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中國名人錄|他放棄百萬年薪,如今成“大國重器”總師

作者:由 最前延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12-25

胡震是哪裡人

深海11000米到底有多麼恐怖?那裡沒有光,沒有氧氣,更沒有浪濤,對於人類來說,那是神秘之境。

最初我們只能從儒勒·凡爾納的《海底兩萬裡》來了解海底世界。而現在三名中國人將組團來到這裡,搭載他們的是國產載人深潛器。

“到一個深度不難,但我們的目標是到達那裡、完成所有任務、順利返回,還能再次下去。”

說這句話的正是

中國7000米載人深潛器“蛟龍號”的副總設計師和4500載人深潛器“深海勇士號”的總設計師,

一個出身農村,放棄了百萬年薪,一心只為祖國深潛的海洋追夢人。

中國名人錄|他放棄百萬年薪,如今成“大國重器”總師

胡震,1985年考入南華大學(原衡陽工學院)計算機學院,2002年開始深海載人器的研發。長期從事潛水器的設計和開發工作,並擔任7000米載人潛水器專案副主辦,副總設計師,“深海勇士”號總設計師,現承擔能直抵大洋最深處的11000米級載人潛水器的研製。

1

1

馬裡亞納海溝的挑戰者深淵,海拔-11000米,被譽為地球的最低處。1960年1月23日,瑞士海洋學家亞克斯·皮卡德和美國海軍船長唐·威爾士搭乘一個簡易的深潛器,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到達那裡;時隔52年之後,《泰坦尼克號》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獨自駕駛著一艘深海挑戰者號衝向地心深處,曾轟動一時。

中國名人錄|他放棄百萬年薪,如今成“大國重器”總師

地球的最低處

卡梅隆的下潛是失敗的,“一是他潛水器的推進器半途失靈,到達海底後又有多個系統無法工作;二是返回之後,深海挑戰者號就報廢了,不能再次使用。”

但在胡震看來,

深海挑戰者號重量只有11噸,載人艙內徑1.1米,僅容納1人,和20噸重、內徑2.2米、能載3人的中國深海勇士號相比,就是玩票和專業的區別。

在作業型載人潛水器領域,中國處於世界領先位置,擁有7000米級的蛟龍號和4500米級的深海勇士號,其他國家知名的載人潛水器主要有美國“艾爾文”(4500米級)、俄羅斯“和平一”和“和平二”(6000米級)、日本“深海6500”(6500米級)和法國“鸚鵡螺”(6000米級)。

胡震曾介紹,

2

放棄年薪百萬專心做科研

1985年,憑著優異的數學、物理等科目成績,胡震被衡陽工學院(現南華大學)計算機應用軟體專業錄取。大學期間,他打下了紮實的計算機基礎。

畢業後,胡震選擇繼續深造。在研究生期間,他又進行了自動化知識的系統學習。喜歡讀《海底兩萬裡》的他最終與海洋結緣,致力於自己熱愛的深海載人潛水器的設計和研發。1991年研究生畢業後,他來到702所跟隨後來任“蛟龍”號總設計師的徐芑南院士研發無人潛水器。

中國名人錄|他放棄百萬年薪,如今成“大國重器”總師

當時,那時國家科研經費投入少,胡震身邊的許多同事陸續離開了海洋科研崗位,而他卻選擇堅守。一個親戚請他到自己的公司當部門經理,負責計算機系統,年薪百萬,並承諾5年後送他一個公司,胡震請假去試了一星期就回到所裡,繼續做他熱愛的科研事業。

近乎白手起家,他帶領團隊實現自主創新

作為863重大專項“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副總設計師,胡震與團隊成員一起,在近乎白手起家的條件下,在沒有母型設計提供參考借鑑的艱難環境中,通過了一系列的技術創新和技術攻關,為實現載人潛水器在深海作業過程的安全監控和可靠工作,以及解決潛水器水下作業安全性保障的關鍵難題做出了貢獻。

中國名人錄|他放棄百萬年薪,如今成“大國重器”總師

當時受制於我國工業發展水平,研究工作從技術到裝備跨越了巨大的鴻溝。從立項到成品,花了整整6年。“寧可慢點,也要把牢技術。”胡震自豪地說,“現在我們這項技術絕對國際領先。”

