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二刷《都挺好》:其實蘇大強才是那個最可憐的人

作者:由 動動的幸福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3-01-08

蘇大強到底是個什麼人

文/動動

2019年的年度熱播劇《都挺好》獲得了豆瓣7。8的高分,憑藉這部劇,飾演主角蘇大強的倪大紅老師一下子被觀眾所熟知,蘇大強的表情包也迅速席捲網路浪潮。

二刷《都挺好》:其實蘇大強才是那個最可憐的人

不得不說,倪大紅老師的演技實在太到位,隔著電視螢幕都透出了咬牙切齒的無力感。

這部劇剛上映的時候,第一次看蘇大強,發現他簡直是自私一般的存在:肆無忌憚的消耗子女,毫不講理的讓子女滿足自己一切不合理的要求,像孩子一樣在自己的子女面前刷足存在感。

這是一個極其可恨的、作天作地的老父親形象。

然而第二次再看蘇大強,發現他其實是可憐的,在“寧可打地鋪也不用舊傢俱”的堅決中,我看到了蘇大強內心的恐懼,也在他瞪大的雙眼和頓首垂足的動作中,

看到這個被觀眾恨得牙癢癢的人物角色的可憐之處。

二刷《都挺好》:其實蘇大強才是那個最可憐的人

根據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學的人格理論不難發現,蘇大強的潛在心理機制,其實就是本我與超我的不平衡的心理狀態,導致了他的“作天作地、消耗子女”的行為反饋。

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由

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構成。

本我(id):人格結構中最原始部分,從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構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類的基本需求,支配本我的是唯樂原則。

自我(ego):個體出生後,在現實環境中由本我中分化發展而產生,由本我而來的各種需求。

超我(superego):人格結構中居於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於個體在生活中,接受社會文化道德規範的教養而逐漸形成的。

人格結構中的三個層次相互交織,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它們各行其責,分別代表著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反映人的生物本能,按快樂原則行事,是“原始的人”;自我尋求在環境條件允許的條件下讓本能衝動能夠得到滿足,是人格的執行者,按現實原則行事,是“現實的人”;超我追求完美,代表了人的社會性,是“道德的人”。

在通常情況下,本我、自我和超我是處於協調和平衡狀態的,從而保證了人格的正常發展。自我通常負責調節本我與超我意識的平衡關係。如果三者失調乃至破壞,就會產生心理障礙,危及人格的發展。

而蘇大強就是典型的本我與超我的平衡關係遭受到了嚴重的破壞,長期在妻子壓抑下,本我意識長期無法滿足,為了維持家庭的和諧關係,蘇大強靠著社會道德支撐的超我意識壓制著本能的本我意識。

妻子去世後,長期被壓抑的本我意識被喚醒,本我意識在長久壓抑狀態下呈現了爆發性反彈,社會倫理道德約束條件下的超我意識徹底被掩蓋。

本我與超我意識嚴重失衡,導致了他在妻子去世後的晚年生活裡,像個孩子一樣,任憑本我意識支撐行為,不受理性的自我和超我意識的控制,以透過內耗子女的非理性方式,找尋內心沉寂已久的本我需求和自我價值的認同感。

大連黃鶴心理諮詢中心主任劉洪偉也表示“他有嚴重的心理創傷和心理障礙。”從專業領域對蘇大強這個人物進行了心理學角度的解讀。

01 被壓制的婚姻關係:本我意識被壓抑,超我意識支撐本我

可能很少有人關注蘇大強成長的原生家庭,原著有說明,

他是被一個強勢的寡母帶大的,原生家庭的影響同樣也植根在了他的血液裡——對強勢女性的絕對服從。

從蘇大強的成長環境來看,懼怕強勢的妻子已然是註定的結果。

劇中也交代了蘇大強被老婆看中是出於他的城市戶口,當戶口問題解決後,隨之而來的只有無盡的嫌棄。可以說他一直生活在壓制中,並且習慣了這種壓迫。

妻子於蘇大強來講,簡直是繼寡母后,另一個壓制式的家長角色。

他對妻子是真的怕,具體表現在蘇母去世之後,蘇大強寧可打地鋪也不用舊傢俱,第一時間將蘇母用過的東西通通換掉。

二刷《都挺好》:其實蘇大強才是那個最可憐的人

蘇母生前帶有目的性的結合、婚姻中準備拋夫棄子的插曲、事業的滑坡和物質的窘迫,

都讓蘇大強長期生活在被壓制的夫妻關係中

,以至於在妻子離世後,共同生活的環境和物品都會讓他“觸景生情”、“睹物思人”,

產生強烈的排斥,甚至換種方式各種“作妖”在子女身上尋求補償。

在這種長期懼怕妻子、被壓抑的婚姻環境下,蘇大強內心的本我意識需求總是得不到滿足,簡單來說,他連他想要保護子女的本能慾望都滿足不了,家裡的一切都由蘇母做主。

當蘇明玉和蘇母抗衡失敗後轉而將求助的目光投向了父親蘇大強:爸,你倒是說句話呀。為了維持家庭和諧,以及蘇母穩固的家庭地位,蘇大強的超我意識壓抑了潛在的本我意識:他其實是想幫助自己的女兒的,但他害怕,最終選擇了逃避。

