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瓷窯怎麼讀】六安的六讀音有關,這個方言讀音到底是什麼

作者:由 文化地名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1-07-01

瓷窯怎麼讀

原創

牛汝辰

方言,是一種語言的地方變體,是語言分化的結果。我國幅員廣大,方言複雜。作為語言詞彙一部分的地名,同樣帶有濃厚的方言色彩。從方言地名,我們就可以看到地方的社會文化和自然環境的許多特點。方言地名像一個萬花筒,從中可以看到五彩繽紛的地方文化世界。目前社會上關於“六安”的“六”(lù,liù)讀音的爭論,就與方言讀音有關。

所謂方言地名學就是透過一種語言的不同地區的方言地名(方言字形、方言讀音和方言語義)來研究方言分佈、讀音、語義及其與地名關係的學問。方言地名學及各個語言地名學等屬於語言地名學的分支。我國漢族人口較多,漢語方言演變比較複雜。按照現代通俗的分法,現代漢語方言可分為七大方言區,即官話方言(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贛方言。

漢語方言地名學

一、常見方言地名字

在閩粵贛三省交界的遼闊山區裡散居著數百萬計的說客家話的漢族居民,由於客家人在這裡長期定居,產生了許多方言地名。例如:居民地通名,多用坊、屋、莊、家、寨、畲。如王坊、卜屋、林家莊、黃家、石壁寨、葛畲等。山地通名多用山東、岑、岌、峎、龍、垇、阝甲、洞、壢、逕、窠、窩、巖、障。如向陽山東、草鞋岑、十字岌、石子峎、背頭龍、麻公垇、烏泥阝甲、馬洋洞、下壢、黃坭逕、帽子窠、老君窩、朱子巖、石門障等。水體通名多用水、坑、溪、源、潭、灣、濯、磜、崆、渡、湖洋。如山折水、鮮水坑、渾水溪、大水湶、九江潭、勾刀灣、濯田、白水磜、埪頭、水西渡、湖洋冇等。地段通名多用坪、塅、壠、場、壩、地、塘、丘、墘、坎、排、盂、洋、斷。如小坪、千斤塅、黃泥壠、大屋場、宮莊壩、六十地、癩痢塘、田螺坵、東墘、天燈坎、高排、黃連盂、西家洋、斷子下等。[1]

而福建的地名通名也有特點,常見的山名多用山東、嵊、嶂(見於閩南)、尖、、寨、崙、巖(見於閩南)、岬(見於閩北)、嶠(見於閩東)。房屋名厝(見於閩方言區)、屋(見於客家方言區)。亭名,多用寮(見於閩南)、廠(見於閩北)。池塘名多用窟、堀、潭(見於閩南)、塘(見於閩北)。河灘名多用浦、塗、芸(見於閩東)、坪(見於閩北)。河灣名多用澳、港、角(見於閩方言區)。瀑布名多用於漈、磜(見於閩方言區)。水渠名多用圳(見於閩方言區)。[2]

專名中的方言詞各地都有,例如:福建有雞角石,“雞角”指公雞,永春的石鼓,即“石頭”,吾旗嶺的吾旗即“螞蟥”,金門的料羅灣的料羅指嘍囉,媽祖宮的“媽祖”指女神,浦城的天蘿塢的“天蘿”,指絲瓜,茶梨灣的“茶梨”指一種油菜,建陽的槮元嶺的“槮元”指栗子,土回瑤指瓷窯,福清的竹厝的“竹”指曬衣竹竿,骹帶蒼的“骹帶”指裹腳布,龍海的斗門頭的“斗門”指小水閘,魚山咀的“魚”指鯉魚,南安的十六柱的“柱”,指宗教的分支,鵝角髻指公鵝冠,福州的硋埕裡的“硋埕”指瓷場,婆奶弄的“婆奶”指保姆,鯗桸弄的“鯗桸”指鱟魚殼做的水勺,江墘社的“江墘”指江邊,泉州的塗蝨巷的“塗蝨”指帶刺的泥鰍,破柴巷的“破柴”指劈柴火。[2]

漢語方言地名學

二、從方言地名看社會生活特徵

各個方言區都有一些特殊的方言詞,這些特殊方言詞的產生是由於地方社會的生活特點決定的。例如福建有許多帶有硋、硘的地名,這硋、硘與陶瓷有關,反映了古代福建陶瓷業的發達。在韓江三角洲的潮州方言區,以“厝”命名的地名特別多,主要是自然村,如劉厝、王厝、李厝、朱厝寨、紀厝圍、黃厝尾等五六十條。在閩南地區,帶“厝”字的地名也有近百條。“厝”即“房屋”之意。“厝”《說文》指的是“厲石”,即磨刀石;“厝”字地名又主要分佈在多石的閩南丘陵地區,至今當地還多以石築屋。“厝”字地名可能就反映了古代居住條件,即以石築屋。

