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十八、瓷器鑑定中,“死亡氣泡”鑑定法的三大弊病

作者:由 神藏說瓷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3-02-01

瓷器死亡氣泡能仿嗎

前幾天,我寫了一篇關於瓷器微觀鑑定的

相關

文章。事後,便收到了一些瓷友的私信和評論。在這些回覆的內容當中,爭議最大的,就是

用死亡氣泡來鑑定瓷器,到底靠不靠譜這個問題

。據此,便有

瓷友開始評論我的藏品,說它們是仿

他們的

依據就是

,我的藏品

死亡氣泡

特徵與

的藏品上的

死亡

氣泡不同,或者與網上描述的不一樣等等。

此,今天我們就

來談談,

瓷器

死亡氣

”鑑定法

三大弊病

十八、瓷器鑑定中,“死亡氣泡”鑑定法的三大弊病

首先,

文獻參考依據不足

死亡氣泡

”這個詞不知從何時蔓延開來,尤其是在近些年的瓷器鑑定領域中,這個詞一直是熱度不減。我前後翻閱了大量的相關鑑定資料,涉及到的也僅僅是關於瓷器內部氣泡的大小、層次分佈等一些論述內容。比如,汝窯的氣泡類似“廖若星辰”,哥窯的氣泡,則描述為“聚沫攢珠”等等,始終未找到所謂“死亡氣泡”的相關文獻內容。直到現在,瓷器鑑定界,對此也是持中立態度。根據一些相對可考的論述表明,瓷器氣泡會經歷變色、破口等氧化階段。那麼試問,既然它還能活躍,又何來“死亡氣泡”一說呢?

十八、瓷器鑑定中,“死亡氣泡”鑑定法的三大弊病

其次,

對比不當造成判斷失誤

這點,是針對一些瓷友不明所以,就開始發噴的現象來談的。比如,我釋出的瓷器圖片,是青花瓷的內部氣泡微觀特徵,而你卻用五大名窯或者越窯之類的瓷器來做對比,如果一樣,那才是真的有問題。比如有位瓷友說,瓷器內氣泡變色大概需要

400

年,而氣泡破口大概需要

800

年,他這些論述的依據,居然是——他認為!如果僅憑臆斷就可以得出結論,那我也可以認為,在一些外界環境相對惡劣的條件下,例如現在的化學處理手段,估計不用幾百年,估計幾天就可以讓氣泡破口。所以,過分的深究所謂的“死亡氣泡”,不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對比,往往容易造成鑑定時判斷失誤。

十八、瓷器鑑定中,“死亡氣泡”鑑定法的三大弊病

最後,

適用範圍有侷限性

現代科技的發達,讓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和改善。從而,在得到方便舒適的同時,也讓人們漸漸對科技創新的應用,有了一定的依賴感。這一點,不可否認。但是,事無絕對。就像我在以前的發文中所說的,所謂的

“死亡氣泡”只是微觀鑑定的一個方面,它只能在一定的邏輯上,推斷瓷器的創燒年代及製作工藝。不能作為所有瓷器鑑定的唯一方法。很多瓷友覺得,只要沒有所謂的”死亡氣泡“,瓷器就一定是贗品。可是大家想過沒有,有些瓷器你看不到氣泡,你拿什麼去作為鑑定的依據,比如一些經過二次燒造釉上彩瓷器。你連氣泡都看不到,更何談什麼“死亡氣泡”。難道這類瓷器就要被定義為“贗品”麼?所以,使用範圍的侷限性,註定了它只能是一個輔助手段。

十八、瓷器鑑定中,“死亡氣泡”鑑定法的三大弊病

其實,瓷器鑑定對於很多收藏者來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斷。但是所有的分析和辨別,都是要經得起客觀的檢驗和剖析。我不否微觀鑑定對於瓷器鑑賞的輔助意義,但是,過分推崇某一種瓷器鑑定方法,也無異於盲人摸象。

幽谷鳴潭

幽谷鳴潭

01:00

未知來源

今日瓷條

觀音尊:清代時期一種類似於觀音坐像的侈口尊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