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漢口百年華清街記事

作者:由 武漢三鎮吃喝玩樂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04-14

紀和記的區別是什麼

漢口有一條老街,也是名街,叫做華清街,小時候(20世紀60年代),聽老人們總叫它華景街,原以為是他們口齒不清叫混了,後來才知道,它最早的名字就叫華景街。這條街,從2005年起已經不復存在了,整條街都被規劃到“華清園”小區了,但是,從它誕生至今,少說已有115年的歷史。

漢口百年華清街記事

2005年5月正在拆遷中的華清街。

劉建林攝

華清街的“三兄弟”

我家住在公安路,距華清街僅一箭之遙。

華清街寬不過四米,東南起中山大道一元小路附近,西北至京漢街鐵路孔(現為京漢大道),全長約250米,門牌號總共有112戶。這條街的一大特色是條石路,全是由整齊劃一的花崗岩條石鋪成,路中間是橫向鋪的,兩邊則是縱向鋪排鑲邊,十分美觀。如果現在還在,拿它跟藥幫巷的石板路比,顯得漂亮多了。這種條石在武漢叫麻石,學名叫花崗岩。古時常用來鋪路面、橋面。還有一種石板叫青石,表面呈青灰色,比麻石質地細膩,表面經摩擦後更加光滑,這種石板在武漢市內較少見。現在不少年輕人包括年輕的媒體人沒見過當年的世面,凡是石板路,都按某些文學作品裡描寫的,想當然地一概謬稱為“青石板路”,實是清白不辨。每逢雨天,石板露出它們的本色來,看上去又古老蒼涼,又光滑亮潔。那些條石,在1969年修建濱江防汛抗洪紀念碑時,全都撬去作基座石料用了。

在我的記憶中,20世紀60、70年代的華清街,還是那麼熱鬧、親和。公安路到華清街,相隔有新直街和建設街,都是相互平行的,彼此間隔並不遠,三條街道里面都有小巷相通。如從公安路到華清街,從中山大道和京漢街兩頭走都行,若想走近路,就從公安路腰部的福壽裡穿過新直街,再從建設街的一條狹小的巷子穿到菜場的隔壁,當然,這條就近的捷徑,也只有附近居民知道,遠處的人繞到這裡可能會迷路。

漢口百年華清街記事

2005年7月4日拍攝的華清街圓拱門上的石刻。

嚴濤供圖

建設街緊鄰華清街,比華清街稍寬,約有5米。夏天乘涼,街道兩邊擺滿竹床,中間還可留出一條路,長度與華清街一致。據《武漢地名志》記載,早期居民多以蘆蓆搭棚而居,故稱蘆蓆街,至30年代居民增多,逐漸改為板屋磚房。又因靠近華景街而改稱小華景街,1948年改名建設街。但是,《武漢地名志》的這一記錄或許有誤。

2004年,武漢民間文保志願者嚴濤、宗曉斌在華清街一戶居民的牆壁上發現一塊民國告示碑,碑文內容是一份“漢口市政府通知(府字第二五零零號)”。這塊碑在華清街拆遷之前被嚴濤完整地拓了下來,成為珍貴史料,而石碑卻下落不明。碑文原文較長,大致內容是:市政府擬在“平漢鐵路北次沿鐵路修築圍牆,原擬在華清、建設兩街間共留一便門,嗣因該兩街居民代表等迭次呈請在各街口留一便門。”市政府最終同意了居民的請求,在華清、建設兩街各設便門,圓滿解決了問題,特此發了通知。落款時間是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六月十二日,市長吳國楨。

從這份政府檔案上看,建設街的街名,早在1933年就已經在使用並得到政府認可了,並非1948年。也有可能在1948年由官方正式公佈了一批路名的命名。《武漢地名志》在“歷史地名”一章中又有記載:“歷史名稱:小華清街;使用時間:1928年前;所在政區:江岸 車站;現用名稱:建設街”。小華清街應該是1924年隨華景街改名後而改的,到1928年就有了新的名稱了。

《武漢地名志》“歷史地名”一章中還有兩處模糊的說法:“歷史名稱:華清街;使用時間:1924年後;所在政區(區街鄉鎮):江岸 車站;現用名稱:華清裡。”“歷史名稱:華景;使用時間:1924年前;所在政區:江岸車站;現用名稱:華清裡。”“歷史名稱:華景街;使用時間:光緒末年至41年;所在政區:江岸車站;現用名稱:華清街。”此處疑問後文再議。

