式袈裟,衣紋疏朗,下襬露出內裙。左手下垂,持香袋右臂上舉於胸前,手殘,似持經盒。露雙足,足下踩覆蓮座,座面風化。座高0。16、直徑0。3米。

右側弟子頭部被盜,現代重塑身高(至頸)0。83米。雙肩微溜,身著雙領下垂式袈裟,袈裟樣式同左側弟子。左臂舉於胸前,手殘右臂下垂,手亦殘。露雙足,足下踩覆蓮座,座面風化。座高0。2、直徑0。34米(圖八)。

山西壽陽石佛寺石窟

西壁 壇基上雕一佛一弟子一菩薩像。佛像身高(至肩)0。61米。頭頸部為現代重塑,原佛頭與頸部通高0。33米,故而佛像原高應為0。94米。佛頭高0。28、面寬0。19米,形象與北壁佛頭相似。頭頂有高而寬的肉髻。面相豐圓,彎眉細眼,窄鼻小嘴,頸部稍細(圖一四)。體態、服飾也與北壁佛像相似,身體圓潤,腹部略鼓。身著雙領下垂式袈裟,裙襬覆座上。右臂上舉,手殘,殘斷處有方孔,系重新安插佛手時所留下的卯孔左手下垂,施與願印。露右足,結珈趺坐於束腰仰覆蓮座上。座高0。46、寬0。69、深0。43米。佛座在佛像雙腿前的部分已經斷開,蓮座樣式與北壁蓮座相同,上層仰蓮為單瓣式,下層為寶裝覆蓮,束腰處雕刻一圈環形連珠。

左側菩薩身高1。09米。頭戴高冠,冠大部分已毀,現殘留右後側部分。冠兩側扎寶繒,寶繒沿雙耳後側下垂及肩。髮際平展,中有分叉。面相長圓,眉眼細長,小嘴,鼻及下頜殘。頸部粗細適中。身體呈直筒狀。胸部略有風化剝蝕,隱約可見頸下佩戴的桃尖形項圈。雙肩敷搭披巾,披巾於腹部圓形裝飾處交叉,垂至膝部後再上搭手肘,然後沿身側下垂及地。上身服飾不清,下身著裙,裙腰於腹部外翻,並系雙帶,垂於雙腿間。左臂下垂,手殘右小臂上舉,手殘。露雙足,立於覆蓮座上。座高0。15、寬0。3 米。

右側弟子身高(至頸)0。83米。頭已毀,現代重塑一菩薩頭像。身體風化嚴重,服飾已不清。雙手舉於胸前,似合十。露雙足,立於覆蓮座上。座高0。12、寬0。31米。

東壁 東壁與西壁對稱,也在壇基上雕一佛一弟子一菩薩像,但佛像為倚坐。

倚坐佛頭部被盜,現代重塑,身高(至頸部)0。97米。按北壁佛頭高0。28米計算,原佛身高應為1。25米。頸部粗細適中,雙肩略寬,身體圓潤,服飾與北壁佛像略同,上身內著僧祗支,外披雙領下垂式袈裟。袈裟下襬有內外二層,衣紋疏朗。左手掌心向下撫於膝部右臂上舉,袈裟右衣襬搭於右臂上,手殘,殘斷處留有卯孔。露雙足,倚坐於疊澀須彌座上,座高0。46、寬0。69、深0。13米。雙足下各踩一蓮座,座高0。13、直徑0。25米。

左側弟子頭部被盜,現代重塑。身高(至肩)0。74米,全像復原高度0。93米。身體粗壯,呈直筒狀,雙肩和腿部表面略有風化。雙手舉於胸前,手殘,似合十,殘斷處也留有卯孔。衣下露雙足,足下踩蓮座,座面風化剝蝕。座高0。15、直徑0。25米。

