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明朝“大禮議之爭”中,為何張璁會被明世宗培養為一代權臣?

作者:由 觀景說史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08-02

張璁為何被醜化

序言:

明正德十六年三月,也就是公元1521年三月,明武宗駕崩,但由於明武宗並無子嗣,所以一來二去之下,時年僅14歲的“興王”朱厚熜,也就得以憑藉一個藩王的身份登基稱帝,是為“明世宗”。不過明世宗繼位沒幾個月,就因為“繼統”與“繼嗣”禮儀形式的問題與大臣展開了一場長達3年的“大禮儀之爭”,很多人也就因此而認為是明朝的皇權意志受到了明朝內閣的制約,然而事實上,內閣勢大是真,但皇權卻並未受到制約,而是明世宗在找能控制內閣的代言人。

明朝“大禮議之爭”中,為何張璁會被明世宗培養為一代權臣?

宦官畫像插圖

明正德十六年七月,也就是公元1521年七月,明世宗就說幹就幹,雷厲風行的把政治體系改革的第一步,瞄在了權勢日益膨脹的“宦官集團”身上,而且手段極為強勢。

革錦衣衛所及監局寺廠司庫、旗校、軍士、匠役投充新設者,凡十四萬八幹餘人

”,大家想啊,十四萬八千餘人,這是什麼概念,對於明朝官場而言,已經算得上是一場影響範圍極為廣泛的“大地震”了,可是這樣聲勢浩大的事件,卻是出自於一個14歲且登基沒幾個月的明世宗之手。——《明史·世宗一》

而且,這還只是個開始,同年,到了十一月以後,明世宗又下詔“

諭各鎮巡守備官,凡額外之徵悉罷之

”,顧名思義,就是要廢除原本被派遣到各個軍鎮駐守的監察太監。

而這一切從開始到結束,所耗費的時間甚至都不到半年,當然,明世祖之所以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取得這樣的成績,也得益於他對宦官的態度極為嚴格,“

御近侍甚嚴,有罪撻之至死,或陳屍示戒。

”——《明史·宦官一》

也正是因此,無形中就給那些宦官帶去了莫大的壓力以及震懾,使得這些宦官不敢徇私舞弊,貪贓枉法,同時也在無形中使得宦官人人自危,只能乖乖的安分守己、恪守本分,幾乎再沒人敢貿貿然的越界干預朝政。

明世宗也就這樣,輕輕鬆鬆就實現了預防“宦官擅權”事件發生的目的。

好比如“

張佐、鮑忠,麥福、黃錦輩,雖由興邸舊人掌司禮監,督東廠,然皆謹飭不敢大肆

”,繼而也就形成了一種“

內臣之勢,惟世宗朝少殺雲

”的政治情景,在明世宗登基之前頻繁發生的宦官擅權事件,在世宗一代幾乎沒有。——《明史·宦官一》

明朝“大禮議之爭”中,為何張璁會被明世宗培養為一代權臣?

明世宗畫像插圖

試問,做事如此雷厲風行且殺伐果斷的明世宗,會甘心因為一個“繼統”與“繼嗣”禮儀形式的問題而與大臣展開一場長達三年的“大禮議之爭”嗎?

自然是不會甘心的!

內閣勢大是真,但無法制約皇權

先不說這大禮議之爭所爭的內容本身,其實跟明朝政治的關聯並不大,單是以明朝內閣當時的“職權範圍”來看,其實也足以看出內閣屬實對皇權構不成什麼實質上的威脅,更別提制約皇權了。

固然在宣德年間,隨著“票擬製度”的出現及應用,讓明洪武年間僅僅只是“

特侍左右,備顧問而已

”的內閣大學士有了“參政議政”的權力,從而使得閣權日益膨脹。——《明史·職官一》

但與此同時,明宣宗其實也曾制定過一系列的措施來抑制和制衡內閣,他曾在明朝內廷中“

設內書堂,而中人多通書曉文義

”,培訓了一批“司禮監秉筆太監”,並讓其代皇帝批朱,也就是幫皇帝批閱奏章。——《明史·職官一》

同時,又讓“司禮監秉筆太監”與“司禮監掌印太監”互相配合,“

掌印掌理內外章奏及御前勘合。秉筆、隨堂掌章奏文書,照閣票批硃

”,共同參與到了“票擬”的審批與決策事務當中。——《明史·職官三》

明朝“大禮議之爭”中,為何張璁會被明世宗培養為一代權臣?

司禮監太監插圖

換言之,明宣宗正是透過提升“司禮監”的政治地位,讓其掌握了“票擬”的決策權,從而在無形中使得“內閣”僅剩下了一個“議政權”,也就相當於無論內閣的權力再大,但真正說了算的其實還是皇帝自身,因為決策權始終都在皇帝的手上。那麼這“內閣制約皇權”的說法也就無從談起了。

更別提如果內閣制約了皇權,明世宗又為何會那麼著急削除宦官集團的勢力呢,畢竟司禮監本身就是為了制衡內閣而生的不是嗎?

