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安德海為啥受寵除了助慈禧上位,還有絕活專門在太后方便時施展

作者:由 時時最新娛樂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3-01-07

慈禧是如何上位的

安德海、李蓮英、小德張,是晚清史上著名的大太監,他們的人生經歷也給人們留下了茶餘飯後的談資。

前面我們談了小德張和李蓮英,一個深受隆裕太后寵愛,一個深受慈禧太后寵愛,其人生經歷也相當精彩。受讀者朋友的影響,我們今天再寫一篇有關安德海的文章,正好湊成一個小系列——晚清大太監繫列。

安德海作為第一個受寵的大太監,自然有自己獨特的一面,只不過他沒有做到有的放矢,最終作繭自縛,恰恰又亡於此。

楊角風談晚清民國(原走向共和)第98期:安德海為啥受寵?除了助慈禧上位,還有絕活專門在太后方便時施展!

安德海為啥受寵除了助慈禧上位,還有絕活專門在太后方便時施展

一、

同樣,安德海也是因為家境貧寒,八九歲時就淨了身,經人介紹進宮當了太監。

之前寫李蓮英的文章時我也講過,京城周邊的縣市非常容易出太監,比如我們老家滄州。實際上我們村裡就曾出過太監,小時候也經常聽老人講宮裡的故事,當然,這個老人也是聽他爺爺講的。

安德海是河北南皮人,跟我(楊角風)算是半個老鄉,南皮縣城離我老家也就十幾里路遠。

安德海跟其他大太監不同的地方在於,雖然他年紀小,但是他讀過書,由此可知,他的家庭條件是優於李蓮英和小德張的。

在《清史稿》中雖然評價安德海的字數不多,但基本都是褒義:

“能夠講讀《論語》、《孟子》,諸經,藝術精巧,知書能文。”

除此之外,史料中還講,安德海這個人別看歲數小,但為人深藏不露,特別善於揣測聖意,是遠比一般的小太監老成的。連宮裡的老太監們,都覺得他是可造之材,以後定會堪以大用。

正因如此,咸豐帝無論在宮內,還是出巡(逃到熱河),都把他帶在身邊。

也正是這段經歷,讓這位白白淨淨,說話好聽,又會來事的小太監結識了“懿妃”,“懿妃”就是後來的慈禧太后。

若歷史正常發展,小德張傍上咸豐帝這顆大樹,日後成為內務府或敬事房大太監指日可待。可惜,天不遂人願,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咸豐帝逃往承德避暑山莊,驚嚇帶奔波的,竟然一病不起,隨後駕崩。

安德海為啥受寵除了助慈禧上位,還有絕活專門在太后方便時施展

二、

安德海抓住了這次機會,迅速向慈禧和慈安太后靠攏,併為她們兩個人的上位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個事件,在歷史上稱為“辛酉政變”,在承德的兩宮皇太后聯合在京城的小叔子奕訢。誅殺和關押了咸豐帝留下的顧命八大臣,隨後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政事實際由議政王奕訢把持,同治帝成了傀儡小皇帝。

之所以辛酉政變能成功,這其中就離不開小太監安德海的通風報信。是他帶著兩宮皇太后的懿旨,冒著被殺頭的風險,偷偷潛回京城,聯絡了恭親王奕訢,這才使得辛酉政變得以順利實施。

而且安德海不僅送了一次信,而是冒著生命危險來來回回跑了好幾趟,用以傳遞資訊。

安德海此舉立下大功,慈禧太后回京後,立馬升了他為後宮總管大太監,要知道此時的他,年僅18歲。

剛才也講了,此時的朝政實際由議政王奕訢把持朝政,他跟兩宮皇太后其實也有矛盾。

幾年後,慈禧太后受不了了,於是再次啟用安德海這張王牌,透過跟安德海的密謀,以及聯絡,利用御史彈劾奕訢的機會。突然發力,親自書寫詔書,以“雖無實據,事出有因”的罪名,革去了奕訢的議政王名號,以及一切差使,且不准他再幹預一切公事。

隨後,為了緩和矛盾,還是讓奕訢回來辦公,但權力是機會沒有了:

“仍在軍機大臣上行走,毋庸複議政名目!”

