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凡事不能只看結果不看過程!滅楚失敗喪軍二十萬,嬴政仍重用李信

作者:由 錫城典墨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3-02-02

副將是副將軍嗎

朋友們,你遇到過只看結果不看過程的領導嗎?也難怪,自古以來,我們就有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傳統,但從管理的角度來講,唯以結果論英雄,就真的好嗎?筆者試圖從始皇帝處理李信伐楚失敗的方式上入手,談一談“過程“的重要性。

凡事不能只看結果不看過程!滅楚失敗喪軍二十萬,嬴政仍重用李信

秦王嬴政

李信,戰國末期秦國名將,少年從軍,謀勇兼備,年紀輕輕便成為秦軍少壯派的代表人物。公元前228年,韓國滅亡後,秦王政馬不停蹄的繼續發動滅國大戰,這次的目標是趙國。此戰由王翦掛帥,李信率領一軍從北路策應,兩路大軍在邯鄲城下成功會師,一舉攻滅趙國。兩年之內,連滅兩國,秦王政萌生了讓軍隊暫時休養生息的打算,誰曾想,燕太子丹的一招“荊軻刺秦王”,徹底激怒了秦王政,也堅定了他不給列國喘息之機,儘快一統天下的計劃。

凡事不能只看結果不看過程!滅楚失敗喪軍二十萬,嬴政仍重用李信

荊軻刺秦王

緊接著,秦王政就發動了滅亡燕國的戰爭。此戰仍由王翦掛帥,李信做先鋒。兵貴神速,李信輕兵急進,率先鋒大軍在易水河畔一舉擊敗燕太子丹守軍,太子丹率殘部逃回首都薊城固守。在薊城被王翦主力攻克後,太子丹又趁機逃到了遼東蠻夷之地。李信深知秦王政勢必要拿回太子丹的態度,便不遠千里,對太子丹逃兵緊追不捨。在李信的窮追不捨之下,燕王喜終於頂不住了,他決定犧牲自己兒子,用太子丹人頭來換李信暫時退兵。在拿到太子丹的人頭後,秦王政異常興奮,對李信愈發的寵愛,李信也隱隱然成了秦軍中王翦之下的第二號人物。

凡事不能只看結果不看過程!滅楚失敗喪軍二十萬,嬴政仍重用李信

李信誇口二十萬精兵滅楚

在籌劃滅楚大戰時,秦王政向王翦李信等大將詢問滅楚需要多少兵力,王翦老謀持重,認為當舉全國之力,非六十萬大軍不可,這大大出乎秦王政的預料,莫非王老將軍年老膽弱,他將目光掃向李信,希望這位勇武過人魄力非凡的愛將,能有不一樣的見解。果然,李信沒有讓秦王政失望,他對當前形勢做了精闢的分析,並拿出了詳細的作戰計劃,認為二十萬精兵足以滅楚。秦王政當即決定,滅楚大戰派出精兵二十萬,由李信掛帥,蒙恬副之,昌平君負責糧草輜重。秦軍主帥,這是李信的第一次,不過可惜的是,這同時也是他的最後一次。

凡事不能只看結果不看過程!滅楚失敗喪軍二十萬,嬴政仍重用李信

李信掛帥

李信率領大軍,一路勢如破竹,先後攻破平輿、鄢、郢等地,距離楚國首都壽春僅有一步之遙,秦軍個個摩拳擦掌,只等蒙恬軍一到,就圍攻壽春,再滅一國。千防萬防家賊難防,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突然傳來了後方昌平君臨陣倒戈叛秦歸楚的訊息。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巨大變故,李信並沒有亂了陣腳,迅速分析局勢之後,李信當機立斷,決定先回軍平叛,保證後方安全之後,再與蒙恬軍會師,捲土重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在李信緊急回軍途中,楚國項燕看準時機,率領大軍尾隨追擊,連續三天三夜,你跑我追,李信幾乎全軍覆沒,最後狼狽逃回關中。一戰損失二十萬秦軍精銳,喪師辱國,李信是抱著必死的信念,回來向秦王政請罪的。

凡事不能只看結果不看過程!滅楚失敗喪軍二十萬,嬴政仍重用李信

昌平君叛秦歸楚

但是從後來李信又作為副將,跟隨王賁滅燕滅齊來看,滅楚失敗後,李信並沒有失去秦王政的信任,那麼當時秦王政又是怎麼處理李信的呢?從零星的史料中,我們發現秦王政只判了李信一個功過相抵。這也太讓人驚訝了,損失二十萬精銳,不滅族也要抄家,怎麼就這樣不痛不癢的過去了?是秦王政糊塗了,還是對李信的寵愛太過了?

凡事不能只看結果不看過程!滅楚失敗喪軍二十萬,嬴政仍重用李信

項燕請命對戰李信

都不是,這就是秦王政管理的藝術,凡事不能只看結果不看過程。李信滅楚的結果,是喪師辱國不假,但從過程來看,李信的前期籌劃、行軍部署、作戰方式,沒有一處錯漏,哪怕是後方昌平君叛亂的危急時刻,李信也迅速做出了正確的判斷,此戰哪怕是白起復生,王翦親至,面對這種戰局,恐怕都是一樣的結果,所以秦王政做出了功過相抵的處理決定,為秦軍留下了這位英勇果敢的青年將軍!

凡事不能只看結果不看過程!滅楚失敗喪軍二十萬,嬴政仍重用李信

李信伐楚失敗是秦國史上最大的一場敗倀

那麼,朋友們,您身邊有這樣只看結果不看過程的領導嗎?您又遇到過這樣的糟心事嗎?歡迎留言討論