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唐朝府兵制與募兵制的分庭抗禮,本質上是對立的關係,但各有利弊

作者:由 華爸爸的生活日常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04-02

府兵制和募兵制有什麼區別

全文共1902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古代的兵役制度是每個國家必備的,且是一條

非常重要的軍事制度

,與現代社會的軍隊管理體系

有異曲同工之妙

。二者都是為了進一步加強國家的軍事力量,鞏固武裝力量而設立的。

兵役制度的產生是

國家發展的必經之路

,想要時局安穩,強大的軍事力量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士兵的管理和更新是一個

複雜的問題

國家的強大和長治久安需要軍隊來鎮守,而一個

好的軍隊又與完善的軍事制度脫不開干係

。在我國古代就存在著兩種型別的兵役制度,分別是

府兵制和募兵制

唐朝府兵制與募兵制的分庭抗禮,本質上是對立的關係,但各有利弊

這兩種制度無論是招募人員的性質還是上下級的關係,都是不相同的,這兩種兵役制度從本質上來看其實是

對立的關係

,但是各有利弊。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之下,可以發揮出

不同的作用。

一、府兵制

府兵其實就是軍府所具備的軍事力量,平日裡就是

耕作勞動的農民

,在

務農的閒暇時間

裡進行必要的軍事訓練,如果國家有命令就會從軍,

為國家而戰

但是上戰場時所需要的兵器和馬匹都需要自己準備,國家不會給府兵發放物資。這種

兵農合一的制度

,將軍隊的主導權更好的集中統一在了皇帝手中,

方便管理

這個制度

起源於西魏的宇文泰

,那時候在位的皇帝手中並沒有實權,無法領兵管兵,因此也只是

掛了個虛名而已

。而宇文泰雖然只是臣子,但是在他設立的府兵制中代表的則是

擁有著最高領導權的中央

唐朝府兵制與募兵制的分庭抗禮,本質上是對立的關係,但各有利弊

後來府兵制在隋朝時經歷了一次大變革,又

在唐朝時與均田制結合

,達到了空前的鼎盛。可是唐玄宗繼位後,這個兵役制度的各個隱患就凸顯出來了,結束了兩百多年的統治後,最終

被募兵制取代

了。

二、募兵制

募兵制並不是新推出的兵役制度,這種對軍隊的管理模式

一直都存在

,只不過

在隋

朝和唐朝初期

時未曾被採用而已

,等到府兵制被廢除之後才受到了更多的關注。

而且募兵制與府兵制之間也有著

明顯的差異

,後者主要是

更加註重兵農合一為國家帶來的效益

,從軍的也基本上都是農民,但是募兵制所招募計程車兵則

更加正規一些

與府兵制的“散養”不同,這些士兵都是

職業的將士

,會由國家配備的軍官

進行集中專業的訓練

,而且一般從軍時間比較長,在打仗時也享受著

國家統一發放的裝備和軍餉

唐朝府兵制與募兵制的分庭抗禮,本質上是對立的關係,但各有利弊

與府兵制相比,採取募兵制會對士兵們進行一系列專業訓練,確實可以大幅度的提高軍隊的作戰能力,

進一步強化國家的軍事力量。

唐朝不停的在發動對外戰爭

,頻繁的征戰

令很多府兵久戍邊疆難以歸家。

而且很多士兵

受到壓榨無地可耕

,連維持生計都非常困難。為了提高士兵的

作戰積極性

,當時的在位唐朝皇帝不得已改變了兵役制度。

不過這種制度也存在著一個

致命的弊端。

因為士兵都是由軍官培養訓練的,所以會更加

習慣聽命于軍官的指揮

這也就滋生出了擁兵自重的情況,

動搖了中央的集中管理權

,威脅到了封建制度最高管理層的利益。

長此以往下去,就會造成

國內各方地區自成一派

,軍閥割據獨立於朝堂之外的現象。

於是在唐玄宗在位的後期,越來越多的地方大員開始擁兵自重,

致使安史之亂的悲劇產生,

在長達八年的時間裡,

各地軍閥混戰不斷

,當時的中央也失去了領導決策權。

唐朝府兵制與募兵制的分庭抗禮,本質上是對立的關係,但各有利弊

三、唐朝府兵

府兵制

兵農合一

的性質既是它的優勢,同時也是它被取代的主要原因。因為府兵參軍時需要

自己準備所需的糧草和馬匹,兵器也要自帶

,因此土地對於府兵來說格外重要。

有了足夠的土地才能保持

最為基礎

的生產執行,府兵有了收入後才能準備打仗時所需的糧草和乾糧,才能去

購置

馬匹武器。後來與均田制的結合,也是想要儘可能的為士兵

提供戰爭時所需的物品

在南北朝時期,國破家亡成了最尋常的事情,百姓為了躲避戰亂保全自己,就只能

不停的更換居住的場所

。各個國家的人口都大幅度減少,大量的土地無人打理只能長時間的

荒廢著

慢慢的這些荒蕪的土地就被當時中央最高領導人所掌控著,無人耕作也是浪費。於是在隋唐時期國家

招募了大量流民

的同時,將這些土地分給他們來耕作,

國家徵收相應的賦稅

,這就是均田制。

唐朝府兵制與募兵制的分庭抗禮,本質上是對立的關係,但各有利弊

四、均田制

為了更好的解決大多數百姓沒有收入來源的問題,安撫農民心中的

恐慌和焦慮

,均田制的推出是必然結果。不僅解決了當時無地可耕的農民的生計問題,同時還

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

,這也為後來與府兵制合二為一做鋪墊。

而且當時國家的

財政收入較少

,難以維持職業士兵的日常所需,均田制與府兵制的結合可以

節省國家的支出

,同時也能

保證充足的軍事力量

,算是最適合當時社會背景的制度了。

唐朝府兵制與募兵制的分庭抗禮,本質上是對立的關係,但各有利弊

無論是府斤遙翟兵制還是募兵制,都

存在著一定的料滑管理漏洞

,沒有絕對完美的兵役制模本行度,根據社會的變化,古代的兵役制度也一直都處於

不斷的完善與推翻的交替更迭中

。適用於前朝的制度不一定與本朝的發展情況相吻合,

一味地沿用前朝制度只會滋生出更大的隱患

不斷的改革和完善,才能更加貼合時代的發展,古代的許多君主也清楚對原有制度進行改革的重要性,靈活多變才能有更大機遇,

固步自封只是自取滅亡。

參考文獻:《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