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從隋末雁門之圍的背景與過程,探討楊廣錯失的最後戰略調整機會

作者:由 正史漫談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09-23

吏部侍郎能調兵嗎

從隋末雁門之圍的背景與過程,探討楊廣錯失的最後戰略調整機會

隋煬帝巡遊圖

文:正史漫談

圖:來自網路

公元615年,隋煬帝楊廣巡幸太原。四月盛暑之際,他前往200裡外的汾陽宮避暑。由於宮城狹小,隨從百官和軍人們不得不四處安營紮寨。

這次出行,時機並不合適:當時的大隋王朝,已經危機四伏。

民力枯竭、岌岌可危的大隋王朝

自公元604年登基以來,短短數年內,雄心勃勃的隋煬帝陸續做了好幾件大事。

基礎建設方面

,營造東京洛陽,並修建了豪華的西苑;在歷代的基礎上,修葺連線北邊的長城;在公元605年,織百萬民丁,開挖通濟渠,連線黃河與淮河;五年後繼續連通京口至餘杭,形成了京杭大運河的雛形。

從隋末雁門之圍的背景與過程,探討楊廣錯失的最後戰略調整機會

隋朝大運河

軍事方面

,公元612-614年,兩次遠征高句麗。第一次由於指揮及後勤問題,慘遭失利,兵員損失達30多萬;第二次因楊玄感在洛陽造反,不得不撤退;經過調整戰略,第三次則順利逼迫對方投降,但高句麗王拒不入朝,讓楊廣頗為憤怒,準備策劃第四次遠征。

外交方面

,為了將西域納入國土,楊廣任命吏部侍郎裴矩經營西方。

以上各項舉措,對隋王朝消耗最為嚴重的,並不是修建大運河,而是裴矩的一系列"綏懷之略"以及遠征高句麗

對於西域諸國,裴矩採取的是軟硬兼施,脅迫利誘各國歸順的策略,“引致諸胡,啖之以利,勸令入朝”。巨大的經費投入,幾乎將西北地區的財政消耗殆盡:

自西京諸縣及西北諸郡,皆傳輸送塞外,每歲鉅億萬計……人畜死亡不達者,郡縣皆徵破其家。由是百姓失業,西方先困矣。

從隋末雁門之圍的背景與過程,探討楊廣錯失的最後戰略調整機會

逐漸強大的高句麗

而對隋王朝造成傷筋動骨傷害的,當屬對高句麗的軍事行動。除了戰場上的損失,前期的後勤籌備帶來連鎖反應,其後果更令人瞠目結舌:

為了籌備幾十萬軍人所需的後勤物資,隋煬帝徵發60萬多民夫,輸送糧草至東北的瀘河、懷遠二鎮。由於道路險遠,運力薄弱,“二人共推米三石”,糧食還未運到目的地,已在途中被當作口糧吃完。為了躲避懲罰,這些民丁只得亡命為賊;再加上貪官趁機盤剝,大量百姓路被逼落草為寇:

百姓窮困,財力俱竭,安居則不勝凍餒,死期交急,剽掠則猶得延生,於是始相聚為群盜。

此時的百姓,已經落得只有犯罪才能活命的境地,竇建德、王薄、郝孝德等十餘股農民起義勢力先後崛起,他們各自擁兵十餘萬,四處肆虐。而楊廣則調兵遣將,李淵、張須陀等人進行了有力的鎮撫。

同時,統治者內部也出現了趁火打劫者,兩朝元老楊素之子、時任吏部尚書楊玄感趁機反叛,不過被宇文述等人迅速剿滅。

就在這樣一個 “大廈將傾”的時期,楊廣卻仍一意孤行,繼續自己最愛的巡遊之旅。讓他想不到的是,多年來溫順的突厥人,這次幾乎要了自己的性命。

從隋末雁門之圍的背景與過程,探討楊廣錯失的最後戰略調整機會

汾陽宮遺址

突厥的順從與背叛

隋文帝楊堅在位期間,對於在南北朝期間崛起的突厥人,採取分而治之、以夷制夷的策略,扶持弱勢順從的啟民可汗一方、打壓強勢而桀驁的達頭可汗。經過一系列外交與軍事的組合拳,隋王朝北方的威脅被解除,娶楊氏宗室之女義成公主為妻的啟民可汗,上書稱楊堅為“聖人可汗”,並表示願意世世代代為大隋養馬牧羊。

