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功夫片的沒落,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作者:由 嘈坊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10-12

于素秋到底喜歡誰

功夫片的沒落,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功夫片的沒落,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文 | -17

編輯 | 嘈坊

大家好,歡迎來到【嘈坊】。

今天我們繼續聊“中國功夫片”的百年興衰史。

如果第一期1922~1932的關鍵詞是混沌初開、百家爭鳴。

功夫片的沒落,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出自成龍自傳《還沒長大就老了》

那麼這一期1932~1952就是踽踽前行、厚積薄發。

可以說,正是有了這二十年的隱忍和沉澱。

功夫片乃至整個華語影業,才迎來了60~80年代的黃金時期。

功夫片的沒落,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01

1933年,時局愈發動盪。

為配合第五次圍剿,電影審查力度大大加緊。

任何與進步電影相關的片子,均被刪減、扣押,遲遲無法上映。

同時,組織“藍衣社”派出三十餘名打手,搗毀了華藝影片公司。

功夫片的沒落,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以此敲山震虎,對其他各大影片公司和影院進行威嚇。

一時之間,上海電影界人人自危。

一年後,“電影審查委員會”成立,名義上是正式查禁“左yi思想”電影。

實際上被禁的,幾乎全是武俠神怪片。

這就好比一部爆款小說,在最精彩的地方戛然而止,讀者們還不能“催更”。

那滋味別提多難受。

大家另闢蹊徑,於是一本堪稱華語武俠資料庫的猛書——《蜀山劍俠傳》誕生了。

功夫片的沒落,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法寶、妖獸、武功、金手指,裡面基本全都有。

作者運用他那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深厚的國學底蘊,將武俠小說帶入了一個全新的仙俠境界。

他對道、釋、儒的獨到見解,直接影響了後世金庸等新派武俠小說的發展創作。

此書作者筆名“還珠樓主”,本名李壽民。其父原是蘇州知府,為官剛正清廉。

李壽民幼時常隨父親四處遊歷,後定居京城。

功夫片的沒落,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在離他家一公里外的板橋衚衕,住著一家姓胡大戶。

胡家小孩經常拿著福壽膏,過來賄賂還珠樓主,聽他講故事。

還珠樓主自然不會拒絕這等好事,只是他此時根本想象不到。

就是這個胡姓小孩,在二十多年後,會改寫武俠電影。

這個小孩,叫做胡金銓。

功夫片的沒落,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當還珠樓主和胡金銓在京都四合院,日夜暢談的時候,邵仁杰正在計劃逃離上海。

除了武俠神怪片,天一最擅長的粵語片也開始受到限制。

邵仁杰不得不做最壞的打算——徹底放棄在上海打下的江山。

這年夏天,邵仁杰在九龍清水灣設立香港分廠。

從1935年開始,相繼推出了《梁山伯祝英臺》、《火燒阿房宮》等十餘部電影。

得益於之前向東南亞轉移的業務,這些片子均大賣特賣。

邵仁杰有了底氣,決心放手一搏。

功夫片的沒落,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1937年,上海陷落。

大批後知後覺的電影人,這才明白要逃。

薛覺先帶著劉湛、劉家良父子和袁小田來到香港後,日子過得很艱難。

袁小田要在戲班教粵劇演員北派功夫,還要做武替、武行,才能維持生計。

在眾多袁小田武替的打星中,要數鄔麗珠最出名。

鄔麗珠曾跟曹達華合作了《關東大俠》。

曹達華這個人有點厲害,他跟于素秋是經典的熒幕情侶。

于素秋是于占元的女兒,同時也是洪金寶和成龍的大師姐。

可以說沒有于素秋,就沒有後來的洪家班和成家班。

功夫片的沒落,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左曹達華,右于素秋)