新直街約在20年代形成居民區,早期四周水溝縱橫,居民以木板搭橋往來,故稱板子橋。30年代形成街道,以靠近華景街而改稱華景后街,1948年改名新直街(1938年《漢口市街道詳圖》中仍為華景后街,1951年《武漢市漢口區馬路圖》中,使用新直街)。在民國地圖上,這三條並列街道的名稱有些特點。華清街是老大,依次是建設街、新直街。在40年代末的地圖上,華景街已經改成華清街了,但是小華景街的名稱還印在地圖上。

漢口百年華清街記事

1938年《漢口市街道詳圖》中的華清街

華清街印象及電話婆婆

20世紀60、70年代,華清街上記得起的店鋪有柴禾鋪、雜貨鋪、土產店、花圈店、乾貨店、菜場等。以中段菜場為界,靠近京漢街那邊的店鋪居多,第一家就是一個雜貨鋪,門面有些大,門坎有些高,打醬油、買酒、買鹽、還有豆瓣醬什麼的,包括草紙、鞭炮等,都去這一家。靠近中山大道這邊的店鋪偏少,多是住家的。在華清街的南出口慶安裡一帶,記得還有一座二層樓的茶館,裡面有說書的,還放過皮影戲。華清街東邊多是裡分式建築,故而開的門面較少,而西邊做生意的稍多一些。80年代後,街上普遍在門前擺攤做起生意。

說到華清菜場,還得閒扯一筆。據《江岸區志》記載:“清末,在法(應為德)租界旁小華景街(今建設街)設‘其福’市場,瓦棚木樑,佔地僅40平方米;1924年在附近設華清市場,為武漢市首家室內蔬菜市場。場內蔬鮮薈聚、菜販雲集、客商混雜、熱鬧非凡,同業間批發交易常用暗碼開盤,菜價視客戶需求多寡和氣候寒暑隨之升降。”從史料上看,華清街從華景街改名繼而建立菜場後,名聲更大。

提到華清菜場,又不得不說韓永清這個人。據《江岸區志》人物傳略記載:

韓永清1884年生於漢陽。15歲入永興洋行牛皮廠當臨時工,常向同鄉買辦楊坤山學習英語,不到18歲時,便能用英語會話。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與張之洞相識,得到賞識,被選派為巡警道署通譯,同外商打交道。因辦事認真,交往活絡,得到外商信任。不久,經楊坤山舉薦,被和記的洋老闆李大班派往長沙擔任收購莊經理。任職期內,生意日益興隆。後調回漢口任總行稽查。宣統二年(1910年),出任和記南京洋行買辦,曾先後與實業家、紡織家、金融家經辦數家公司、煤廠、紗廠、銀行等。

韓永清出名後,與不少軍政要人交上朋友。1911年,他以鉅款資助革命黨起義,受到孫中山推崇,孫在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之後,親書“博愛”橫幅贈與韓,且委任韓為總統府顧問。之後相繼被黎元洪、馮國璋及江蘇、湖北兩省禮聘為顧問,參與地方軍政大事。

1919年,韓永清回到漢口,在一場大賭博中,贏了大房地產主陳景堂的整條華景街,後又購買永清裡、永貴裡、世昌裡和華清(景)裡等里巷,並在華景街修蓋90多棟鋪面房屋和1座菜場。1924年將華景街改名華清街。由此可知,華景街改名華清街有據可查的是1924年以後。

漢口百年華清街記事

2006年2月23日民間文保志願者嚴濤在華清街一居民家拓下吳國楨市長簽署的漢口市政府通知碑刻全文 宗曉斌攝

緊挨華清菜場不遠,有一戶人家,主人是一位年約五六十歲的婆婆,姓名不詳,身材修長,面板白皙,身板硬朗,給人的感覺是乾淨靈醒。雖然不知其名,但周圍幾條街的人想不認識她都很難,因為幾條街上只有她一家有公用傳呼電話。

那個時候,武漢市的電話號碼只有4、5位數,火警電話是09。家家戶戶廚房爐臺上都放有幾紙袋砂子,牆壁上寫著“人人防火,戶戶安全”、“油鍋起火用砂滅”、“火警電話09”等標語。說起當年的火警電話,很多人都不記得用過“09”,99%的人只記得是“119”,就算去問市消防局的,年輕人也還是說一直都是119。不過,《武漢市志·交通郵電志》裡有明確記載:“火警電話始於1948年12月27日,電話號碼為‘09’。1982年火警電話號碼改為‘119’。”實際上,1982年以前,公共服務電話中盜警臺是00,查號臺是04,報時臺是07, 1982年之後才改成110、114、117、119等。