“大禮議之爭”的結局草率

我們再來看這場“大禮儀之爭”的事件本身,起初只是因為在禮官議定興獻王主祀稱號時,“

禮臣議考孝宗,改稱興獻王皇叔父,援宋程頤議濮王禮以進

”,但是明世宗不願意,他就想立“興獻王”為帝。——《明史·世宗一》

恰好此時,“

進士張璁言,繼統不繼嗣,請尊崇所生,立興獻王廟於京師

”,這份奏章正好就合了明世祖的心意,所以明世宗就把這份奏章給拿到了朝堂上,請眾臣集議,但是卻遭到了內閣首輔“

楊廷和等抗疏力爭。

”——《明史·世宗一》

以至於新進進士“

張璁

”還因為這道奏疏的緣故,被楊廷和說成是“

秀才安知國家事體

”,直接就被貶成了南京刑部主事,成了外官。——《張文忠公集·詩稿·卷三》

明朝“大禮議之爭”中,為何張璁會被明世宗培養為一代權臣?

張璁畫像插圖

但張璁卻並沒有因此而放棄,依舊是據理力爭,始終都堅持自己的論點。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楊廷和”時任內閣首輔的緣故,地位遠比“張璁”高,人脈也更廣,所以附和楊廷和觀點的奏疏及官員竟然多達“

八十餘疏二百五十餘人

”,而反觀“張璁”,站在他這一邊的卻有且僅有“

主事霍韜、給事中熊浹5萼議同。

”——《明史·列傳第七十九》

顧名思義,這是一場“張璁、 霍韜、熊浹、桂萼”等幾個人對陣“二百五十餘人”的“大禮議之爭”,兩方人數對比極為懸殊不說,這幾個人還基本都是新進進士,人微言輕,甚至還有人被貶成了外官,屬實是爭不過楊廷和一方。

但問題也正是出在了這裡,既然“張璁”一方人微言輕,那豈不是就相當於明世宗是憑藉皇權意志的作用,才把這場“大禮議之爭”拖到了三年嗎?

很多人也就因此而認為“大禮議之爭”其實就是一場“內閣閣權”與“皇權意志”的鬥爭,畢竟贊同明世宗的“張璁”等人實在是太弱了。而明世宗原本可以憑藉皇權一句話解決的事情,卻因為內閣的反對而拖了三年。

可是如果我們再來看看這場大禮議之爭的結果。嘉靖三年九月,禮部尚書席書上奏,“

臣書、臣璁、臣萼、臣獻夫及文武諸臣皆議曰:世無二首,人無二本。孝宗皇帝,伯也,宜稱皇伯考。昭聖皇太后,伯母也,宜稱皇伯母。獻皇帝,父也,宜稱皇考。章聖皇太后,母也,宜稱聖母。武宗仍稱皇兄,莊肅皇后宜稱皇嫂

”,兩方達成了一致,而且是張璁、 霍韜、熊浹、桂萼這一邊佔優勢。——《明史·列傳第八十五》

明朝“大禮議之爭”中,為何張璁會被明世宗培養為一代權臣?

張璁畫像插圖

自嘉靖三年七月之時都還在為了“

本生

”兩個字的去留據理力爭,甚至還曾放言“

今日有不力爭者,必共擊之

”的楊廷和一方,卻在時隔兩個月後與“張璁”達成了一致,而且明顯是傾向於張璁一邊的。——《明史·列傳第七十九》

就好比兩個有著大仇且實力對比懸殊的仇人,卻在兩個月後成了無微不至的朋友,而且還是實力強的那個照顧實力弱的,這個結果是不是有些太過於草率呢?

那麼我們再看看明世宗在嘉靖三年七月的那次廷議事件裡都做了啥?

先是“

遣錦衣先執為首者。於是豐熙、張翀、餘翱、餘寬、黃待顯、陶滋、相世芳、母德純八人,並系詔獄

”,直接派錦衣衛把那幾個帶頭反對“張璁”一方的領頭人全部給逮捕了。——《明史·列傳第七十九》

同為楊廷和一派的楊慎、王元正等人自然不願意啊,故而“

楊慎、王元正乃撼門大哭,眾皆哭,聲震闕廷。帝益怒,命收系五品以下官若干人,而令孟春等待罪

”,剩下的人再次抗議,但這次抗議的物件卻是明世宗,結果同樣被明世宗給逮捕了,而且抓的人同樣不少。——《明史·列傳第七十九》

這還不算完,“

翼日,編修王相等十八人俱杖死,熙等及慎、元正俱謫戍

”,第二天明世宗又用出了“廷杖”,結果當場“杖死”十八人不說,楊慎、王元正等人更是直接就發配邊疆了。——《明史·列傳第七十九》

說到這裡,相信大家已經很明顯的就能看出來一些東西了吧?這個讓人感覺有點匪夷所思的結果,其實就已經足以證明“大禮議之爭”之所以會拖這麼久,並不是因為明世宗所代表的皇權意志受到了“內閣”的制約,屬實是明世宗有意為之,否則又怎麼可能輕輕鬆鬆的就透過一次立威事件迅速結束了這長達三年之久的“大禮議之爭”呢?