此時天一改名為南洋影片公司,在邵仁杰的帶領下,早在香港佔盡先機。

這次邵仁杰正確且果斷的決策,為後來邵氏兄弟制霸香港影壇二十年,埋下了伏筆。

與此同時,做無線電出身的導演胡鵬和編劇張徹,也先後來到香港。

前文提到,1928年至1931年間,上海是中國當之無愧的影業中心。

而那時的香港,還只是一個小港口、小漁村。

但隨著諸多傳奇人物湧入香港,香港的命運,徹底改寫。

02

1938年,南洋影片公司在香港的第四座大型拍攝基地竣工。

同時東南亞的業務也遍地開花,電影院多達79家。

邵氏成為了當之無愧的行業大哥。

也是在這一年,把目光全放在粵語片上的邵仁杰,不小心讓一個“小作坊”搶了先機。

這個“小作坊”叫三興貿易公司,如今流傳下來的資料很少。

但它卻拍出了香港第一部有武術指導的影片——《方世玉打擂臺》。

導演洪仲豪,早年在外灘建立金龍公司,製作了不少武打片。

如《海上女俠》、《飛龍傳》、《荒塔奇俠》等。

功夫片的沒落,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他思想前衛,大膽啟用新人演員,這次更是最大放權給拳師何斯傑等人。

專業的事,讓專業的人來幹。

成片出來,他非常滿意,放話:

看過此片,不必再看其他武俠片。

然而時也,命也。

洪仲豪眼光獨到,但運氣不行。

功夫片的沒落,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方世玉打擂臺》上映沒多久,珍珠港,炸了。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被襲,日本正式向美英宣戰。