右側菩薩頭部被盜,現代重塑,身高(至肩)0。86米,全像復原高度1。15米。菩薩頭兩側殘留有下垂及肩的寶繒,雙肩表面略有風化,頸下戴桃尖形項圈。雙肩敷搭披巾,於腹部交叉,垂至膝部後再上搭手肘,然後沿身側下垂及地。左肩斜披一串連珠瓔珞至右腿處。上身著僧祗支,下身著裙,裙腰於腹部外翻,並系雙帶,垂於雙腿間。左手臂曲置於左腹部,手下垂;右小臂上舉,手殘。露雙足,立於覆蓮座上,座面風化剝蝕。座高0。09、直徑0。37米(圖九、一五)。

前壁和窟頂均無雕刻。明清時期在窟頂繪有八卦圖案。

第2窟

窟口東南向,方位北偏東32°。平面方形,四角攢尖頂。面寬1。25、進深0。95、通高1。33 米。窟門為圓拱形,寬1。05、深0。13、高1。19米。北壁開一龕,東、西壁前設低壇基,壇基寬0。13、高0。16米(圖一O、一六)。龕內和壇上均雕刻造像。由於造像風化剝蝕較為嚴重,明清時期曾經抹泥重樁彩繪,現大部分已經剝落。

山西壽陽石佛寺石窟

山西壽陽石佛寺石窟

北壁(正壁)通壁開一圓拱形龕,高1。04。 寬0。95、深0。18米。無龕楣和龕柱,龕內雕一佛二弟子像。

佛像身高0。78米,風化較為嚴重。頭頂有寬大的肉髻,五官及服飾皆風化不清,溜肩,似身著雙領下垂式袈裟。裙襬短,覆於座上,雙手置於腹前,施禪定印,露右足,結珈跌坐於龕底面上。

左側弟子高0。68米。頭部及上身風化剝蝕較為嚴重,五官不清。身體呈直筒狀,身著袈裟,雙手舉於胸前。左手壓右手,撫於胸口。露雙足,立於仰蓮座上。座高0。07、直徑0。18米。

右側弟子高0。67米。頭部及上身風化剝蝕嚴重,明清時期曾抹泥重班,現殘留較多的重樁泥皮。五官不清。身體呈直筒狀,身著袈裟雙手也舉於胸前,似合十。露雙足,立於仰蓮座上。座高0。07、直徑0。18米(圖一一)。

西壁 壇基上雕三尊造像。由內而外分別是菩薩、螺髻弟子和菩薩裝立像。

內側菩薩高0。71米。頭部比例較大,頭戴低花冠,冠兩側紮下垂及肩的寶繒。面相長方形,彎眉細眼,嘴鼻略寬,長耳垂肩,粗頸。上身右側被鑿毀,服飾不清。下身著裙。大腿處殘留有披巾和瓔珞,披巾於腹部交叉,垂至膝部後再上搭手肘,然後沿身側下垂及地。左臂曲置於胸、腹間,手殘。露雙足,立於壇基上。壇基側面雕出覆蓮座樣式(圖一八)。

螺髻弟子高0。7米。頭部比例較大,頭頂有螺形髮髻,面部和身體風化剝蝕嚴重,殘留明清時期的重班泥皮。五官不清,身著袈裟,雙手拱於胸前,露雙足,立於壇基上。

外側菩薩裝立像高0。69米。頭部和身體風化剝蝕嚴重,頭兩側殘留有下垂及肩的寶繒,五官及上身服飾已不清。下身著裙,可看到有披巾沿身體兩側下垂及地。露雙足,立於壇基上。壇基側面雕刻出山形座(圖一七)。

東壁 壇基上雕三尊造像,與西壁對稱。由內而外分別是菩薩、螺髻弟子、菩薩裝立像。

內側菩薩高0。74米。頭已毀,頭部兩側殘存有寶繒,粗頸。身體表面略有風化剝蝕。雙肩敷搭披巾,於腹部飾物處交叉,垂至膝部後再上搭手肘,然後沿身側下垂及地。左肩斜披一串連珠瓔珞至右腿處。上身服飾不清,下身著裙,腹系雙帶,垂於雙腿間。左手自然下垂右小臂上舉,手殘。露雙足,立於壇基上。