安德海為啥受寵除了助慈禧上位,還有絕活專門在太后方便時施展

三、

至此,安德海跟慈禧太后的關係進入到鼎盛時期,各種流言蜚語也就因此傳出!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慈禧太后喪夫的時候只有二十六七歲,只比安德海大了八九歲。一個寡婦跟一個年輕的太監天天混在一起,就算是清白的,也不缺宮裡一些好事的,或者是嫉妒安德海的人,傳播一些流言蜚語出來。

比如,清末有一部流傳比較廣的野史《滿清外史》裡面記載安德海:

“自宮入內為閹宦,以擅呂不韋舍人嫪毐術,時那拉氏年未逾三十,得之頗歡,安得海藉是以幹國柄。”

這裡面說安德海乾預朝政,這點倒毋庸置疑,他確實陷入得太深,違反了祖制。但這其中提到,他是個假太監,且跟“嫪毐”一樣,是慈禧太后養的“面首”,這其實有點過了。

實際上,後來安德海被丁寶楨殺後,曾被暴屍,民間也因此留下了一個傳說:

“人們撕開他的褲子一看,卻是個缺嘴的茶壺,原來他是個假老公(太監),所以慈禧特別喜歡他。”

這個傳說後來也傳到了宮裡,宮女們還互相拿這件事當笑話來談,實際上這種事根本不會發生的。

在《宮女談往錄》中,有老宮女就講了原因:

“皇帝並不傻,給皇帝出謀劃策的人更不傻。中國使用太監的年代,聽人家說有幾千年啦,哪能想不出治太監的絕招來……清代的內務府就一年春秋兩季檢查太監,二次淨身、三次淨身的都有,透過賄賂漏檢的,當官的要掉腦袋,誰敢擔那個不是?”

安德海為啥受寵除了助慈禧上位,還有絕活專門在太后方便時施展

四、

再說安德海剛進宮的時候,只有八九歲,那時候給他檢查的人根本不會料到日後他能成為慈禧太后的紅人,又怎麼可能會從一開始就給他保密呢?

至於有人講,那玩意兒其實能長的,那更是胡說八道了,怎麼可能啊?

所以,安德海受寵,主要就是因為立下了那幾件大功,是堅定地站在慈禧太后身邊的。慈禧太后有些秘密的事情,不太方便自己做的,基本也都派他去實行。

而且這個人又聰明,還識字,能解悶兒,善解人意,又會察言觀色,模樣嘛也算清秀,慈禧太后怎麼會不喜歡呢?

其實,何止慈禧太后喜歡他啊,連京城內徽班唱旦角的年方19歲的美人,藝名叫“九歲紅”的馬賽花都對他投懷送抱。

同治七年,權勢滔天的大太監安德海,就在京師的天福堂大酒樓,大擺宴席,跟這位馬賽花舉行了盛大的婚禮。

實際上大太監娶妻的事並不稀奇,宮裡還有很多跟宮女對食的呢,只是大都很低調,偷偷結婚,像安德海這樣囂張的,確實不多。

所以,看不慣安德海的一些大臣就上書彈劾他,只是慈禧太后一概不理會罷了。甚至在安德海大婚上,她為表現寵愛,還特地賞賜白銀一千兩,綢緞一百匹。

當然,慈禧太后這樣做,更是讓本就懷疑安德海是假太監的人們,更加堅信不疑,也讓同治帝和恭親王奕訢很無語。

那麼,安德海受寵,除了立功以外,就沒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了嗎?

安德海為啥受寵除了助慈禧上位,還有絕活專門在太后方便時施展

五、

當然有,安德海能獲得慈禧太后的寵愛,絕不僅僅是靠運氣或天賦,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和汗水!