而這樣的家庭狀態,對於蘇大強來說,是常態,以至於他想要給明玉買學習資料的小小訴求都得揹著蘇母偷偷攢錢才能滿足,更別說他內心唯樂原則為主的本我需求了。

02 妻子去世後,長期本我意識被壓抑後的爆發性反彈,超我意識被隱藏

超我是一個社會屬性的我,強調的是遵守社會規範和倫理道德,要壓抑本我的需求,所以,在蘇大強妻子存在的時候,他所體現就是一個超我,為了家庭的和諧,呈現了懦弱的表現,

這其實也是蘇大強超我意識壓制本我意識的一種潛在防禦保護機制。

所以一旦沒有了老婆,

蘇大強所有的被壓抑的需求都反彈出來了,呈現出完全本能的本我。

在妻子去世後,

他所展現的所有行為都是本我的力量,本我意識以簡單的尋求自我快樂為訴求,一切以自己高興為中心,所以他開始了肆無忌憚的消耗子女。

在和蘇明成一家住在一起的時候,明明被照顧得很好,依舊覺得心裡不舒坦,成天嚷嚷著去美國大兒子那裡。美國沒去成,又嚷嚷著要買房,總之,擺脫妻子束縛的蘇大強,在本我意識的強烈干預下,儼然活成了一個孩子。

二刷《都挺好》:其實蘇大強才是那個最可憐的人

超我與本我是一個相互對立的,在成長的過程中,通常是透過自我來協調本我與超我之間的矛盾的,強調現實原則,如果自我力量強大,這個人就很和諧,如果自我力量太弱小,會呈現出精神分裂型人格。

蘇大強就是存在典型的分裂型人格,也就是劉主任所說的心理創傷和心理障礙,這種障礙,也就是自我意識沒有很好的調節到本我和超我的關係使之平衡。

他也沒有辦法平衡,本我意識在妻子在世前的瘋狂被壓制,失去管束之後本我意識迅速解脫,加上大兒子無限滿足他的本我需求,

蘇大強的本我與超我意識呈現兩極分化,所以才會表現出瘋狂消耗子女的行為。

03 被壓抑的男權心理機制:透過消耗子女滿足內心自我存在的價值感

二刷《都挺好》:其實蘇大強才是那個最可憐的人

蘇大強從小生活在父權缺失的環境裡,這也造就了他懦弱的性格。在和蘇母的結合之後,強勢的蘇母激發了蘇大強的懼怕心理,這種懼怕心理,首先造成了蘇大強的人格特質出現了問題,繼而使得他丈夫和父親的角色失去功能,蘇家形成一種不正常的家庭關係也就在所難免。

蘇大強自始至終,都是一個沒有話語權的懦弱角色,長期被妻子壓抑和嫌棄的蘇大強認為自己不具備任何解決問題的能力,久而久之他的處事能力也在萎縮。

自我與超我意識逐漸被弱化,男權的本我意識也長期被壓制,在原始婚姻狀態裡,他似乎早已忘了自己是一個具備責任感的丈夫和父親的男權角色。

男權本我意識被壓制,妻子離世後出現反彈。典型的表現在他和保姆小蔡的感情糾葛,他拼了命寧可捨棄自己費盡心思攢來的畢生財產,不惜和子女抗衡,也要和保姆在一起。

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保姆尊重他,愛護他,處處以他為中心,他在保姆面前才算找回了自己的男權地位和存在感。畢竟蘇母在世時,根本沒把他當人看。

二刷《都挺好》:其實蘇大強才是那個最可憐的人

蘇大強的種種舉動,他不合理的要求,買房、要錢、甚至吃鴨脖、不洗澡,都是在釋放自己以前被壓抑的慾望,並在他不自知的情況下,演變成對兒女的攻擊性。

我們氣憤於蘇大強的可恨,但我們也要看到,在這背後,

更多是一個男人在傳統的家庭、社會角色中有了偏差,但卻又不能為這種偏差找到一種自洽的可憐。

在正常的家庭關係裡,蘇大強也可以是一個寵愛妻子、脾氣溫柔的父親的。

但可惜,蘇大強生活在妻子壓制他、兒女嫌棄他、同事也擠兌他的環境裡。在這樣的環境推力下,他才一步步變成了現在的蘇大強。

所以,蘇大強的男權本我意識被嚴重壓制,蘇母在世前,毫無家庭地位的蘇大強,沒有辦法正常履行一個父親和丈夫的角色,這種本能的意識一直被壓制。直到蘇母去世,他開始在孩子身上找回了自己父親的角色和存在感,在保姆小蔡那裡找回了男性的本我存在的價值感。

二刷《都挺好》:其實蘇大強才是那個最可憐的人

蘇大強極端行為的背後,是透過無限度的消耗子女,彌補從前缺失的本我意識需求,滿足內心自我存在的價值感的一種補償心理機制。

蘇大強本可以成為一個硬氣的丈夫,一個具備責任感的父親,和萬千男性一樣,在家中擁有穩固的家庭地位。但他一生都生活在了兩個強勢的女性面前,萬般無奈的他選擇了犧牲式的超我意識壓制本我意識,長期壓制的本我需求得不到釋放,才會在妻子去世後,在子女身上找回缺失的自我。

如果蘇母能夠意識到這個問題,不過分強勢,興許,蘇大強也會是一個溫柔的蘇大強,而並非懦弱的蘇大強,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蘇大強,是這段不平衡婚姻關係的犧牲品,其實他才是最可憐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