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萬古之良相”李德裕,臨終寫下一首登高詩,英雄末路的蒼涼情懷

作者:由 詩詞漫遊記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3-01-27

古代被五馬分屍的是誰

“萬古之良相”李德裕,臨終寫下一首登高詩,英雄末路的蒼涼情懷

唐朝在中國大一統王朝中是統治時間最長的,達290年,比明朝長3年,比清朝長12年。唐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王朝。

其時,由西向東全球並列著四大帝國:西歐的查理曼帝國、東歐的東羅馬帝國、中亞的阿拉伯帝國、東亞的唐帝國。

正因為唐王朝前期的強盛,在經歷八世紀中葉後的安史之亂後,仍舊延續了一個半世紀,直到907年才灰飛煙滅,退出歷史舞臺。

安史之亂後還能存在一個半世紀,除前期打下強盛的基礎外,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一批敢於擔責的宰相,其中最傑出的就是李德裕。

“萬古之良相”李德裕,臨終寫下一首登高詩,英雄末路的蒼涼情懷

李德裕,出身名門大族,祖父李棲筠是玄宗、肅宗、代宗三朝元老,父親李吉甫是唐憲宗最倚重的宰相。他本人也是一代良相。

歷朝歷代對於李德裕的評價都非常高。

唐代李商隱,說他是“萬古之良相,一代之高士”。宋代葉夢得,贊他是“唐中世第一等人物”。

近代梁啟超,更是將他與管仲、商鞅、諸葛亮、王安石、張居正並列,合稱為“中國六大政治家”。

李德裕日理萬機,不可謂不忙。但他忙的不光是宰相的政務,還要應付波詭雲譎的黨爭。

這場黨爭,不僅牽扯了他的大部分精力,也將他徹底從政壇上擊垮。

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牛李黨爭”。

“萬古之良相”李德裕,臨終寫下一首登高詩,英雄末路的蒼涼情懷

所謂的“牛黨”,是以牛僧孺為首的四十餘名高官;所謂的“李黨”,是以李德裕為首的二十餘名高官。

其實他們之間政治主張大致相同,只是“牛黨”的成員大多是經過十年寒窗苦讀考中進士的人,“李黨”成員則大多是高官豪門的子弟,他們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爭意氣,爭集團利益。

此外,他們在執政風格和思路上也有不同。唐武宗重用李德裕,當了六年宰相,內馭宦官,外敗回紇,平澤潞節度使劉稹叛亂,朝廷一時呈中興之勢。

然而,他利用手中大權把“牛黨”成員全部

清出

朝廷,把“牛黨”首領牛僧孺等流放式地貶到遙遠的蠻荒之地,大多死在那裡。

一切看似平安落定,但偏偏命運弄人。

唐武宗在位六年即崩,在官宦的干預下,847年四月初一,宣宗李忱開始正式親政。四月初二,李德裕被罷相,外放為荊南節度使。

之後一貶再貶,最後被投荒海南島,逾山越海,長途跋涉,其風餐露宿、艱難辛苦的情狀是可想而知的。

“萬古之良相”李德裕,臨終寫下一首登高詩,英雄末路的蒼涼情懷

大中三年(849年)十二月十日,李德裕在無盡的悽愴和蒼涼中溘然長逝,享年63歲。

臨終之前,李德裕登上崖州城頭,最後遙望了一眼北方的天空,留下了一首絕命詩《登崖州城作》:

獨上高樓望帝京,鳥飛猶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

對於一位六十三歲已至人生暮年的老人來說,獨上高樓,遙望故鄉,而故鄉離自己的貶地又是如此的遙遠——飛鳥猶是半年程。

飛鳥,對古人來說速度已經相當快了,如鴻雁傳書,飛鴿傳書,都是感覺非常迅速,然而嶺南這地方,飛鳥還需要“半年”才有機會見到,實在是遠到沒有期盼了。這是多麼令人心酸之事!

詩中首兩句表現的就是這種無比淒涼的情感。

“萬古之良相”李德裕,臨終寫下一首登高詩,英雄末路的蒼涼情懷

然而後兩句思緒陡變,運用擬人化手法,說青山也怕詩人離去,而把郡城團團圍繞。

詩中那“百匝千遭”的群山,不正是那重重包圍的敵對勢力的象徵嗎?人到了極端困難的時刻,由於一切希望都已經斷絕,思想上有了準備,心情反而往往會平靜下來,不詛咒著窮山僻嶺,也不說被山阻隔,而說“山欲留人”,正是“事到艱難意轉平”。

在這些悲涼感慨思鄉望遠的詩句中,老年政治家那獨特的英雄末路的蒼涼情懷已是呼之欲出了。

這首詩語氣優遊不迫,舒緩寧靜。然而在這一語氣中,包含著詩人無限的憂鬱和感傷。

“萬古之良相”李德裕,臨終寫下一首登高詩,英雄末路的蒼涼情懷

李德裕病死在這蠻荒之地,其年幼兒子也因水土不服相繼病死。

定則潞、卻回鶻的一代名臣,下場竟如此淒涼,著實令人感慨不已。

十幾年後,唐懿宗路過延資庫,見倉庫內錢帛堆積,侍臣告知:“昔日宰相李德裕把每年使用剩餘的物資都存放於此,以備不時之需。白敏中為相時把他貶到崖州,死在那裡。”懿宗下詔給李德裕平反並加贈諡號予以表彰。

可見歷史老人是公正的!

閱讀更多精彩圖文:

在冬夜,一個旅人,寫下一首千古絕唱

8首寫鄉愁的千古名句,擊中了人類情感的軟肋,最能打動人心

作者,清風。書墨丹青,詩意江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詩詞漫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