又如在平潭縣地名中有“石扈”,意為用石頭壘起成圍牆狀,是一種漲潮時魚和水進到裡面,落潮時魚關在裡面的捕撈魚建築物,還有“絳”“糹孟”“木企桁”等,這些地名字都指漁業上的作業用具,“糹孟”意為網,“木企桁”指用竹(或木棍)架在海上供一個足球門似的定置網。[3]從帶有這些方言的地名字也可以知道這裡從事漁業活動。

在潮州方言地區的海豐、陸豐一帶多用“寮”,在汕頭地區分縣地圖上,可以看到許多以“寮”命名的地名。如塘邊寮、邊寮、港寮、雷公寮、下寮尾、大厝寮、新寮姚、客寮、楓樹寮、桶寮、觀飛寮、西寮、紫坑寮。“寮”意為“草棚”“木板棚”以及用瓦片蓋頂而不一定有圍牆的棚子,這反映了古代居民的居住條件。

三、從方言地名看地方水文特徵

“湧”“滘”“氹”“圳”都是廣東方言地名常用字,這些方言地名反映了地方水文特徵。湧(讀chong,衝),是廣東地名中常見的方言字。廣州、佛山、南海、番禺、三水、中山、東莞、斗門、順德一帶,在西、北和東三江下游出海口,水網密佈,河汊縱橫,水鄉處處,人稱“魚米之鄉”,那阡陌縱橫的小河汊,當地群眾稱為“湧”。在地圖上帶湧的地名很多,真可謂琳琅滿目,河汊有多少,它就有多少。較著名的廣州地名有東豪湧、司馬湧、柳波湧、西關湧、大涌口、新河浦湧、臺湧、羅湧村、文衝湧、花地湧、五仙湧、小龍湧等。透過“湧”字地名,就可以知道這裡有河汊分佈。[4]

滘(讀jiao,叫),河道的分支,兩條以上小湧交匯的地方,也是珠江三角洲一帶通用的廣州方言地名的常用字,指水相通處。以前的字書沒有這個“滘”字,據清初學者屈大均著的《廣東新語》一書解釋,“滘”是指“水相通處也”,是廣東特有的廣州方言地名用字。《現代漢語詞典》解釋:“分支的河道,多用以地名,如道滘,雙滘墟(都在廣東)。”《中華大辭典》說:“滘,音叫嘯韻,地名。《茶香室三鈔》英吉利入城始末所載地名,有大黃滘,雞鴨滘。粵之俗字。”在廣州、佛山地區一帶,就會發現許多帶“滘”的地名,如迭滘、沙滘、道滘、滘口、茶滘、思賢滘等。據考,凡帶“滘”字的地方,多是處於小湧匯入在河的地方,地勢一般比較平坦、開闊,有如小小的三角洲。

氹(讀dang,當),氹也寫作凼、乪,而氹較通行。在珠江三角洲一帶,有一種較池塘小的積水窪,水坑或小坑,廣州話叫“氹”。廣州有淘沙氹、紙氹巷,澳門有氹仔,南海有澳邊氹、氹浪村,佛山市也有個淘沙氹。在珠江三角洲的地形圖上,還有許多帶有“氹”的地名。

圳(讀zhen,甽),“圳”在廣東,福建和浙江有不同的讀法,在廣東“圳”讀“俊”。據《中華大字典》:“圳,子鴆切音浸沁韻,粵人以通水之道為圳。”圳多用作地名,如廣東經濟特區——深圳市的圳。圳系田畔小水,或是小溪、河溪,當地群眾稱為水圳。深圳市是我國重要出入口岸,深圳因本市與九龍、新界間有一條頗深的小河得名。圳在廣東用得較多,如三圳、梅圳、圳口村等。在福建地名中,圳字用的也不少,如華安有中圳,沙縣有圳後,浦城有圳邊,龍海有圳頭、圳邊、圳子尾,三明有圳頭墘,永春有圳古,長泰有圳古頭,漳浦有圳口,永定有圳下等。[5]

漢語方言地名學

四、從方言地名看地方地貌特徵

在臺灣地名中,有許多帶有通名、崁、坑、墘等字的地名。指小丘,地形較附近平原略高;在多洪水汛濫的平原上,這些小丘的價值是很高的,常被選作村落的地點。臺灣各地以為名的至少有110個;其中以字起首的50個,以字收尾的46個。還有一些將字夾在中間的。以字起頭的有7個子頂、6個子,還有背、沙、青草崙等。

崁或作坎,近似階臺或山崖,多分佈於河岸或溪谷中。在臺灣地名中,至少有80個帶“崁”的地名,以崁字起首的有49個,其中有13個崁頂,10個崁腳,9個崁頭,8個崁子腳和4個崁下。