啟民在位期間,突厥人一直踐行承諾,對中原王朝惟命是從。為了炫耀國威,楊廣多次親臨草原巡視。啟民可汗則自稱為“奴”,鞍前馬後、迎來送往,可謂殷勤備至。他甚至還主動表示願意“率部落變改衣服,一如華夏”。

公元609年,啟民可汗去世,其子被楊廣立為始畢可汗。

從隋末雁門之圍的背景與過程,探討楊廣錯失的最後戰略調整機會

隋煬帝巡遊北方

此時,負責處理西、北方事務的裴矩,做出了兩個舉動,激發了突厥的離心。

眼見突厥日益強盛而自方國力漸衰,裴矩決定先下手為強,意圖對其進行削弱。

首先,他計劃立始畢可汗的弟弟叱吉為南面可汗,複製當初隋文帝楊堅“以夷制夷”的妙招。然而他沒有認識到,在完全不同的時期,以前的好辦法並不一定適用:叱吉不敢接招,始畢得知後則日益憤怒,裴矩此舉可謂“畫虎不成反類犬”。

其二,當時始畢的重臣史蜀胡悉,頗具謀略,被裴矩視為心腹大患。他以商量邊境貿易為名,將其騙到馬邑殺掉;然後告訴突厥人:“史蜀胡悉前來投降,我已經替你們清理門戶。” 始畢對此自然心知肚明,憤恨之下,從此斷絕了對大隋的朝貢。

隋煬帝對卻此毫無防備。八月份,他避暑完畢,決意出塞巡查。

從隋末雁門之圍的背景與過程,探討楊廣錯失的最後戰略調整機會

雁門郡示意圖

轉危為安,折射出的軍心民心

始畢可汗得知楊廣北出雁門關,決定抓住這一機會,讓其有來無回。

義成公主獲悉,第一時間派人前來示警。楊廣得知,迅速率領隊伍奔進雁門城,並且讓齊王楊暕帶領後軍退守崞縣。

突厥大軍隨即而至,毫無防備的雁門郡39城迅速被攻下,只剩下雁門城與崞縣苦苦支撐。城外突厥人猛攻,箭如雨下,甚至落到了楊廣的身前。此時城內軍民雖然超過了15萬人,但糧食只能支撐20余天。楊廣以為自己在劫難逃,絕望之下甚至抱住兒子楊杲痛哭。

危急時刻,蘇威、蕭瑀、虞世基等大臣審時度勢,向隋煬帝建議如下:

首先,親自巡撫城內,宣佈取消對高句麗的遠征;公佈重賞,鼓勵軍民抵抗突厥人;

從隋末雁門之圍的背景與過程,探討楊廣錯失的最後戰略調整機會

突厥騎兵想象圖

其次,派人向義成公主求救,請她在突厥內部營造輿論;

其三,昭告天下,宣佈取消東征高句麗,轉為征討突厥之患,在各地徵兵勤王。

隋煬帝一律照辦。他親自在城內慰問將士,鄭重宣佈:守城有功者,沒有爵位的直升六品、賜絲綢百匹;已有官爵的,也按標準升遷。同時,還親口承諾賞賜會落到實處:

凡在行陳,勿憂富貴,必不使有司弄刀筆破汝勳勞。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麾下將士聞訊無不

"踴躍,晝夜拒戰,死傷甚眾"

