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三國演義》中,鳳雛龐統臨死前為何對劉備說:主公被孔明所惑?

作者:由 醉風文史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3-01-26

三國志10怎麼找諸葛亮

在《三國演義》中,

水鏡先生司馬徽作為東漢末年著名的隱士,他對諸葛亮和龐統兩人給出了極高的評價,認為兩人得其一便可安定天下,

事實也證明他的眼光的確非常毒辣,兩人都是擁有非凡才智的頂尖謀士。

《三國演義》中,鳳雛龐統臨死前為何對劉備說:主公被孔明所惑?

劉備創業初期一直沒有穩固的根據地,只能在各地奔波,

無論是投奔陶謙、袁紹還是劉表,他們都只是利用劉備打仗,

直到諸葛亮的隆中對為劉備提出“三分天下”的戰略,劉備這才有了清晰的發展方向。

龐統自然也是大才,

當初周瑜極力拉攏龐統就是看中了他的才能,後來在考慮是否攻打益州時,劉備猶豫不定,也是在龐統的極力勸說下,劉備才下定決心,

可惜的是,龐統在攻打益州時不幸殞命。

《三國演義》中,鳳雛龐統臨死前為何對劉備說:主公被孔明所惑?

那麼,龐統與諸葛亮同為劉備帳下的謀士,本應力往一處使,為何他在臨死前卻對劉備說,主公受到了諸葛亮的迷惑?

龐統是醜男?

按理說龐統可是與諸葛亮齊名的存在,為何龐統顯得有些不足輕重?其實原因很簡單,

一是諸葛亮盛名在外,光芒實在耀眼,二是演義中雖說為龐統增加了不少戲份,但其主要作用還是為了突出諸葛亮的“主角”光環。

《三國演義》中,鳳雛龐統臨死前為何對劉備說:主公被孔明所惑?

因此龐統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除了聰明之外,最大的特點便是外貌之“醜”。

在演義中,孫權、劉備見到龐統後都認為此人很醜,因而不喜,兩人分別作為東吳、蜀漢的君主,平常接見的人很多,兩人居然都覺得龐統醜,那龐統一定是真醜。

不同的是,孫權沒有重用龐統而讓其離開了江東,而劉備則只給了他一個縣令的職位。

如此看來,龐統因為外貌吃了很大的虧,那麼有人不在乎外貌而喜歡龐統嗎?別說還真有,最喜歡龐統的正是“唯才是舉”的曹操。

《三國演義》中,鳳雛龐統臨死前為何對劉備說:主公被孔明所惑?

公元208年,曹操正值春風得意之際,他率領大軍拿下荊州,打敗劉備,攜大勝之勢對江東發起衝鋒,這便是赤壁之戰,

而隨著戰局的發展,周瑜讓黃蓋用苦肉計詐降曹操,又讓龐統向曹操獻“連環計”,慫恿曹操將戰船用鐵索連線在一起。

龐統經過水鏡先生的評價已經名聲大噪,當曹操聽聞鳳雛先生到來時十分高興,親自出賬相迎,這可是曹操對待頂尖人才的最高禮節,曹操毫不掩飾其招攬之心,

可惜龐統不願意為曹操效力,一招連環計使得曹操戰船盡被周瑜一把火燒了。

《三國演義》中,鳳雛龐統臨死前為何對劉備說:主公被孔明所惑?

龐統狠狠坑了曹操一把,辜負了曹操的愛才之心,反而去貼孫權與劉備的“冷屁股”,結果投奔劉備時只當了一個小小縣令。

心高氣傲,大展身手

此時龐統身上其實帶有諸葛亮和魯肅的推薦信,有這兩位的推薦,想必劉備不會拒絕一位大才的投奔,但龐統這個人固然有才,卻也心高氣傲,

龐統不願意拿出推薦信,讓人以為劉備是看在諸葛亮的面子上才重用他。

《三國演義》中,鳳雛龐統臨死前為何對劉備說:主公被孔明所惑?

