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用考古型別學研究方法,分析山東嶽石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

作者:由 澤畔書翁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3-01-30

何尊的來歷和故事200字

前言

從群舒、徐國、蒲姑地望入手進行探究,透過運用古文字學與音韻學知識論證蒲姑與群舒、蒲姑與徐國、淮夷與徐國、群舒諸勢力之關係,實證它們即為同一勢力之變遷。爾後,筆者用考古型別學研究方法分析山東嶽石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對群舒與徐國故地出土青銅器群進行研究,發現它們在器制、造型、紋飾上存在諸多相似,筆者認為這是由於山東嶽石文化遺址出土陶器風格傳承於群舒與徐國青銅器冶煉工藝,山東嶽石文化與群舒、徐國土著文化融合,便塑造出了兼有海岱文化與中原文化的徐舒青銅文化特徵。最後,透過對安徽舒城九里墩墓出土龍虎紋鼓座銘文“(餘以)□於東土,至於淮之上”的釋究,證明群舒、徐國部族周初從山東嶽石文化區之蒲姑南遷至江淮之地的史實,至此,筆者認為徐國、群舒是由蒲姑故地遷徙至江淮之南立國的。

顧頡剛先生在《徐和淮夷的遷、留》一文中考證認為“濰水即古代的淮水,淮夷的最早根據地就在那裡,後來淮夷的一部分由山東南遷到江蘇、安徽和河南,並導致了當地水名的更改,徐舒文化多被認為是淮夷文化的一部分……”,顧頡剛先生認為淮夷故地即山東濰水,先生文章意在說明淮夷族群最早生活在山東半島地區,徐、舒本為一源,徐國於淮夷中勢力最強,徐旭生教授又說群舒諸小國是由淮夷分裂而出的一部分,徐中舒教授則說蒲姑與徐舒姓氏“嬴”與“偃”古音旁轉,蒲姑即徐國,徐國即群舒。本文將山東蒲姑城附近嶽石文化(時間約為商代末)遺址發掘出的陶器與徐國青銅器、群舒地域特徵青銅器群犧首鼎、曲柄盉、小口鼎等進行考古型別學對比研究,並羅列徐舒青銅文化中的紋飾,意在探明它們之間的淵源關係。

用考古型別學研究方法,分析山東嶽石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

犧首鼎:邳州九女墩三號墓葬為徐國貴族墓地,出土了犧首鼎1件,曲口,附耳深腹,三蹄足,獸首,圓目凸出,有角,獸嘴無孔,無流,角上有羽翅式獸體捲曲紋,頸處飾繩紋,腹部有蟠蛇紋。蕪湖柳春園墓出土犧首,1件,圓垂腹側作獸首狀,無流,扉稜作獸尾,折沿,三蹄足,雙目凸起,犄角呈扁平狀,前足飾蟠龍紋,身部飾鱗紋,腹部飾夔龍紋。甗:山東嶽石文化區泗水尹家城遺址出土有陶甗,尖足,三足立,深分襠,連體甗。紹興坡塘306號墓出土青銅甗一件,口微斂,方形雙耳,耳端外撇,甑腹外飾勾連蟠璃紋。

用考古型別學研究方法,分析山東嶽石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

安徽黃嶺出土連體青銅甗一件,甑鬲連體,立耳,直口,弧襠,三足空心,甑體腹部飾兩道凸紋。豆:山東嶽石文化泗水尹家城遺址出土陶豆2件,豆盤呈盆形,直口外敞,弧腹,圈足。邳州九女墩三號墓出土陶豆4件,豆盤呈盆形,直口外敞,弧腹,低圈足。安徽燕山墓出土圈足豆,敞口,平沿,束柄,蜷腹,圈足外撇。盤:山東嶽石文化區泗水尹家城遺址出土陶盤,平底,外形近方,無紋飾,薄口。邳州九女墩出土5件平底盤,無足,方折沿,斜肩,弧腹,腹飾繩紋。六安燕山墓出土附耳圈足盤,方唇,直口,窄沿,圈足,附耳圓折向上,淺直腹。小口鼎:山東嶽石文化區泗水尹家城遺址出土有陶鼎,折口略向外,圓腹,凸底,袋足,三足立。

