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從武王克商到西周滅亡,周邦采邑諸侯國化,對國家結構有何影響?

作者:由 迷濛文史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11-02

諸侯國對西周統治的鞏固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兩週之際周邦內采邑諸侯國化對國家結構的影響。

西周統一的貴族國家真正鞏固下來,主要依賴的還是宗主國周邦的力量。

這一方面是因為周邦的實力遠大於任何一個周王朝內的任何一個諸侯國,另一方面因為周王對周邦內部能夠有效統治。而當這兩個條件不存在時,不僅周邦無法以宗主國統治眾邦,國家實質上的統一也無以維持。而這正是東周時期的情形。

從武王克商到西周滅亡,周邦采邑諸侯國化,對國家結構有何影響?

從武王克商直到西周滅亡,周邦範圍囊括了岐周、宗周與成周三地,西周國家的統治範圍除了西土,還有

“蒲姑、商奄,吾東土也;巴濮、楚、鄧,吾南土也;肅慎、燕、亳,吾北土也”(《左傳》昭公九年簷桓伯語),這就是周代人眼中的“天下四方”。這段時期既是周邦地域最大的時期,也是西周國家統治範圍最大的時期。

至西周末年,周邦內部雖然暗流湧動,但因周邦本身尚算完整,西周統一貴族國家仍然維持。直到周室東遷,周邦的西土淪陷。《史記

秦本紀》載周平王封秦襄公之言曰:“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

從此周邦痛失半壁江山。雖然西土淪喪讓周邦實力大大削弱,但尚不至於讓周王權威喪失殆盡。呂文鬱先生認為:

“平王東遷之初的王畿,基本上維持著西周時的成周王畿。”《逸周書作洛解》中說成周王畿面積為“方六百里”。

“方六百里”未必精確,但東遷之初的周邦疆域要仍大於大多數諸侯國,用呂思勉先生之言便是“優足當春秋時一大國也”。在這種情況下東周王權依然江河日下,是因為其面臨著比西土淪喪更嚴峻的問題一一週王對邦內貴族的釆邑無法控制。下邊通過幾個較典型釆邑來看東周時期的社會變遷。

從武王克商到西周滅亡,周邦采邑諸侯國化,對國家結構有何影響?

1.樊。

樊又被稱作陽樊或陽,如同楚又名荊楚或荊一樣。該地為西周宣王時卿士仲山甫的釆邑。直到春秋中期周王為了犒勞晉文公,將包括該地在內的南陽地區賞賜給晉國。但在之前的很長一段時期內,陽樊在名義上雖仍在周邦之內,實際上週王已經很難對其實現完全統治。

這些地區在隱公三年周王都曾試圖賜予鄭國而未果,原因也是周王對這些地區

“己不能有”。但這些地區仍然自認為周王之地。其中晉國接管陽樊時遭到抵制。

這兩則材料雖然所述倉葛之言詳略與側重略有不同,但大體意思相同。基本反映出陽樊在賜予晉國之前的性質。首先陽樊是所謂的王官之邑。陽樊內部有

“樊仲之官守”,也就是有有屬於樊仲的家臣管理機構。韋注:“樊仲,宣王臣仲山甫,食採於樊。”

仲山甫見於《詩

大雅烝民》,是“出納王命,王之喉舌”的重臣。而樊仲的身份首先是王官,其次才是釆邑主。這也是釆邑為王官之邑,而與諸侯國是諸侯的領地最大的不同。其次,陽樊內部有周王室勢力的存在,或者說其為成周的附屬邑落。

從武王克商到西周滅亡,周邦采邑諸侯國化,對國家結構有何影響?

陽樊內部的軍事力量有一部分名義上還是

“周室之師旅”,雖然到了春秋時期周王未必仍舊能夠控制。從周王已經將陽樊賜予晉國但“陽人不服”的情況來看,雖然周王曾經討伐國樊仲,但依然未能實現為陽樊的有效統治。因為春秋時期的政治現實,以致後世誤認為陽樊本來就是諸侯。

《烝民》毛傳曰:

“仲山甫,樊侯也。”畿內采邑主從未見稱“侯”者,更何況仲山甫為宣王近臣,也絕不可能稱侯。這顯然是因為陽樊逐漸諸侯國化後導致對其性質的模糊。

2.溫。

溫地是西周時司寇蘇忿生的采地。周王朝大臣將溫地的歷史分為兩個階段,前一個階段無論蘇氏如何

“叛王即狄”,都被視為“王官之邑”,而一旦賜予晉國,則溫地歷史完全進入另一階段。也就是說,王官之邑與諸侯之地是截然分開的地理歸屬。

到了春秋時期實際上週王對溫地的控制力還是很有限的。我們考慮,

“蘇子叛王即狄”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很可能在周鄭交惡時期已經開始時了,所以當時就認為周王對蘇忿生之田是“己不能有”。而周襄王將溫地賜予晉文公的原因之一可能與之前的周平王相同,將自己不能控制的地區賞賜於人。

從武王克商到西周滅亡,周邦采邑諸侯國化,對國家結構有何影響?