同時,得到皇帝的徵兵詔書後,各地軍民也踴躍報名,

"守令競來赴難"—各地的郡守縣令爭先恐後帶領兵馬前來勤王。時年僅16歲的李世民就在其中,他跟隨雲定興北上,並且積極為救出隋煬帝出謀劃策。

在突厥內部,義成公主也散佈訊息,聲稱隋朝兵馬正從東北方面逼近。在探得對方各地援軍正逐漸向自己逼近後,始畢可汗在九月初解圍而去。

隋煬帝終於熬過了有生以來的最大劫難,轉危為安。

從隋末雁門之圍的背景與過程,探討楊廣錯失的最後戰略調整機會

隋煬帝影視形象

暫時凝聚的軍心民心,卻被無情摒棄

從雁門危機的化解過程我們可以發現,當時最令整個社會人心動盪的,就是跋山涉水攻打高句麗帶來的一系列連鎖反應;面對突厥人的背叛與欺辱,隋朝軍民則顯示出了空前的團結與英勇,可謂同仇敵愾。這說明,面臨關鍵時刻,隋王朝的向心力仍舊存在。

據此我們可以大膽假設:如果隋煬帝從這次事件吸取教訓,順應民心取消東征,以對付突厥為契機,團結國內朝野;再加上以高官厚祿賞賜軍功,對國內的動亂鎮撫結合,重點恢復民生。這樣,強盛的隋王朝極有機會觸底反彈。

但是,在回到洛陽後,隋煬帝的舉動,狠狠扇了所有人一記耳光:

在兌現雁門許下的重賞承諾時,身邊的朝廷大員起了爭執。蘇威認為,對獎賞標準應適當削減;樊子蓋則認為不可失信於民,堅持要求按已經公佈的規格執行。

此時,負責拍板的隋煬帝質問後者:“你想以此收買人心嗎?”聽得此言,滿朝文武瞬間噤若寒蟬。

從隋末雁門之圍的背景與過程,探討楊廣錯失的最後戰略調整機會

曾經無比強大的隋軍

最終,在雁門之圍時竭力奮戰的一萬七千名將士,只有一千五百人得到了獎賞,並且最多的也只是提升了一級爵位。

要知道,楊廣的父親隋文帝楊堅,在位時是這樣對待軍人的:

雖吝於財,至於賞賜有功,即無所愛;將士戰沒,必加優賞,仍遣使者勞問其家。

這還不算,緊接著,隋煬帝又召集大臣,商議第三次出征高句麗。

訊息傳出,各地將士就像被迎頭澆下一盆冷水,剛剛凝聚起來的榮譽感與豪情壯志,化為對朝廷的憤恨與不滿。

對於立下功勞的蕭瑀,隋煬帝非但沒有給予肯定,反而認為其在雁門時過於大驚小怪、有損威嚴,將其降至為郡守。

第二年,蘇威建議隋煬帝鎮守關中,釋出詔令赦免各地起義百姓,讓他們戴罪立功東征高句麗。如此一來,即可安內、又可圖外,可謂一舉兩得。但此時仍自信滿滿的楊廣認為蘇威這是在妖言惑眾,將其祖孫三代除名。其後,他更是不顧一眾朝臣的勸阻,堅持巡遊江都(揚州)。

從隋末雁門之圍的背景與過程,探討楊廣錯失的最後戰略調整機會

瓦崗軍形象

此時,中原的瓦崗軍漸成氣候,隋煬帝派去鎮壓的王世充則心懷鬼胎,無力應對;名將張須陀孤軍奮戰,落入李密的圈套,兵敗身死;公元617年,眼見隋王朝大勢已去,在太原負責防禦突厥、鎮撫暴動的唐公李淵起兵,往西長驅直入佔領長安,控制關中。618年,隋煬帝被最信任的宇文化及等人殺害,隋朝滅亡。

隋朝奔向絕路的根本原因:信用與民心的喪失

孔聖人曰:“民無信不立”。一個政權如果失去了民眾的信任,將無法生存;

《左傳》也稱:“信,國之寶,民之所庇也。”

在後人眼中為政苛刻的秦國,正是依靠“言必行、行必果”勳爵制度,最終掃六合、平天下。

而隋煬帝楊廣,則為後世樹立了一個鮮活的反面典型。強盛一時的隋王朝之所以二世而亡,就由於楊廣的好大喜功,將民力消耗殆盡;在應當撥亂反正的關鍵時刻,卻失信於民,徹底失去了社會各階層的認同,只能如落得曇花一現般的悲慘命運。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誠哉斯言。

參考資料:《隋書》《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