17天后,港督楊慕琦投降,香港進入“三年零八個月”的至暗時期。

中國電影事業徹底擱淺。

電影人紛紛蟄伏起來,最高調的邵氏兄弟關停一切在港的電影事業,其他人則作鳥獸散。

洪仲豪帶著妻子錢似鶯隱姓埋名,臨走前,他看著《方世玉打擂臺》的海報感慨萬千。

錢似鶯輕輕拉住他的手,安慰道:總有一天……

光復中國這件事,洪仲豪倒是沒等太久,但洪家震驚華語影壇,他卻等了許多年。

直到他死後變成一把塵土,才在天上,看見他曾期望的景象。

實現他願望的,是他的孫兒——洪金寶。

功夫片的沒落,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03

至暗時期,百業艱難,唯獨香港戲曲界依舊繁榮。

其中以關德興為首的一眾戲曲人,透過義演籌集了大量資金。

關德興,藝名新靚就,祖籍廣東開平,1905年生於廣州。

老爺子十三歲入行,一生熱愛戲曲、愛國愛鄉,熱心社會公益。

戰爭爆發後,他本著“粵劇應該上火線”的信念,在美國、香港、廣東等多地組織慰問團。

關德興有兩大絕技,一是“打神鞭”,二是“硬弓滿弦”。

功夫片的沒落,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打神鞭,是他早年在美國演出時所領悟。

美國牛仔酷愛長鞭,舞弄起來虎虎生風,常引得路人歡呼注目。

關德興暗自揣摩,將中西方鞭術結合起來,獨創了一套鞭法。

他能把長鞭在頭頂高速揮舞,然後猛地用力一抽,將數米外的菸頭抽滅。

這樣精湛的巧技令觀眾歎服不已,紛紛稱他為“神鞭大俠”。

1942年,關德興偕妻前往湛江,輾轉於廣東、廣西兩地義演。

他在演出前,會在門口掛一把硬弓。

凡拉得滿弦者,就能免費看他唱戲,拉不動也沒關係,只要捐出一元錢就可以了。

史稱“一元救國”活動。

路人本就有心為國捐款,見關德興帶頭,紛紛上來嘗試。

絕大多數人費勁九牛二虎之力,弓弦連動都不動。

大家慷慨解囊,同時也有人提議,讓關德興展示一下真功夫。

關德興虎步稍移,屏息凝神臂膀用力一拉,粗實的弓弦瞬間彎如滿月。

要知道這弓足有三百斤,眾人無不拍掌稱奇。

欽佩地喊他“神弓鐵臂”。

功夫片的沒落,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1945年,日本投降。

關德興立刻返回廣州,在他著手組建新大陸劇團的時候,香港電影人再次出山,準備大展拳腳。

邵氏兄弟中的大哥邵仁杰,此時年過半百,他越來越想念上海,極少留港。

老二邵邨人順勢“繼位”,老三邵仁枚和老六邵逸夫給他打下手。

邵邨人有點私心,他將更多權利給了自己的兒子邵維玫。

不過,邵邨人的這點私心,還不足以讓團結無比的邵氏兄弟“反目”。

真正讓他們兄弟分崩離析的大事,要在五年後才發生。

04

經過漫長的修養和整頓,從1949年開始,香港正式成為華語電影的中心。

此時來港十多年的胡鵬已經拍了不少電影,高不成低不就,他想玩票“大的”。

翻閱了幾天資料,他決心拍攝從1946年開始在報刊上連載並大火的故事——黃飛鴻。

同時黃飛鴻的傳人們,也有這個想法,大家一拍即合。

可兩個問題擺在他們面前——錢不夠,找誰演。

最終胡鵬想到了關德興。

關德興在東南亞名聲很響,是人盡皆知的俠義之士。

有了他這個活字招牌,原本不看好“黃飛鴻”的老闆們紛紛投資。

錢和人的問題解決了,但此時又有了新困難。

——關德興是戲劇演員,他不會洪拳。

幾經商討,大家決定讓黃飛鴻的正統傳人,來做關德興的老師。

那個人,就是劉湛。

49年,黃飛鴻正式開拍,那時劉家良剛滿

功夫片的沒落,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劉湛,已故演員、洪拳師傅。著名功夫電影導演,黃飛鴻徒孫(師承林世榮),武術指導劉家良的父親,導演。

15歲,他被父親帶到片場學習。

他一見到關德興,就忍不住感慨:關先生的肢體語言和身高,真的很像黃飛鴻。

功夫片的沒落,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受落後的片場限制,演員們並不能發揮所長。

剛開始拍寫實派的武打片,大家又沒經驗,劇中的對打,幾乎不存在設計。

更別提後來觀眾們最喜歡的喜劇風格,和視覺效果。

絕大多數場面,就是兩個演員對戲,商量一下怎麼見招拆招。

打夠時常,導演喊“卡”就算結束。

雖然拍攝過程和最終成片在今天看來,非常粗糙。

但在當時,卻是跨時代的一步。

武俠片終於開始跟戲劇割裂,這是一個由假到真的突破。

從拼唱腔,轉化為拼功夫。

功夫片的沒落,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關德興拯救了“黃飛鴻”,“黃飛鴻”拯救了中國功夫片。

“黃飛鴻”像是有魔力,俘獲了大量影迷的心。

它的影響一直延續至今,讓後來兩位武打明星的事業大放異彩。

在功夫喜劇上,是成龍。

在功夫戲劇上,是李連杰。

功夫片的沒落,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1949年還發生了另一件大事。

于占元和眾多北派藝人一樣,南下來到了香港,以謀出路。

但他一直沒有太大的作為。

倒是他的小女兒于素秋,自身素質過硬,又有洪仲豪立捧,一路開掛。

到了50年代初期,于素秋聲名鵲起。

老父親還是寂寂無名,只能偶爾在女兒主演的電影裡客串,別說成名成腕,連個配角都算不上。

于占元受了刺激,咬咬牙,邁出了改變他命運的一步。

——創辦“中國戲劇研究學院”。

功夫片的沒落,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說是“研究學院”,但規模著實不大,在香港眾多戲劇學校中,勉強算箇中檔。

而且校舍破敗、偏遠,條件十分簡陋。

有些家長和學生慕名“于素秋之父”而來,看到學校瞬間就傻眼了。

好在敗絮其外,金玉其中。

于占元確實沒錢,他開辦院校,也是為了解決生計問題。

但他教的十分認真,學生拜師、學藝、籤生死契約,全部按照舊式梨園的規矩來辦。

嚴師出高徒,于占元最後桃李滿天下,他的徒弟對香港影業乃至華語影業,貢獻巨大。

其中影響最深遠的,有七人,就是大家熟知的“七小福”。

功夫片的沒落,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至此,以黃飛鴻傳人,劉湛、劉家良的正統南拳為代表。