漢口百年華清街記事

《武漢市志·交通郵電志》中關於公共服務檯電話號碼的記載。

文革時期,工廠大都在“停工停產鬧造反”。我父母在武漢低壓鍋爐廠工作,都是黨員,又是主要中層幹部,要帶頭生產保證工資發放,於是都住在廠宿舍堅持加班生產,父親當時是全廠“生產指揮組”的組長。父親的人緣極好,家裡也十分好客。家裡來了客人或有什麼要緊事,祖母就讓我給父親打電話。我在很小的時候就學會打電話了。

我家的電話算是比較多,所以,住在華清街的電話婆婆常常要穿過建設街、新直街,到門前樓下高聲喊叫。她的聲音特別好聽,是想像中銀鈴那樣。隔壁的吳永健,父親是船員,通常一個月左右才回家一次,永健常常叫我陪他打電話,問排程室他父親所在的船班什麼時候到港。有時等電話,我就在隔壁花圈店看店員怎樣製作花圈——用一方刻有花紋的青石模板,塗上綠色顏料,覆上白紙,用棕刷在背面一抹,一片花葉就“長”了出來。

電話婆婆對人非常友善,哪怕我們都是小孩子。通一次話是4分錢,傳一次話是1角,老少無欺。現在回想起來,她可是我們這一帶最具權威的“情報處長”和“中情局”、“KGB”密探,哪一家的大小隱私事又能瞞得過她那精明的耳目?真是萬家憂樂事,一一系心頭啊!我從1975年下鄉直到1980年回城,就一直再沒見過電話婆婆了。

相伴電話號碼升到6位而至8位數的歲月,我也不知不覺步入中老年行列,武漢市電信業的發展軌跡,大抵也是如此。社會發展之快,超乎人們想象。而今,人人手機隨身,早已告別到郵電局排著隊打長途、發電報的時代,可是,往事卻歷歷在目,電話婆婆那挺直身板,衣襟斜插手絹,穿街過巷替人傳話的背影,依然浮現眼前。

漢口還有一條全國聞名的華景街

前文說到,《武漢地名志》在“歷史地名”這一章中有如下記載:“歷史名稱:華景街;使用時間:光緒末年至41年;所在政區:江岸車站;現用名稱:華清街。”這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在“歷史地名”中明明說了華清街、華景街、華清裡,怎麼又重複來個華清街呢?其實,這條紀錄非常重要,相當於是給使用地名志的人打了一個啞謎,等待著將來有心人來解這道謎。

漢口百年華清街記事

1911年11月的華景街(漢景街)一元小路口。

左邊三層樓建築下面是華景街(華清街)拱門入口,當時的華景街並未被火燒,被戰火燒的是這條叫華景街的長街的部分房屋

眾所周知,《武漢地名志》是專題分工集體完成的,每一個詞條都會有其出處,由於史料出處的不同,所以,志中就出現了兩個華清街的歷史名稱。可是,總撰稿又不知其詳,故沒有在志中說明武漢曾經有兩個華景(清)街。

事實上,武漢市歷史上確有兩個華景街,後來也叫華清街,又改為漢景街,命運各不相同。

一條華景街就是前文所說的250米長的華清街,形成年代不詳,為了方便區別,暫稱短華景街。

在它的附近,還有一條長華景街,從中山大道一元路到六合路,全長1公里,一邊是德租界,一邊是華界。這條華景街曾因德租界企圖侵佔主權和1916年革命黨人暴動在全國產生重大影響。《武漢地名志》中說的使用時間“光緒末年至41年”,指的其實是這條華景街。

在《江岸區志》裡,有一張“江岸區地名變更一覽表”,表中記錄今名中山大道(一元路至六合路與陳懷民路之間)曾用名(更名時間)是弗裡得裡希路、后街、灰石路(俗稱)、漢景街(1943)、中山大道(1946)。遺憾的是,此表中在灰石路和漢景街之間漏寫了兩個地名,華景街和華清街。是有意漏寫還是無意漏寫,其中自有原因。

這事要從灰石路說起。1916年9月15日《申報》登載有“漢口交涉案之悲觀”一文,文中說:“漢口華景街,毗連德界一帶灰路,約長一英里,為清督瑞澂抵制外人要挾圖佔起見,奏準建修,設立巡警,藉作保障,屬我領土,本我主權詎可放棄?”

