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雍正王朝》人物小傳:“堅毅前行”田文鏡、“冷酷跋扈”年羹堯

作者:由 方樂令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12-17

廉宣仲什麼官職

田文鏡

“苟利社稷,不過粉身碎骨罷了,何懼之有!”這樣的官,不管是不是酷吏,都是蒼生的福分,社稷的功臣,應當受到千古敬仰,要知道

事物

是有多面性的,無法處處周到,左右逢源,所以衡量一個官吏正直與否全在於“公心”二字上。

《雍正王朝》人物小傳:“堅毅前行”田文鏡、“冷酷跋扈”年羹堯

田文鏡

從底層幹起的田文鏡,做縣官做了二十年,有著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康熙去世時,六十一歲的田文鏡,官職還是個縣官。

雍正即位後,命田文鏡西去祭告華山,屆時山西發生災情,田文鏡回宮如實稟報了詳情,雍正欣賞他的直言精神,委派他去山西賑災,田文鏡的能力得以展現,大刀闊斧讓山西吏治一新,進而得到了雍正的賞識。

後來透過清查虧空、攤丁入地等一些列事情,田文鏡辦事踏實勤勉,政事幹練雷厲風行,讓雍正視為心腹能臣。

田文鏡做事剛猛,鐵腕執政,底層大眾受益深厚,也保障了朝廷的稅收,相應的也碰了“藏匿田地、偷稅漏稅”不法官紳的利益蛋糕,故而到他去世之後還被參劾不斷。

田文鏡去世後,雍正賜葬泰陵附近,與自己為鄰。

年羹堯

雍正帝的大舅哥,祖籍安徽,本姓嚴。

《雍正王朝》人物小傳:“堅毅前行”田文鏡、“冷酷跋扈”年羹堯

年羹堯

進士出身,康熙四十八年,受到康熙重用,外放四川巡撫,成為封疆大吏,康熙曾稱:我朝僅隆科多、年羹堯二人有大將之才。

同年胤禛封親王,佐領鑲白旗,正是年羹堯所在的旗分,他的妹妹被胤禛納為側妃 (此時胤禛和年羹堯關係並無交集,分配鑲白旗、被重用,結合康熙委任“隆科多”為顧命大臣這兩件事來看,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猜想——康熙是一個佈局大師,他對接班人的選擇不是倉促決定的,並且為這個接班人籌備了必要的班底,所謂“扶上馬走一程”,精準穩妥的安排才符合一代聖主的風格。關於雍正接班人問題,聚焦點往往鎖定在詔書宣佈那一刻,實際上作為清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做起事來,往往是伏線千里的)。

雍正登基,加恩年家,選擇年羹堯接管西北的兵權,次年擊潰羅卜藏丹津主力,平定邊疆。

時人稱年羹堯有敏才但性格冷酷,後目無法紀,跋扈不臣,終罹殺身之禍。 火上澆油的是,年羹堯的一個小小巡捕官亦能狐假虎威,連河南的正五品官員都得跪拜回話,可見“年將軍聯誼會會員”之權勢熏天。

在朝中,隆科多攻訐年羹堯,十三阿哥大局為念,對年多有維護,然而年卻吐槽十三阿哥“草率、矯情”。間不離親,何其狂也?!

究年羹堯獲罪的根本原因,客觀的說,是他結成朋黨,嚴重的影響了政治清明,嚴重的阻礙了雍正新政實施。

{花邊}

年羹堯不吃豬、牛、羊四腳動物,只吃家禽和水產。

年選:因為年羹堯每次推薦的官員太多,吏部不得已為其專立一檔,謂之“年選”。

無論是“年選”還是“佟選”,都嚴重的侵犯了朝廷的人事制度,就這一點而言,大罪已成。

李衛

這是《雍正王朝》中最有意思的人物,可惜《李衛當官》的主演換了,看上去差了一點歷史正劇的“味兒”,過於戲說實在可惜。

《雍正王朝》人物小傳:“堅毅前行”田文鏡、“冷酷跋扈”年羹堯

李衛

在劇中,李衛是個窮苦人,但在歷史上他是個富家子弟,而且還捐了個官,到了雍正登基,李衛的官運更加亨通,他推行新政不遺餘力,善於治盜緝私,尊重文人,為官清廉,不畏權貴,深受百姓愛戴。

李衛與田文鏡二人,一個善於權術一個勇猛直進,雖方法不同但殊途同歸,都是盡心盡力務實辦事的能臣。

—花邊—

一代名俠甘鳳池,就是栽在李衛手上,後來雍正寬仁赦免了甘鳳池。

孫嘉淦

這是一個單純的直臣,有著純潔的理想,無畏無懼,十分可敬,最後被雍正用為“拖刀計”,為年羹堯所殺,也成了年羹堯的罪名。

歷史上,孫嘉淦確實敢言直諫,狂且有膽,他諫言代表一部分人的意見,但對於改革、樹立新政來說,他的

發聲往往

是舊利益團體的聲音,故而多未被採用,他於是七十一歲正常去世的。 《雍正王朝》孫嘉淦的扮演者也是極為出彩,可惜沒在其他影片中看到他。

李紱

這位神童學者很有代表性,是古代明君必備的臣子,這倒不是說李紱好。

李紱這樣的大臣存在,會讓同僚“不好過”,他不同流隨俗,往好了說,他是沙丁魚裡的“鯰魚效應”,往壞了說,他是一鍋粥裡的老鼠屎。

正因為他的格格不入,才能保證吏治的清明,但把握不好,也會干擾到政令的推行,因為一個人的視角、認知畢竟是有限的。

就如同一個看門人,按照規則過濾進出人群,他是稱職的,但如果他按自己的好惡來辦事,那就噁心人了。用好這類人,也是明君聖主手腕的體現,縱觀古今歷史,都可找到相似的人和事。

歷史上有個說法,九阿哥是非正常死亡,下手的人正是李紱。

任伯安

春秋戰國時期,“鹽宗”管仲發明了“官山海”政策,從此“鹽專賣”成為朝廷重要的財政來源,到了宋元明清時期,鹽課收入已經成為僅次於田賦的第二大財政收入。

任伯安本是吏部微末小吏,高攀九阿哥,外派為江南鹽巡道。江南指江蘇和安徽兩地,鹽巡道是從三品,肥缺。

要說任伯安栽跟頭不符合他性格,因為他是個小人,在吏部任職時就心機深沉地買通同僚,掌握了朝廷官員的各種把柄,這麼狡猾的一個人,怎麼會和朝廷的欽差、康熙的皇子頂牛呢?

畢竟他的靠山九阿哥爵位只是個貝子,即使八阿哥也不過是個貝勒,與欽差四阿哥、十三阿哥在爵位上比起來不分伯仲,並沒有什麼可依仗的,另外善於挖掘他人隱私的傢伙怎麼會不知道“冷麵王”的狠辣呢?

能解釋得通的就是一個人性弱點——“面子”問題,大概是制霸江南豪橫慣了,一時放不下面子吧。

任伯安體現了官吏腐敗的嚴重性,到了他這個地步,朝廷無論有什麼利民政策,都會被他過濾掉,正所謂“再好的經也會被歪脖子僧念歪”。

康熙曾稱“謀太子位者為國賊”,從百姓和國家利益來看,真正的國賊是任伯安之流,腐敗政體,魚肉百姓,年羹堯一刀結果了他太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