山西壽陽石佛寺石窟

螺髻弟子高0。7米。頭已毀,頭部外輪廓呈錐狀,與西壁相同,應為頭頂螺髻的形象。身體風化嚴重,形象不清。露雙足,立於壇基上。

外側立像高0。71米。頭殘,身體風化嚴重,形象不清。身體兩側殘留有下垂及地的披巾(圖一二、一九)。

窟頂無雕刻。第1盒

位於第1窟西側崖面上。為圓拱形淺龕,高、寬均0。8、深0。2米。龕內雕一尊造像,已風化不清。

第2龕

位於第1龕東側。為尖拱形,敞口龕,高1、寬0。89、深0。98米。龕內平面呈方形,北壁(正壁)與東、西壁前設低壇基。北壁壇基上雕一坐佛,經明清時期重粗,已失原貌。佛雙手施禪定印,結珈趺坐於束腰蓮座上。東、西壁壇基上各雕一弟子、一菩薩像。弟子頭均毀,身披袈裟,身體粗壯。兩側菩薩像均被鑿毀。

第3龕

位於中部崖面西側。為圓拱形,敞口龕,高0。92、寬0。93、深0。64米。龕內平面略呈長方形,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像。北壁(正壁)雕倚坐彌勒佛,佛頭肉髻低平,素面。面相長圓而豐滿,彎眉長眼,鼻殘,大嘴,厚唇,粗頸。身著雙領下垂式袈裟。右肩衣領為單層,直接下垂於腹部。左肩衣領為三層,均從左肩斜向身體右側,併為右肩衣領所壓。其中最裡面的一層應是僧祗支。無衣紋雕刻。雙手置於腹部,施禪定印。雙腿自然下垂,倚坐於疊澀須彌座上,雙足下踩蓮臺。東、西壁皆是內側為弟子像,外側為菩薩像。東壁弟子儲存較好,頭部比例較大,眉眼細長,大嘴,厚唇。身體粗短,不合比例。身著“U”字領袈裟。雙手裹在袈裟內,置於腹部。露雙足,立於長圓形座上。西壁弟子頭部亦大,面部殘,身著袈裟,雙手合十,立於圓座上。二菩薩像均風化嚴重,形象不清,下身兩側可見下垂及地的披巾。龕口兩側原各有一身力士像,東側力士已無存,西側力士殘存下身,著裙,露雙足,立式(圖二O)。

山西壽陽石佛寺石窟

第4龕

位於第3龕東側上方。為圓拱形,敞口龕,高1。04、寬1、深0。52米。龕內雕釋迦、多寶二佛並坐像及二弟子像。釋迦、多寶風化嚴重,頭部肉髻低平,面相豐圓。身體上保留了明清時期重班的樣式。結珈趺坐於方形佛座上。兩側各有一弟子像,也風化嚴重,形象不清(圖二一)。

第5龕

位於第4龕東側下方。為圓拱形,敞口龕,高0。82、寬0。74、深0。43米。龕內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像。佛像頭部肉髻低平,面相豐圓。五官已剝蝕模糊,粗頸,雙肩圓潤,身著雙領下垂式袈裟,雙手施禪定印,結珈趺坐於束腰仰覆蓮座上。兩側弟子風化嚴重,雙手似合十,立於圓座上。兩側菩薩均被鑿毀,其中東側菩薩殘留圓座。龕外兩側各雕一力士像,均被鑿毀,現殘留雙足(圖二二)。

山西壽陽石佛寺石窟

第6龕

位於第5龕東側。為圓拱形,敞口龕,高0。94、寬0。92、深0。58米。龕平面呈長方形,內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像。佛像風化嚴重,五官不清,身著雙領下垂式袈裟,雙手施禪定印,結珈跌坐於束腰仰覆蓮座上。兩側弟子風化嚴重,形象不清。兩側菩薩均被鑿毀,殘留圓座。龕外兩側各雕一力士像,也被鑿毀,現殘留雙足。

