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太平天國為什麼能堅持十四年?

作者:由 學智堂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03-08

淩十八有後人嗎

太平天國第一成功的戰略決策就是直取金陵,定都南京,不論是在廣西決定的還是湖南決定的這個戰略決策,這是太平天國能夠和滿清對抗14年的主要基礎,也是能夠奪取天下人心,成為多數反清勢力的共主的根本原因。

歷史上太平天國如果不是沿用這個戰略決策,從廣西的山水之間,殺向廣東,企圖割據嶺南,或者從湖廣北上進軍河南,抑或進軍西南奪取四川,都會是非常悲慘的結果,無法達到歷史上直取金陵定都南京的影響力。

定都南京為何是成功的決策。

太平天國為什麼能堅持十四年?

首先是政治影響力,南京是明朝故都,也是明朝兩京之一,拿下南京就意味著接替明朝正溯,取得名正言順的正統王朝地位,加強反清號召力和影響力。

其次是經濟決定,南京臨近區域不是米麥財富所出之地江浙就是相對富裕的皖贛兩湖。以南京為基地,便於奪取上述地區,增強自身實力。

最後是地理形勝,南京位居江南,雄踞大江之險,進可以攻,退可以守,拿下南京周圍的江浙皖贛兩湖,就可以爭奪天下,退則可以守禦,割據江南以自保。

所以說,定都南京是太平天國最成功的戰略決策,也是它和之前之後同時期的反清起義最大的不同所在,一開始就不是割據地方的想法,也不是類似於黃巢、李自成那樣流寇的思路。

至於後人有不少另類評價的太平天國在直取南京之前的三個選擇。

第一,從廣西出師去廣東,割據嶺南。

這個選擇前有淩十八,後有大成國的表演,明顯是一個錯誤的選擇,永安之後去廣東,弄不好就是又一個淩十八,會被滿清一網打盡。因為廣東地域狹窄,不會像歷史上北進湖廣和江南那樣有迴旋餘地,避實擊虛的機會。即使進軍廣東不被剿滅,而有所成,也就是歷史上大成國那樣建立一個割據地方政權,被滿清最後鎮壓,因為當時兩廣的經濟別說和江南比不了就是和兩湖相比,至少農業是不如的。

所以說進軍廣東,割據嶺南肯定是不現實的選擇。

太平天國為什麼能堅持十四年?

第二,從湖南去四川,割據西南。

不用說這是明顯的下策,四川比較封閉,即使奪取了四川,從四川得天下也是不現實的,進川容易出川難,歷史上從西南起兵奪取天下除了劉邦還沒有其它人。所以進川之後,即使最有利的情況,奪取全川甚至西南,也最多是一個割據地方政權,無奪取天下的機會。而且從湖南奪取四川,路途險阻,危險性也非常大,這個石達開遠征是最有代表性的,從寶慶爭奪戰開始到入川,歷時4年,結果是全軍覆沒的結果。

所以說,進軍四川也是錯誤的選擇。

第三,從湖南北上進軍河南,甚至全軍北伐,這個決策現在受很多人追捧,實際上卻是最差勁的選擇,比永安突圍直取廣東和湖南轉進四川更差,很有可能導致太平天國迅速覆滅。

首先,太平天國是南方人為主,全軍去河南乃至於北伐北京,那是氣候不適應,語言不通,風俗習慣不通,南方沒有佔領,直接全軍去北伐,那是自取死路的結果,這個歷史上太平天國北伐軍已經為我們做了很好的詮釋。

太平天國為什麼能堅持十四年?

其次,進軍河南全師北伐實際上是一種流寇思想,是一種缺乏根據地的做法,因為北方地區無險可守,清代北方也已經變得很貧瘠,經濟上也比不了江南,所以太平天國去河南乃至於河北是無法建立鞏固的根據地的,只能夠流動作戰,所以最後實際上還是一種流寇作戰方式,而流寇作戰方式,缺乏牢固的根據地,那麼缺乏財力人力物力是必然的結果,根本無法和滿清對抗,很容易全軍潰滅。這個太平天國北伐軍也為我們做了詮釋。

最後,即使趁滿清不備,佔領了北京,那麼也不見得成功,反而有可能加劇失敗。這個不論是黃巢李自成都為我們做了詮釋,而且滿清歷史上幾次丟失北京,照樣能夠維持對全國的統治,所以佔領北京和推翻滿清統治是兩回事。

所以太平天國的這三個選擇明顯是不如歷史上直取金陵定都南京的做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