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乾隆“煙鎖池塘柳”,為什麼被稱作絕對,沒人能對出下聯?

作者:由 隨手談詩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3-01-31

山茶對什麼煙鎖對什麼

多年以前,我在網上看到這個上聯,有網友對出下聯,令人拍案叫絕,他是這麼對的:

“煙鎖池塘柳,深圳鐵板燒”

當然,這是網友抖的機靈,但也抓住了這個上聯的精妙之處,“煙鎖池塘柳”這五個字,偏旁部首暗含“金木水火土”五行,這也是乾隆這個故事中,考生為什麼說太難的原因之一。

乾隆“煙鎖池塘柳”,為什麼被稱作絕對,沒人能對出下聯?

對對子的基本格式

對對子有幾個講究,首先字數相同,才能成對,你不能上聯5個字,下聯8個字;

其次,內容要有一定的關聯,別人出上聯“上天言好事”,你對“下地醋歹炮”就不對了,內容牛頭不對馬嘴;

再次,詞性也要有關聯,上聯有金木水火土,下聯也必須要有金木水火土,深圳鐵板燒為什麼令人拍案叫絕呢,因為他在抖機靈的同時,抓住了金木水火土這個核心;

然後,對子的結構、節奏要相稱,上聯2、3斷句,下聯不能3、2斷句;

最後,也是最基本的,平仄相諧,上聯是平平仄仄仄平平,下聯就得仄仄平平仄仄平。

乾隆“煙鎖池塘柳”,為什麼被稱作絕對,沒人能對出下聯?

乾隆的故事

乾隆是一個風流天子,向以文人自居,所以跟他有關的吟詩作對的故事就很多。像“煙鎖池塘柳”這個對子,相傳是一次科舉殿試上,乾隆爺親自出了這麼個上聯,讓下面的考生作對,誰對得既快且好就錄取誰。

哪知道,下面的考生都對不上來,其中一個說:“皇上啊,這是個絕對,我不行。”於是就告退了。剩下那些考生,要麼沒對出來,要對出來的也是奇形怪狀,沒有讓人滿意的。

乾隆“煙鎖池塘柳”,為什麼被稱作絕對,沒人能對出下聯?

這時候乾隆欽點了第一個退出的考生,周圍的大臣很不解,就問乾隆為什麼。

乾隆說,他一眼就能看出這是絕對,不在這上面浪費時間,這說明他有學問、且會合理安排時間,一定能當個好官。

其實,這個故事明顯是牽強附會,古代的科舉是一個非常嚴格的考試形式,選拔的官員代表著國家的未來,用這種方式來考試,未免太過小兒科了。退一萬步講,就算對聯是真的,那這個考生還沒考完試,皇帝還沒走,自己就告退了,這可是大逆不道之罪啊,不殺頭都算便宜了,怎麼可能欽點狀元。

所以,我們全且把這當作是個小故事,聽聽得了,別當真。

乾隆“煙鎖池塘柳”,為什麼被稱作絕對,沒人能對出下聯?

煙鎖池塘柳

事實上,這個對子最早出自見於明晚時期陳子升的《中洲草堂遺集》,“煙鎖池塘柳”這個上聯確實是個絕對,這是歷史上公認的,其一,對子結構暗含五行;其二,意境幽怨:幽靜的池塘邊上,綠柳環繞,層層煙霧將其籠罩其中。按照我們之前說的對對子的基本格式,那麼下聯必須要同時滿足五行以及意境。

乾隆“煙鎖池塘柳”,為什麼被稱作絕對,沒人能對出下聯?

陳子升在書中引用了這個上聯,並作《煙波曲》三首,並把對子融入其中,對了3句下聯,分別是“煙鎖池塘柳,燈垂錦檻波”,“煙鎖池塘柳,烽銷極塞鴻”,“煙鎖池塘柳,鍾沉臺榭燈”,這也算是成對了,但總體上來說都不是特別工整,他自己也並不滿意。

也因此,在後世才會把這個上聯視為絕對,並出現了很多與其相關的趣事,比如文對是“秋唫澗壑松”,武對則為“炮鎮海城樓”,都非常巧妙,只是在意境上差了點,另外還有人對“冀粟陳獻忠”,東南西北中為五方,對金木水火土五行,也可為別出心裁,令人莞爾。

乾隆“煙鎖池塘柳”,為什麼被稱作絕對,沒人能對出下聯?

乾隆“煙鎖池塘柳”,為什麼被稱作絕對,沒人能對出下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