第7龕

位於第6龕東側。為圓拱形,敞口龕,高0。7、寬0。66、深0。32米。龕內雕釋迦、多寶二佛並坐像及二弟子二菩薩像。釋迦、多寶風化嚴重,雙手施禪定印,分別結珈跌坐於兩個束腰仰覆蓮座上。兩側二弟子二菩薩像均風化嚴重,形象不清(圖二三)。

山西壽陽石佛寺石窟

第8龕

位於第7龕東側。此龕為窟前建築的東牆所遮,龕高、寬約0。8米。龕較淺,龕內雕一結珈跌坐佛像,風化嚴重,形象不清。龕下有造像題記,可見“□□十二年佛弟子造……(皇)帝陛下法界……時成佛”等字。年號辨認不清。

石佛寺石窟僅中區摩崖第8龕有“□□十二年”題記,但年號已風化不清,此龕造像也風化嚴重,無法看出時代特點。但參考其他儲存稍好的龕像,如第3龕倚坐佛頭頂肉髻低平,面相豐圓,身著雙領下垂式袈裟。第5龕佛像形象同第3龕,下有仰覆蓮座。這些都是北齊至隋代流行的樣式。又,題記“十”前似有“二”字,但“十”字前只有兩個字的空間,如果是“二十二年”的話,兩個字的年號就無法刻上去。此“二”字疑為只剩下半部的“皇”字,故懷疑第8 龕紀年或為隋開皇十二年(592年)。如果這樣的判斷能夠成立的話,那麼石佛寺中區以及西區的摩崖龕像應該開鑿於隋代開皇前期,而第8龕位置稍偏,應該是中區開鑿年代最晚的龕像。

石佛寺第1窟具有典型的北齊石窟造像特點。如洞窟形制為方形覆鬥頂,窟內三壁前設壇基,壇基上依壁雕像的作法與北齊晚期開鑿的河北邯鄲南響堂第6窟甲、北齊天保六年(555年)開鑿完工的河南安陽小南海中窟類似,但這兩個洞窟均為高壇基,與石佛寺稍有不同。北齊末在河北涉縣開鑿的林旺石窟,為方形覆鬥頂,三壁前設低壇基明,與石佛寺窟型相同。

此窟造像題材為三壁三佛,其中東壁為倚坐佛,這樣就組成了三世佛。三世佛是北魏以來流行的題材,但北魏時期主要流行的是交腳彌勒菩薩組成的三世佛,到北齊時期則流行倚坐彌勒佛組成的三世佛,如南響堂第7窟和第5窟呵、水浴寺叩、天龍山第1窟回。此窟佛像和菩薩時代特點鮮明,如佛像肉髻低平,面相渾圓,身體健壯,身著雙領下垂式袈裟,裙襬短,僅覆於座上。這種袈裟樣式和圓潤豐滿的肌體正是北齊佛像所流行的樣式,與開鑿於北齊天統四年(568年)之前的北響堂南洞佛像咽和南響堂第1、2、4、7窟佛像一致叫,表現了這一時期的流行風尚。又,二坐佛均坐於圓形仰覆蓮座上,這種佛座樣式始見於北響堂中洞主尊佛像之佛座。在南響堂山1、5、7窟,水浴寺石窟西窟西壁龕,天龍山北齊第1、16 窟以及隋開皇四年(584 年)開鑿的第8窟中的佛座都為仰覆蓮座,表明這種佛座樣式也是北齊到隋代所流行的。東壁右側菩薩身上斜披一道瓔珞的樣式最早見於河北邯鄲北響堂北洞中心柱龕內兩側脅 侍菩薩像吧,北洞窟外前廳南崖面北齊洞窟內正壁(東壁)左側菩薩像、南洞窟頂覆缽小窟內的脅侍菩薩像哩、南響堂第7窟右壁兩側菩薩像即是這種樣式的典型代表,是鄴城地區出現並且較為流行的新樣式。這種樣式又影響到山西太原龍山北齊開鑿的姑姑洞石窟如中窟菩薩像即是如此嗎。