龐統想要依靠自己的才華征服劉備,於是遵從劉備的安排成為縣令,

直到後來其才能引起張飛的關注進而被舉薦給劉備,龐統才得到劉備的重視,在“鳳雛”名號的加成以及與諸葛亮的特殊關係下,龐統成為劉備麾下重要的謀臣。

劉備此時雖然很看重龐統,甚至還將他的職位提升到與諸葛亮同等,

但在龐統看來,他在劉備集團中的地位並不穩固,他需要一場大勝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從而增加自己在劉備集團中的話語權。

《三國演義》中,鳳雛龐統臨死前為何對劉備說:主公被孔明所惑?

龐統將發力點放在了攻取益州上,他認為益州相比於諸葛亮提出的荊州更適合當根據地,於是他建議劉備儘快攻取益州,本來劉備並不著急出兵,但在龐統的一番勸說下,劉備還是心動了。

在入川之戰時,劉備令諸葛亮鎮守大後方,而將根基未穩的龐統待在了身邊,此舉未嘗沒有幫助龐統借戰功撈聲望以平衡諸葛亮影響力的考慮,

而龐統也展現極高的軍事素養,為劉備提供了上、中、下三個計策,劉備為了穩妥採取中策,順利奪取涪關。

龐統為何說劉備被孔明所惑

正當龐統準備繼續擴大戰果時,鎮守後方的諸葛亮卻給劉備寄來一封信,說他透過夜觀天象發現主帥或有不測,讓劉備和龐統小心防備。

龐統在劉備心目中的地位顯然不能與諸葛亮相提並論,看過諸葛亮的信後,劉備動搖了,這讓龐統十分惱火。

《三國演義》中,鳳雛龐統臨死前為何對劉備說:主公被孔明所惑?

眼看大功在前,龐統肯定不願意撒手,於是勸告劉備說:

主公被孔明所惑矣,彼不欲令統獨成大功,故作此言以疑主公之心。

從龐統的話中不難看出,他對諸葛亮橫插一腳的做法很不滿,認為諸葛亮是怕他取得大功,從而替代諸葛亮在劉備心目中的地位。

實際上,有才之人向來少不了攀比之心,更何況是涉及到核心利益,兩位謀士之間存在的芥蒂已經顯而易見。

《三國演義》中,鳳雛龐統臨死前為何對劉備說:主公被孔明所惑?

龐統如果順利拿下益州,那麼其在劉備集團中的地位必定水漲船高,達到與諸葛亮平起平坐的地步也不是沒有可能,

所以面對諸葛亮的擔憂,劉備可以退縮,但龐統不能,他不會讓諸葛亮一封信就破壞了自己的計劃,於是他說諸葛亮騙了劉備。

此後,龐統執意請求劉備加快進攻步伐,結果慘死於落鳳坡。

其實對於龐統之死,劉備這個主公也要負有一定責任,劉備也算是亂世梟雄,他能看不出手底下兩位謀士之間的不合?

看出來卻沒有及時化解,反而當著龐統的面抬高諸葛亮,這讓龐統更加憤怒。

《三國演義》中,鳳雛龐統臨死前為何對劉備說:主公被孔明所惑?

人在憤怒當中做出的決定自然會存在缺陷,所以龐統不幸中埋伏,被劉璋部下張任射殺,

自龐統去世後,劉備陷入各種困境,只能無奈令諸葛亮、趙雲等人率兵來援,獨使關羽一員大將鎮守荊州。

結語

關羽同樣性格高傲,處理不好與同僚之間的關係,結果導致在襄樊之戰時,劉封等人見死不救,導致其被東吳殺害,蜀漢戰略遭遇重大挫敗。

劉備集團人才數量相比於曹操、孫權陣營本就少,再加上不斷內耗,蜀漢敗亡下去也在情理當中。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