中國名人錄|他放棄百萬年薪,如今成“大國重器”總師

在蛟龍號海試期間,胡震作為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技術負責人,一直擔任下潛試驗甲板指揮長,帶領技術保障部門及時排除蛟龍號潛水器一次次疑難雜症,在1000米、3000米、5000米及7000米各階段的海試中,使得蛟龍號成功實現7000米下潛,最大下潛深度達到7062米,使蛟龍號成為當時國際上同類作業載人潛水器下潛最深的潛水器,我國的載人深潛技術也邁入國際先進行列。

接著,蛟龍號的研製成功並未讓胡震停下腳步,他又投入到新的一場深海技術領域的攻堅戰,開始擔任863重大專案4500米“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的總設計師。

胡震帶領團隊始終堅持走深海技術自主創新之路,始終堅持加強產學研協同創新。在關鍵技術研究階段,他與團隊加班加點,協力突破了潛水器最佳化設計技術、艙內佈局最佳化設計技術、鈦合金載人艙材料和製造工藝研究等一系列關鍵技術,建立了深海載人潛水器多學科最佳化設計方法和製造技術,

所以說,導演中潛水玩得最好的卡梅隆又回去拍電影了,深海一萬米的舞臺還是繼續留給科學家和工程師們。

中國名人錄|他放棄百萬年薪,如今成“大國重器”總師

在設計整合階段,胡震帶領團隊嚴把質量與進度,透過潛水器陸上聯調與水池試驗反覆測試,確保了“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圓滿完成了全部海試任務。“蛟龍”號的研製前後歷經10年,“深海勇士”從立項到完成全部海上試驗,不到8年。

形成了載人艙佈局最佳化設計方法,國內首次成功研製超高壓海水泵和大深度高容量充油鋰電池及電池管理系統。

中國名人錄|他放棄百萬年薪,如今成“大國重器”總師

3

新時代的奮鬥者

如果說“蛟龍”好比“跨欄”,“深海勇士”便是“深蹲”,下一步研製全海深載人作業潛水器就是“深蹲”後有力的“起跳”,標誌著我國這個領域在國際上已全面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不只是設計水平上臺階,還有人才隊伍”胡震說。

中國名人錄|他放棄百萬年薪,如今成“大國重器”總師

多年來,胡震克服了一個又ー個技術難題,在他的帶領下,研發隊團隊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2014年度工業大獎、2011年度中國國際工業博覽金獎。他本人也獲得了2012年度江蘇省和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2014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5年獲得全國勞動模範獎章;2018年江蘇最美雙創之星榮譽稱號。

2019年10月14日至17日,被譽為“中國海洋第一展”的海博會在深圳舉行,不少海洋神器亮相,其中就包括曾深潛海底4500米的“深海勇士”號。

中國名人錄|他放棄百萬年薪,如今成“大國重器”總師

胡震曾說:“奮鬥是科研人員的本分。”繼續把“深海勇士”號送至4500米的深海,現在他還承擔了研製能直抵大洋最深處的11000米級載人潛水器,

"深海勇士"號副總設計師葉聰曾說道,胡震嘔心瀝血、事事親力親為,也是提速的重要原因,"一般總師主要管決策層面,而我們稱胡總是'一直線上的總師'。"

中國名人錄|他放棄百萬年薪,如今成“大國重器”總師

18歲的胡震第一次離家獨自遠行到1200公里的地方,去學習從來沒見過的計算機,30多年過去了,如今的他已經成為深海裝備研發的領軍人物。

在他的夢想裡,不遠的將來,我國還要建立深海空間站,把科學家送到海底,利用更多的手段長期在海底進行探測、觀測、檢測和試驗。

下一步即將進行下潛,直探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

中國在海洋大深度技術領域中擁有全面自主研發能力時代已經到來,他和團隊仍在奮鬥的路上!

早前科學家利用潛水裝置探索千左右的深海,在其中便看到了大烏賊和抹香鯨等古怪生物,科學家大膽猜測,萬米海底的深處是否存在著人類惹不起的東西?雖然我們從來沒有對海洋停止探索,但依舊有很多東西等待著我們去發現。

中國名人錄|他放棄百萬年薪,如今成“大國重器”總師

附:深海11000米的猜測

2019年4月28日VictorVescovo單獨駕駛潛水艇潛入瑪利亞海溝深處,足足下潛了10928米,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然而,他卻在海底的海床上發現了塑膠袋和糖果皮,對人類來說這是很不幸的訊息,這說明垃圾已經遍佈了全球各個角落,所以現在我們更要保護好地球媽媽。

最後,用一則舊聞作為結尾

宣告:|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最前延觀點 | 文章來源網路,無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絡 我們以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