根據上述比較,第1窟具有較多的北齊石窟造像特點,尤其與南響堂石窟接近,因此可以推定其為北齊晚期開鑿的洞窟。

第2窟洞窟形制為方形四角攢尖頂,正壁開一龕,側壁設壇基。這種形制不見於鄴城和太原地區北齊洞窟中,缺少可對比的資料。雖然窟內造像風化較為嚴重,但仍然反映了北齊晚期至隋代的特點,如兩側壁各有三尊形體大小相似的造像,中尊頭頂明顯呈尖狀,應是螺形髮髻。兩側為菩薩像。結合正壁龕內一佛二弟子像,此窟造像題材組成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螺髻弟子二菩薩像叫,這種組合形式與北響堂南洞十分相似,如南洞正壁(東壁)為一佛二弟子四菩薩像,北壁為一佛二弟子二螺髻弟子二菩薩像,南壁也為一佛四弟子二菩薩像的組合。由於南壁弟子頭部均後補,參考與之相對的北壁造像組合,理應為二弟子二螺髻弟子像咽。又如南響堂第6窟南壁為一佛四弟子組合,外側二弟子也為螺髻像嗯。這種螺髻弟子像最早見於北魏龍門賓陽中洞甬道北壁上方內側,為身著通肩袈裟,雙手捧博山爐的形象【J】,後流行於北魏晚期至北齊間,但造像樣式有明顯的變化。如北魏時期螺髻高而尖,北齊螺髻則較低,第2窟螺髻的樣式與響堂山螺髻弟子像一致。又,此窟兩側壁內側菩薩像儲存稍好,也可反映時代特點。東壁菩薩像身上斜披一道瓔珞的作法是北齊流行的樣式,這種樣式在東部地區的隋代石窟造像中也有。西壁菩薩頭大身短,戴低花冠,臉形偏長,嘴鼻稍寬的特點,與北齊菩薩像略有差別,而與隋開皇初期開鑿的山東青州駝山石窟第3窟和第2窟脅侍菩薩像相似。尤其是開皇十年(590年)前開鑿的駝山第2窟菩薩像,無論是面相,還是形體都十分相似吧。

總之,第2窟既有北齊造像題材和樣式的特點,也有隋初造像的特點,因而此窟的開鑿年代應定為隋代開皇前期(約581~590年)。

石佛寺石窟與太原地區北齊洞窟流行方形覆鬥頂、三壁三龕式不同。一佛二弟子二螺髻弟子四菩薩的組合也不見太原地區諸石窟中,而與鄴城地區石窟寺大體相同,這反映了來自於鄴城地區的影響。

石佛寺石窟不見於地方誌的記載。從現在交通路線看,壽陽石佛寺地處壽陽縣、和順縣和榆次市交界處,地理位置比較偏僻。但其向西距離晉陽古城(今太原晉源)不過百里,在古代是否為交通路線不得而知。如果我們考慮太原以東的晉中地區北齊、隋代石窟,以前僅知左權縣的高歡雲洞石窟,該石窟為北齊時期開鑿,但未完工即遭廢棄。從洞窟外觀看,石窟規模宏大,有仿木式窟廊,與北響堂北洞相仿,疑是北齊皇室所開鑿吧。假如將這兩個地點聯絡起來看,就不難發現,由鄴城(今河北臨漳縣)沿清漳河北上,越太行山至遼州(今左權),再沿清漳河西源向西北行陽,極有可能經過石佛寺附近地區而至晉陽。因此,石佛寺石窟為研究古代佛教藝術的傳播和交通路線提供了新的資料。

溫馨說明:本平臺目的在於集中傳遞全國各縣考古成果,不作為任何商業目的,轉載請註明出處。我們敬重和感謝原創作者,凡未註明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無法查獲作者所致,敬請原作者諒解!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圖文編輯校對過程中難免出現錯誤,敬請讀者批評指正,我們將及時糾正修改。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