這段文字包括三個資訊要素,一是街名華景街,又叫灰石路;二是長一英里,不是指短華景街;三是這條街修建於瑞澂督鄂之時。

為什麼又叫灰石路呢?此文也有交代:“但華景街名雖為街,然不過德界馬路旁之一人行路(即士敏泥建築之灰路),如德人倚路建牆,不獨將華街房屋遮蔽黑暗,且失通行出入之大道,各里住民有交通不便之憾……”舊時代,人們將水泥稱為“洋灰”和“士敏泥”,由此可知,灰石路,就是用石頭和水泥混合鋪的路。

漢口百年華清街記事

1915年的華景街(漢景街)公安路口。

圖中被電線杆和招牌幌子遮擋的三層洋樓下面是華景街(華清街)南入口,此照片表明華清街及南口騎樓在辛亥革命戰火中完好無損

這條名叫華景街的路目前查到最早的史證資料是1907年。外埠某報有一則訊息“端督公子來鄂”:“江督端午帥之長公子繼先君於日昨攜眷乘輪來鄂,暫厝漢口華景街正金銀行買辦景某家。聞系因皖亂,頗有戒心,即須赴京以防意外雲。”文中“皖亂”,當指1907年7月6日反清烈士徐錫麟安慶起義一事。光復會成員安徽巡警處會辦兼巡警學堂監督徐錫麟,在安慶刺殺安徽巡撫恩銘,率領學生軍起義,攻佔軍械所,激戰4小時,失敗被捕,慷慨就義。兩江總督端方之子端繼先來漢的時間應該是1907年7月。

1908年一則報紙訊息“德領阻止水電公司安插電杆”證明當年華景街早已有名:“漢口既濟水電公司……日昨派人在華景街安設電杆,乃該地為華德交界之處,被德捕房出面阻止。該公司總理宋君當即據情稟報漢關道照請德領倫愛森君查明核覆……”

1909年一則報紙訊息“漢關道輕棄主權”報道:“漢口德國租界後有馬路一條,名曰華景街,半為德界,半為華界。德人每以不便管理欲攘為己有,時生交涉。日前,華界餘慶、綿慶各里失慎,延燒房屋甚多,德領遂照會關道,謂華界房屋逼近租界,建築不合,最易延燒,德界人民房屋生財頗覺危險,請將該路讓歸德捕房管理……”

上述清末報紙訊息證實,華景街實有其名,而且是指華界和德租界分界的這條街,因此,《武漢地名志》說華景街名稱使用的時間為“光緒末年(1908年左右)”,這個說法是有依據的,德租界後的華景街作為歷史名街的存在也是無可爭議的。

1916年8月5《申報》“再志漢口三十夜之事變”一文說得很清楚:“極長之華景街盡遭破壞,老慶安裡、新慶安裡、日信裡俱起火,炸彈隆隆,商民既畏火復懼彈,各棄財務向租界而逃。”“其先入室強索,後則沿途攔搶。各商民居住華景街、洋火廠、何家墩一帶多逃至租界馬路上避難,形狀備極悽惻。”這裡說的華景街,均指全長1公里的華景街。

這條長華景街名稱的使用年限大致是1907年到1926年,甚至用到30年代。1924年短華景街改名華清街後,長華景街也隨之改名。其改名脈絡散見於諸多史志和文獻資料。

1915年出版的《漢口小志》街巷名稱一覽表中列有兩個華景街。1920年出版的《漢口商號名錄》中,列有160餘家商號店鋪的地址在華景街沿線,且將華景街分段為“上首、上”、“正華景街”、“華景街下首、下”。如“寶興(銀樓)華景街上首”、“乾記(提莊)華景街公興存側”、“熊森記(提莊)華景街下首”等。同年出版的《漢口商號名錄》附錄《漢口指南》也有同樣的記載:如戲館“立大舞臺,設華景街。”飯館“泰和園,華景街慶安裡口”“華義園,華景街”。

漢口百年華清街記事

20世紀20年代的華景街(漢景街)街景。

左邊三層樓正中拱門就是華景街(華清街)入口。

中間二層樓中式建築疑是泰和園或豫和酒館,遠處三層樓黃色建築疑是立大舞臺

《漢口指南》“警鐘規則”中說“每值失慎之處,火焰初衝之際,瞭觀之人,一經察覺,急將警鐘敲鳴三十下。如白天扯紅旗,夜晚扯紅燈,區別為號。俾警遠近保安會知曉。次觀實是何地段,照章敲鐘。以便施救之人,隨同赴救。切勿誤敲鐘聲,有幹咎戾,切切。如同時有別處火警,再打亂鍾三十下,然後依序分別地方,如前報告。一下鍾:日本租界洋火廠至華景街,後至鐵路局鐵路,前至美最時碼頭止。二下鍾:華景街至一碼頭,前至洋關河街,後至歆生路止……”這裡說的華景街,也是指作為路段標誌的華景街。