坑為山地或丘陵區的小坳谷,中有流水,本省人稱為坑溝。在臺灣地名中,用到坑字的有262個,多數以坑字收尾,如大坑、中坑、小坑、下坑、粗坑、沙坑、竹坑、乾坑、深坑、後坑、老坑、南坑、直坑、北山坑、三叉坑等。以坑字起首的有38個,其中有8個坑口,6個坑內,5個坑子內以及3個坑頭,坑底和坑子口。村口臺地四周,有許多小溪輻射外流,形成許多小溪谷,故以坑為名的多。據二萬五千分之一與五萬分之一地形圖加以統計分析,每3個地名之中便有一個以坑為名的。

墘為岸邊之地,其地形亦稍高仰。或在溪邊,或在港邊,或在海邊,或在潭邊。因此,臺灣有許多溪墘、溪子墘、港墘、港子墘、溝子墘、潭子墘、海墘、埤子墘、埔子墘、湳墘乃至車路墘等地名。[6]

埔為閩粵地區常見的通用名字。據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漢字處的一個統計資料,福建省帶埔字地名有1115處,廣東省有1478處。“埔”字在閩方言裡,指大片的平地。其本字應當是先秦的面積度量單位“夫”。《漢書·食貨志》在追述周代井田制時說:“六尺為步、步百為畝、畝百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井、井方一里、是為九夫。”百畝稱為夫,當然是大片平地了。在粵方言區,黃埔的“埔”讀布。《集韻》裡有個地名專用字與此音相符:“氵布,博故切,地名,周世宗遣將破賊於東氵布洲。”從字形看,氵布從水、義是洲名,正是水邊通名。黃埔也是水濱的地名。[7]

墩在閩方言區指“平地有堆”。在武夷山區的崇安縣有47處帶墩字的地名,如洋墩、烏墩。在莆仙方言區,墩讀“坨”,據說坨是墩的習慣寫法,莆田市境內有99處帶坨字的地名。

在山西運城盆地多有帶“卓”字的地名,如臨猗縣有卓裡、奕家卓、胡家卓、馮家卓、卓兒、景家卓、吳家卓、韓家卓;運城市有麻家卓、滕卓、景家卓、燕家卓等。“卓”意為卓然而立,平地突兀。

山西東南部的黎城縣及其毗鄰的平順、潞城、襄垣、武鄉等縣,晉中的左權縣,居民地名稱中多帶“峧”字地名。如寺峪峧、水峧、白寺峧、老金峧、香爐峧、前峧、後峧、鴿子峧、上孔家峧、下孫家峧等約30處。平順縣、左權縣各有約20處帶峧字地名。“峧”為山西方言用字。

山西地處黃土高原東部,流水沖刷切割較劇,黃河在秦晉峽谷中蜿蜒奔流,山地高原和盆地周圍,溝壑縱橫,山川相間。地名除具黃土高原地名多塬(坦、原)、橋、峁、溝、窯、坪等外,河流交匯處居民地名稱多帶“交”“會”等字。如忻縣、離石區、柳林縣都有三交,還有交口縣,離石、靈石、永和、鄉寧等縣都有交口,另外還有交城、古交、大交、交漳、東交、龍交、泗交等地名。呂橋地區多帶“會”字,如興縣有賀家會、東會,臨縣有蔡家會、橋家會、劉家會等30餘處。[8]

在陝北黃土地區,有許多反映當地地貌的方言地名。如反映正向地貌的小山包稱為疙瘩、圪達、疙瘩,如雙疙瘩、槐疙瘩、秦家圪達、廟梁疙瘩。反映負向地貌的山頂上較窪的地方稱為圪凹,如高家凹;三面環山的短溝附近的地方叫圪凹,如雷家圪;懸崖下叫“石磕”,如大石磕。反映坡坎地貌的較陡的坡稱之為坬(wa),如曹家坬、陽家坬;一邊是山、一邊是溝的狹長地帶稱為砭(bian),如揚砭、椿樹砭,較緩的坡地稱作塌(ta),如麻家塌、核桃樹塌等。反映有窯洞的地方叫“印子”,如劉家印子。[9]

參考文獻

[1]池粵松。漫談客家話地名[J]。地名,1982(2)。

[2]李如龍。試論地名的分類[J]。地名,1982(2)。

[3]李如龍。要正確處理方言和方言字[J]。地名,1981(3)。

[4]牛汝辰。中國水名詞典[M]。哈爾濱:哈爾濱地圖出版社,1995。

[5]陳棟康。閩粵方言地名的研究[Z]。油印稿,1982。

[6]陳正詳。中國文化地理[M]。北京:三聯書店,1985:222。

[7]李如龍。地名中的同字異素和同素異字[J]。中國語文天地,1986(4)。

[8]梁鼎豫。山西地名用字的區域特色[J]。地名知識,1981(1)。

[9]劉家信。陝北黃土地貌特徵在地名上的反映[J]。地名知識,1981(4-5)。

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