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享讀|一代大儒王陽明:歷經坎坷,才能徹悟人生大道

作者:由 人民讀書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11-30

點陽先生的那幾年

中國傳統觀念推崇知行合一,人生即學問,學問即人生,學問的背後連線著獨特的人生經歷與體驗。這一點上,王陽明同儒家先師孔子格外相似。他的一生波瀾壯闊、

伏跌宕,從進諫下獄,龍場悟道,再到

徵戡亂,平定叛賊,經歷別人未曾經歷之事,促使他開出不同凡響的哲學之花。

他因哲學為世人所熟知,以本心明覺體認良知、落實良知,構建了“以心為本”“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心學體系,將中國傳統哲學的本體工夫論臻於圓成。他為何在哲學方面擁有如此高的成就?他因何與哲學結緣?坎坷的人生經歷為其哲學思想帶來哪些影響?在王陽明誕辰之際,我們一

走進這位大儒的精神世界,瞭解他的傳奇人生。

圖片

王陽明(1472-1529年)名守仁,自號“陽明子”,所以人稱“陽明先生”,明代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和軍事家。他的一生雖是短暫的,卻極為豐富多彩又艱難曲折。

圖片

少年時期:

確立“讀書做聖賢”的人生志向

按照史料的記載,11歲之前,王陽明並未接受正規的學校教育,而是在他祖父的言傳身教下得以

蒙。11歲時,因他的父親考中狀元,在北京供職,王陽明才隨父親來到北京,次年在書館就讀。

12歲那年,王陽明向私塾先生提出了一個問題:“何為第一等事?”私塾先生回答說:“惟讀書登第耳。”王陽明很不以為然:“登第恐未為第一等事,或讀書學聖賢耳。”他認為人生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而聖賢第一要務就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從此時

,他即確立了“讀書做聖賢”這一人生志向,這個志向的確立為他今後的人生道路明確了前進方向。

圖片

此後的十數年中,王陽明一直朝著這個目標努力。他以發明“聖學”為己任,既出入於佛教道教,對二教思想有精深領悟,又馳騁於文章辭藝,其詩詞歌賦的成就,足與當時一流文士相頡頏,同時他又精讀兵法,深加研習,28歲進士

第。

圖片

青年時期:

在經歷極度艱難困苦後,

最終獲得思想新生

王陽明35歲時,明武宗朱厚照即位,宦官當道,時政極度黑暗腐敗。王陽明滿懷正義,抗疏議政,結果觸怒太監劉瑾,被髮配去貴州龍場。當時貴州是極其荒蠻險惡之地,蟲毒瘴癘,荊棘遍地,苗民語言不通,亡命之徒四處出沒。劉瑾又派人追

,王陽明幾次險遭不測。輾轉到達龍場時,已是37歲了。此時王陽明得失榮辱都已超脫,唯有生死一念尚存,於是他給自己做了個石棺,直面死亡,一切從命。在這萬念皆休的心境中,他日夜端居靜默,漸漸胸中灑落,唯覺本心朗顯,猛然悟到:“聖人之壁自足。”一切的一切,均立足於自身的意志;一切的一切,均透顯於本心的靈覺。王陽明由此發現了“徹通人我物我之界限,而為人生字宙之大本”的仁心真體。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

圖片

“龍場悟道”的結果,實質上是他的“聖人之志”在特定條件之下的噴然勃發,他真切地體悟到了“心即理”“聖人之道,吾性俱足”,因此也直接導致他與朱熹“格物致知”之說在思想上的分道揚鑣。與朱熹學說的分離,同時也就是他自己以“本心”為核心理念的心學哲學體系建構的

點。基於“心即理”的體悟,次年,王陽明又推進了自己的思想,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說法。

圖片

1510年,王陽明離開龍場,升任廬陵縣令,這是他第一次實際管理地方政治事務,也是他“知行合一”思想運用於政務管理並取得實際效用的最初實踐。同年冬天,他離開廬陵,此後經過了五六年的職務頻繁變動時期,而同時也成為他講學活動相對最為集中的一個階段。“知行合一”這一新學說,隨著王陽明的講學活動,傳遍當時的學術界,產生了極為廣泛的思想影響。

圖片

中年時期:

其心學哲學進一步完善而達成體系化建構

1519年,寧王朱宸濠謀反。王陽明受命抓捕朱宸濠,他制定了各種離間、攻心、實戰之策,最終活捉朱宸濠。朱宸濠自

兵謀反到被生擒,不過40天;王陽明自開始發

平叛戰爭到全面結束,不過10天。“以萬餘烏合之兵,而破強寇十萬之眾”,不僅改寫了明朝的政治歷史,也創造了軍事上的奇蹟。

圖片

但軍事上的曠世奇功並沒有給王陽明帶來個人的富貴利祿,尤其在平定朱宸濠的謀反之後,他反而因此而遭受了種種誣陷與誹謗。正是在這種情況之下,王陽明實現了其思想世界的再度飛躍。1520年,王陽明提出“致良知”說,進一步發展完善了他的心學哲學。

“致良知”是王陽明心學的重點。“致”,就是至、極、盡之義;“良”,即是先天本然的東西;“知”,王陽明解釋為“知是理之靈處。就其主宰處說便謂之心,就其稟賦處說便謂之性”。因此,王陽明“致良知”字面意思是“知善知惡是良知”。“必致其知如何為溫凊之節者之知,而實以之溫凊;致其知如何為奉養之宜之知,而實以之奉養,然後謂之致知。”致良知”的基本意義就是拓展自己的良知,將自己的良知擴充到底,把良知推廣到日用生活當中去。關於這一思想,王陽明曾感慨道:“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為?千聖皆過影,良知乃吾師。”從中可見良知學說在其哲學思想的核心地位。

圖片

生命的最後時期:“致良知”學說獲得廣泛傳播

1521年3月,朱厚照駕崩,世宗即位。

6月,王陽明應詔進京覲見嘉靖皇帝,但行至半道,又得到詔書謂不必進京,王陽明遂回到紹興與家人團

王陽明回到家鄉之後,他也因此而被朝廷“懸置”了

來,實際上即是“賦閒”在家。但王陽明不以為意。

在此後的時間裡,他專注於講學,宣講他的“致良知”說,給整個學術界帶來了極大震動,而隨著“良知說”的迅速傳播,“陽明心學”改變了中國思想史的整體格局

其發展方向。

1527年,朝廷忽又詔書數下,命王陽明為兩廣總督,前往廣西思恩、田州平定“叛亂”。到達廣西后,他原本並不強健的身體,因長期的軍旅生涯以

兩廣的暑熱而終致舊疾復發,這時已經非常虛弱了。他不斷地向朝廷上書,希望朝廷能夠派員來接替他的兩廣巡撫之職,完成公務交接,他可以回家安心調養身體。但事實是,他的全部上書都被朝中權臣扣留了,因此耽誤了治病的良機,終至不

。1529年,王陽明病逝,享年57歲。

圖片

即便人生百年,於天地之間,也只如白駒過隙而已。王陽明的生命,固然是短暫的,卻也是永恆的。他從12歲開始立下必為聖人之志,中間雖經百死千難,此志卻堅不可摧,聖人的信念支撐

了他全部的生命大廈,他終究能以光明峻偉的人格、表裡澄澈的心靈,偉岸挺立於天地之間,而得其思想生命的永恆。他集“心學”之大成,創立了獨特的心學哲學體系,以“心即理”為根本的理論基礎,以“知行合一”為現實的實踐方式,以“致良知”於事事物物、使事事物物皆得其正而實現“天下萬物一體之仁”為極致,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古代的思想智慧。他的全部“事功”都可隨時間的推移與時代的轉換而煙消雲散,而他的思想卻歷久彌新。王陽明去世之後,他的學說,不僅遍滿宇內,而且流播域外,對日本、韓國等地都產生了重要影響,王陽明也因此而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哲學家。毫無疑問,他的思想學說,在今天仍然有其重要作用,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值得汲取的思想資源,仍能發揮其提攜人心向上、涵養高尚人格的重要作用。

本篇圖文綜合整理自:《宋明理學人格美育論》《中國紀檢監察報

、學習時報微信公眾號

推薦閱讀

圖片

往期推薦

享讀 | 王陽明:知行合一的聖人之道

享讀 | 一代大儒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享讀 | 紅了800多年,朱熹有怎樣傳奇的一生?

公告

轉載請註明來自人民出版社讀書會。投稿與合作事宜請在微信後臺留言與我們聯絡。

人民出版社讀書會

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

632篇原創內容

公眾號

圖片

發現

“分享”

“贊”

了嗎,戳我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