大家知道,李蓮英的絕技就是梳頭髮和按摩,這兩點讓慈禧太后很受用。而安德海也不是吃素的,他當然也有絕技伴身,只是他的這項絕技有點不夠雅——擦屁股。

當然這件事是記載在清朝野史大觀《清宮遺聞》中的,在《太監談往錄》、《宮女談往錄》中也有有關太后如廁的說法:

就像美女也是會拉粑粑的,同樣,吃一百八十道菜的慈禧太后,也得上廁所。只不過太后上廁所跟我們普通人不太一樣,她有一個專業的叫法,叫“傳官房”。

“官房”就是皇家專用馬桶,只要慈禧太后有了便意,就會示意安德海,安德海就會安排宮女分頭準備。慈禧太后用的馬桶是不能拎著進來的,要小太監頭頂著拿進來,其他宮女有拿鋪墊的,有拿草紙的。

至於皇家馬桶的形狀,是檀香木做的,樣子有點像壁虎,總之按照現在的說法是比較符合人體工力學的。四條爪子著地,頭往後扭著,尾巴也捲成個圈,可以當把手用,肚子就是裝排洩物的。

慈禧太后如廁時,在“壁虎”肚子底部是要鋪一層炒焦了的棗,這樣的話,排洩物下去後能迅速被棗子覆蓋,從而沒有味道散出。

等到慈禧太后方便結束,她會微微抬起屁股,這時候宮女會遞上噴了香水的上等擦屁股紙,由安德海拿到手中,迅速且輕輕兩下,就擦乾淨了。

隨後,慈禧太后到另外的屋子整理著裝,其他的人抓緊時間收拾現場,整個流程基本走完了。

安德海為啥受寵除了助慈禧上位,還有絕活專門在太后方便時施展

六、

而慈禧太后方便的整個過程,看似簡單,實際最難的就是擦屁股這一步:

這是安德海的拿手絕技,是可以申請專利的,他這兩下,著實不簡單。擦輕了,慈禧太后的屁股沒擦乾淨,不僅留下異味,還汙染衣服。擦重了,慈禧太后屁股受不了,萬一擦紅了,甚至擦破了皮,安德海的腦袋還要不要?

所以,這兩下,既不能太輕,也不能太重,你要是問多擦兩下不行嗎?

當然不行啊,這是規矩,就得兩下,多了一下不行,少了一下也不行!

安德海為了練就這項擦屁股神功,可謂是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他專門找來一塊綢子。填充上棉花等物料,模擬成人的臀部,在凹部那裡放上一層薄土,然後再在薄土上撒上一層菸灰。隨後就用廁紙,模擬擦屁股,要做到輕輕甩兩下,左一下,右一下,剛好把菸灰擦掉,而土不動。

就這麼一個簡單的動作,安德海是下足了功夫,苦練許久,竟然讓他練成了!

所以,安德海為啥能受寵啊,就體現在這些細微之處,伺候好了慈禧太后的屁股,她怎麼可能會虧待他?

後來安德海被殺後,李蓮英上位,他擦屁股功夫就不行,慈禧太后因此也嘆過氣,說李蓮英你這水平跟小安子就不是一個級別的。

安德海跟李蓮英不同的地方在於,太過飛揚跋扈,一心只依從慈禧太后,他沒有李蓮英聰明,當然李蓮英也是吸取了他的教訓才變得那麼圓滑的。

在《清碑類鈔》記載,同治皇帝就很不喜歡安德海:

“於宮中,時以小刀斷泥人首,內監請其故。則曰:“殺小安子。”於是內監中知安得海之首領將不保矣。”

後來安德海,覺得在京城自己的地位已經穩固,還得到全國宣傳一下自己,於是向慈禧太后請求到地方採辦物品。

慈禧太后同意了,結果安德海走到德州境界時,被山東巡撫丁寶楨扣留了,隨後給他宰了,據說他也是奉了同治帝的密詔。

安德海為啥受寵除了助慈禧上位,還有絕活專門在太后方便時施展

至於事後慈禧太后為什麼沒有追究這件事,那是後話了,有機會再說!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晚清民國人物,楊角風談晚清民國人物系列文章繼續更新中,喜歡就請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