明朝“大禮議之爭”中,為何張璁會被明世宗培養為一代權臣?

明世宗

這也就足以表明明世宗其實是有著其它的想法的。

明世宗選拔“張璁”為控制內閣的代言人

而這個想法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明世宗在選拔能夠幫他控制內閣的“代言人”,這個人就是“張璁”。

因為經歷了三年的時間,作為明朝官場新生一代代表的“張璁”,無論是在大禮議之爭初期被黜為外官,還是之後朝堂官員對其排擠以及威脅,都始終沒能讓他放棄最初的想法,這也就足以證明“張璁”這個人屬實具備著不畏強權、百折不撓的精神。

其次,“張璁”的觀點與明世宗一致,一方面說明其與明世宗都有著相同的價值觀,另一方面也說明其勢必會對明世宗忠心耿耿。這也就意味著明世宗如果有指令的話,必然能在“張璁”這裡得到有效的支援和執行。

而這些特質,也恰好正是明世宗當時所急需的,畢竟對明世宗而言,如果他想選拔能夠控制內閣的代言人的話,那麼首先這個代言人就必須能百分百聽他的話不是嗎?

故而,作為官場新秀的“張璁”,也就這樣被明世宗看中,入了內閣,成了內閣大學士,而後更是一路順風順水,但凡“張璁”的票擬,明世宗幾乎可以說是有票必應。

明朝“大禮議之爭”中,為何張璁會被明世宗培養為一代權臣?

明世宗

甚至於到了嘉靖六年,也就是公元1527年,“張璁”上疏,要求明世祖答應“

臣惟皇上欲宣德化,必自近始。……今內閣擇其人焉,責之以擇九卿……

”的建議,顧名思義,就是想讓內閣有選用“九卿”官員的許可權。——《明實錄·明世宗實錄·卷八一》

要知道,這“九卿”所代表的可都是“吏、戶、禮、兵、刑、工”等六部,以及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等“核心政治機構”的最高領導者,也就相當於是明朝政權政治體系的中堅力量。

難不成這“張璁”是想讓內閣透過這種形勢凌駕於“六部”之上?而且世宗一朝司禮監權勢不再,也就是說“張璁”是想讓“內閣”成為明朝政權的“宰相”機構?這明顯就不符合明太祖朱元章設立“內閣”的初衷啊,畢竟在明太祖朱元章的眼中,內閣大學士也就只是個“顧問”罷了。

但是明世祖不但同意了“張璁”的請求,而且還對“張璁”更加重用,以至於最終甚至還形成了一種“

孚敬還內閣,事取獨裁,時不敢有所評議

”的情景,換言之,在明世宗的重用之下,“張璁”赫然已經成了“內閣"的實際掌權人。——《明史·列傳第八十一》

如果單純一個“張璁”還看不出來太多東西的話,那麼明世宗中葉“

夏言、嚴嵩迭用事,遂赫然為真宰相,壓制六卿矣

”的情形呢?——《明史·職官一》

明朝“大禮議之爭”中,為何張璁會被明世宗培養為一代權臣?

明世宗

而這夏言以及嚴嵩二人,也同樣皆是明世宗極為寵信的內閣大學士。

結束語

如此一來,相信大家就可以把明世宗的心思看透了吧?說白了,其實就是明世宗在借“大禮議之爭”進行一場“官員考核”活動。

繼而從中挑選出一些明世宗認為可以幫他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內閣”的賢臣,而“張璁”也就這樣憑藉著他的堅持,成了明世宗所選中的那個“幸運兒”。

從而剛入官場沒幾年,就已然入閣,並一路平步青雲,扶搖直上,從普通的內閣大學士一躍成為了一個力壓六卿、權比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角色。

要說這裡面沒有明世宗的有意扶持,單憑張璁其自身的資歷已經朝堂中不怎麼好的人緣,顯然是不可能達到如此出眾的成績的。

而明世宗也就得以藉助“張璁”對內閣的控制,從而間接的控制了整個內閣,同時還壓制了內部,換言之,其實就等同於明世宗僅控制“張璁”一個人,就取得了控制內閣、同時還能壓制六部諸司的效果。

簡而言之,明世宗的這個策略,固然為明朝培養出了一個權臣,但是這個權臣實則卻是被明世宗所一手掌控,再配合這個權臣所能達到的“獨攬朝政”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就相當於是集權於身處幕後操控的“明世宗”之手,屬實對明世宗促進中央集權程序,加強君主專制等方面都有著極為積極的意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