《漢口指南》:“夏口第四區公益會,華景街。”“輔德中學校,特別區華景街。”“寶盛米廠,設華景街。”《漢口指南》本埠地名檢查表:“三有裡,華景街下首。”“小胡家巷,華景街上首。”“源昌裡,華景街下首。”“跑馬廠,華景街下首。”“新慶安裡,華景街下首。”“葆仁裡,華景街下首。”“輔仁裡,華景街上首。”“德華里,華景街下首。”“慶安裡,華景街下首。”“辛新裡,華景街下首。”

《漢口商號名錄》和《漢口指南》都是武漢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出版物,也是權威性史料。書中記錄的地名,均為可考實用地名。而1926年出版的《漢口商業一覽》中,原華景街均改為華清街。

《江岸區志》在郵政電信網點中有載:“1914年,境內設支局兩個:華景街(一支)、大智門(三支)。是漢口開辦較早、在租界以外華界區的郵局。1920年,境內有4處支局,即:大智門、華景街、三元里、劉家廟二等局。1933年,漢口設有支局11處,其中設在境內的有大智門、漢景街、三教街、日中街、江岸等5處。”

短華景街裡肯定是沒有郵局的,這個華景街郵局是在六合路口。1914年叫華景街支局,1933年已改名叫漢景街支局。

《江岸區志》“1914—2000年江岸地區郵政機構及網點一覽表”中還反映出:1914年有華景街支局,1931年有漢景街支局,1942年有漢景街支局。這意味著,1931年前後,華景街開始改稱漢景街了。

1946年,抗戰勝利後,漢景街最終合併到中山大道,統稱中山大道。此後,人們漸漸忘卻了這條長長的華景街、華清街。

漢口百年華清街記事

20世紀30年代位於中山大道六合路和記蛋廠旁的漢景街郵局。

漢景街前身為華景街,1914年設立華景街支局。

1920年後曾撤銷,1931年恢復,改名漢景街支局。

田聯申供圖

民國漢口地圖中,只有短華景街的名稱變化,而長華景街先後有後街、弗裡得裡希路、漢景街之稱。唯一發現標有華景街的,是一張1919年《漢口漢陽及武昌》地圖。1924、1926年地圖中標為后街;1927年《武漢投遞分割槽郵局地圖》、1930年《武漢三鎮市街實測詳圖》、1938年《漢口市街道詳圖》等圖均標為漢景街。

目前,從清末和民國的報紙、《漢口商號名錄》、《漢口指南》、地名志以及郵電志等諸多文獻資料中,可以查證到長華景街、華清街、漢景街的演變軌跡,還有部分歷史照片,也證實了華景街作為地名的真實存在,可是,為什麼在民國地圖上卻沒有清晰地標註呢?而且,地名志也沒有專門分條記述呢?也許,其中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在這條華景街的旁邊,還有短華景街的存在,起了一定妨礙作用。

漢口同名的地名本有不少,但有的相隔較遠,如“后街”有兩條,“蘆蓆街”也有兩條,“輔仁裡”則有三處。畢竟,一條街道附近同時出現兩條同名的路,是少見的。無論是繪製地圖還是編修志書,都會刻意避免重名。實際上,不少學者誤把歷史上發生在長華景街上的重大事件,都當作是短華景街去寫,實是誤入歧途。

有人猜測,華景街可能只是個“泛稱”,指短華景街附近,但是,深入考證就會發現,它並非簡單的泛稱,而是實實在在的通用地名,甚至在北洋政府外交部、總統府等官方電文中都出現過。也有人認為,地圖上沒有標註華景街這條街,官方也沒有正式宣佈過對它的命名,由此否定這條街名的歷史存在。這使我想起一句話:“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歷史文化研究的基本規則,無論是肯定還是否定,都要能提供出可靠的依據。

清末民初,漢口的華景街一度成為國家主權的象徵和歷史標記,武漢人民在全國人民聲援下,“抵死不讓”,“杜絕援例”,為捍衛華界主權與德國殖民主義者展開了不屈的鬥爭,並取得最終勝利。儘管華景街這一地名在地圖上很少標註,儘管官方沒有正式公佈,華景街曾作為中山大道下段的路名名稱這一歷史事實是不可忽視的,它的歷史名街屬性是永存的。

打撈城市記憶 鉤沉三鎮往事

漢口百年華清街記事

轉載請註明出處,勿侵犯智慧財產權!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紛享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