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清代八個“文正”為何都是漢臣?並非朝廷不想給,而是旗人不夠格

作者:由 左都御史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3-01-30

皇宮裡有什麼職位

有清一代,“文正”被視為文官最高級別的諡號,獲此殊榮者僅湯斌、劉統勳、朱珪、曹振鏞、杜受田、曾國藩、李鴻藻、孫家鼐八人。

清代八個“文正”為何都是漢臣?並非朝廷不想給,而是旗人不夠格

讓人頗覺意外的是,這八個“文正公”清一色都是漢臣,這對於奉行“重滿抑漢”國策的清代而言,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奇蹟。

那麼,文正為何只有漢臣能獲得,難不成滿、蒙大臣中就無一人夠格嗎?

答案是肯定的,滿蒙旗人還真就難以獲得這一至高榮譽,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不是學歷不行就是品級不夠

按照清代的諡法制度,凡是以“文”為諡者,必須是翰林出身。這是最起碼的學歷要求,除了學歷外,級別也是硬性規定,只有二品以上的官員才能以“文”開頭。

事實上,給諡的要求比規定的還要嚴格,《清史稿》記載:

“定製,一品官以上予否請上裁,二品官以下不獲請。”,

此外還有

“非翰林不以文諡”

的慣例。

清代八個“文正”為何都是漢臣?並非朝廷不想給,而是旗人不夠格

這就說明,就算是做到了二品也未必會給諡,給諡也不一定以文開頭。整個清代文官獲諡的總人數僅有四百餘人,顯然這個數字還是十分稀少的。

滿、蒙大臣大多是以侍衛、世職入仕的,他們中絕大多數人的文化水平都很一般,甚至還有不識字的。

清代共出了二萬多個進士,其中八旗進士僅有1417人,與排名第七的山西省進士數量相當。

需要注意的是,旗人進士的含金量不能與漢臣相比,如果讓他們與漢人一起答同一考卷,那麼毫無疑問,旗人的進士數量可能都難以破百。說到底,論文學功底和考試,旗人與漢人相差甚遠。

此外,八旗進士中能成為翰林的又少之又少,雖然沒有具體的數字統計,但大抵不會超過三分之一。

清代八個“文正”為何都是漢臣?並非朝廷不想給,而是旗人不夠格

不過話又說回來,少是少了點,可畢竟旗人翰林還是有的,這就表明他們也有機會獲得“文正”。

然而實際上卻不是這麼回事,但凡是旗人如果沒有被逼到走投無路,是不會去走科舉這條路的。而選擇科舉入仕的這些旗人,基本上也都沒有顯赫的家族背景。

不難發現,清代各朝凡是有權有勢、位極人臣的旗人,幾乎都不是進士出身。比如索額圖、明珠、鄂爾泰、傅恆、和珅、阿桂、榮祿等,不是以承襲祖上爵位,就是以侍衛起家的。

這就造成了一種奇葩的局面,有資格獲得“文正”的旗人官員級別不夠;而級別夠的旗人學歷又不達標,這就是旗人諡號不予文正的一個重要原因。

清代八個“文正”為何都是漢臣?並非朝廷不想給,而是旗人不夠格

其二、略有拉攏漢臣的意思

清代統治者向來標榜滿漢一家,此為噱頭。在政治上滿、蒙旗人享有特權,京城乃至外省,凡是最重要的官職一般都不授予漢臣。

漢臣不掌權自然就不會威脅滿清的統治,那麼給點榮譽頭銜予以拉攏就顯得很有必要。比如科舉考試,向來一甲三名不取旗人(蒙古旗人出了個狀元特例),就是二甲前五名中,一般也不會有旗人。這就是清代皇帝玩心眼,意思就是告訴天下臣民,大清還是重視漢人的。

與科舉一樣,給諡純屬象徵性的榮譽,有最好沒有也不打緊,在滿足旗人既得利益的前提下,把最高級別的文正和以“文”開頭的其他諡號賜給漢臣,就會體現出皇上天恩浩蕩。

其三、文正一般都與帝師掛鉤

就如開篇中提到的八個文正公,除了曾國藩、劉統勳之外,幾乎都有帝師的身份(湯斌僅給太子胤礽當過老師,勉強算一個)。

清代八個“文正”為何都是漢臣?並非朝廷不想給,而是旗人不夠格

給皇上當老師是為臣者的至高榮譽,可遇不可求。清代皇帝固然對漢臣有防範,但在教育皇子方面,無一例外偏向漢臣。

滿、蒙旗人給皇子、皇帝當老師的也不是沒有,只是他們教授的都是騎射、語言一類的,四書五經、儒家經典還得依靠飽學的漢人。如果沒記錯,旗人中倒是也出過一位大學者,他就是歷經康、雍、乾三朝的著名帝師徐元夢,但也是僅此一家別無分號。

當過帝師只是賜予文正的一個附加條件,清代對文正的定義有著嚴格的限制,按照規定,符合予諡的大臣死後,禮部就會擬定幾個諡號呈皇帝御覽,最終定下諡號。

同時又規定,“文正”的擬定權不在禮部,必須是皇帝親自定奪的。就如文獻中所說的:

“惟文正則不敢擬,悉出特旨,自非品學德業無愧完人者未足當之。”

“無愧完人”就是文正諡號的準確定義,如此苛刻至極的條件,試問又有幾人能及呢?

清代八個“文正”為何都是漢臣?並非朝廷不想給,而是旗人不夠格

當然,武職官員的賜諡問題就要另當別論了。武將獲得高級別諡號,前提就是“軍功”,在這方面反而是旗人佔據優勢地位,原因無他,旗人比漢人更有機會在戰場上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