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致敬吳門畫風,構圖另闢蹊徑,張崟繪《梅林山居》

作者:由 薩培喇談藝錄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3-01-26

更加用五筆怎麼打

梅花傲雪怒放,象徵著堅韌、忠貞,故此常用來比喻文人品行。以花喻人的手法,不僅文人喜歡運用到創作中,畫家也不斷髮掘這一題材的文化內涵。清代畫家張崟畫過一幅《梅林山居》,描繪了文人愛梅的精緻生活。古人云,時聞天香來,了與世事絕。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不用再尋梅探梅,抬眼就能看到。

他畫出了文人追求精神滿足的特性,也畫出了人們對美好高雅的嚮往。張崟生活在清代中期,擅畫山水,作品富有文化氣息。他用通俗易懂的畫面,解讀文人情趣,擴大了作品的受眾群體。張崟用筆細密,在構圖上另闢蹊徑,打破了清初四王風格一統畫壇的局面。

致敬吳門畫風,構圖另闢蹊徑,張崟繪《梅林山居》

張崟 梅林山居

與四王作品相比,張崟重視作品的整體面貌。他在經營構圖的時候,往往結合觀察寫生,增加作品的真實感。四王山水美則美矣,卻少了幾分生趣。通俗講,四王山水畫有擺拍凹造型的嫌疑,張崟山水畫以造化為師,哪怕構圖飽滿也不會覺得畫面擁塞不暢。

張崟喜歡在畫中新增江南園林山村景色,這一點學習了明代吳門畫派的畫法。由於張崟在江南一帶影響力極大,人們重新開始審視研究吳門畫派的風格特徵。可以說,以張崟為首的京江畫派,復興了吳門畫派的創作理念。有專家說,用“吳門復興”形容張崟的風格,相當恰當。

致敬吳門畫風,構圖另闢蹊徑,張崟繪《梅林山居》

張崟 梅林山居 區域性

從《梅林山居》可以看出來,張崟似乎在故意混淆畫面空間的遠近關係。他描繪遠近景色,都採用了精細勾畫的手法。不分遠近,容易產生混亂的感覺,是創作中的大忌。張崟這樣畫,值得反覆思索。從遠到近的景色彷彿都在眼前,透過筆法的韻律節奏與色彩的微妙變化,區分空間結構。

像散點透視,又不是散點透視,透過山水空間的連續遞進,強調構圖的起承轉合。畫中有兩座橋,在構圖上的功能不同。木橋約束畫面的動感,拱橋打破畫面的靜態。動靜之間,讓欣賞者沿著畫家規定的路線賞畫,增強作品的代入感。

致敬吳門畫風,構圖另闢蹊徑,張崟繪《梅林山居》

張崟 梅林山居 區域性

清代畫家在創作中很難擺脫董其昌提出的南北宗論,很多畫家覺得“古法”就是南宗山水畫法。從張崟的作品可以看出來,他在驗證董其昌的畫論是否正確。他用自己的方法,也能畫出文人淡泊灑脫的情懷。所謂“南北宗”的劃分標準,缺乏科學依據。

四王中的王時敏、王鑑都是董其昌的入門弟子,王原祁是王時敏的親孫子,王翬曾經向王時敏請教創作方法。張崟想要在根本上撼動正統派的地位。當一種風格成為主流方向後,必然阻止大部分畫家的創作激情。像張崟這樣敢於挑戰的畫家,才是畫壇希望。

致敬吳門畫風,構圖另闢蹊徑,張崟繪《梅林山居》

張崟 梅林山居 區域性

欣賞《梅林山居》,體會張崟的創作思想,會發現愛思考的畫家往往成就更高。張崟曾經說過一段話,大概意思是清朝畫家習慣模仿王原祁的風格,往往忽視了對其他風格的研究。他從學習吳鎮、沈周、文徵明的風格入手,讓人們看到風格多樣化的重要性。

拓展閱讀

處世態度、生活方式都在畫中,明中和尚繪《煙橫巖壑》

隱逸情懷,出塵之致,沈周山水畫欣賞

神遇與目視,張崟繪《山水冊頁》

跟著畫家遊山玩水,名家筆下的行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