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大秦賦》呂不韋離開咸陽,秦王送行時

作者:由 佳菁愛聊娛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3-01-04

大秦賦秦王第幾集發現孩子

從《大秦賦》學點啥第12期

“蒙毅,帶上扶蘇到城門口,讓仲父見一面”

《大秦賦》中,嫪毐之變平息之後,呂氏一族陷入空前絕望,以秦國宗室為代表的官員紛紛趁機痛斥呂不韋擅權。與此同時秦王政也想根除呂氏在朝堂的影響力,畢竟對於一國之君來說,除自己以外還有其他人可以左右朝堂,那他可謂是如履薄冰。

呂不韋看明白了秦王政所想、所要,於是選擇離開咸陽這個秦國的權力中樞,希望以主動退隱的姿態保全呂氏一族。而就在呂不韋走出咸陽城門,跟昔日同朝為官的同事們一一告別之時,站在高處遙望的秦王政做了一個讓人浮想聯翩的舉動。

秦王政需要集權,而呂不韋執政秦國多年,威望上直權貴,下到平民百姓都對他推崇有加。因而只要呂不韋還在咸陽就有人去巴結他,認定只是暫時失勢。

《大秦賦》呂不韋離開咸陽,秦王送行時

同時呂氏曾經在朝堂布的各方勢力為了自保,為了讓自己活下去,他們也一定會向呂家靠攏,將其抬起來,不管呂不韋願不願意。

所以對於秦王政來說就算對呂不韋有感情,他都不能在外人面前表現出來絲毫,謹防被旁人過度解讀,將自己收權行動打亂。

不過一旁的秦王妃是一個善解人意的好妻子,她看出了自己丈夫的難處,同時也在想辦法用女人的角度幫他解圍。於是就有了她上千告訴秦王政他的孩子扶蘇正在不停的哭泣,很有可能是捨不得仲父。

《大秦賦》呂不韋離開咸陽,秦王送行時

妻子的這一舉動讓秦王政一下子就被點通,連忙叫人帶公子扶蘇去送行。不過《大秦賦》的導演、編劇給秦王政安排這一舉動,不得不讓人想到二者對1個歷史千古謎案的態度。

司馬遷曾在《呂不韋列傳》中寫道“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乃遂獻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子楚遂立姬為夫人。”

認定趙姬是在懷身孕的狀態下被呂不韋送於秦異人當妻子,秦異人是當了便宜老爸。

與此同時司馬遷又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說:“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及生,名為政,姓趙氏。”肯定地說秦王政就是秦異人的兒子,沒有其他猜測。

司馬遷這位史學大家用自己一套書的前後矛盾說法,成功將秦王政身世變成千古之迷。自《史記》成書流傳後,歷朝歷代的文人墨客都為此吵得不可開交。

而《大秦賦》作為歷史正劇,從呂不韋離開咸陽時,秦王政叫自己兒子去送行的舉動,不難看出導演、編劇都是認為秦王政就是呂不韋的兒子。

理由是從人性的角度出發,呂不韋、秦王政若是父子關係,那麼扶蘇就是呂不韋的孫子,在古代血緣傳承高於天的年代,孫子去送爺爺出遠門,是秦王政對於呂不韋最大的心理安慰,也是秦王政情感的最深情傳達——秦王政沒有忘記仲父。

《大秦賦》呂不韋離開咸陽,秦王送行時

假如編劇和導演不是認同呂不韋生秦王政,那麼在常理上很難說清楚。秦王政和呂不韋是君臣關係,臣子要走時,卻是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去送,二者沒有任何的關聯啊,這個鏡頭是無意義的。

《大秦賦》呂不韋離開咸陽,秦王送行時

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又要罵編劇、導演不懂歷史瞎搞。不過小袁作為1名歷史作家想說,他們二者正是因為讀了歷史才會這麼拍,因為根據正史的邏輯,呂不韋和秦王政的關係是被鐵定為父子。

《漢書·王商傳》:“臣聞秦丞相呂不韋,見王無子,意欲有秦國,即求好女以為妻,因知其有身,而獻之王,產始皇帝。”

《資治通鑑》:“呂不韋娶邯鄲姬絕美者與居,知其有娠,異人從不韋飲,見而請之,不韋佯怒,既而獻之,孕期年而生子政,異人遂以為夫人。”

《大秦賦》呂不韋離開咸陽,秦王送行時

由此可見在近秦朝的年代裡,秦王政是呂不韋之子是社會主流共識。如此一來,再回看《大秦賦》的處理,其實是非常唯美的,把呂不韋、秦王政那種有父子情卻什麼也不能說的糾結表現的很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