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穩定性是判定斑塊危險等級的重要指標 “薄皮大餡”的極不穩定

作者:由 福建三博福能腦科醫院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3-02-04

科技皮分幾個等級

隨著健康體檢的日益普遍,越來越多的人發現有頸動脈斑塊。頸動脈斑塊彷彿成為了很多中老年人的“標配”。不過大多數人頸動脈中的斑塊危險性並不高,主要是可以作為人體動脈系統的“視窗”,從頸動脈斑塊的程度,評估大腦和心臟面臨的危險性。

但頸動脈斑塊就像廚房下水道中的油汙,時間久了會導致下水道狹窄堵塞。所以當頸動脈狹窄堵塞時,不僅會影響供血,也可能誘發缺血性腦卒中。當斑塊脫落後形成了血栓,隨血流到達大腦還會導致栓塞。

《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顯示,50%~75%的缺血性腦卒中由頸動脈病變所致,嚴重時可危及生命。因此,頸動脈斑塊也被稱為“沉默殺手”。

穩定性是判定斑塊危險等級的重要指標 “薄皮大餡”的極不穩定

檢查出頸動脈斑塊,就意味著腦梗不遠了?

很多人看到體檢報告上寫有頸動脈斑塊就很擔心,是不是會發生腦梗。頸動脈斑塊引發腦梗的機制是脂質沉積在血管壁,形成斑塊,斑塊逐漸長大,斑塊不穩定而發生破裂。而頸動脈斑塊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如果能夠及時降低血脂、穩定斑塊,甚至縮小斑塊,就可以有效防止心梗、腦梗的發生。

穩定性是判定斑塊危險等級的重要指標。頸動脈斑塊是有軟和硬之分的,軟斑塊又被稱之為易損性的斑塊,通俗地講就像是薄皮大餡的餃子,極不穩定,一不小心就會炸,很容易破裂引發血栓,不少病例都說明,很多情況下這種軟綿綿的噁心的東西才是腦梗的真兇!這種軟斑塊一經發現,要及時進行治療。

穩定性是判定斑塊危險等級的重要指標 “薄皮大餡”的極不穩定

硬斑塊是指附著在頸動脈壁上已經鈣化、變硬,不容易脫落,但容易造成動脈狹窄。如果狹窄≤50%,透過去控制血壓、血脂,注意生活飲食方式就可以了,如果狹窄>50%,尤其是如果達到了70%,就必須要到醫院接受治療。

頸動脈狹窄該如何治療

內科治療:

降脂藥可穩定斑塊

發現頸動脈狹窄或斑塊就應該早期治療,尤其是中老年人,常需口服降脂藥物,起到穩定和軟化斑塊的作用,並延緩血管狹窄的程序;還需口服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防止血栓形成。已經有過腦梗、中風者,根據腦部病灶、認知情況、行動情況,需酌情服用神經細胞活性藥物。除了內科藥物治療外,還有外科手術治療、腔內介入治療(包括頸動脈支架術和置管溶栓術)。

外科治療:

可以去除狹窄與斑塊

外科手術是治療頸動脈狹窄或斑塊比較徹底的方法,目前有多種手術方法。其中,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EA)是最常用的方法,需在頸部做一個幾公分的小切口,把血管切開,去除病變。較少用的方法是採用人工血管或自體血管在頸動脈狹窄的上下部位“搭橋”,即頸動脈旁路術。還有一種手術是針對頸動脈完全閉塞的情況,用一段自體血管把顱骨外面的血流引到顱內血管,即顱內外動脈搭橋術。

穩定性是判定斑塊危險等級的重要指標 “薄皮大餡”的極不穩定

對於難以手術的患者,可以透過動脈穿刺將支架植入頸動脈,將狹窄的通道撐開,或壓迫斑塊,開放通向大腦的血管,稱作頸動脈支架成形術。對於明確腦梗死或頸動脈血栓的患者,還可以在早期(發病6~8小時內)將導管放到頸動脈內部,注射藥物將血栓溶化,稱作頸動脈置管溶栓。

頸動脈狹窄的5種檢查方法

體格檢查

所有頸動脈狹窄患者都要進行神經系統的體格檢查,就是根據表情狀態、面部是否對稱、語言、意識、運動功能、肢體張力、共濟失除錯驗、感覺功能等,作出進一步的診斷,部分患者可被檢出腦卒中的體徵,

同時醫生還會對患者進行頸動脈超聲檢查、CT血管造影(CTA)、核磁檢查、腦血管造影檢查等來確定頸動脈狹窄的準確部位和程度。這些聽起來十分複雜的操作,我們大致瞭解一下這些專業診斷方法是如何進行的。

超聲

超聲檢查,是臨床上篩選頸動脈狹窄的首選檢查方法,可以診斷動脈狹窄或閉塞的部位和程度。而且超聲檢查屬於無創檢查,成本低、具有可重複性。缺點是對多段狹窄不能精確的量化,可能高估狹窄的程度。

磁共振檢查

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MRA)可顯示頸動脈狹窄的解剖部位和狹窄程度,但如果患者體內有鐵磁性金屬植入物時,比如說心臟起搏器之類的,則不適合進行本項檢查。

CT檢查

CT檢查包括冠狀動脈CT檢查(CTA)和CT灌注掃描檢查(CTP)。CTA可以提供主動脈弓、弓上血管開口、頸動脈的解剖和形態學資訊,評估頸動脈的狹窄程度和部位。CTP則可以獲得腦內血流的灌注資訊。

全腦血管造影(DSA)檢查

DSA是診斷頸動脈狹窄的“金標準”。不同於CT和MR檢查,DSA屬於有創性檢查,需要住院在手術室區域性麻醉下完成。DSA檢查有助觀察主動脈弓的型別、頸動脈狹窄病變的性質,例如狹窄部位、狹窄程度、斑塊的整體形態、或斑塊有無潰瘍,還可以觀察對側頸動脈、椎動脈和顱內Willis環的完整性等。如果患者行介入治療的可能性大,則首選CT等無創檢查,入院後行血管造影明確病變部位及性質後,再同期進行介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