3.虢。

西周時期有二虢國,註疏皆謂分別為虢仲與虢叔之後,即所謂的西虢與東虢。本文所言之虢是西周時期西虢東遷形成的,東遷後的虢依然有周邦內釆邑的身份。

虢君長期擔任東周王室要職。我們認為虢本是周邦內釆邑應無疑問,春秋時期虢君與周王室也還基本承認這一點。東周初年,周王權威日漸衰微,尤其是繡葛之戰後更是一落千丈。但周王依然能干涉虢國內政,虢君依然聽命於周王。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也是因為虢是周邦內的釆邑,而非諸侯國。

《左傳

隱公六年》:“我周之東遷,晉鄭焉依。”以周王朝對虢國的依賴而不被提及,是因為虢在周邦之內。《左傳莊公三十二年》載:“有神降於莘。”也正是因為虢為周邦釆邑,所以周王與虢公皆享神。《左傳》僖公五年:“丙子朔,晉滅虢,虢公醜奔京師。”也是出於同樣的理由。

儘管如此,東周時期的虢依然表現出很強的獨立傾向。《左傳

隱公元年》:“鄭人以王師、虢師伐衛南鄙。”將王師與虢師分別言之,顯然兩支軍隊分別由鄭國統率。虢也經常獨立參加一些活動。

從武王克商到西周滅亡,周邦采邑諸侯國化,對國家結構有何影響?

《左傳

隱公十一年》:“冬,十月,鄭伯以虢師伐宋。”《左傳閔公二年》:“春,虢公敗犬戎於渭洶。”從《春秋》與《左傳》的記載看,虢與晉、魯這些諸侯國的分別已經很小。顯然,虢事實上已經諸侯國化了。

與虢同樣諸侯國化的釆邑還有鄭。東周初年鄭還有一定周邦采邑的特點。《左傳隱公三年》:

“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擔任王官正是釆邑的特點之一。但從《左傳》的記載看,鄭莊公己經不常住王都而在封地,這己與西周時期王官集中居於王都不同。

後來周鄭交惡,《左傳

桓公五年》說:“王奪鄭伯政,鄭伯不朝。”同年交兵繙葛,後相較其他諸侯國,鄭國與周王室的關係仍更親近,但釆邑特點完全消失。鄭君也不再在王朝任職,與晉、魯等諸侯無異了。

由於目前所見的資料有限,能夠詳知東周時期變革的采邑情況不多。但可以確定,類似於溫、樊、虢、鄭的釆邑必然還有不少。這些采邑逐漸脫離了周王室的控制,當時及後世往往也將他們統稱為諸侯。如《左傳

成公十一年》曰:“昔周克商,使諸侯撫封,蘇忿生以溫為司寇,與檀伯達封於河。”

從武王克商到西周滅亡,周邦采邑諸侯國化,對國家結構有何影響?

便是將釆邑溫也歸為諸侯。伊藤道治先生曾經認為,在以豐、鎬為中心的渭水流域地區,至少存在著虢、周、畢、豐、邢、鄭、芮、韓等八位姬姓諸侯七但這些所謂的姬姓諸侯,事實上本來都是周邦內

釆邑,嚴格的說在西周時期不能算諸侯國。

這對我們研究兩週歷史也帶來了一定困擾。因為二者界限的模糊,使得後世學者甚至懷疑西周時期周邦治下畿內諸侯的存在。

總而言之,我們認為西周是中央邦一一週邦統治眾邦的貴族國家聯合體。聯合體的穩定性在於中央邦的實力佔絕對優勢。從政治與宗教上看,周邦既有

“其命維新”神聖光環,又是姬姓諸侯的大宗;從經濟與文化上看,目前出土於的岐周、宗周與成周的青銅器不僅單個諸侯國的銅器無法相比,在西周青銅器總量中也是佔相當比重的;

從軍事上看,西周金文中出現的

“某師”多集中在岐周、宗周與成周一帶,大概屬於“西六師”、“殷八師”之類,這也是諸侯國軍事實力無法相比的。周邦的強大是周王控制四方諸侯的保證,西周國家的穩定也依賴於強大的中央邦周邦,這正是一件事情的正反兩面。

從武王克商到西周滅亡,周邦采邑諸侯國化,對國家結構有何影響?

到了後來周室東遷作為兩週之際最大的政治事件,不僅僅意味著都城的遷移,更是意味著周代統一國家的解體。《詩

小雅正月》曰:“赫赫宗周,褒姒滅之。”西周末年之亂是否真的因為褒姒而起暫且不論,但《詩經》用一個“滅”字可謂一語中的。

周邦雖未滅,但其天下四方宗主國的地位實質上已不復存在。而維持統一貴族國家的必要條件是宗主國擁有絕對優勢的實力。周代統一國家的解體也是因為周邦實力的削弱。

結語

《詩

大雅召旻》:“今也日蹙國百里。”疆土日縮的原因除了犬戎之亂導致西土淪陷外,王臣釆邑的諸侯國化也當是重要原因。從此,各大諸侯為爭奪實質的宗主權——霸權角力,周邦只剩下宗主地位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