和以京劇戲班于占元、袁小田的表演武術為代表,香港電影的武打風格,分為了南北兩派。

05

1950年,香港電影進入了第一個上升期。

這意味著更多的機會,以及更激烈的競爭。

此時的香港影壇,是“邵氏”跟“電懋”雙分天下。

但在財力和人脈方面,“電懋”更勝一籌,“邵氏”處處被其壓制。

偏偏主心骨大哥邵仁杰年事已高,二哥邵邨人正式掌權。

邵邨人在收回所有南洋的產業後,將“南洋影業”更名為“邵氏父子公司”。

功夫片的沒落,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這一舉動,讓邵逸夫以為二哥要跟“電懋”死磕到底。

他毅然拋下在南洋拼搏的半壁江山,披星戴月趕回來。

準備跟三哥邵仁枚聯手,助二哥重振“邵氏電影”的聲威。

結果兩人大失所望。

邵邨人竟不再看好家族的電影行業,轉而開始投資房地產。

他覺得,娛樂產業更新換代太快,且早晚有天會英雄遲暮,不如住宅實在。

放在今天來看,邵家兄弟真是各個眼光毒辣,深諳生財之道。

直到21世紀,還有很多國人對房產的重要性,根本沒有概念。

但在72年前,那個時局動盪的年代,邵邨人就遇見了房地產的不可替代性。

不過人生短短數十載,很多事難分對錯。

如果當年邵家兄弟齊心進入房地產,或許他們能取得更高的成就,擁有更多的財富。

可震撼世界的“東方好萊塢”,震撼一代人的“邵氏帝國”,或許也不會存在了。

功夫片的沒落,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為了給房地產讓路,邵邨人給電影的投資大大縮水。

這引起了邵仁枚和邵逸夫的極大不滿。

他們認為,電影行業還有很長遠的發展,其他同僚都在暗暗較勁,他們怎麼說放棄就放棄了?

但邵邨人固執己見,對兩個弟弟的意見置若罔聞。

要不是邵家兄弟從年輕時就攜手,一同在大哥的帶領下闖蕩江湖,感情非常深厚。

邵仁枚和邵逸夫,恐怕原地就要跟不講理的二哥翻臉。

為了不傷和氣,兩個人思來想去,還真讓他們想到了一個“壞主意”。

也就是上一期提到的——“鴻門宴”。

距離這場“鴻門宴”開場,還有足足七年。

06

1952年,邵家兄弟的暗鬥還在繼續。

在他們較勁的時候,黃飛鴻的續集拍了一部又一部。

劉家良對武術和武指的理解,日進千里。

此時,未來會與他成為好友,促進南北兩派功夫融合的袁小田和唐佳師徒,開始步入他的生活。

功夫片的沒落,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也是在這一年,洪金寶出生。

各路圈內大佬齊聚洪家,向洪仲豪道喜。

其中有個年輕人很不起眼,最開始他來到香港是做膠片洗印的工作。

後受到洪仲豪提攜,才導演了處女電影《峨眉飛劍俠》,從而打開了知名度。

他是未來第一個將電影拍攝、劇本與武打技巧引入電視工業的領路人。

他還有個在90年代,與王家衛並稱“香港二王”的兒子。

他就是王天林,他的兒子,叫王晶。

我們都知道,王晶這個人很有脾氣,偏偏對洪金寶很是尊重。

原來,是因為他們父輩的這層關係。

功夫片的沒落,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07結語

講到這裡,1932~1952的故事,基本就結束了。

這二十年,華語影業迎來了至暗時刻,幾乎全面停擺。

電影人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所幸,大多數人堅持到了最後。

無論是正在暗鬥的邵氏兄弟,還是羽翼漸豐的龍虎武師們。

他們夢想的種子,待到時機成熟,就會破土而出,發出最耀眼的光芒。

那一刻,並沒讓大家等太久。

下一個十年,香港影業的黃金時期,震撼世界的東方好萊塢,即將登上歷史舞臺。

我們下一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