用考古型別學研究方法,分析山東嶽石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

紹興306號墓出土湯鼎1件,圓肩,直口,平底,腹壁飾一週圓渦紋,鼎壁上部飾蟠璃紋,下部飾倒三角形蟬紋,有蓋,立耳。舒城河口墓出土小口鼎1件,口微斂,腹鼓起,穿耳,耳微外移,圜底,三蹄足,半環形紐,腹上部飾竊曲紋,耳飾點線紋,蓋飾蟠帶紋。尊:山東嶽石文化區泗水尹家城遺址出土陶尊1件,直口,三段式,有突出扉稜,鼓腹,弧形、底圈足。紹興306號墓出土青銅尊1件,三段式,高頸,斜肩,扁鼓腹,高圈足,頸下端與圈足飾鋸齒紋和交連雲紋,腹中飾有連珠紋、獸面文、細線紋。六安燕山墓出土鳳紋尊1件,口呈喇叭形,束頸,垂腹,圈足外撇,頸部飾鳳鳥紋,腹身與圈足飾凸弦紋。盉(鬹):山東嶽石文化區泗水尹家城出土陶鬹1件,三足,鳥嘴形流,上揚,細鋬,呈絞索形。紹興306號墓出土1件甗盉,上部為甑下部為鬲式盉,甑口微斂,帶凸稜,甑上飾蟠璃紋與三角形垂葉紋,有蓋,設環形紐,盉前端有流嘴,胎壁薄。銅陵市金口嶺出土1件盉,有鋬,帶流嘴,袋足,口下飾勾連雲紋,肩部飾竊曲紋,足飾夔龍紋。我們發現屬於徐國遺族紹興306號墓出土犧首鼎與群舒地域柳春園墓地出土的犧首鼎首部極其相似,均無流,這種獸首鼎在徐、舒之外地區很少發現。另山東嶽石文化遺址、紹興306號墓、安徽潛山黃嶺墓出土的甗均為連體甗,深分襠,它們之間的風格設計應存在傳承關係。

用考古型別學研究方法,分析山東嶽石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

山東嶽石文化遺址出土的陶豆造型也與江蘇邳州九女墩三號墩出土A型豆造型很接近,均為盆形盤,三個地區的豆均有圈足,這可謂一個文化傳承因素。山東嶽石文化遺址出土的陶盤與江蘇邳州九女三號墩墓出土青銅盤造型也很接近,均無足,平底。山東嶽石文化遺址出土三足陶鼎與紹興306號墓地出土小口鼎均為圓腹三足鼎,特別是紹興306號墓與舒城河口墓出土小口鼎均有紐蓋、立耳這些共同點。山東嶽石文化遺址出土陶尊有扉稜,略鼓腹,低圈足,其他兩個文化遺址出土青銅尊也屬於低圈足,三地出土的尊均為三段式,雖然有區域性變化但整體風格接近。筆者將山東嶽石文化遺址出土陶鬹與徐國、群舒兩地出土青銅甗形盉進行對比分析,發現它們均有流嘴、細鋬,似甗似盉,三足立,鼓腹。紹興306號墓出土青銅甗形盉與金口嶺遺址出土青銅甗形盉造型、風格相似,只是腹部紋飾存在一些差異。透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山東嶽石文化遺址區出土的陶器與徐國、群舒墓地出土的青銅器在造型風格上存在傳承性。

用考古型別學研究方法,分析山東嶽石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

1980年安徽省考古工作隊在舒城九里墩發現一座春秋古墓,經過發掘出土器物183件,有大型甬鍾、蔡侯戟等青銅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為一件青銅鼓座,鼓座刻有銘文153字,經過學界陳秉新、曹錦炎、何琳儀等專家、教授研究,現將此鼓座命名為“晉鼓”

“東土”筆者認為即“東夷之故土”,東夷本土著於齊地半島,周公東征“蒲姑”“商奄”,東夷部族被迫南遷之淮河流域,則兩週時期又被稱為淮夷,徐國為淮夷中一強大部族,前文徐旭生教授即認為群舒實為徐國沿淮河南遷途中分離出的一部落。此句銘文大意即釋“‘餘’即“舒’群舒由齊魯之地,遷徙至江淮流域”。

結語

我們便明晰徐國與群舒故地在山東半島,因周公東征“蒲姑”,最終南遷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