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如何理解“德”?

作者:由 滄海一粟了無痕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06-22

什麼是忠什麼是德

什麼是“德”?為什麼形容不講究、品行惡劣的人為“缺德”?

概括地說,“德”就是人們在生活中的行為準則和規範。經常組合的詞有:公德、品德、德行、功德、道德……

說到道德,在老子所寫的《道德經》中,就分為道經和德經兩部分。講“道”的部分大家感覺可能玄之又玄,那麼講“德”的呢?我想,也有點雲裡霧裡的,所以還是先把“德”的地位搞清楚比較好。

老子是這麼排序的: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具體解讀一下這個排行榜。“道”,我們可理解為宇宙規律,是先天地生的,境界最高,當人們違背了“道”的執行法則,那麼就只能靠“德”來維護了。比如封建帝王制度是違背道的,那麼君主只能靠自己所謂的德來維持這種帝制。那如果君主失德了呢?就得靠“仁”來維持了,即施行“仁政”,安撫好百姓。那如果連“仁”也做不到呢?就只能靠“義”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沒有忠誠和責任,天下不保啊!如果連“義”都做不到,那就只能靠“禮”了,起碼錶面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所以,這個禮是最末檔次的,而且鬼知道這個禮是不是發自內心的,或許只是怕了罰款和捱罵,只得維持個彬彬有禮的樣子。

如何理解“德”?

所以,老子說“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就是說,這個“禮”的產生,是因為沒有了忠和信,也是秩序之亂、社會之亂的開始。試想。禮不存,相當於臉都不要了,能不亂套嗎?

由此看來,正是因為“道”和“德”都是頂級的,所以把原本兩碼事的“道”和“德”組成了“道德”一詞,凡有“道德”之人都是楷模,是榜樣,甚至是聖人。也因此,有“道德”的人比有“仁義”的境界就要高許多,而有“仁義”的人,就比只有“禮”的人更是完美太多。

細究起來,即使是德,也有區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什麼意思?用明星賑災捐獻舉例吧。有些明星是發自內心去捐助,寧願不留名,而且不認為自己做了什麼了不起的事,所以是真正的有德。有些明星確實也捐了,但比較高調,比如朋友圈曬一下,捐款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顯示自己的“有為”,這時,就不是真正的“德”了,至少是降了檔次。

在我看來,某些明星即使是有意識地、為了自己的一些目的去捐贈,也是好的,起碼“主觀為自己,客觀為他人”,對災區的人們還是有幫助的。按大家普遍的認為,的確稱得上“功德”一件。

說到這,有必要借鑑老子的一句話,叫做“道生之,而德蓄之”。即“道”始生萬物,“德”來潤養萬物,與大地的“厚德載物”正好呼應。所以“萬物尊道而貴德”。無規矩不成方圓。

如何理解“德”?

再梳理一下。“道”是至上的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並且是冷冰冰的,以萬物為芻狗,一視同仁。“德”是人類行為的規範,需要順應“道”, 人類可以根據時代發展來調整這個規範標準,並努力達到標準。“仁”和“義”屬於人道,是次一等的要求。至於“禮”,就有點遮羞布的意思,是最起碼的標準,如果連“禮”都達不到,那麼就是野蠻而無序的狀態,距離“道德”就差了十萬八千里。

周公倡導的“明德慎罰”就很有意義。讓人們懂得什麼是“德”,“德”的標準,並尚“德”,敬“德”。當人們都努力去追求這個標準時,自然就不必用酷刑去逼迫人們規範行為了。

由此,我們就能理解這個“德”並不是如何的崇高,如何的有光環,就是符合“道”、順應“道”的行為規範而已。做到了自然是有德之人,做不到,那麼一方面“德不配位”,對不起,得付出點代價。另一方面,嚴重偏離了、對立了,那麼就是“缺德”,不僅被人唾棄,更得受到懲罰。

是不是可以這樣來理解,所謂公德,就是公共的行為規範。所謂品德,就是個體的行為規範。所謂功德,有“功績”的行為規範。以此類推,或許就能明白“德”的意義了。

“道”是“道”,“德”是“德”。前一篇文章寫了“術”和“道”的關係,其實這三者間更有玄機,有機會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